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加呈网状除湿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6150发布日期:2019-08-16 22:26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叠加呈网状除湿热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传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叠加呈网状除湿热管。



背景技术:

空气湿度是评价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其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业产生较大的影响,研究表明,空气相对湿度为40%~60%时人体感觉最为舒适,也不容易引起疾病,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对人体健康不利。

冷却除湿的技术是以制冷机作为冷源,以直接蒸发式冷却器作为冷却设备,把空气温度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析出大于相应状态的饱和含湿量的水分,降低空气的绝对湿度,在利用部分或者全部冷凝热加热冷却后的空气,降低空气的相对湿度,从而达到除湿的目的,而热管除湿系统在上述冷却除湿的基础上加入热管和热交换器形成,提高除湿效率,降低能耗。这个系统利用热管高导热能力,无需动力即可将热量进行传递,在空气进入直接蒸发式冷却器(即表冷器) 之前进行预冷却,在空气通过直接蒸发式冷却器之后进行加热。

目前,市场上的热管可以显著的改善空调的运行效率以及能耗问题,但是热管在热交换效率方面仍然不足。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实用新型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利用一种叠加呈网状除湿热管来解决热管热交换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叠加呈网状除湿热管,包括:风道、第一重力热管、第二重力热管、表冷器、蒸发端湍流产生器、冷凝端湍流产生器;

所述风道为 两端开放的中空方形体;

所述第一重力热管包括:第一蒸发端、第一冷凝端、第一气管、第一回液管;

所述第一蒸发端位于风道内的进风端;

所述第一蒸发端包括:第一回形管、第一支管;

所述第一回形管的结构为回形结构;

所述第一支管的数量有多个,第一支管呈一定倾斜角度与第一回形管连通,并相互平行间隔一定距离布满第一回形管中部的空白处;

所述第一冷凝端的结构与第一蒸发端的结构相同,第一冷凝端位于风道内的出风端,第一冷凝端整体高于第一蒸发端;

所述第一气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蒸发端、第一冷凝端的第一回形管的上部连通;

所述第一回液管设置在第一气管的下方,其两端分别与第一蒸发端、第一冷凝端的第一回形管的下部连通;

所述第二重力热管包括:第二蒸发端、第二冷凝端、第二气管、第二回液管;

所述第二蒸发端位于风道内的进风端,第二蒸发端与第一蒸发端间隔平行设置,且位于第一蒸发端后方;

所述第二蒸发端包括:第二回形管、第二支管;

所述第二回形管的结构为回形结构;

所述第二支管的数量有多个,第二支管呈一定倾斜角度与第二回形管连通,并相互平行间隔一定距离布满回第二支管中部的空白处,第二支管与第一支管呈交叉设置形成干扰网来隔断管道外的气流;

所述第二冷凝端的结构与第二蒸发端的结构相同,第二冷凝端位于风道内的出风端,第二冷凝端与第一冷凝端平行间隔设置,且位于第一冷凝端的后方;

所述第二气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蒸发端、第二冷凝端的第二回形管的上部连通;

所述第二回液管设置在第二气管的下方,其两端分别与第二蒸发端、第二冷凝端的第二回形管的下部连通;

所述表冷器设置在风道内部,且位于第二蒸发端与第一冷凝端之间;

所述蒸发端湍流产生器包括:支架一、撞击片一;

所述支架一整体呈U型结构,支架一与第一气管对应分别位于第一蒸发端的一侧,其两端延伸至第一蒸发端两端面,支架一支撑撞击片一;

所述撞击片一的数量有多个,撞击片一为扭转180°的两块螺旋板组成,相邻的螺旋板分别为左旋和右旋,近似静态混合器叶片结构,撞击片一均匀设置在支架一上;

所述冷凝端湍流产生器包括:支架二、撞击片二;

所述支架二的结构与支架一相同,支架二与第一气管对应分别位于第一冷凝端的一侧,其两端延伸至第一冷凝端两端面,支架二支撑撞击片二;

所述撞击片二的数量有多个,撞击片二的结构与撞击片一的结构相同,并均匀设置在支架二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撞击片一的中心轴线与第一蒸发端的端面垂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撞击片一与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形成的网孔对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撞击片二的中心轴线与第一冷凝端的端面垂直。

在一个实施例中,撞击片二与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形成的网孔对应。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撞击片使蒸发段与冷凝段管道外的气流产生湍流,增加热交换效率。

2、第一重力热管与第二重力热管叠加呈干扰网,再次提升湍流的产生,增强热交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将通过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样对于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人员中具有普通技术的人来说容易实现这些实施例。然而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另外,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与本实用新型没有连接的部件将从附图中省略。

如图1所示,一种叠加呈网状除湿热管,包括:风道1、第一重力热管2、第二重力热管3、表冷器4、蒸发端湍流产生器5、冷凝端湍流产生器6;

所述风道1 为 两端开放的中空方形体;

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重力热管2包括:第一蒸发端21、第一冷凝端22、第一气管23、第一回液管24;

所述第一蒸发端21位于风道1内的进风端;

所述第一蒸发端21包括:第一回形管211、第一支管212;

所述第一回形管211的结构为回形结构;

所述第一支管212的数量有多个,第一支管212呈一定倾斜角度与第一回形管211连通,并相互平行间隔一定距离布满第一回形管211中部的空白处;

所述第一冷凝端22的结构与第一蒸发端21的结构相同,第一冷凝端22 位于风道1内的出风端,第一冷凝端22整体高于第一蒸发端21;

所述第一气管2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蒸发端21、第一冷凝端22的第一回形管211的上部连通;

所述第一回液管24设置在第一气管23的下方,其两端分别与第一蒸发端21、第一冷凝端22的第一回形管211的下部连通;

如图1、2所示,所述第二重力热管3包括:第二蒸发端31、第二冷凝端32、第二气管33、第二回液管34;

所述第二蒸发端31位于风道1内的进风端,第二蒸发端31与第一蒸发端21间隔平行设置,且位于第一蒸发端21后方;

所述第二蒸发端31包括:第二回形管311、第二支管312;

所述第二回形管311的结构为回形结构;

所述第二支管312的数量有多个,第二支管312呈一定倾斜角度与第二回形管311连通,并相互平行间隔一定距离布满回第二支管312中部的空白处,第二支管312与第一支管212呈交叉设置形成干扰网来隔断管道外的气流;

所述第二冷凝端32的结构与第二蒸发端31的结构相同,第二冷凝端32 位于风道1内的出风端,第二冷凝端32与第一冷凝端22平行间隔设置,且位于第一冷凝端22的后方;

所述第二气管3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蒸发端31、第二冷凝端32的第二回形管311的上部连通;

所述第二回液管34设置在第二气管33的下方,其两端分别与第二蒸发端31、第二冷凝端32的第二回形管311的下部连通;

所述表冷器4设置在风道1内部,且位于第二蒸发端31与第一冷凝端 22之间;

如图1、2所示,所述蒸发端湍流产生器5包括:支架一51、撞击片一 52;

所述支架一51整体呈U型结构,如图3所示,支架一51与第一气管23 对应分别位于第一蒸发端21的一侧,其两端延伸至第一蒸发端21两端面,支架一51支撑撞击片一52;

所述撞击片一52的数量有多个,撞击片一52为由扭转180°的两块螺旋板组成,相邻的螺旋板分别为左旋和右旋,近似静态混合器叶片结构,撞击片一52均匀设置在支架一51上;

如图1、2所示,所述冷凝端湍流产生器6包括:支架二61、撞击片二 62;

所述支架二61的结构与支架一51相同,如图3所示,支架二61与第一气管23对应分别位于第一冷凝端22的一侧,其两端延伸至第一冷凝端22两端面,支架二61支撑撞击片二62;

所述撞击片二62的数量有多个,撞击片二62的结构与撞击片一52的结构相同,并均匀设置在支架二61上。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撞击片一52的中心轴线与第一蒸发端21的端面垂直,其目的是提高热交换效率。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撞击片一52与第一支管212、第二支管312形成的网孔对应,其目的是与管道错开,提高热交换效率。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撞击片二62的中心轴线与第一冷凝端22的端面垂直,其目的是提高热交换效率。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撞击片二62与第一支管 212、第二支管312形成的网孔对应,其目的是与管道错开,提高热交换效率,其目的是提高热交换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风道1进风口处的风机(未图示)将风道1外潮湿的气流送入风道1内,待潮湿的气流通过蒸发端湍流产生器5时,撞击片一52将气流切割,产生湍流后经过蒸发端的第一支管212与第二支管312叠加形成的干扰网孔后,再次提升湍流的产生,提升蒸发段的降温效率,接着气流经过表冷器4温度达到露点温度排除水分,已排出水分的气流经过冷凝端湍流产生器6,撞击片二62将气流切割,产生湍流后经过冷凝端的第一支管212与第二支管312叠加形成的干扰网孔,再次提升湍流的产生,提升冷凝端的升温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