智能加湿中央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5469发布日期:2019-04-16 23:10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智能加湿中央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尤其涉及智能加湿中央空调。



背景技术:

正常情况下,一些工程项目都会使用中央空调进行供冷。

中央空调利用风机将室内的空气与盘管中的冷冻液进行热交换,从而将经过盘管后的冷气或热气送入室内,完成制冷或制热。但长期使用中央空调,会使室内空气变得很干燥,给室内的人带来不适感,甚至会诱发疾病。传统的中央空调通常采用高压喷雾的形式直接对室内进行加湿,该方法会导致空气湿度分散不均、且喷雾口附近湿气过高、喷雾口下方地板上存留大量水滴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加湿中央空调,能够对室内空气进行智能加湿,且加湿均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加湿中央空调,包括冷却塔、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风机盘管,所述风机盘管包括通风柱、气管、冷冻水流管、加湿组件和控制器,所述通风柱一端封闭且另一端开口,通风柱的开口端与气管固定连接,所述冷冻水流管设置在通风柱内,所述冷冻水流管包括冷冻水入口和冷冻水出口,冷却塔的出水口与冷凝器的冷却水进口相连,冷凝器的冷却水出口通过冷却水泵与冷却塔的进水口相连,冷凝器的冷媒出口通过膨胀阀与蒸发器的冷媒入口相连,蒸发器的冷媒排口通过压缩机与冷凝器的冷媒进口相连,蒸发器的冷冻水出口通过冷冻水泵与冷冻水流管的冷冻水入口相连,冷冻水流管的冷冻水出口与蒸发器的冷冻水回口相连,所述加湿组件包括储水箱、水流管和雾化喷头,所述储水箱设置在通风柱和气管的外侧,水流管一端连接储水箱,水流管另一端连接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固定设置在气管内,所述冷冻水泵、冷却水泵、雾化喷头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通过加湿组件与风机盘管内部结构的匹配设置,使得中央空调对室内空气的加湿变得均匀,且能根据室内湿度变化智能控制加湿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加湿中央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盘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加湿中央空调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图3,一种智能加湿中央空调100,用于为室内提供冷暖空气。中央空调系统100包括冷却塔10、蒸发器20、压缩机30、风机盘管40、冷凝器50和控制器90。风机盘管40包括通风柱401、气管402、冷冻水流管403和加湿组件404,所述通风柱401一端封闭且另一端开口,通风柱401的开口端与气管402固定连接,所述冷冻水流管403设置在通风柱401内,所述冷冻水流管403包括冷冻水入口4031和冷冻水出口4032。

冷却塔10的出水口与冷凝器50的冷却水进口相连,冷凝器50的冷却水出口通过冷却水泵60与冷却塔10的进水口相连,冷凝器50的冷媒出口通过膨胀阀70与蒸发器20冷媒入口相连,蒸发器20的冷媒排口通过压缩机30与冷凝器50的冷媒进口相连,蒸发器20的冷冻水出口通过冷冻水泵80与冷冻水流管403的冷冻水入口4031相连,冷冻水流管403的冷冻水出口4032与蒸发器20的冷冻水回口相连。从而,蒸发器20、冷冻水泵80及风机盘管40的冷冻水流管403共同形成冷冻水循环系统,通过冷冻水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蒸发器20、压缩机30、冷凝器50及膨胀阀70共同形成冷媒循环系统,并通过蒸发器20将冷冻水循环系统的热能传导给冷媒。冷凝器50、冷却水泵60及冷却塔10共同形成冷却水循环系统,并通过冷凝器50将冷媒循环系统吸收的热能传导给冷却水循环系统,并最终在冷却塔10的作用下,将热能进行消化。

加湿组件404包括储水箱4041、水流管4042和雾化喷头4043,所述储水箱4041设置在通风柱401和气管402的外侧,水流管4042一端连接储水箱4041,水流管4042另一端连接雾化喷头4043,所述雾化喷头4043固定设置在气管402内,冷冻水泵80、冷却水泵60、雾化喷头4043均与控制器90电连接。从而,通过控制器90对雾化喷头4043的控制,使得储水箱4041中的水能经过雾化喷头4043的雾化后,结合通风柱401和气管402的配合,通过气管402喷出,即室内空气在经过冷冻水流管403后,变冷或变热后,通过通风柱401和气管402,裹挟这从雾化喷头4043喷出的雾气,最终输入至室内空气中,完成对冷暖空气的加湿处理,从而使得加湿过程能更加均匀,且更加符合对现有室内中央空调的改造。

雾化喷头4043为圆柱体形结构,所述加湿组件404还包括与控制器90电连接的液压调节阀4044,所述液压调节阀4044设置在水流管4042中,用于调节水流管4042中的液压。在控制器90的控制下,液压调节阀4044配合雾化喷头4043,能否对雾化效果和雾化效率进行智能化精确控制。

当然,为了合理控制雾化过程中提供水源的可控性,所述加湿组件404还包括与控制器90电连接的液体开关阀4045,所述液体开关阀4045设置在水流管4042中,用于控制水流管4042中的水流。

风机盘管40还包括隔风板405,所述隔风板405为长方形结构,通风柱401为中空的圆柱体形结构,所述气管402为中空的圆台形结构,通风柱401的开口所在圆的半径R1与气管402的上底面半径R2相等,隔风板405一端固定设置在气管402下底面的一条直径上,隔风板405另一端向通风柱401的封闭端延伸,且隔风板405所在平面与气管402下底面所在平面垂直,所述隔风板405将通风柱401分割成进气道和出气道(图中通风柱401的左侧和右侧),所述隔风板405将气管402分割成进气区域和出气区区域(图中气管402的左侧和右侧),所述冷冻水流管403设置在进气道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气流能更加顺畅地流动,隔风板405另一端与通风柱401封闭端的距离L与通风柱401的开口所在圆的半径R1相等。从而确保室内空气流入通风柱401左侧的进气道后,能够顺畅地流经冷冻水流管403,并最终从通风柱401右侧的出气道出来,完成室内空气与流经冷冻水流管403的冷冻水的热交换过程。

在本实施方式中,气管402的出气区域远离通风柱401的底端面还设置有底座网4021,所述底座网4021可拆卸地与气管402侧壁连接,在所述底座网4021上设置有间隔均匀的通风网孔。

为了防止在雾化过程中或结束后产生水滴污染空调内部环境及室内环境,加湿组件404还包括吸水海绵体4046,所述吸水海绵体4046为半圆形结构,吸水海绵体4046的半径与气管402出气区域远离通风柱401的底端面半径相当,在吸水海绵体4046设置在底座网4021上后,能完全遮盖住底座网4021,所述雾化喷头4043固定设置在气管402内吸水海绵体4046上方。从而,吸水海绵体4046能先对从雾化喷头4043喷出的雾化空气进行初步过滤和吸收,防止雾化空气冷凝后产生水滴滴落至室内。

智能加湿中央空调100还包括风机901,所述风机901通过变频器902与控制器90相连,所述风机901设置在气管402的进气道内,用于将室内的空气吸入气管402。

智能加湿中央空调100还包括设置在室内的湿度计903,所述湿度计903与控制器90电连接,控制器90根据湿度计903反馈的湿度参数控制液压调节阀4044和雾化喷头4043的工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空调100还包括过滤海绵4022,所述过滤海绵4022为梯形结构,所述过滤海绵4022铺设固定在气管402的进气区域侧表面上。从而,从室内进入空调100的空气均先通过过滤海绵4022进行颗粒物质过滤,洁净空气。

加湿组件404还包括设置液位计4046和加水管道4047,所述液位计4046与控制器90电连接,并设置在储水箱4041内,所述加水管道4047通过加水阀4048与市水网相连,所述加水阀4048与控制器90电连接。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