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隔板同程布水的卧式蓄冷水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7035发布日期:2019-09-12 10:12阅读:988来源:国知局
多隔板同程布水的卧式蓄冷水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急供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隔板同程布水的卧式蓄冷水罐。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及互联网领域的迅猛发展,对数据中心需求越来越多,而数据中心必须配备冗灾应急供冷装置,以备在突然断电的紧急情况下保证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而作为最常用的应急供冷方式,卧式蓄冷罐随着数据中心的大量兴建其需求量也日益增多。

卧式蓄冷罐的结构形式和布水方式决定的其在应急供冷时放冷的效率和罐体的利用率。蓄冷水罐放冷效率不足或利用率低则导致紧急情况下应急供冷达不到国家标准规定的持续时间,从而导致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隔板同程布水的卧式蓄冷水罐,放冷效率和利用率高。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多隔板同程布水的卧式蓄冷水罐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隔板同程布水的卧式蓄冷水罐,包括进水主管、罐体、至少一块内隔板和出水主管;

所述进水主管设有多个进水支管,所述罐体开设有容腔,所述罐体顶端设有与进水支管对应的数个进水口,所述进水支管出水端与进水口连接,所述内隔板固定于罐体容腔,所述内隔板将容腔均分为至少两个互不连通的腔体,所述出水主管设有多个出水支管,所述罐体底端设有与出水支管对应的出水口,所述出水支管进水端与出水口经对应的腔体连通,所述腔体内至少分配有一个进水支管和对应的一个出水支管,所述进水主管的进水端与出水主管的出水端处于罐体的相反端使每一个支路同程。

作为优选方案,包括固定于每个所述腔体内壁的进水均流板,所述进水均流板靠近进水支管处,所述进水均流板上开设有若干个贯穿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水均流板上的贯穿孔呈中间疏、两侧密分布。

作为优选方案,包括固定于每个所述腔体内壁的出水均流板,所述出水均流板靠近出水支管处,所述出水均流板上开设有若干个贯穿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出水均流板上的贯穿孔呈中间疏、两侧密分布。

作为优选方案,包括固定于每个所述腔体内壁的进水导流装置,所述进水导流装置设于腔体靠近进水支管的一端,所述进水导流装置开设有倾斜的导流面,所述进水导流装置使进来自进水支管方向的水流均匀扩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水导流装置包括若干进水导流片,所述进水导流片固定于内隔板,所述进水导流片开设有弧形斜面。

作为优选方案,包括固定于每个所述腔体内壁的出水导流装置,所述出水导流装置设于腔体靠近出水支管的一端,所述出水导流装置开设有倾斜的导流面,所述出水导流装置使进来自进水支管方向的水流均匀集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出水导流装置包括若干出水导流片,所述出水导流片固定于内隔板,所述出水导流片开设有弧形斜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水支管与进水口之间为法兰连接,所述出水支管与出水口之间为法兰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多隔板同程布水的卧式蓄冷水罐的有益效果是:进水主管的进水端与出水主管的出水端处于罐体的相反端,保证水流从进水主管进水端进来到从出水主管出水端出去为同程。内隔板将罐体容腔均分为多个腔体,每个腔体分配同数量的进水支管和出水支管,并且进水支管和出水支管数量一致,保证了每个腔体内的水流从进水支管进来到从出水支管出去为同程。这样就能够使得水流从进入罐体到从罐体出去为同程,水流同程使得冷热水有效的自然分层,提高卧式蓄冷水罐的放冷效率和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隔板同程布水的卧式蓄冷水罐的正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隔板同程布水的卧式蓄冷水罐的侧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隔板同程布水的卧式蓄冷水罐的其中一个腔体内的导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多隔板同程布水的卧式蓄冷水罐的均流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多隔板同程布水的卧式蓄冷水罐包括进水主管10、罐体20、内隔板30、进水均流板40、进水导流装置50、出水导流装置40A、出水均流板50A和出水主管60。

进水主管10设有多个进水支管12。进水支管10出水端与罐体顶部连接,进水主管10与罐体20平行安装,进水主管10的具体位置可根据空间位置条件进行变动。出水主管60设有多个出水支管62。出水支管62进水端与罐体底部连接,出水主管60与罐体20平行安装,出水主管60的具体位置可根据空间位置条件和进水主管10的位置进行对应变动。其中进水主管10的进水端14和出水主管的出水端64处于罐体的相反端。进水主管的进水端与出水主管的出水端处于罐体的相反端,保证水流从进水主管进水端进来到从出水主管出水端出去为同程。水流同程使得冷热水有效的自然分层。

罐体20开设有容腔,罐体20顶端设有与进水支管12对应的进水口22,罐体20底端设有与出水支管12对应的出水口24。进水支管12与进水口22之间为法兰连接,出水支管62与出水口24之间为法兰连接。

内隔板30上下两端分别与容腔上内壁和下内壁相抵接,内隔板30焊接固定于罐体20容腔内壁上,内隔板30将容腔均分为至少两个腔体26。腔体26之间不相连通,每个腔体26内至少分配有一个进水支管12和对应的一个出水支管62。具体需按罐体20的规格,来计算内隔板30的数量和距离,以保证每个腔体26容积适合且相同。并根据腔体26的容积进行进水支管12和对应的出水支管62的分配。保证能对每个容腔的水流进行有效的控制。内隔板将罐体容腔均分为多个腔体,每个腔体分配同数量的进水支管和出水支管,并且进水支管和出水支管数量一致,保证了每个腔体内的水流从进水支管进来到从出水支管出去为同程。水流同程使得冷热水有效的自然分层。

请参考图3和图4,进水均流板40数量与腔体26数量相对应,进水均流板40设于腔体26靠近进水支管12的一端,进水均流板40固定于容腔26内壁。进水均流板40开设有若干个大小一致的贯穿孔,贯穿孔的孔径和数量根据腔体26的通流流量计算确定。进水均流板40上的贯穿孔呈中间疏、两侧密分布。也可呈均匀分布,具体分布情况需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出水均流板40A结构和数量与进水均流板40一致,其区别在于出水均流板40A设于腔体26靠近出水支管22的一端。进水均流板40使水流进入腔体时均匀分布,出水均流板40A使水流从腔体出去时均匀分布,水流均匀分布可以使得冷热水进行有效的自然分层。其中,出水均流板与腔体的横截面形状大小一致。

进水导流装置50数量与腔体数量相对应,进水导流装置50设于腔体26靠近进水支管的一端,且位于进水均流板40的下方。进水导流装置50包括若干进水导流片52。进水导流片52焊接固定于内隔板,每片进水导流片52开设有不同的弧形斜面,弧形斜面可以引导水流的流向。由于罐体20呈中间宽、两端窄分布,所以进水导流片52使进来自进水支管方向的水流均匀扩散至罐体20中间较宽的空间,使得水流分布均匀。

出水导流装置50A结构和数量与进水导流装置50一致,其区别在于出水导流装置50A设于腔体26靠近出水支管的一端,且位于出水均流板40的上方,同时对水流引导的方向相反。出水导流装置50A使进来自进水支管方向的水流均匀集中至罐体20底部较窄的空间,使得水流分布均匀。水流均匀分布可以使得冷热水进行有效的自然分层。其中,每片进水导流片弧形斜面的曲率半径由罐体20半径计算确定。

罐体横向利用同程布水原理,从进口主管的进水端开始到出口主管的出口端为止,水流通过每一个不同腔体的路程是相同的。即水流通过每个腔体的阻力是相同的,从而可以将进水主管的水流平均的分配到每个腔体,实现横向的布水均匀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卧式蓄冷水罐放冷效率和水罐的利用率,且实用性较强

高温水流从进水主管横向均匀分布到每一个进水支管,然后再进入罐体的每个腔体的上部。通过进水均流板进行均流布水,水流往下运动,腔体截面逐渐变大,通过设置进水导流装置使水流均匀分布到罐体圆截面的中部。水流再往下运行时罐体截面逐渐变小,通过设置出水导流装置使水流均匀集中,再通过出水均流板进入罐体下部,然后流入出水支管,最后水流集中运行到出水主管。在每个独立设置的腔体内通过进水均流板和出水均流板以及进水导流装置和出水导流装置实现竖向水流的均匀分布,利用不同温度的水的密度差实现冷热水的有效分层。大大提高了卧式蓄冷水罐放冷效率和水罐的利用率,且实用性较强。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