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极式蒸汽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4806发布日期:2019-08-21 00:04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极式蒸汽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极式蒸汽加湿器。



背景技术:

电极式蒸汽加湿器是通过在浸入水中的电极上感应电压来引起水的蒸发,使得更大或更小强度的电流通过水并使其沸腾,在已知的电极式蒸汽加湿器中,通过水的电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硬度,即水的电导率,因此,含有一定量水的加湿器可以在不同的位置完全不同,这取决于硬度,即所用局部水的电导率。此外,已知电极式蒸汽加湿器随着水蒸发而逐渐自动地填充水,为此,通常采用浮动控制触点保持基本恒定的液体水平。由硬度差异引起的上述不便,即水的电导率在这里尤其显着,因为液体的恒定水平导致异质蒸发。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极式蒸汽加湿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提供一种电极式蒸汽加湿器,其中,包括水槽、供水装置、时间开关和电传感装置,所述水槽内设有三个电极,所述水槽分别连接外部交流电压源、所述供水装置和所述电传感装置,所述供水装置包括连接所述电传感装置的第一电磁阀,所述水槽的出口处设有连接所述时间开关的第二电磁阀,所述水槽的一侧设有溢流管,所述水槽的顶部设有蒸汽管,所述电极为倒置式等腰梯形且三个所述电极按水平母线彼此形成120°角度的方式布置,所述电极的内表面涂覆有导电塑料层。

上述电极式蒸汽加湿器,其中,所述电极沿着对称线弯曲。

上述电极式蒸汽加湿器,其中,所述电极的底部向外翻折。

上述电极式蒸汽加湿器,其中,所述导电塑料层为带导电颜料的聚四氟乙烯。

上述电极式蒸汽加湿器,其中,所述电传感装置包括变压器、整流器、第一电解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可变电阻、第三电阻、第二电解电容、晶体管、二极管和继电器,所述第一电阻设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侧,所述变压器的次级侧一端连接所述整流器的正极,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负极、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负极和所述二极管的负极,所述整流器的负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继电器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所述可变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依次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晶体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正极连接所述晶体管的基极,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晶体管的发射极。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不论硬度(即水的电导率)均可实现相当大且基本恒定的蒸汽产生率,在相同的电极电压下水位的小幅增加可导致电流的大幅增加,使得水槽的可行尺寸内的软水在相对小的水位增加下可以产生与较硬水的相同效果,可避免固体材料从水中沉淀,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电极式蒸汽加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仰视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电传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电极式蒸汽加湿器包括水槽1、供水装置2、时间开关3和电传感装置4,水槽1内设有三个电极5,水槽1分别连接外部交流电压源、供水装置2和电传感装置4,供水装置2包括连接电传感装置4的第一电磁阀6,水槽1的出口7处设有连接时间开关3的第二电磁阀8,水槽1的一侧设有溢流管9,水槽1的顶部设有蒸汽管10,电极5为倒置式等腰梯形且三个电极5按水平母线彼此形成120°角度的方式布置,电极5的内表面涂覆有导电塑料层11。本技术方案中,电极5沿着对称线弯曲,电极5的底部向外翻折,导电塑料层11为带导电颜料的聚四氟乙烯。电传感装置4包括变压器401、整流器402、第一电解电容403、第一电阻404、第二电阻405、可变电阻406、第三电阻407、第二电解电容408、晶体管409、二极管410和继电器411,第一电阻404设于变压器401的初级侧,变压器401的次级侧一端连接整流器402的正极,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电解电容403的负极、第三电阻407的一端、第二电解电容408的负极和二极管410的负极,整流器402的负极分别连接第一电解电容403的正极、第二电阻405的一端和继电器411的一端。第二电阻405、可变电阻406和第三电阻407依次连接,继电器411的另一端连接晶体管409的集电极,第二电解电容408的正极连接晶体管409的基极,二极管410的正极连接晶体管409的发射极。

在起始位置,第一电磁阀6打开,第二电磁阀8关闭,水进入水槽1,并且随着水槽1的填充逐渐增加,因为电极5之间的水路仍在增加,所以功耗增加。当功耗达到某个先前固定值,例如6千瓦时,电传感装置4切断第一电磁阀6,并且供水停止。在蒸汽产生期间,水被消耗,因此电流相应地减少。当效果下降到先前固定的值,例如5千瓦时,电传感装置4重新打开第一电磁阀6,并补充水槽1。此后,如所述重复该过程。蒸汽的产生变化很小,因为在定期的时间内,水槽1会随着水的使用而逐渐充满水。在例如一小时之后,时间开关3打开第二电磁阀8,并且从蒸发的水分离的盐的热水通过出口7从水槽1流出。现在功耗降低,并且电传感装置4重新打开第一电磁阀6,由此冲洗水槽1以去除可能的杂质,因为第二电磁阀8具有比第一电磁阀6更大的容量。在大约1分钟之后,第二电磁阀8再次关闭,同时第一电磁阀6保持打开,直到水槽1充分填充以承受电传感装置4使得第一电磁阀6关闭的负载。20秒后,蒸汽产生再次达到最大值。可以看出电极5面积如何在与水位增加相对应的向上方向上增加,并且电极5之间的距离在向上方向上减小。水的电导率的相当大的差异的影响可以通过相对小的水位差来抵消,并且由于产生的蒸汽与效果基本成比例,不管水的电导率如何,通过控制供水获得实际上恒定的蒸汽产生。电极5可以在它们的对称线上弯曲,使得由此形成的每个翼片的边界线在任何水位处与水的表面平行,与相邻电极5的相应翼片的边界线平行,弯曲线沿着具有等边基底的四面体边缘。电极5的基本上平面的工作面涂有塑料材料,例如聚四氟乙烯,通过将导电颜料掺入塑料中使涂层导电。图4示出了电子负载传感装置,其中一条电源线中的电压降过第一电阻404连接到变压器401的初级侧,其次级侧连接到晶体管电路,该晶体管电路包括整流器402和晶体管409。继电器411插入集电极电路,基极连接到分压器,该分压器由第二电阻405、可变电阻406、第三电阻407组成,后者与第二电解电容408并联。发射极通过二极管410接地,具有一定的极限值。当通过电极5的电源线的负载增加时,插入其中一个电源线的电阻上的电压降也增加。当电流达到某个预定值时,晶体管409将导通,继电器411作出反应,由此其触点切断流向第一电磁阀6的电流,切断供水。随着水蒸发逐渐地,负载将下降,并且在供电线路中的电阻上的某个低电压降下,晶体管409将被阻断,使得继电器411断电并且再次接通到第一电磁阀6的电流,水再次流入水槽1,通过调节可变电阻406,可以调节晶体管409导通的电流,并因此调节蒸汽的产生。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不论硬度(即水的电导率)均可实现相当大且基本恒定的蒸汽产生率,在相同的电极电压下水位的小幅增加可导致电流的大幅增加,使得水槽的可行尺寸内的软水在相对小的水位增加下可以产生与较硬水的相同效果,可避免固体材料从水中沉淀,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只是作为范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出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