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吸式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2215发布日期:2019-06-29 01:34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侧吸式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侧吸式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迅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因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众所周知,烹饪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而,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厨房烹饪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达到更好的吸油烟效果,各大厂商结合中国特有的烹饪习惯,均推出了大风量、大吸力吸油烟机。但是在吸油烟机(尤其是侧吸式吸油烟机)提供大吸力的同时,风机的气动噪声较高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油烟机,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吸油烟中风机的气动噪声较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吸式吸油烟机包括机壳和安装于所述机壳内的风机单元,所述机壳中设置有板状的第一吸音体和板状的第二吸音体,所述第一吸音体和所述第二吸音体相对设置,且各位于所述风机单元的进风口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机壳包括机壳本体和导风板,其中,所述机壳本体包括朝向灶具的前板和用于安装在墙壁上的背板,所述前板上设置有抽吸口,所述导风板设置于所述抽吸口处,用于遮挡或者打开所述抽吸口;

所述第一吸音体固设于所述导风板朝向所述风机单元的一侧,所述第二吸音体固设于所述背板朝向所述导风板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板为外翻式导风板。

进一步的,所述外翻式导风板打开时竖置,且所述第一吸音体正对所述进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板为内翻式导风板。

进一步的,所述内翻式导风板打开时,所述第一吸音体正对所述进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吸音体,各所述第一吸音体平行且并排设置;和/或,所述背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吸音体,各所述第二吸音体平行且并排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音体包括第一吸音材料层和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的第一孔板,所述第一孔板固设于所述导风板上,并与所述导风板共同围设出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吸音材料层的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吸音材料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吸音体包括第二吸音材料层和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的第二孔板,所述第二孔板固设于所述背板上,并与所述背板共同围设出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吸音材料层的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吸音材料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中。

进一步的,所述机壳中设置有板状的第三吸音体和板状的第四吸音体,所述第三吸音体和所述第四吸音体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三吸音体位于所述风机单元的进风口的左侧,所述第四吸音体位于所述风机单元的进风口的右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吸式吸油烟机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吸式吸油烟机包括机壳和安装于机壳内的风机单元,机壳中设置有板状的第一吸音体和板状的第二吸音体,第一吸音体和第二吸音体相对设置,且各位于风机单元的进风口的一侧。一方面,板状的第一吸音体和第二吸音体能够起到吸声和隔声的作用,能够显著降低风机进风口处的噪声,有利于降低风机的气动噪声;另一方面,噪声到达板状的第一吸音体后,第一吸音体还能够对一部分噪声进行反射,被反射的噪声会传递到第二吸音体,到第二吸音体的噪声一部分被第二吸音体吸收,一部分又被第二吸音体反射,然后再传递到第一吸音体,以此循环往复,噪声被消耗,因而能够进一步降低风机的噪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侧吸式吸油烟机(外翻式导风板)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侧吸式吸油烟机中背板及第二吸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侧吸式吸油烟机中背板及第二吸音体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侧吸式吸油烟机(内翻式导风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侧吸式吸油烟机的剖视图;

图6为图4所示的侧吸式吸油烟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所示的侧吸式吸油烟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标:1-机壳;11-导风板;12-前板;13-背板;2-风机单元;21-进风口;3-第一吸音体;31-第一孔板;32-第一吸音材料层;4-第二吸音体;41-第二吸音材料层;42-第二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侧吸式吸油烟机包括机壳1和安装于机壳1内的风机单元2,机壳1中设置有板状的第一吸音体3和板状的第二吸音体4,第一吸音体3和第二吸音体4相对设置,且各位于风机单元2的进风口21的一侧。

一方面,板状的第一吸音体3和第二吸音体4能够起到吸声和隔声的作用,能够显著降低风机进风口21处的噪声,有利于降低风机的气动噪声;另一方面,噪声到达板状的第一吸音体3后,第一吸音体3还能够对一部分噪声进行反射,被反射的噪声会传递到第二吸音体4,到第二吸音体4的噪声一部分被第二吸音体4吸收,一部分又被第二吸音体4反射,然后再传递到第一吸音体3,以此循环往复,噪声被消耗,因而能够进一步降低风机的噪声。

第一吸音体3和第二吸音体4各位于风机单元2的进风口21的一侧,优选的,第一吸音体3和第二吸音体4均与进风口21间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提到的风机的进风口21是指风机朝向灶具的一侧的进风口21。

如图1、图4-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机壳1包括机壳本体和导风板11,其中,机壳本体包括朝向灶具的前板12和用于安装在墙壁上的背板13,前板12上设置有抽吸口,导风板11设置于抽吸口处,用于遮挡或者打开抽吸口。进风口21与抽吸口正对。第一吸音体3固设于导风板11朝向风机单元2的一侧,第二吸音体4固设于背板13朝向导风板11的一侧。

前后进风口的进风噪声是吸油烟风道的主要噪声源,噪声较大,第一吸音体3固设于导风板11朝向风机单元2的一侧,第二吸音体4固设于背板13朝向导风板11的一侧,使得吸油烟机靠墙安装时能够很好的屏蔽吸油烟机噪声向正面的辐射,能够大大降低传递至用户的噪声,更好的发挥降噪效果,提升用户体验感。

第一吸音体3固设于导风板11朝向风机单元2的一侧,第二吸音体4固设于背板13朝向导风板11的一侧,即第一吸音体3设置于进风口21的前侧,第二吸音体4设置于进风口21的后侧。

作为一种替换方式,也可以是第一吸音体3位于风机单元2的进风口21的左侧,第二吸音体4位于风机单元2的进风口21的右侧

第一吸音体3位于风机单元2的进风口21的左侧,第二吸音体4位于风机单元2的进风口21的右侧,能够吸收风机在左右方向的噪声。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导风板11为外翻式导风板,即吸油烟机工作时,导风板11向外打开。

具体的,导风板11为外翻式导风板时,其动力源可以为设置于机壳1上的推杆电机,具体结构可以参照现有技术。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外翻式导风板打开时竖置,且第一吸音体3正对进风口21。

外翻式导风板打开时竖置,且第一吸音体3正对进风口21,有利于第一吸音体3与第二吸音体4之间的反射,降噪的效果更好。

作为一种替换方式,导风板11也可以为内翻式导风板,即吸油烟机工作时,导风板11向机壳1内部打开。

具体的,导风板11为内翻式导风板时,其动力源可以为设置于机壳1上的相应的推杆电机,具体结构可以参照现有技术。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内翻式导风板打开时,第一吸音体3正对进风口21。

内翻式导风板打开时,第一吸音体3正对进风口21,有利于第一吸音体3与第二吸音体4之间的反射,降噪的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导风板1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吸音体3,各第一吸音体3平行且并排设置。和/或,背板13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吸音体4,各第二吸音体4平行且并排设置。

具体的,多个第一吸音体3和多个第二吸音体4均可以间隔设置或者紧邻设置。

优选的,多个第一吸音体3紧邻设置,多个第二吸音体4也紧邻设置。

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第一吸音体3包括第一吸音材料层32和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的第一孔板31,第一孔板31固设于导风板11上,并与导风板11共同围设出用于容纳第一吸音材料层32的第一容置腔,第一吸音材料层32设置于第一容置腔中。声波通过第一孔板31后,一部分进入第一吸音材料层32被吸收消耗,另一部分被第一孔板31反射。

具体的,第一吸音材料层32可以为吸音棉层。

第一孔板31固设于导风板11上,并与导风板11共同围设出用于容纳第一吸音材料层32的第一容置腔,可以是导风板11包括第一容置部,第一吸音材料层32设置于第一容置部中,第一孔板31盖设于第一容置部的敞口端。

具体的,第一容置部可以为框型结构,可以是固定设置在导风板11上的。

进一步的,第一孔板31可以与第一容置部为一体结构。

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第二吸音体4包括第二吸音材料层41和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的第二孔板42,第二孔板42固设于背板13上,并与背板13共同围设出用于容纳第二吸音材料层41的第二容置腔,第二吸音材料层41设置于第二容置腔中。声波通过第二孔板42后,一部分进入第二吸音材料层41被吸收消耗,另一部分被第二孔板42反射。

具体的,第二吸音材料层41可以为吸音棉层。

第二孔板42固设于背板13上,并与背板13共同围设出用于容纳第二吸音材料层41的第二容置腔,可以是背板13包括第二容置部,第二吸音材料层41设置于第二容置部中,第二孔板42盖设于第二容置部的敞口端。

具体的,第二容置部可以为框型结构,固定设置在背板13上。

进一步的,第二孔板42可以与第二容置部为一体结构。

第一吸音体3的形状及尺寸根据导风板11的形状尺寸而定;第二吸音体4的形状及尺寸根据背板13的形状尺寸而定。

第一吸音体3和第二吸音体4均具有一定厚度,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二者的厚度均为6mm至30mm,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的深度根据对应的吸音材料的厚度设计。

第一孔板31和第二孔板42均具有一定厚度,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二者厚度在3mm以内,亦可为其他厚度;第一孔板31和第二孔板42上的通孔优选为直径1mm至5mm圆孔,相邻通孔之间的距离优选为2mm至30mm。亦可为其他尺寸其他形状的通孔,相邻通孔之间的距离亦可为其他距离。通过调整第一孔板31和第二孔板42上的通孔的孔径大小、孔距大小再与对应的吸音材料层配合,能够扩大吸音体的吸声频段,同时,吸音材料层和对应的第一孔板31或第二孔板42配合达到声波的吸收和反射效果。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机壳1中设置有板状的第三吸音体和板状的第四吸音体,第三吸音体和第四吸音体相对设置,且第三吸音体位于风机单元2的进风口21的左侧,第四吸音体位于风机单元2的进风口21的右侧。

在风机单元2进风口21的前后左右均设置吸音体能够多方位的吸收噪声,更有利于降低风机的噪声。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机壳1上设置有多个第三吸音体,各第三吸音体平行且并排设置。和/或,机壳1上设置有多个第四吸音体,各第四吸音体平行且并排设置。

具体的,多个第三吸音体和多个第四吸音体均可以间隔设置或者紧邻设置。

优选的,多个第三吸音体紧邻设置,多个第四吸音体也紧邻设置。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第三吸音体包括第三吸音材料层和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的第三孔板,第三孔板固设于机壳1上,并与机壳1共同围设出用于容纳第三吸音材料层的第三容置腔,第三吸音材料层设置于第三容置腔中。声波通过第三孔板后,一部分进入第三吸音材料层被吸收消耗,另一部分被第三孔板反射。

具体的,第三吸音材料层可以为吸音棉层。

第三孔板固设于机壳1上,并与机壳1共同围设出用于容纳第三吸音材料层的第三容置腔,可以是,机壳1上设置有第三容置部,第三吸音材料层设置于第三容置部中,第三孔板盖设于第三容置部的敞口端。

具体的,第三容置部可以为框型结构。

进一步的,第三孔板可以与第三容置部为一体结构。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第四吸音体包括第四吸音材料层和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的第四孔板,第四孔板固设于机壳1上,并与机壳1共同围设出用于容纳第四吸音材料层的第四容置腔,第四吸音材料层设置于第四容置腔中。声波通过第四孔板后,一部分进入第四吸音材料层被吸收消耗,另一部分被第四孔板反射。

具体的,第四吸音材料层可以为吸音棉层。

第四孔板固设于机壳1上,并与机壳1共同围设出用于容纳第四吸音材料层的第四容置腔,可以是,机壳1上设置有第四容置部,第四吸音材料层设置于第四容置部中,第四孔板盖设于第四容置部的敞口端。

具体的,第四容置部可以为框型结构,固定在机壳1上。

进一步的,第四孔板可以与第四容置部为一体结构。

第三吸音体和第四吸音体的形状及尺寸均根据机壳1内的空间而定。

第三吸音体和第四吸音体均具有一定厚度,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二者的厚度均为6mm至30mm,第三容置部和第四容置部的深度根据对应的吸音材料的厚度设计。

第三孔板和第四孔板均具有一定厚度,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二者厚度在3mm以内,亦可为其他厚度;第三孔板和第四孔板上的通孔优选为直径1mm至5mm圆孔,相邻通孔之间的距离优选为2mm至30mm。亦可为其他尺寸其他形状的通孔,相邻通孔之间的距离亦可为其他距离。

需要说明是本实施中提到的“前”是指,使用吸油烟机时,用户正对吸油烟机,靠近用户的一侧;左和右是使用吸油烟机时,用户正对吸油烟机,相对于用户的左和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