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匀干燥的鼓风干燥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2375发布日期:2019-05-21 21:26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均匀干燥的鼓风干燥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均匀干燥的鼓风干燥箱。



背景技术:

电热鼓风干燥箱是通过鼓轴流风机吹送加热丝产生的热量,保证箱内温度平衡,电热鼓风干燥箱广泛用于机电、化工、塑料、轻工、机械等行业及科研单位对各种产品、试验品进行烘培、干燥、固化、热处理及其它方面的加热。

目前使用的电热鼓风干燥箱都是通过加热装置使箱体内达到设定的温度,通过热效应烘干物品,公开号为CN20483072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热鼓风干燥箱,包括干燥箱体,干燥箱体内部设置有干燥室,干燥室内设置有物料放置架,物料放置架底部设置有支撑架,干燥室一侧设置有电热丝,电热丝的输入端连接有电压调节仪器,电热丝的输出端连接有热电偶,热电偶的输出端连接有温度控制仪表且温度控制仪表的输出端与电压调节仪器连接,电热丝一侧设置有鼓轴流风机,干燥箱体正面一侧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时间调节器和温度调节器,显示屏的一侧设置有侧开门,侧开门的开启处设置有电子锁,在侧开门的中心部位设置有观察窗。

通过电热丝提供热量对干燥箱内的待烘干物进行热风干燥处理,虽然设置热电偶、温度控制仪表和电压调节仪器,能够精准的控制干燥温度,但是该方案的供热装置设置于干燥箱的一侧,在待烘干物加热时,与供热装置相邻一侧的待烘干物的面烘干效果快于另一面,烘干效果不均匀,使待烘干物达到完全烘干的效果时间较长,导致烘干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均匀干燥的鼓风干燥箱,其具有对待烘干物的烘干程度比较均匀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均匀干燥的鼓风干燥箱,包括本体,本体中部开设有腔室,腔室内放置有干燥箱,干燥箱中部为干燥室,干燥室内设置有放置架,本体上设置有侧开门,干燥室与侧开门相对的一侧设有开口,侧开门用于关闭开口,所述干燥箱包括内层框和外层框,外层框套在内层框外,且外层框与外层框之间形成密封的环形共热腔,干燥箱外设置有热风循环装置,热风循环装置的回流口与干燥室连通,热风循环装置有出风口与共热腔连通;所述内层框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入风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放置架位于干燥室内,放置架上用于放置待干燥的物品,热风循环装置产生的热风从出风口的位置向外层框为内层框之间的环形共热腔内流通,并且在流通时,环形共热腔内的热风充入到内层框的周围,内层框的侧壁上开设有入风口,并且入风口位于内层框的周向上,从而热风沿着入风口从四周方向上进入到干燥室内,从四周方向对放置架上的待干燥的物品进行干燥,然后带有热汽的气流从回流口重新进入到热风循环装置内,从而使待烘干的物器烘干程度比较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入风口处均设置有导风板,导风板固定在内层框朝向干燥室的一侧,导风板固定在内层框的侧壁上并且沿着内层框的周向逆时针或顺时针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风板安装在入风口处,从入风口流入到干燥室内的热风在导风板的作用下均布在内层框的侧壁位置,并且沿着导风板的倾斜方向进行周向循环,从而避免在靠近内层框侧壁位置形成死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热风循环装置包括加热室、轴流风机、回流管和出风管,加热室内设置有电热丝,出风管一端连接在加热室内,另一端连通到共热腔,回流管一端与干燥室连通,另一端与轴流风机的进风口连通,轴流风机的出风口通向加热室内;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干燥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室内有加热丝加热,轴流风机对加热室内的热气产生压力,使热气从出风管流入到共热腔内,同时轴流风机在回流管内形成抽力,使带有热汽的气流吸到加热室内,并且在流通的过程中干燥装置对热汽进行吸收,从而使热循环装置对干燥室内的待干燥物进行烘干。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层框和外层框均为正方形,出风管有两个,两个出风管与共热腔的连接点有两个且位于正方形外层框的对角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风管有两个,两个出风管与共热腔的连接点位于正方形外层框的对角点处,从而热气进入到共热腔时沿着共热腔的对角点位置均匀分成两部分,从而使热气从共热腔的每一侧面进入的量比较接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回流管与干燥室连通的一端位于干燥室底部的中心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回流管与干燥室连通的一端位于干燥室的底部中心位置,从而使热气从干燥室的内壁向中心位置流动,进而使干燥室内热气均匀分布,进一步使热气对待干燥物均匀干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干燥装置包括U形管,U形管的U形开口朝下,U形管的两端串接在回流管上,U形管的中部连接有向上的出气管,出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U形管靠近轴流风机的一端内部设置有干燥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汽进入到U形管内时,干燥剂对热汽进行吸收,当不需要干燥时,打开电磁阀,轴流风机反向循环,热气对干燥剂加热,使干燥剂脱出,从而使干燥剂重复利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层框外套设置有保温框,保温框与外层框之间设置有保温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层框与保温框之间设置有保温层,保温层减少干燥箱内部的热量散失,减少能量消耗,同时也能够提高烘干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架包括四个立杆,四个立杆竖直固定在内层框上,立杆上沿着立杆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挂钩,四个立杆对称设置在内层框的左右两侧,同一高度的挂钩上挂有放置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网板通过四个立杆上处于同一高度的挂钩托着,沿着立杆的长度方向分层放置物品,从而方便气体的流动,进一步提高烘干的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在内层框四周侧壁上的入风口,热气沿着环形共热腔同时进入到干燥室内,从而使待烘干的物品进行全方位的烘干,使其烘干比较均匀;

2.通过设置在侧壁上的导风板使气流在进入到干燥室内时形成旋涡状,从而使整个干燥室内的热气进入循环,从而烘干比较均匀;

3.通过设置在外层框和内层框之间的保温层,减少干燥箱的热量损失,提高烘干的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省略本体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省略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11、腔室;2、干燥箱;21、干燥室;211、开口;22、内层框;221、入风口;222、导风板;23、外层框;24、保温框;25、保温层;26、共热腔;3、放置架;31、网板;32、立杆;33、挂钩;4、侧开门;5、热风循环装置;51、加热室;52、轴流风机;53、回流管;54、出风管;55、电热丝;6、干燥装置;61、U形管;62、干燥剂;63、电磁阀;64、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均匀干燥的鼓风干燥箱,包括本体1,本体1中部开设有腔室11,腔室11内用于容纳干燥箱2,干燥箱2中部为干燥室21,在干燥室21内设置有放置架3,放置架3上用于放置待干燥的物品,干燥室21的侧部设置有开口211,在开口21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侧开门4,侧开门4安装在本体1上,侧开门4用于关闭和打开开口211,方便向干燥室21内放置待干燥的物品。

参考图2,干燥箱2包括内层框22、外层框23和保温框24,内层框22、外层框23和保温框24均为正方形框且依次增大,使保温框24套在外层框23外,外层框23套在内层框22外,保温框24和外层框23之间填充有保温层25,用于隔绝干燥箱2内的热量。外层框23与内层框22之间形成环形的共热腔26。内层框22的侧壁上开设有入风口221,入风口221在内层框22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并且在每个入风口221的位置均设置有导风板222,导风板222固定在内层框22的内壁上,并且多个导风板222倾斜方向沿着内层框22的周向逆时针或顺时针倾斜,热气从入风口221进入到干燥室21后,形成涡旋的流动气流,使干燥室21充分均匀混合。

参考图2,干燥箱2的外部设置有热风循环装置5,热风循环装置5包括加热室51、轴流风机52、回流管53和出风管54,加热室51内设置有电热丝55,电热丝55能够对流过加热室51的气体进行加热;出风管54一端连接在加热室51,另一端连通到共热腔26,轴流风机52的出风口通向加热室51,轴流风机52产生的风力使气流通过出风管54进入到共热腔26内,并且出风管54有两个,远离加热室51的一端连接在正方形外层框23的对角位置,使气流进入到共热腔26内均分在共热腔26内;回流管53一端连接在轴流风机52的进风口,另一端连接在干燥室21内,并且回流管53与干燥室21的连接点位于干燥室21底部的中心位置,使气流从干燥室21的侧壁向中部运动,烘干比较均匀。

参考图3,回流管53上连接有干燥装置6,干燥装置6用于吸收回流管53流经气体中的热汽。干燥装置6包括U形管61、干燥剂62、电磁阀63和出气管64,U形管61串联在回流管53上,并且U形管61U形的开口朝下,出气管64竖直安装在U形管61的中部,并且位于U形管61的最高点且朝上,在U形管61上连接有电磁阀63;干燥剂62处于U形管61靠近轴流风机52的一段内。电磁阀63关闭时,热气从回流管53进入到干燥剂62内,干燥剂62吸收热汽,然后电热丝55对气体加热后气体再流入到共热腔26内;电磁阀63开启时,轴流风机52反向转动,使气体通过加热丝加热后进入干燥剂62处,干燥剂62受到加热后,热气从出气管64处流出,从而使干燥剂62重复使用。

参考图3,所述放置架3包括放置网板31和四个立杆32,四个立杆32竖直固定在内层框22上,立杆32上沿着立杆32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挂钩33,四个立杆32对称设置在内层框22的左右两侧,同一高度的挂钩33上挂有放置网板31,放置网板31可以根据需要放置多个。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