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养炭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0021发布日期:2019-07-17 05:33阅读:2840来源:国知局
环保养炭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常压锅炉制造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环保养炭炉。



背景技术:

养炭炉主要用于餐厅烧烤引燃木炭使用,其先是在炉灶内放入引燃物点燃木炭,然后再将烧好的木炭依次循环添加就可以了,但是养炭炉中的木炭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烟气,这些烟气如果直接进入空气中会对环境造成十分严重的污染,因此,人们早已开始着手研究如何让养炭炉既能顺利通风排烟,又不会影响环境。

目前,现有技术的环保养炭炉在制造过程中,锅炉生炭、排烟系统、空气净化系统都是分离的,净化程序单独放在了出炉体以后的烟囱上,不仅结构复杂、浪费空间,效果差、不易操作,而且锅炉的生炭速度、炭的燃烧程度都无法符合烧烤店的用炭需求。

因此,如何对现有环保养炭炉进行改进,使其不仅能够高效生炭、省炭,而且还便于操作,能够有效净化烟尘,实现真正的节能环保,便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保养炭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养炭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包括生炭系统、排烟及烟尘净化系统、取暖水箱,其中,

所述生炭系统包括位于所述炉体内部的炉膛以及位于所述炉膛下方的进气室,所述炉膛与所述进气室之间由炉箅子隔离,所述进气室外设有进气口且该进气口处安装有出渣炉门,所述炉膛由位于上端的投料室以及位于下端的燃烧室组成,所述投料室上的投料口向外、向上延伸,所述燃烧室上的出料口向外水平延伸,所述投料口与所述出料口的外端面设计为向外倾斜式结构且该结构上安装有倾斜式重力炉门,所述投料口与所述出料口之间设有换热隔板兼燃烧物分隔板,所述炉膛上端还设有排烟口;

所述排烟及烟尘净化系统包括换热进烟道、换热出烟道、净化水箱以及引风机,所述换热进烟道的进烟口与所述排烟口连接,所述净化水箱上表面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换热进烟道的出烟口与所述第一开口连接并延伸至所述净化水箱内盛装的净化水内,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换热出烟道的进烟口连接,所述换热出烟道的出烟口连接所述引风机;所述净化水箱的内部设计有清污机构,外壁设有第一进水口和污物排放口;

所述取暖水箱为所述炉体与所述生炭系统、所述换热进烟道及所述换热出烟道之间的夹层,所述取暖水箱内添加有充足的净化水,所述换热进烟道及所述换热出烟道从所述取暖水箱内的净化水中穿过,所述取暖水箱的顶部设有蒸汽排放口,外壁上设有第二进水口以及出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锅炉烟尘大、污染大的技术问题,而且有别于传统锅炉功能单一,使用复杂的情况,通过设置生炭系统、排烟及烟尘净化系统和取暖水箱,实现了该环保养炭炉集生炭省炭、除尘净化、热水供应多重功能于一体的作用效果,同时所述换热进烟道及所述换热出烟道在净化水中穿过,使热量极大的保存在了炉膛内,并能循环加热,避免了热量的浪费及损耗。

优选的,所述净化水箱上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呈相对位置设计,所述净化水箱的水平中间位置安装有一个烟道分隔板,该烟道分隔板将净化水箱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上下两部分,使从所述换热进烟道的出烟口进入到所述净化水箱内的烟尘从所述净化水箱下部分整体贯穿过滤后,再经所述烟道分隔板与所述净化水箱之间的开口,从位于所述净化水箱上部分的所述换热出烟道的进烟口流出。上述烟道分隔板结构可保证烟尘充分沉淀在净化水箱下部分,极大的提高了净化水箱的烟尘过滤效果。

优选的,所述清污机构为设于所述净化水箱底部正中位置的拉伸式排污杆,所述污物排放口的底端设有排污池。所述排污拉伸杆可将污泥从污物排放口排到排污池中。

优选的,所述换热进烟道的出烟口处安装有气泡切割器。该气泡切割器可将从换热进烟道的出烟口产生的大气泡分割成多个细小气泡,以使气泡中混合的烟尘颗粒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过滤和沉淀。

优选的,所述炉体底部安装有支脚,所述支脚底端安装有脚轮,方便将锅炉进行灵活移动,置于任何合适位置。

优选的,所述炉膛上的投料口和出料口位于所述进气口的正上端,方便使用者进行投料、取料以及鼓风操作。

优选的,所述净化水箱外还连接有便于查看净化水箱内部情况的观察水箱,方便人们及时进行加水或清理净化水箱内的尘垢,以免影响烟尘净化效果。

优选的,所述换热隔板兼燃烧物分隔板优选延伸至靠近所述炉膛的中间位置,确保新炭和老炭能够明显分离。

优选的,所述取暖水箱的外壁上的出水口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将取暖水箱中的热水进行多重利用。

优选的,所述取暖水箱的外壁上涂覆有隔热保温层,避免热量过多的流失。

优选的,所述倾斜式重力炉门的外端设置有抓握把手,便于打开炉门,同时,所述抓握把手为环形中空结构,并以贯穿的形式焊接在所述倾斜式重力炉门上,该结构设计既保证了人们在抓握把手时不至于被烫伤,又使把手口形成了一个天然的进风口,使炉内保有一定的含氧量,促进燃烧。

优选的,所述炉箅子为孔式炉箅子,其开孔大小为直径12mm。更优选的,孔与孔之间的间距在靠近所述出渣炉门的部分为4mm*5mm,远离部分为5mm*5mm。该规格下的炉箅子既能够保证炉膛内的通风需求,同时又不致造成碎炭下落至进气室内。

优选的,所述出渣炉门的内侧边缘设有环形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中装有耐火密封条,进一步确保了锅炉的密封性和使用效果。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环保养炭炉,其有益效果为:

1、通过将炉体内腔的生炭养炭区由炉箅子区分成炉膛和进气室,并在其相应出口处都安装了炉门结构,确保了整体锅炉的密闭性,实现了集中的点炭、生炭操作,同时进气口的鼓风作用也可以在密封环境下发挥最大的作用效果,达到快速生炭、提高炭的燃烧速度及燃烧程度、节能、省炭的作用效果。

2、将保证整体锅炉的密封性和使用效果的出渣口与保证炭的燃烧速度的进气口设计在同一个位置,通过开关炉门实现清渣和鼓风操作,确保了该养炭炉整体结构的合理性。

3、通过把投料口设计为倾斜式的进料坡道,根据重力原理,炭倒进投料口以后会自然下行,不会外溢和堵塞进口。

4、投料口和出料口的炉门采用了倾斜式重力炉门,炉门只要角度达到90度及以下,可自行关闭,防止出现烫伤等意外,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

5、换热隔板兼燃烧物分隔板的设计可以使新炭和老炭分离明显,防止出炭的时候新老炭混合燃烧不充分,影响炭的使用时间和热量发散。

6、生炭系统外隔层的过水设置让热量能够更加充分的得到利用,更大程度的提高水温。

7、炉体内置排烟及烟尘净化系统,排烟口的管道连接净化水箱,让烟尘在水中过滤,颗粒物直接沉淀在水中,引风机的风力抽动会把残余热量带走,烟尘经过这一程序将会直接净化为水蒸气排出,达到环保要求。

8、取暖水箱内的水把换热管道包围,可以充分吸收炭燃烧产生的热量,经加热后的水可以实现多重利用,如可以接到后厨利用水泵把热水供应洗碗间使用;可以接到前厅可以利用热水制作热风幕,提高室内温度;可以净化后直接饮用等,用途广泛,既实现了一炉多用,又相应减少了能量的损耗。

9、本实用新型产品具有内部结构稳定,净化效果好,方式简单,节能环保等一系列优点,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保养炭炉的侧视图;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保养炭炉的正视图;

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保养炭炉的后视图;

图4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炉箅子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

1、取暖水箱,2、进气室,3、出渣炉门,4、孔式炉箅子,5、投料室,6、燃烧室,7、投料口,8、出料口,9、倾斜式重力炉门,10、换热隔板兼燃烧物分隔板,11、排烟口,12、换热进烟道,13、换热出烟道,14、净化水箱,15、引风机,16、排污拉伸杆,17、第一进水口,18、污物排放口,19、观察水箱,20、蒸汽排放口,21、第二进水口,22、脚轮,23、抓握把手,24、烟道分隔板,25、气泡切割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环保养炭炉,包括炉体,该炉体被分为三大部分,包括生炭系统、排烟及烟尘净化系统、取暖水箱1,其中,

如图1、2所示,上述一种环保养炭炉中,生炭系统包括位于炉体内部的炉膛以及位于炉膛下方的进气室2,炉膛与进气室2之间由孔式炉箅子4隔离,进气室2外设有进气口且该进气口处安装有出渣炉门3,在生炭的过程中,细小的炭渣会通过炉箅子4落到进气室2内,故每隔一段时间需要对进气室进行除渣清理,以保证其风路的通畅,出渣炉门3外安装有用于封锁和开启炉门的锁把。炉膛由位于上端的投料室5以及位于下端的燃烧室6组成,投料室5上的投料口7向外、向上延伸,即投料口为向下倾斜式的进料坡道,可使炭自行下行;燃烧室6上的出料口8向外水平延伸,用户可通过辅助工具将燃烧好的炭从此口取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投料口7与出料口8的外端面设计为向外倾斜的结构,该结构上安装有设有抓握把手23的倾斜式重力炉门9,如此,当用户需要进行取炭、观察炉膛内炭的燃烧情况等操作时,只须将该炉门控制在角度为90度及以下,这样当操作完毕后,松开把手,炉门即可自行关闭,避免用户因离炉体过近而出现烫伤事故。

同时,更进一步的,倾斜式重力炉门9上的抓握把手23为环形中空结构,并以贯穿的形式焊接在倾斜式重力炉门9上,这样既保证了人们在抓握该把手时不至于被烫伤,又使把手口形成了一个天然的进风口,使炉内保有一定的含氧量,促进燃烧。而且,经实验测试,封闭式炉门在燃烧热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炉内空气膨胀,加上进气不足,会使炉体本身会发出闷响鸣笛,热量越高响声越大,存在安很大的安全隐患,而通过增设上述进风口,无论炉内如何燃烧,热量如何高涨,炉体本身不会有异响,因此,确保了养炭炉使用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投料口7与出料口8之间设有换热隔板兼燃烧物分隔板10,该分隔板优选延伸至靠近炉膛的中间位置,如此可以更好的将未充分燃烧的新炭和已燃烧好的老炭明显分离,使用户从出料口8取用的炭均为燃烧程度高的炭,确保炭的使用时间和热量发散。

具体的,市场上购买的袋炭因称重收费,大部分卖炭商家经常会浇水来增加炭的重量,而湿炭不易燃,燃烧速度慢,影响上炭速度,换热隔板兼燃烧物分隔板10的设计可在上炭时自动分割炭区,把炉膛里的炭分割为下方烧炭区和上方备炭区,在炭燃烧时炭火自动烘烤上方的湿炭,把炭烘干,这样当备炭区的炭下行到烧炭区时,燃烧更迅速。

如图1、3所示,上述一种环保养炭炉中,排烟及烟尘净化系统包括换热进烟道12、换热出烟道13、净化水箱14以及引风机15,在炉膛上端设有排烟口11,换热进烟道12的进烟口与排烟口11连接,将生炭系统中产生的烟气引入换热进烟道12中;净化水箱14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换热进烟道12的出烟口与第一开口连接并延伸至净化水箱14内盛装的净化水内,第二开口与换热出烟道13的进烟口连接,换热出烟道13的出烟口连接引风机15,换热进烟道12中的烟尘进入净化水箱14中,通过在水中过滤,烟尘中的颗粒物会直接沉淀在水中,而换热出烟道13外的引风机15会通过风力抽动把净化水箱14中残余的热量带走,烟尘经过这一程序后将会直接净化为水蒸气排出。净化水箱14的内部设计有拉伸式排污杆16,外壁设有第一进水口17和污物排放口18,当沉积在净化水箱14中的尘垢到达一定量后,使用拉伸式排污杆16可直接将尘垢颗粒从污物排放口18清理至位于其底部的排污池中;当净化水箱14内水量不足时,可以使用外接水源从第一进水口17处补充净化用水,以保证净化水箱14的高效净化效果。

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净化水箱14外连接了一个便于查看净化水箱14内部水量及尘垢积累等情况的观察水箱19,便于用户及时进行相应的补水及清理操作。

为了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净化水箱14上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呈相对位置设计,并在净化水箱14的水平中间位置安装有一个烟道分隔板24,该烟道分隔板24将净化水箱14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上下两部分,但留出了流通口,这样从换热进烟道12进入到净化水箱14内的烟尘会首先从净化水箱14下部分整体贯穿过滤,然后经烟道分隔板24与净化水箱14之间的流通开口,从位于净化水箱14上部分的换热出烟道13流出,而换热出烟道13外的引风机15会通过风力抽动把净化水箱14中残余的热量带走,烟尘经过这一程序后将会直接净化为水蒸气排出。本实用新型的烟道分隔板24结构大大提高了烟尘颗粒的过滤效果。

为了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在换热进烟道12的出烟口处安装了可将大气泡分割成多个细小气泡的气泡切割器25,以使进入到净化水箱14内的烟尘颗粒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过滤和沉淀。

上述一种环保养炭炉中,取暖水箱1为炉体与生炭系统、换热进烟道12及换热出烟道13之间的夹层,取暖水箱1内添加有充足的净化水,换热进烟道12及换热出烟道13从取暖水箱1内的净化水中穿过,使取暖水箱1中储存的水可以充分吸收炭燃烧产生的热量。在取暖水箱1的顶部设有用于泄压的蒸汽排放口20;在取暖水箱1外壁上设有第二进水口21,可及时对损耗的水进行补充;在取暖水箱1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出水口,方便用户对该加热水进行多重利用。

为了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炉体底部安装有支脚,支脚底端安装有脚轮22,脚轮22上可进一步安装制动装置。

为了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炉膛上的投料口7和出料口8位于进气口的正上端。

为了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取暖水箱1的外壁上涂覆有隔热保温层。

为了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孔式炉箅子中开孔的直径为12mm,孔与孔之间的间距靠近·出渣炉门的部分为4*5mm,远离部分为5*5mm。

为了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出渣炉门3的内侧边缘设有环形密封槽,密封槽中装有耐火密封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过程为:

先在净化水箱14和取暖水箱1中加入充足的水,然后在炉膛内放入引燃物点燃少量木炭原料,再从投料口7处补充新的待燃烧木炭原料,燃烧过程中可根据情况随时打开进气室2的出渣炉门3,增加炉内进风量,加快炭的燃烧,一段时间后,木炭燃烧完全,便可通过出料口8将其取出用于烧烤使用。木炭在燃烧时产生的烟尘通过炉膛上的排烟口11、换热进烟道12进入到净化水箱14内,通过在水中过滤,烟尘中的颗粒物会直接沉淀在水中,而换热出烟道13外的引风机15会通过风力抽动把净化水箱14中残余的热量带走,烟尘经过这一程序后将会直接净化为水蒸气排出。木炭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以及烟尘具有的热量会被取暖水箱1中储存的水充分吸收,这些热水可以进一步被引出至其他场合,实现多重利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