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吸式抽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2709发布日期:2019-06-26 01:26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侧吸式抽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侧吸式抽油烟机领域。



背景技术:

侧吸式抽油烟机,在其进烟口处一般设置有过滤网,清洁过滤网内侧的气流通道时,要先将过滤网拆下来,再进行清洁。现有的侧吸式抽油烟机中,一种典型的结构是于其上侧设置较小的可封闭的进烟口,这样,进烟口被封闭时,易于清洁侧吸式抽油烟机的外部壁体;但是,由于进烟口下方的供油脂流向油杯的导油通路是密封的,不易于清洁,容易积累大量的油脂,既不卫生也不安全。此外,现有的设置可封闭的进烟口的侧吸式抽油烟机,其结构较为单一,缺乏改进。

除非有充足的证据支持,否则这里所述的现有技术并不意味着承认这些现有技术在本申请的申请日之前为本申请所涉及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公知。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针对以上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侧吸式抽油烟机。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关于侧吸式抽油烟机,包括进烟口和设置于所述进烟口处的过滤网,还包括位于所述进烟口下方的清洁口和适于遮挡所述清洁口的下导烟板,所述清洁口连通于所述过滤网内侧的气流通道;所述下导烟板被设置为适于在初始位置和清洁位置之间进行切换;所述下导烟板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下导烟板遮挡所述清洁口;所述下导烟板处于所述清洁位置时,敞开所述清洁口。这样,使得不拆下过滤网对过滤网内侧的气流通道进行清洁成为可能。

于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下导烟板的底部铰接于所述侧吸式抽油烟机;所述下导烟板被设置为适于绕铰接处向外转动从而自所述初始位置切换至所述清洁位置。

于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油杯,被设置为适于盛接自所述下导烟板的底边滴落的油脂;所述下导烟板始终朝向所述油杯向下倾斜,所述下导烟板的底边为其最低处。这样,便于油脂的收集。

于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下导烟板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自所述清洁口的上边沿滴落的油脂滴落至所述下导烟板的内壁。这样,便于油脂的收集,且由于下导烟板的内壁易于清洁,还有助于减少油脂在侧吸式抽油烟机内的累积。

于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气体支撑杆,被设置为适于将所述下导烟板维持在所述初始位置或清洁位置;所述气体支撑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清洁口的上边沿,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下导烟板的内壁。

于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上导烟板,所述上导烟板被设置为适于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进行切换;所述上导烟板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上导烟板的底边伸出形成一檐部,敞开所述进烟口;所述上导烟板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上导烟板封闭所述进烟口;所述下导烟板处于所述初始位置且所述上导烟板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下导烟板与上导烟板首尾衔接,所述上导烟板的外表面与下导烟板的外表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这样,有助于提升侧吸式抽油烟机工作状态下的拢烟效果。

于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下导烟板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下导烟板的后侧设置有连通所述清洁口的间隙;所述下导烟板处于所述初始位置且所述上导烟板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间隙适于供所述过滤网外侧的部分气流流过后流入所述清洁口。这样,清洁口还用作辅助的气流通路。

于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下导烟板处于所述清洁位置且所述上导烟板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自所述上导烟板的底边滴落的油脂滴落至所述下导烟板的内壁。这样,便于油脂的收集,且由于下导烟板的内壁易于清洁,还有助于减少油脂在侧吸式抽油烟机内的累积。

于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气体支撑杆包括压力管、活塞、活塞杆、防油垫圈和防油保护壳;所述防油保护壳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活塞杆,另一端设置有所述供压力管穿过的开孔;所述防油垫圈被挤压设置于所述防油保护壳的内壁与所述压力管的外壁之间。

于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防油保护壳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敞口,另一端为设置有第一开孔的底壁,该第一开孔供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一筒体固定于所述活塞杆;所述第二筒体的一端敞口,另一端为设置有第二开孔的底壁,该第二开孔供所述压力管穿过;所述第二筒体的敞口处的壁体嵌套包覆所述第一筒体的敞口处的壁体,且二者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筒体的敞口处的边沿阻挡所述防油垫圈,以将其限定于所述第一筒体的敞口处的边沿与所述第二筒体的底壁之间。

于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下导烟板处于所述清洁位置时,所述下导烟板的外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一小于5度的锐角。这样,便于对下导烟板的内壁进行清洁操作。

于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进烟口和清洁口均设置于所述侧吸式抽油烟机的集烟罩。

于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集烟罩设置有分别位于所述清洁口左右两侧的两个导油壁;所述下导烟板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下导烟的内壁与所述两个导油壁均间隔一定的距离。这样,下导烟板处于清洁位置时,便于对两个导油壁进行清洁,有助于减少油脂在侧吸式抽油烟机内的累积。

于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下导烟板为无孔玻璃板。

于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风机;所述下导烟板处于所述清洁位置时,适于穿过所述清洁口清洁所述风机。这样,便于对风机进行清洁。

这里需要予以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出现的“下方”、“底部”、“最低处”、“向外转动”、“上边沿”、“上方”等方位性的表达,若没有特别说明,则是基于所述侧吸式抽油烟机的惯常使用状态而言的。

这里需要予以指出的是,该说明书中所出现的“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并不用于指示相对重要性;而且,其也不是对其所限定的特征的数量的界定;此外,其也不是对其所限定的特征的逻辑关系或顺序关系的界定。

本申请的上述技术方案内容并非用于描述本申请的所有的可能的实施方式。整个申请中,多处通过列举示例提供指导,这些示例可以用于各种可行的组合。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申请作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申请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申请一种侧吸式抽油烟机实施例的下导烟板处于初始位置且上导烟板处于关闭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种侧吸式抽油烟机实施例的下导烟板处于初始位置且上导烟板处于打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种侧吸式抽油烟机实施例的下导烟板处于清洁位置且上导烟板处于关闭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种侧吸式抽油烟机实施例的下导烟板处于清洁位置且上导烟板处于关闭位置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种侧吸式抽油烟机实施例的下导烟板处于清洁位置且上导烟板处于关闭位置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沿图5中A-A线的剖视图;

图7是本申请一种侧吸式抽油烟机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种侧吸式抽油烟机实施例的气体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气体支撑杆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1-上导烟板,2-下导烟板,3-控制面板,4-间隔件,5-气体支撑杆,6-清洁口,7-过滤网,8-油杯,9-风机,10-机壳,11-装饰罩,12-风管座,13-电器盒,14-静电滤网,15-集烟罩,16-合页,17-压力管,18-活塞杆,19-防油垫圈,20-挡圈,21-第一筒体,22-第二筒体,23-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方案以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

本申请提出的一种侧吸式抽油烟机实施例,包括上导烟板1、下导烟板2、气体支撑杆5、控制面板3、过滤网7、油杯8、风机9、机壳10、装饰罩11、风管座12、电器盒13、静电滤网14、电驱动装置和集烟罩15,如图1至7所示。风机9和静电滤网14均设置于机壳10内,静电滤网14设置于风机9的下方。风管座12和电器盒13均设置于机壳10的顶壁上。装饰罩11遮挡机壳10。上导烟板1和下导烟板2均为无孔玻璃板,且上导烟板1和下导烟板2均呈方形。

集烟罩15设置有进烟口和清洁口6。清洁口6位于进烟口的下方。具体地,集烟罩15设置有适于衔接于机壳10的开口。集烟罩15还设置有间隔件4,该间隔件4将该开口分割成位于上侧的进烟口和位于下侧的清洁口6。过滤网7设置于进烟口处,该间隔件4支撑过滤网7的底端。该侧吸式抽油烟机处于工作状态时,若风机9运行,气流流经该过滤网7后再流入进烟口。

清洁口6连通于过滤网7内侧的气流通道,即清洁口6朝内贯通至过滤网7内侧。控制面板3固定于集烟罩15,控制面板3位于上导烟板1的上方。

上导烟板1被设置为适于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具体地,上导烟板1在电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而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进行切换。上导烟板1处于打开位置时,上导烟板1的底边伸出形成一檐部,敞开进烟口。上导烟板1处于打开位置时,上导烟板1的内壁适于引导气流流入进烟口。上导烟板1处于打开位置时,用户站在该侧吸式抽油烟机的正前方,沿水平方向朝该侧吸式抽油烟机看,上导烟板1的内壁不可见。上导烟板1处于关闭位置时,上导烟板1封闭进烟口。上导烟板1处于关闭位置时,上导烟板1与控制面板3首尾衔接,如图1所示。上导烟板1处于关闭位置时,上导烟板1的内壁的左右两端分别抵靠于集烟罩15左右两侧的边壁。

电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和铰链四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架杆、第二连架杆和连杆。具体地,第二连架杆为一拐臂。电动机的转轴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架杆的一端(电动机运行时,在电动机的转轴的带动下,第一连架杆绕第一电动机的转轴转动),第一连架杆的另一端铰接于连杆的一端,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拐臂的中部。拐臂的一端铰接于集烟罩15,拐臂的另一端则固定连接于上导烟板1。

下导烟板2被设置为适于在初始位置和清洁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具体地,下导烟板2的底部通过合页16铰接于侧吸式抽油烟机的集烟罩15的底部,下导烟板2被设置为适于绕铰接处向外转动从而自初始位置切换至清洁位置。下导烟板2也被设置为适于绕铰接处向内转动从而自清洁位置切换至初始位置。

下导烟板2适于遮挡清洁口6。下导烟板2处于初始位置时,下导烟板2遮挡清洁口6。下导烟板2处于清洁位置时,敞开清洁口6(即下导烟板2不再遮挡清洁口6),此时适于穿过清洁口6清洁过滤网7内侧的气流通道以及过滤网7的内壁,比如,此时用户的手可穿过清洁口6进行该清洁操作。

下导烟板2处于清洁位置时,下导烟板2的外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一小于5度的锐角,如图3至6所示。下导烟板2处于清洁位置时,还适于穿过清洁口6清洁风机9,比如,此时用户的手可穿过清洁口6进行清洁风机9的操作。

过滤网7倾斜放置,过滤网7的底边为其最低处。下导烟板2处于初始位置时,部分自过滤网7滴落的油脂滴落至下导烟板2的内壁。

油杯8,被设置为适于盛接自下导烟板2的底边滴落的油脂。部分油脂自下导烟板2的内壁流至底边,部分油脂自下导烟板2的外表面流至下导烟板2的底边。下导烟板2的整个底边,均置于油杯8开口的上方。下导烟板2始终朝向油杯8向下倾斜,下导烟板2的底边为下导烟板2的最低处;即,无论下导烟板2是处于初始位置,还是处于清洁位置,下导烟板2均朝向油杯8向下倾斜,下导烟板2的底边均为其最低处。因而,无论下导烟板2是处于初始位置,还是处于清洁位置,下导烟板2上所附着的油脂均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倾斜的下导烟板2流至下导烟板2的底边,然后滴落至油杯8内。此外,下导烟板2处于初始位置时,自清洁口6的上边沿滴落的油脂滴落至下导烟板2的内壁。下导烟板2处于清洁位置时,自清洁口6的上边沿滴落的油脂也滴落至下导烟板2的内壁。

气体支撑杆5包括压力管17、活塞、活塞杆18、防油垫圈19、挡圈20和防油保护壳。防油垫圈19采用橡胶制成。挡圈20采用塑料制成。防油保护壳的一端固定于活塞杆18,另一端设置有供压力管17穿过的开孔。防油垫圈19设置于防油保护壳内,防油垫圈19被挤压设置于防油保护壳的内壁与压力管17的外壁之间。在气体支撑杆5的行程范围内,防油垫圈19始终被挤压设置于防油保护壳的内壁与压力管17的外壁之间。

防油保护壳包括第一筒体21和第二筒体22。第一筒体21的一端敞口,另一端为设置有第一开孔的底壁,该第一开孔供活塞杆18穿过。活塞杆18上设置有螺纹23,活塞杆18穿过第一开孔后,将一螺母旋转安装于该活塞杆18的螺纹23,该螺母挤压第一筒体21的设置有第一开孔的底壁,便将第一筒体21固定于活塞杆18。

第二筒体22的一端敞口,另一端为设置有第二开孔的底壁,该第二开孔供压力管17穿过。第一筒体21的敞口处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凸起,第二筒体22的敞口处的壁体设置有与该连接凸起相配合的安装孔,第二筒体22的敞口处的壁体嵌套包覆第一筒体21的敞口处的壁体,第一筒体21的连接凸起卡入第二筒体22的安装孔,便完成了防油保护壳的组装,此时第一筒体21的敞口处的边沿阻挡防油垫圈19,以将其限定于第一筒体21的敞口处的边沿与第二筒体22的设置有第二开孔的底壁之间。挡圈20则设置于防油垫圈19与第二筒体22的设置有第二开孔的底壁之间,挡圈20用于填塞防油垫圈19与第二筒体22的底壁之间空间,防止防油垫圈19变形。具体地,防油垫圈19被置于第一筒体21的敞口处的边沿与挡圈20之间,且被它们挤压。

气体支撑杆5的一端固定于清洁口6的上边沿(具体地,固定于间隔件4),另一端固定于下导烟板2的内壁。气体支撑杆5,被设置为适于将下导烟板2维持在初始位置或清洁位置。具体地,用户可用手移动下导烟板2,使其在初始位置与清洁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当下导烟板2移动至初始位置时,在气体支撑杆5的抵推力的作用下,下导烟板2抵靠于集烟罩15且呈绕铰接处向内转动(向内转动,即向清洁口6转动)的趋势,因而气体支撑杆5将下导烟板2维持在初始位置,此时,即使用户移走手,下导烟板2也自行维持在初始位置。当下导烟板2移动至清洁位置时,气体支撑杆5处于最大伸展状态,气体支撑杆5提拉下导烟板2,因而气体支撑杆5将下导烟板2维持在清洁位置,此时,即使用户移走手,下导烟板2也自行维持在清洁位置。

下导烟板2处于初始位置时,下导烟板2的后侧设置有连通清洁口6的间隙。下导烟板2处于初始位置且上导烟板1处于打开位置时,该间隙适于供过滤网7外侧的部分气流流过后流入清洁口6。具体地,下导烟板2处于初始位置且上导烟板1处于打开位置时,若风机9运行(即该侧吸式抽油烟机处于工作状态时),则部分气流流经过滤网7后流入风机9,部分气流流经间隙、清洁口6后流入风机9。由于间隙的厚度较小,虽然清洁口6处不设置滤油网,下导烟板2也足以过滤出流经的油烟中的油脂。

下导烟板2处于初始位置且上导烟板1处于关闭位置时,下导烟板2与上导烟板1首尾衔接,上导烟板1的外表面与下导烟板2的外表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此时,上导烟板1内壁上附着的油脂会导流至下导烟板2的内壁,上导烟板1外表面上附着的油脂会导流至下导烟板2的外表面。

下导烟板2处于清洁位置且上导烟板1处于打开位置时,自上导烟板1的底边滴落的油脂滴落至下导烟板2的内壁。显然,下导烟板2处于清洁位置且上导烟板1处于关闭位置时,自上导烟板1的底边滴落的油脂也会滴落至下导烟板2的内壁。

集烟罩15设置有分别位于清洁口6左右两侧的两个导油壁。下导烟板2处于初始位置时,下导烟的内壁与两个导油壁均间隔一定的距离。下导烟板2处于初始位置时,下导烟板2的内壁的左右两端分别抵靠于集烟罩15左右两侧的边壁,使得此时若风机9运行气流不能从集烟罩15左右两侧流入该侧吸式抽油烟机。下导烟板2处于初始位置且上导烟板1处于关闭位置时,气流流入该侧吸式抽油烟机的路径全部被封闭。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对某些技术特征进行增加、删减、修改或替换还可以得到其它的实施例。如,也可以是,下导烟板处于初始位置时,下导烟板不但遮挡清洁口,还封闭清洁口,使得气流无法穿过清洁口。再如,也可以是,通过电致动装置带动下导烟板自动在初始位置和清洁位置之间进行切换,例如,通过电动机带动传动装置来实现这种切换。再如,至于实现上述“铰接”的具体方式,并不以上述实施例所示的合页为限,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其它可应用于本申请的技术手段,只要可以实现下导烟板的底部可转动地连接于该侧吸式抽油烟机即可。再如,上导烟板和下导烟板也可采用其它可行的无孔板,例如无孔不锈钢板。再如,也可以是,在过滤网、导油壁、上导烟板或下导烟板等构件上进一步设置易清洁防油涂层。再如,也可以是,第一筒体的敞口处的外表面设置有安装孔,第二筒体的敞口处的壁体设置有与该安装孔相配合的连接凸起。再如,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之间的固定方式并不以上述实施例所示为限,也可以采用其它可能的方式,例如二者也可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不同实施例的构件,可以以任何可行的方式互相组合,以实现本申请的目的。

需要附加说明的是,本申请不应该被理解为仅限于以上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而是应该被理解为覆盖了本申请权利要求结合说明书揭示内容而确定的所有可能的实施情况。因此,凡是未脱离本申请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