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捆钢管搭放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4749发布日期:2019-09-20 22:31阅读:15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成捆钢管搭放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成捆钢管搭放架。



背景技术:

钢管是一种具有空心截面,且长度远大于其直径的钢材,可用于输送管道、工程结构、热工设备、高压设备、机械制造等各种领域,按生产工艺可分为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其中无缝钢管又分为热轧和冷轧两种。

冷扎钢管在生产流程上一般要比热轧工艺复杂些,在加工过程中要经过酸洗、涂油等流程,因此在加工完成后的钢管表面还存在残留的酸性液体或油性液体,将其直接放置在库房底面上时会粘附大量灰尘和其它杂质,影响成品钢管表面的平整度和洁净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捆钢管搭放架,方便对加工后的钢管进行搭放,将其表面的残留液进行晾干。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成捆钢管搭放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主梁以及连接在两根主梁之间的横梁,所述横梁沿两根主梁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多根,所述主梁的下端面上对应于每根横梁的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横梁的下方设置有底杆,所述底杆与主梁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相重合,且底杆分别固定连接在竖杆远离主梁的端部上;所述钢管分别位于搭放架长度方向的两侧,且钢管的一端搭放在主梁上,另一端放置在地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梁设置有两根,且两者之间通过横梁相连接,主梁间具有一定宽度,其两侧可同时搭放加工后的钢管,提高了架体的利用率,而且两侧同时搭放钢管也使得搭放后的架体较为稳定,避免侧偏;搭放后钢管表面的液体会沿着管体向下滴落并晾干,使钢管最终保持清洁干爽的状态,便于统一收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每根横梁的下方均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与横梁相平行且其两端连接在竖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杆连接在竖杆之间,提高了架体的稳定性,防止竖杆出现扭曲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杆远离横梁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稳定座,所述稳定座包括与底杆平行的稳定杆以及连接在稳定杆与底杆之间的若干根承接杆,所述承接杆沿底杆和稳定杆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定座的设置增大了整个架体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可防止在放置过程中,因钢管质量较重,将架体压至倾倒,两侧的稳定座对架体起到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每根竖杆和稳定杆之间设置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一端连接在竖杆上,另一端连接在稳定杆的上表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杆连接在竖杆和稳定杆之间,使整个稳定座始终与竖杆保持垂直状态,防止竖杆的下端与稳定座之间出现相对移动,导致架体被损坏,降低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杆靠近竖杆的一端连接在竖杆的上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力学稳定性更强,而且保证稳定性的同时不会影响钢管的搭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有杆体均为中空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杆体为空心设置,既能够减轻自重,又可节省材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搭放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U形环,所述U形环的开口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竖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形环可方便工作人员拉动或抬起架体,将其移动至合适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U形环上套设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纹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论是人手动移动架体或采用机械设备拖动,橡胶套及防滑纹路的设置都能够有效增加U形环与人手部或连接设备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脱落,出现危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两根主梁的设置,使得钢管能够在架体的两侧同时搭放,提高架体的整体利用率,钢管的一端搭放在主梁上,一端支在地面上,能够加速管体表面液体的晾干,使其表面保持一定的清洁度和平整度;

2.通过稳定座的设置,提高了整个架体的稳定性,防止架体倾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梁;100、钢管;2、横梁;21、横杆;3、竖杆;4、底杆;5、稳定座;51、稳定杆;52、承接杆;6、加强杆;7、U形环;71、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成捆钢管搭放架,如附图1所示,包括主梁1、横梁2、竖杆3以及底杆4,底杆4设置有两根且相互平行放置在地面上,主梁1位于底杆4的上方,主梁1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正好落在底杆4上,竖杆3固定连接在主梁1和底杆4之间且沿两者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根,两根主梁1之间通过横梁2相连接,横梁2设置有多根且分别与竖杆3相对应,每根横梁2的下方还设置有横杆21,横杆21与横梁2平行且连接在两侧竖杆3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横杆21的设置使整个架体的稳定性得到加强,防止竖杆3出现扭曲现象。加工并绑扎完成的钢管100分别搭放在架体长度方向的两侧。

搭放架底部的两侧还分别延伸设置有稳定座5,稳定座5包括与底杆4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稳定杆51和承接杆52,稳定杆51与底杆4相平行并位于底杆4远离横杆21的一侧,承接杆52固定连接在底杆4和稳定杆51之间且沿两者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根;每根竖杆3和稳定杆之间均连接有倾斜的加强杆6,具体的,加强杆6的一端连接在竖杆3的上部,另一端连接在稳定杆51的上表面上,加强杆6在提高稳定座5与架体连接稳定性的同时不会影响钢管100的搭放。

如附图所示,架体长度方向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U形环7,U形环7的两个开口端部分别固定连接在架体两侧的竖杆3上;U形环7的环体上套设有橡胶套71,橡胶套71的侧表面上还刻有防滑纹路,实际中当需要移动架体时,工作人员可通过U形环7将架体抬起并移动至指定区域,或通过其它机械设备拉动U形环7将其拖至别处。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架放钢管100时,将搭放架移动至合适位置,然后将绑扎好的钢管100沿主梁1的长度方向排布,使其一端搭放在主梁1上,另一端放置在地面上,钢管100表面的酸液或油液会沿着钢管100的管体向下滴落,且由于钢管100架空设置,管体更加容易晾干,而且方便对其吊装移动;本实施例中整个架体上的杆体和梁体均采用中空设置,既能够减轻自重,又可节省材料。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