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水送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7085发布日期:2019-08-13 21:14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吹水送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送风机,特别是一种吹水送风机。



背景技术:

吹水送风机是通过将空气吹在吸附有水的纸或薄膜上,加快水的蒸发,同时利用蒸发吸热降低空气的温度,从而达到制冷的效果,在缺少空调或户外使用时效果较好,但是目前常见的吹水送风机采用的多是侧置水箱或后置水箱,结构分布不合理,水箱加水或更换非常不便,且吸水纸使用时间过长后会积尘或产生附着物,上述结构更换和清理吸水纸均非常的麻烦,并由于侧置水箱或后置水箱,重心分布不合理,极易发生侧倾漏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置水箱的吹水送风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吹水送风机,包括

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内具有一风道空腔,所述风道空腔两端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排风口;

送风机构,所述送风机构设置在风道空腔内;

水箱,所述水箱设置在风道空腔底部;

吸水组件,所述吸水组件设置在风道空腔内,所述吸水组件底部能够插入水箱的液体内并能够将水箱的液体吸取至位于风道空腔内的吸水组件上,所述送风机构能够从进风口吸入外部空气,经过吸水组件后从排风口排出。

所述送风机构为一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设置在风道空腔内靠近进风口的一侧。

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前壳和后壳,其中进风口设置在前壳的端面上,排风口设置在后壳的端面上。

所述排风口设置有可调节送风方向的百叶风口组件。

所述外壳组件底部设置有一水箱装入孔,所述水箱通过一可拆装结构安装在水箱装入孔内。

所述拆装结构为一卡扣机构,其包括设置在水箱侧壁的弹性卡扣及设置在水箱装入孔侧壁的扣装孔。

所述吸水组件包括若干吸水纸,所述吸水纸固定在一吸水纸固定框架上,且所述吸水纸固定框架与风道空腔的空气流动方向大致平行,所述吸水纸固定框架下端插入在水箱内。

所述吸水纸固定框架上间隔设置若干间隔板,所述间隔板上设置有若干能够供吸水纸插入的吸水纸定位孔,所述吸水纸固定框架底部设置有内部中空的插装部,所述水箱上设置有能够供插装部插入的插装孔,所述插装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吸水纸的下端装入至插装部内。

所述间隔板后侧通过一卡扣结构固定在吸水纸固定框架后侧,所述间隔板前侧通过一插装结构固定在吸水纸固定框架前侧。

所述风道空腔内设置有能够夹持吸水纸固定框架的外壁的卡扣件,所述卡扣件下端设置有能够扣入吸水纸固定框架底部的卡装耳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吹水送风机,包括外壳组件、送风机构、水箱、吸水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内具有一风道空腔,所述风道空腔两端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送风机构设置在风道空腔内;所述水箱设置在风道空腔底部;所述吸水组件设置在风道空腔内,所述吸水组件底部能够插入水箱的液体内并能够将水箱的液体吸取至位于风道空腔内的吸水组件上,所述送风机构能够从进风口吸入外部空气,经过吸水组件后从排风口排出,本实用新型通过下置水箱,吸水组件向上吸水与经过的气流换热,达到降温的效果,结构布置更为的合理,不易发生侧倾的情况,且本实用新型还可对水箱及吸水组件进行快速的更换,实用性更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水箱与吸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水箱与吸水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5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吸水组件的分解示意图之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图7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图7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吸水组件的分解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0,图1至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吹水送风机,包括外壳组件、送风机构、水箱2、吸水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内具有一风道空腔,所述风道空腔两端分别设置有进风口11和排风口12;所述送风机构设置在风道空腔内;所述水箱2设置在风道空腔底部;所述吸水组件设置在风道空腔内,所述吸水组件底部能够插入水箱2的液体内并能够将水箱2的液体吸取至位于风道空腔内的吸水组件上,所述送风机构能够从进风口11吸入外部空气,经过吸水组件后从排风口12排出,本实用新型通过下置水箱,吸水组件向上吸水与经过的气流换热,达到降温的效果,结构布置更为的合理,不易发生侧倾的情况。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送风机构为一轴流风机13,所述轴流风机13设置在风道空腔内靠近进风口11的一侧,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送风机构还可为离心风机,在此不作详述。

优选的,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前壳101和后壳102,其中进风口11 设置在前壳101的端面上,排风口12设置在后壳102的端面上,在所述排风口12设置有可调节送风方向的百叶风口组件121,以方便调节送风方向。

优选的,所述百叶风口组件121包括一百叶外框122及若干阵列分布并转动设置在百叶外框122内的调风叶片123,所述百叶外框122 一弹性卡扣机构124安装在排风口12处,使得百叶风口组件121可以方便的进行拆装清洗。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组件上端还转动设置有一提手91,以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携带;所述外壳组件还包括一上盖93,在上盖93 上设置有LED光源组件92,以达到照明或装饰的效果。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能够为送风机构供电的电池组件,以方便移动使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在外壳组件内配置有充电模块,并在外壳组件外侧设置充电接口94,以实现循环充电使用,所述充电接口94优选采用microUSB、miniUSB或Type-c接口,以便与手机充电器或充电宝适配,方便外出使用。

优选的,所述外壳组件底部设置有一水箱装入孔14,所述水箱2 通过一可拆装结构安装在水箱装入孔14内;所述吸水组件设置在风道空腔内,所述吸水组件底部能够插入水箱2的液体内并能够将水箱 2的液体吸取至位于风道空腔内的吸水组件上,当水箱的水用完或长期不使用时,可将水箱拆出进行加水或清洗,使用方便。

优选的,所述拆装结构为一卡扣机构,其包括设置在水箱2侧壁的弹性卡扣21及设置在水箱装入孔14侧壁的扣装孔22,可通过弹性卡扣21与扣装孔22的配合快速的拆装水箱,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拆装结构可为螺钉结构或插销固定结构,在此不作详述。

优选的,所述吸水组件包括若干吸水纸3,所述吸水纸3固定在一吸水纸固定框架31上,所述吸水纸固定框架31下端插入在水箱2 内,即可完成吸水,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吸水纸3还可采用多孔材料替代,如椰壳丝板、海绵板凳,在此不作详述。

优选的,所述风道空腔内设置有能够夹持吸水纸固定框架31的外壁的卡扣件15,所述卡扣件15下端设置有能够扣入吸水纸固定框架31底部的卡装耳部151,应用时,水箱2与吸水组件可以独立的拆装,当拆出水箱2时,可通过上述的卡扣件15快速的拆装吸水组件,更换清理方便。

优选的,所述吸水纸固定框架31底部设置有内部中空的插装部 311,所述水箱2上设置有能够供插装部311插入的插装孔23,所述插装部311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吸水纸3的下端装入至插装部311内,可通过进水口进行吸水,通过插装部311可避免吸水纸过于松散,且通过插装部311与水箱2的插装孔23配合,可有效的避免水箱漏水。

进一步,所述插装孔23上设置有密封垫圈231,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同时吸水纸3的下端装入至插装部311并填满插装部311内部,使得吹水送风机侧倾时也不易发生漏水。

优选的,所述吸水纸固定框架31上间隔设置若干间隔板32,所述间隔板32上设置有若干能够供吸水纸3插入的吸水纸定位孔321,本实用新型通过间隔板能够有效的对吸水纸的各个位置进行定位,保证吸水纸之间的间隔,且,本实用新型将吸水纸固定在一吸水纸固定框架上,需要更换或清理时可以整体的拆下更换、清理。

优选的,所述间隔板32后侧通过一可拆装结构固定在吸水纸固定框架31后侧,以方便间隔板32的拆装,方便吸水纸的更换或清理。

优选的,如图所示,所述可拆装结构为一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固定在吸水纸固定框架31后侧的卡装凸起312及设置在间隔板32后侧的卡入孔322,进一步,所述卡装凸起312的一侧具有一斜面结构,使得间隔板32可以直接的推入吸水纸固定框架31内即可自动扣入完成组装,组装更为的方便。

、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可拆装结构还可为一滑轨滑槽的配合结构或插销固定结构,在此不作详述

优选的,所述间隔板32前侧通过一插装结构固定在吸水纸固定框架31前侧,如图所示,所述插装结构包括设置在吸水纸固定框架 31前侧的凸起部313及设置在间隔板32前侧的定位孔323,通过凸起部313与定位孔323的即可完成间隔板32的前侧定位,使得间隔板32的安装稳定性更高。

优选的,所述间隔板32侧面设置有凸起翼324,所述吸水纸固定框架31侧面设置有能够供凸起翼324卡入的缺口314,进一步加强前侧的定位效果。

优选的,如图所示,所述吸水纸固定框架31内壁设置有用于承托间隔板32的承托凸缘315,以支撑间隔板32。其中,凸起部313 直接设置在承托凸缘315上,所述定位孔323通过一下置结构设置在间隔板32下方,所述缺口314设置在与承托凸缘315对应的位置处,所述卡装凸起312设置在吸水纸固定框架31内壁的承托凸缘315的连接条316上,通过卡扣结构、插装结构及承托凸缘315的配合使得间隔板32的安装更为的稳定可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