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热加热杯及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5881发布日期:2019-04-16 23:14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即热加热杯及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即热加热杯,以及应用了此即热加热杯的热水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热水器在家庭中的使用十分普遍,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其中,即热式热水器是指以燃气作为燃料,通过燃烧加热方式,快速地将热量传递到流经热交换器的冷水中,从而,达到制备热水的目的。

但是,现有的即热加热杯采用上底部进水,顶部出水的形式,加热杯的底部和顶部之间的距离短。水流进入加热杯后,与加热元件接触的时间短,热传导上接触的面积也很小。从而,会导致加热元件的热量未能有效导入水中,使加热元件上的热密度较大。这样,不仅不利于对水流的加热,还缩短了加热元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即热加热杯,以及应用了此即热加热杯的热水器,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为了实现以上的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即热加热杯,包括杯体、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

所述第一加热管和所述第二加热管设置在所述杯体内;

所述第一加热管沿第一方向螺旋缠绕设置,所述第二加热管沿第二方向螺旋缠绕设置;

所述第一加热管和所述第二加热管相互交错缠绕设置。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杯体的下部连接有进水管;

所述进水管插入所述杯体内的端部封闭设置,靠近所述端部的侧部上设有进水口;

所述进水口用于供所述进水管内的水流至所述杯体中。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杯体由金属材质制成,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杯体焊接固定。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通过所述进水管中的冷水冷却控制元件。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杯体的下部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用于连接进水管;

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杯体连接的端部封闭设置,以形成封闭端;

所述封闭端上开设有竖直的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靠近所述杯体的内壁设置。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杯体和所述连接管采用塑料材质制成,所述杯体与所述连接管一体成型。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的周壁上设有可供卡体插入的卡孔;

所述卡体卡箍在连接于所述连接管中的所述进水管上。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杯体的内部连接有出水管;

所述出水管的第一端朝向所述杯体的顶部延伸,所述第一端上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管的第二端朝向所述杯体的底部延伸,并延伸至所述杯体的外部;

所述第一加热管和所述第二加热管绕所述出水管呈螺旋状延伸设置。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杯体的外部连接有出水管;

所述出水管的第一端插入至所述杯体内,所述出水管的第二端朝向所述杯体的底部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水器,其包括上述任一种即热加热杯。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些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即热加热杯,采用交错缠绕的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增加了水流与加热元件的接触面积。从而,本实用新型的即热加热杯可以使用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对水流均匀有效地进行加热,提高了对水流的加热速度。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即热加热杯也降低了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的热密度,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见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一种实施例中,即热加热杯100在杯体剖切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一种实施例中,即热加热杯10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即热加热杯200在杯体剖切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即热加热杯200的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即热加热杯。

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即热加热杯进行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即热加热杯100包括杯体101、第一加热管102和第二加热管103。

其中,第一加热管102和第二加热管103设置在杯体101内。并且,第一加热管102沿第一方向螺旋缠绕设置。如图1所示,第一加热管102可以从出水管(将在下文进行描述)的前侧螺旋向下缠绕出水管,即,第一加热管102沿第一方向螺旋缠绕设置。而第二加热管103可以沿第二方向螺旋缠绕设置。如图1所示,第二加热管103可以从出水管106(将在下文进行描述)的后侧螺旋向下缠绕出水管,即,第二加热管103沿第二方向螺旋缠绕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加热管102和第二加热管103在向下缠绕出水管时,可以相互交错缠绕设置。从而,第一加热管102和第二加热管103可以紧密设置,以在杯体101的空间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水流与第一加热管102和第二加热管103的接触面积。

同时,第一加热管102和第二加热管103可以根据需要单独控制。在需要较低温度的水温时,可以控制开启第一加热管102或第二加热管103;而在需要较高温度的水温时,可以控制开启第一加热管102和第二加热管103。在只开启第一加热管102或第二加热管103时,由于第一加热管102或第二加热管103是在杯体101空间的长度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因此也会增加与水流的接触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即热加热杯100,采用交错缠绕的第一加热管102和第二加热管103,增加了水流与第一加热管102和第二加热管103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使用第一加热管102和第二加热管103对水流均匀有效地进行加热,提高了对水流的加热速度。同时,水流与第一加热管102和第二加热管103的接触面积增加后,也可以提高热交换速率,可以带走第一加热管102和第二加热管103上的热量,降低第一加热管102和第二加热管103热密度,延长使用寿命。

参见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杯体101的下部连接有进水管104。进水管104插入杯体101内的端部1041封闭设置。并且,在靠近端部1041的侧部1042上设有进水口1043。其中,进水口1043可供进水管104内的水流至杯体101中。

由于进水口1043设置在进水管104的侧部1042上,进水管104内的水流在通过进水口1043流入至杯体101时,可以迎着杯体101的内壁螺旋上升流动。从而,水流在杯体101内的停留时间增加,进而水流与第一加热管102和第二加热管103的热交换时间也增加,保证了第一加热管102和第二加热管103对水流的稳定加热,保持了水温的稳定性。

优选地,杯体101由金属材质制成。其中,进水管104与杯体101采用焊接固定,操作方便,固定可靠。

参见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进水管104上还设有散热片105。热水器或饮水机等电器,在工作时,控制元件会产生热量,其中,散热片105可以使用进水管104中流动的冷水来冷却控制元件。

参见图1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杯体101内连接有出水管106。

其中,出水管106的第一端1061朝向杯体101的顶部延伸,并且,第一端1061上设有出水口1063。这样,被加热的水流流动接近杯体101的顶部时,可以由出水口1063引入至出水管106中。

同时,出水管106的第二端1062朝向杯体101的底部延伸。并且,出水管106的第二端1062可以延伸至杯体101的外部,以连接外部的供水管路,例如,热水器与淋浴头之间的连接管路等。

进一步地,第一加热管102和第二加热管103可以绕出水管106呈螺旋状延伸设置。这样,不仅节省了出水管106在杯体101中所占的空间,而且,水流在通过出水管106时,还可以进一步带走第一加热管102和第二加热管103的热量。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可以在杯体的外部连接出水管。并且,出水管的第一端插入至杯体内,这样,被加热的水流流动接近杯体的顶部时,可以由出水管的第一端引入至出水管中。

同时,出水管的第二端可以朝向杯体的底部延伸,以边连接其他的供水管路。

参见图3和图4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即热加热杯200包括杯体201、第一加热管202和第二加热管203。

其中,第一加热管202和第二加热管203设置在杯体201内。并且,第一加热管202沿第一方向螺旋缠绕设置,第二加热管203可以沿第二方向螺旋缠绕设置。进一步地,第一加热管202和第二加热管203在向下缠绕出水管时,可以相互交错缠绕设置。

其中,杯体201、第一加热管202和第二加热管203与上文的即热加热杯100中的杯体101、第一加热管102和第二加热管103的连接方式及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相同,具体描述请参照上文,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3和图4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杯体201的下部设有连接管205,连接管205可以用来连接进水管(图3和图4中未示出)。

其中,连接管205与杯体201连接的端部封闭设置,以形成封闭端2051。

进一步地,参见图4所示,封闭端2051上开设有竖直的进水口2052。并且,进水口2052靠近杯体201的内壁设置,这样,进水管内的水流在通过进水口2052流入至杯体201时,可以迎着杯体201的内壁螺旋上升流动。从而,水流在杯体201内的停留时间增加,进而水流与第一加热管202和第二加热管203的热交换时间也增加,保证了第一加热管202和第二加热管203对水流的稳定加热,保持了水温的稳定性。

优选地,杯体201和连接管205可以采用塑料材质制成,并且,杯体201与连接管205一体成型。

参见图3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连接管205的周壁上设有可供卡体(图中未示出)插入的卡孔2053。其中,当进水管连接在连接管205时,卡体可以通过卡孔2053卡箍进水管上,以将进水管卡箍固定。

参见图3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杯体201内连接有出水管206。

其中,出水管206的第一端2061朝向杯体201的顶部延伸,并且,第一端2061上设有出水口2063。

同时,出水管206的第二端2062朝向杯体201的底部延伸。并且,出水管206的第二端2062可以延伸至杯体201的外部,以连接外部的供水管路。

进一步地,第一加热管202和第二加热管203可以绕出水管206呈螺旋状延伸设置。

其中,出水管206与上文的即热加热杯100中的出水管106的结构、连接方式及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相同,具体描述请参照上文,在此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可以在杯体的外部连接出水管。并且,出水管的第一端插入至杯体内,这样,被加热的水流流动接近杯体的顶部时,可以由出水管的第一端引入至出水管中。

应该注意,本文所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均是为了描述的方便而设,并不是一定与实际工作时的空间上的前后上下完全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热水器包括上述的即热加热杯。本实施例的热水器的其他构成可以采用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现在和未来知悉的各种技术方案,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当然,上述的即热加热杯并不仅限于应用于热水器,还可以应用于即热饮水机和智能卫浴设备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见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