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5441发布日期:2019-09-29 15:23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暖器。



背景技术:

取暖器是指用于取暖的设备,具体来说,最常见的是以电为能源进行加热供暖的取暖器,也可叫做电采暖器。暖风机取暖器作为取暖器的一种,主要通过风扇将电热丝、石英管、陶瓷、卤素管、导热油或碳素纤维等发热体所产生的热量吹出去,从而起到取暖作用。

目前,取暖器的电气面板功能为实现向加热风机提供所吸入冷风,以及吹出加热风机对所吸入的冷风加热获得的暖风。为了保证取暖器的顺畅进风,在箱体的中间,设置有集风盖板,在集风盖板中间开有进风孔,以保证取暖器的内循环进风。在取暖器的面板上一般设置有照明模块,照明模块放置在箱体的中间,会影响内循环的进风量,所以在集风盖板上要设置几个固定柱,以保证面板距进风孔有一定的距离。现有技术一般采用斜顶的结构来制作,但因本结构柱脚子较长,斜顶长度长,不但容易吸模,影响出模效率,还容易变形,使二个柱子变弯,影响装配的速度,装上的面板也会不平整。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方案:

一种取暖器,包括箱体、风道、风轮、暖风口及集风盖板;箱体顶面中心开有进风口,箱体顶面边缘开有出风口,进风口内安装风轮,风道固定于箱体顶面外表面,扣于风轮外,风道一端为进风端,另一端为出风端,风道出风端与出风口连通;暖风口安装于箱体内,包括框体及底座,底座中空,底座一端固定于箱体顶面,另一端连接框体,暖风口与出风口连通;集风盖板固定于面板顶面内表面,集风盖板中间位置开有进风孔,进风孔与风轮位置对应,集风盖板表面设置有固定柱。

进一步的,所述风道内及暖风口的框体内均设置有加热PTC元件。

进一步的,所述风道侧壁与箱体顶面之间连接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风道的进风端与箱体顶面之间具有间隔。

启动电机带动风轮转动,将外界空气由风道进风端抽入取暖器内,同时风道内的加热PTC元件对空气进行第一次加热,加热后的空气经风道出风端由暖风口吹入室内,同时暖风口内的加热PTC元件对空气进行第二次加热,如此便实现室内外的空气交换及热风吹入室内提高室内温度。

在安装时,将集风盖板安装于箱体顶面内表面,集风盖板边缘开设多个固定孔与箱体顶面牢牢固定,固定柱使箱体内部空间加大,加强箱体内的通风空间,且使集风盖板更加匹配取暖器面板使取暖器面板表面平整美观,风道与箱体顶面之间还设置加强筋进行加固,风道进风端与箱体顶面具有间隔,防止空气压力长时间作用导致箱体变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保证通风空间,方便注塑加工,提高效率,节约制作成本。

2.风道与箱体固定强度高,风道进风端与箱体顶面具有间隔防,防止箱体变形,保证箱体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集风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中:1.箱体;2.集风盖板;3.风轮;4.风道;5.底座;6.框体;7.进风孔;8.固定柱;9.固定孔;10.加热PTC元件;11.加强筋;12.进风端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

一种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风道4、风轮3、暖风口及集风盖板2;箱体1顶面中心开有进风口,箱体1顶面边缘开有出风口,进风口内安装风轮3,风道4固定于箱体1顶面外表面,扣于风轮3外,风道3一端为进风端,另一端为出风端,风道3出风端与出风口连通;暖风口安装于箱体1内,包括框体6及底座5,底座5中空,底座5一端固定于箱体1顶面,另一端连接框体6,暖风口与出风口连通;集风盖板2固定于面板1顶面内表面,集风盖板2中间位置开有进风孔7,进风孔7与风轮3位置对应,集风盖板2上表面设置固定柱8,风道4侧壁与箱体1顶面之间连接有加强筋11。风道4的进风端11与箱体1顶面之间具有间隔,风道4内及暖风口的框体6内均设置有加热PTC元件10。

启动电机带动风轮3转动,将外界空气由风道4进风端抽入取暖器内,同时风道4内的加热PTC元件10对空气进行第一次加热,加热后的空气经风道4出风端由暖风口吹入室内,同时暖风口内的加热PTC元件10对空气进行第二次加热,如此便实现室内外的空气交换及热风吹入室内提高室内温度。

在安装时,将集风盖板2安装于箱体1顶面内表面,集风盖板2边缘开设多个固定孔9,与箱体1顶面配合使集风盖板2与箱体1牢牢固定,固定柱8增加了箱体1内的空间,且集风盖板2更加匹配取暖器面板,使取暖器面板表面平整美观,且增大取暖器内的通风空间。风道4与箱体1之间还设置加强筋11增加强度,进风端12与箱体之间具有间隔,防止空气流动作用于箱体1顶面,防止箱体1变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