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热管预处理的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5961发布日期:2019-06-15 00:24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热管预处理的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热管预处理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建筑物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室内的空气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暖通空调的角度来说,为降低能耗,对于处于制冷模式的空气处理机组的一般处理的流程为:部分室内回风与室外新风混合后,经冷却盘管降温除湿及再热送入室内。也就是说通过空气处理机组对进行降温除湿后必须是通过电热器对降温除湿后的混合风进行温度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带有热管预处理的空调系统。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热管预处理的空调系统,包括机壳,设置在机壳内的表冷器,所述机壳内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混合室、过滤器、第一加热器、表冷器舱室、第二混合室、第二加热器,所述第一混合室和所述第二混合室上端均设置有回风室,所述第一混合室一侧的机壳上设置有新风室,所述新风室与第一混合室连通,所述第二混合室一侧设置有风机接通口,所述表冷器舱室内设置有表冷器,所述表冷器上设置有重力式热管,室外空气通过新风室进入,空调室的室内回风通过回风室进入,通过混合加热最终由风机接通口输出。

所述过滤器和所述第一加热器之间设置有第一中间室,所述第一中间室与第一加热器之间设置有第一混风阀;所述第一加热器和所述表冷器舱室之间设置有第二中间室;所述第二混合室和所述第二加热器之间设置有第二混风阀,所述第二加热器与风机接通口之间设置有第三中间室。

所述表冷器设置在所述表冷器舱室顶部,所述表冷器前侧设置有呈回形的重力式热管,所述重力式热管包括吸热端和散热端,所述重力式热管两侧分别向表冷器两侧弯折,俯视呈“凹”形。

所述表冷器靠近第二中间室的侧壁上的重力式热管为重力式热管的吸热端;所述表冷器靠近第二混合室的侧壁上的重力式热管为重力式热管的散热端;所述表冷器前侧设置一定的倾斜角度,所述吸热端低于所述散热端。

所述表冷器前侧的重力式热管倾斜角度为25-35度。

所述重力式热管与所述表冷器之间的距离为0.2m以上的间隔。

所述重力式热管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表冷器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有助于降低空调处理机组在制冷模式运行下的能耗;

本实用新型由于重力热管的使用只需要经过表冷器前后的混合风两端的温差作为冷热源,不需要外界额外提供能量提高了机组的效率;

同时我们在空调内设置有多个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安装其他设备的中间室,使得空调在不同房间不同场合可以根据需求改进空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案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表冷器放大示意图;

图3为表冷器的俯视图。

其中:1机壳,2第一混合室,3过滤器,4第一中间室,5第一混风阀,6第一加热器,7第二中间室,8表冷器舱室,9第二混合室,10第二混风阀,11第三中间室,12风机接通口,13新风室,14回风室,15表冷器,16重力式热管,1601散热端,1602吸热端,1603固定支架,17第二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热管预处理的空调系统,包括机壳1,设置在机壳1内的表冷器15,所述机壳1内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混合室2、过滤器3、第一加热器6、表冷器舱室8、第二混合室9、第二加热器17,所述第一混合室2和所述第二混合室9上端均设置有回风室14,所述第一混合室2一侧的机壳1上设置有新风室13,所述新风室13与第一混合室2连通,所述第二混合室9一侧设置有风机接通口12,所述表冷器舱室8内设置有表冷器15,所述表冷器15上设置有重力式热管16,室外空气通过新风室13进入,空调室的室内回风通过回风室14进入,通过混合加热最终由风机接通口12输出,其中过滤器3的作用是用于对进行空气过滤,其中回风室14的作用是将室内的空气输入到空调内,混合室的作用是将空气混合,重力式热管16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一组以上。

所述过滤器3和所述第一加热器6之间设置有第一中间室4,所述第一中间室4与第一加热器6之间设置有第一混风阀5;所述第一加热器6和所述表冷器舱室8之间设置有第二中间室7;所述第二混合室9和所述第二加热器17之间设置有第二混风阀10,所述第二加热器17与风机接通口12之间设置有第三中间室11,在空调内设置有多个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安装其他设备的中间室,使得空调在不同房间不同场合可以根据需求改进空调,其中第一混风阀5的作用是用于控制新风与一次回风的混合,第二混风阀10的作用是用于控制二次回风与一次混合风的混合。中间室的作用是预留安装其他设备。

所述表冷器15设置在所述表冷器舱室8顶部,所述表冷器15前侧设置有呈回形的重力式热管16,所述重力式热管16包括吸热端1602和散热端1601,所述重力式热管16两侧分别向表冷器15两侧弯折,俯视呈“凹”形。

所述表冷器15靠近第二中间室7的侧壁上的重力式热管16为重力式热管16的吸热端1602;所述表冷器15靠近第二混合室9的侧壁上的重力式热管16为重力式热管16的散热端1601;所述表冷器15前侧设置一定的倾斜角度,所述吸热端1602低于所述散热端1601。

所述表冷器15前侧的重力式热管16倾斜角度为25-35度。

所述重力式热管16与所述表冷器15之间的距离为0.2m以上的间隔。

所述重力式热管16通过固定支架1603固定在表冷器15上。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简述如下:

首先打开装置,新鲜空气通过新风室13进入到第一混合室2,室内的空气通过回风室14进入到第一混合室2进行混合,在通过过滤器3过滤掉空气中的灰尘及有害物质,混合后的空气通过第一加热器6加热,加热后的气体进入到表冷器舱室8,当表冷器15处于运行模式时,混合风进入表冷器15降温减湿前需要经过重力式热管16的吸热端1602,混合风由于被吸收热量而使温度降低,从而使得表冷器15需要处理的混合风前后温差减小,重力式热管16在这里起到了预先冷却的作用。表冷器15因需要降温除湿,而除湿所需温度远低于降温所需的温度,表冷器15处理完的混合风需经过第二加热提高温度后才能送到室内,而加入重力式热管15后,混合风要先经过重力热管的散热端1601,管内气态工质冷凝放热,液态工质在重力作用下回流到吸热端1602完成一次循环。而混合风则吸收热管内工质冷凝放出的热量升温后,再经过第二加热器17加热送入室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