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切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9079873发布日期:2019-11-08 22:10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燃气切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其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燃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切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燃气的普及,燃气制热设备使用也越来越普及。但是在现有燃气制热设备如灶具中,多采用液化气或天然气单一气源。这样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想更换其它气源制热设备如灶具时,只能更换喷嘴和阀体,而更换喷嘴和阀体,需要对燃气制热设备拆卸处理,如需要拆开灶具的面板和使用工具拆换,增加了更换气源的难度和成本。另外在更换喷嘴和阀体过后,需要检查其气密性,而用户无法检查整机的气密性,大大增加了此操作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所述不足,提供一种燃气切换系统和含有所述燃气切换系统的燃气灶具和燃气热水器,以解决现有燃气制热设备在更换燃气时需要进行拆卸处理和更换相应配件的繁琐程序以及存在的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燃气切换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控制燃气切换的方法存在繁琐工序,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燃气切换系统。所述燃气切换系统包括控制气源单元,所述控制气源单元包括用于输送第一类燃气的第一燃气输送管、用于输送第二类燃气的第二燃气输送管和用于排除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和第二燃气输送管内残留燃气的排气装置;

燃气电磁阀单元,包括第一燃气电磁阀和第二燃气电磁阀,所述第一燃气电磁阀的出气端口与所述控制气源单元所包括的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入气端口连通,所述第二燃气电磁阀的出气端口与所述控制气源单元所包括的所述第二燃气输送管入气端口连通;

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燃气电磁阀和第二燃气电磁阀电连接,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第一燃气电磁阀、第二燃气电磁阀和所述电动排气阀启动或停止运行。

优选地,所述排气装置包括电动排气阀和排气管,所述电动排气阀的抽气口与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和第二燃气输送管连通,所述电动排气阀的排气口与所述排气管连通;所述电动排气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的数量至少为两根,所述第二燃气输送管的数量至少为两根;所述电动排气阀的抽气口分别与每根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每根所述第二燃气输送管连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电动排气阀的数量与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和所述第二燃气输送管总数量相等,且每根第一燃气输送管和每根第二燃气输送管对应设置一所述电动排气阀,每一所述电动排气阀的抽气口与对应设置的燃气输送管连通,每一所述电动排气阀的排气口均与所述排气管连通,同时每一所述电动排气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燃气阀开关、第二燃气阀开关和排气阀开关;所述第一燃气阀开关用于触发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第一燃气电磁阀发出开启或关闭信号;所述第二燃气阀开关用于触发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第二燃气电磁阀发出开启或关闭信号;所述排气阀开关用于触发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电动排气阀发出开启或关闭信号。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控制气源单元所包括的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的出气端口连接有第一喷嘴,所述第二燃气输送管的出气端口连接有第二喷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为液化气输送管,所述第二燃气输送管为天然气输送管;或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为天然气输送管,所述第二燃气输送管为液化气输送管。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利用本发明燃气切换系统控制燃气切换的方法。所述控制燃气切换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所述控制器启动所述第一燃气电磁阀向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内通入第一燃气;

当需要更换所述第一燃气时,通过所述控制器关闭所述第一燃气电磁阀,停止向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内通入第一燃气;再启动所述排气装置实现对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抽气处理,将残留在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内的所述第一燃气抽出;

待将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内残留的所述第一燃气被抽出后,停止所述排气装置对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抽气处理;再通过所述控制器启动所述第二燃气电磁阀向所述第二燃气输送管内通入第二燃气。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燃气灶具。所述燃气灶具包括燃烧器和本发明燃气切换系统,所述燃烧器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口与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的出气端口和所述第二燃气输送管的出气端口连通。

具体地,所述燃烧器还包括燃烧外腔和设置于所述燃烧外腔环内的燃烧内腔,且所述燃烧外腔和所述燃烧内腔分别与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口连通。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燃气热水器。所述燃气热水器包括燃烧器和本发明燃气切换系统,所述燃烧器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口与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的出气端口和所述第二燃气输送管的出气端口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燃气切换系统通过所含的控制气源单元和燃气电磁阀单元以及控制器之间的协同作用,能够通过操作控制器直接对使用燃气进行更换,从而有效提高了更换燃气种类时的快捷性和安全性,有效避免了现有燃气制热设备在更换燃气时需要进行拆卸和更换相应部件等繁琐工序以及导致的安全隐患。

本发明控制燃气切换的方法直接通过控制本发明燃气切换系统来进行操作,其安全性高,而且快捷方便,提高了更换燃气的效率,降低了成本。

本发明燃气灶具和燃气热水器由于含有本发明燃气切换系统,因此,所述燃气灶具和燃气热水器能够方便快捷的更换使用燃气,而且安全性高,有效提高了所述燃气灶具和燃气热水器的使用通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燃气切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燃气切换系统所含的排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利用图1所示燃气切换系统控制燃气切换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燃气灶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切换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燃气切换系统01包括控制气源单元1、燃气电磁阀单元2和控制器3。

其中,所述燃气切换系统01所包括的控制气源单元1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第一燃气输送管11、第二燃气输送管12。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11用于输送第一类燃气,第二燃气输送管12用于输送第一类燃气。基于第一燃气输送管11和第二燃气输送管12的作用,两类燃气输送管管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但是应该保证两类燃气输送管各自的输送燃气的独立性。由于第一燃气输送管11、第二燃气输送管12是燃气输送管,因此,其必然含有燃气的入气端口和出气端口,且是用于输送相应的燃气至相应的器件进行燃烧或者其他作用,比如输送相应类型的燃气至燃烧器进行燃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11的数量至少为两根,如图1所示的第一燃气输送管111和第一燃气输送管112。基于第一燃气输送管111和第一燃气输送管112的作用,两者可以连通,当然也可以各自独立输送第一燃气燃气。所述第二燃气输送管12的数量至少为两根,如图1所示的第二燃气输送管121和第二燃气输送管122。同样,基于第二燃气输送管121和第二燃气输送管122的作用,两者可以连通,当然也可以各自独立输送第二燃气燃气。将第一燃气输送管11和第二燃气输送管12的数量分别设置至少并列设置的两根,这样能够提高燃气的输送量,而且也分别对燃气使用过程如燃烧过程中如燃烧面积和区域进行灵活控制。

所述控制气源单元1还包括排气装置13,所述排气装置13用于排除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11和第二燃气输送管12内残留燃气。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排气装置13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排气装置13包括电动排气阀130和排气管(图未显示),所述电动排气阀130的抽气口131与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11和第二燃气输送管12连通,所述电动排气阀130的排气口132与所述排气管连通。而且,所述电动排气阀130与所述控制器3进行电连接。这样,当需要对第一燃气输送管11或第二燃气输送管12进行排气也即是将第一燃气输送管11或第二燃气输送管12中残留的燃气排出时,可以直接通过控制器3启动排气装置13的所述电动排气阀130即可。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动排气阀130的数量与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11和所述第二燃气输送管12总数量相等,且每根第一燃气输送管11和每根第二燃气输送管12对应设置一所述电动排气阀130,也即是说,对每根第一燃气输送管11和每根第二燃气输送管12均分别布置一所述电动排气阀130,如第一燃气输送管111对应设置一电动排气阀130,第一燃气输送管112对应设置另一电动排气阀130,第二燃气输送管121也对应单独设置一电动排气阀130,第二燃气输送管122依然是对应单独设置一电动排气阀130。那么每一所述电动排气阀130的抽气口131与对应设置的燃气输送管连通,每一所述电动排气阀130的排气口132均与所述排气管连通,同时每一所述电动排气阀130与所述控制器3电连接。这样,当需要对第一燃气输送管11或所述第二燃气输送管12进行抽气也即是将第一燃气输送管11或第二燃气输送管12中残留的燃气排出时,能够通过控制器3同时启动相应的电动排气阀130,实现同时对多根燃气输送管进行抽气处理,从而提高了所述排气装置13实现排气的效率,以提高了所述燃气切换系统01的燃气切换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由上述排气装置13所包括的所述排气管排出的残留燃气是直接导出至所述燃气切换系统01之外的,以保证整个燃气切换系统01在更换燃气过程中是安全的。

另外,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电动排气阀130是通过如图1和图2中的电动排气阀安装座133进行安装固定的,从而提高所述电动排气阀130工作的稳定性。

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气源单元1所包括的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11(理所当然的每根第一燃气输送管11,如第一燃气输送管111)的出气端口连接有第一喷嘴14,所述第二燃气输送管12(理所当然的每根第二燃气输送管12,如第二燃气输送管121和第二燃气输送管122)的出气端口连接有第二喷嘴15。通过设置的第一喷嘴14和第二喷嘴15,可以直接将由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11导出的燃气进行燃烧处理,或者将所述第二燃气输送管12导出的燃气进行燃烧处理。

所述燃气切换系统01所包括的所述燃气电磁阀单元2(也可称为燃气电磁阀总成)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第一燃气电磁阀21和第二燃气电磁阀22,且所述第一燃气电磁阀21的出气端口211与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11入气端口连通,所述第二燃气电磁阀22的出气端口221与所述第二燃气输送管12入气端口连通。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燃气输送管212将出气端口211与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11入气端口连通,通过燃气输送管222将出气端口221与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12入气端口连通。这样,将第一燃气电磁阀21的出气端口211与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11入气端口连通,将第二燃气电磁阀22的出气端口221与所述第二燃气输送管12入气端口连通,能够通过控制器3分别控制第一燃气电磁阀21和第二燃气电磁阀22的开启和关闭,从而灵活控制第一燃气电磁阀21向第一燃气输送管11内或控制第二燃气电磁阀22向第二燃气输送管12内通入或者停止通入相应种类的燃气。

另外,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燃气电磁阀单元2所含的各燃气电磁阀如所述第一燃气电磁阀21和第二燃气电磁阀22是通过如图1中的燃气电磁阀固定座23进行安装固定的,从而提高各燃气电磁阀工作的稳定性。

所述燃气切换系统01所包括的所述控制器3与燃气电磁阀单元2所含的第一燃气电磁阀21、第二燃气电磁阀22进行电连接,当所述控制气源单元1所含的排气装置13包括电动排气阀130时,所述控制器3与所述电动排气阀130进行电连接。这样所述控制器3能够分别控制所述电动排气阀130、第一燃气电磁阀21、第二燃气电磁阀22启动或停止运行。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可以是直接通过导线进行电信号连接如图1中的34,也可以通过无线信号连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3包括第一燃气阀开关31、第二燃气阀开关32和排气阀开关33;所述第一燃气阀开关31用于触发所述控制器3向所述第一燃气电磁阀21发出开启或关闭信号,从而使得控制器3控制所述第一燃气电磁阀21的启动或停止向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11内供气;所述第二燃气阀开关32用于触发所述控制器3向所述第二燃气电磁阀22发出开启或关闭信号,从而使得控制器3控制所述第二燃气电磁阀22的启动或停止向所述第二燃气输送管12内供气;所述排气阀开关33用于触发所述控制器3向所述电动排气阀130发出开启或关闭信号,从而使得控制器3控制所述电动排气阀130的启动或停止,实现对第一燃气输送管11内或第二燃气输送管12内抽气处理或者停止抽气处理。通过在所述控制器3的操作界面上直接设置第一燃气阀开关31、第二燃气阀开关32和排气阀开关33,在实现更换燃气时,直接触动相应的开关就能够方便实现更换燃气,从而有效提高了所述燃气切换系统01进出更换燃气操作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另外,上文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燃气可以是常用燃气中的一种,所述的第二燃气可以是常用燃气中的另一种。具体的如第一燃气可以是液化气,第二燃气可以是天然气;此时,上文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11则是液化气输送管,所述第一燃气电磁阀21则是液化气电磁阀,所述第一燃气阀开关31则是液化气阀开关;上文所述第二燃气输送管12则是天然气输送管,所述第二燃气电磁阀22则是天然气电磁阀,所述第二燃气阀开关32则是天然气阀开关。当然第一燃气也可以是天然气,第二燃气可以是液化气。

基于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燃气切换系统01的结构,所述燃气切换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所述控制器3分别对燃气电磁阀单元2所含的第一燃气电磁阀21、第二燃气电磁阀22或进一步对控制气源单元1所含的电动排气阀130进行控制,分别控制电动排气阀130、第一燃气电磁阀21、第二燃气电磁阀22的启动和停止;当第一燃气电磁阀21接到控制器3的启动指令时,第一燃气电磁阀21开启,从而向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11内通入第一燃气,并由第一燃气输送管11的出气端口将第一燃气导入相应装置如燃烧器中进行燃烧;需要进行更换燃气时,控制器3向第一燃气电磁阀21发出关闭的指令,第一燃气电磁阀21关闭也即是停止向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11内通入第一燃气;关闭所述第一燃气电磁阀21后,启动排气装置13优选的是通过控制器3向所述电动排气阀130发出启动的指令,电动排气阀130开始工作并对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11内进行抽气,将第一燃气输送管11内的残留第一燃气抽出,并由排气管排出至所述燃气切换系统01之外;待将第一燃气输送管11内的残留第一燃气抽出完毕后,通过控制器3向所述第二燃气电磁阀22发出开启的指令,从而向所述第二燃气输送管12内通入第二燃气,并由第二燃气输送管12的出气端口将第二燃气导入相应装置如燃烧器中进行燃烧,以实现快速、安全的更换燃气。

因此,上文各实施例中所述燃气切换系统通过操作控制器3就能够直接对使用燃气进行更换,从而有效提高了更换燃气种类时的快捷性和安全性。

另一方面,基于上文所述燃气切换系统01,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燃气切换的方法。结合图1和图2,所述燃气切换的方法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其包括如下步骤:

s01:通过所述控制3启动所述第一燃气电磁阀21,向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11内通入第一燃气;

s02:当需要更换所述第一燃气时,通过所述控制器3关闭所述第一燃气电磁阀21,停止向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11内通入第一燃气;再启动所述排气装置13实现对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11抽气处理,将残留在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11内的所述第一燃气抽出;

s03:待将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11内残留的所述第一燃气被抽出后,停止所述排气装置13对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11抽气处理;再通过所述控制器3启动所述第二燃气电磁阀22,向所述第二燃气输送管12内通入第二燃气。

优选地,当所述排气装置13的结构如上文所述和图2所示的包括电动排气阀130和排气管时,启动所述排气装置13是通过所述控制器3启动所述电动排气阀130实现对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11抽气处理,并由所述排气装置13所包括的所述排气管排出。

当然,所述燃气切换的方法也可以先通过所述控制3启动所述燃气电磁阀单元2所包括的所述第二燃气电磁阀22,向第二燃气输送管12内通入第一燃气;当需要更换燃气时,再关闭第二燃气电磁阀22,并启动所述排气装置13对第二燃气输送管12抽气以排除残留的第一燃气;待残留第一燃气排除后,然后启动所述第一燃气电磁阀21向第一燃气输送管12内通入第二燃气。也即是说,先启动第一燃气电磁阀21还是先启动第二燃气电磁阀22是根据使用者实际使用燃气种类和使用习惯决定的,只要是基于上文所述燃气切换系统01实现更换燃气的操作方法,均在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

因此,本发明控制燃气切换的方法直接通过控制本发明燃气切换系统来进行操作,其安全性高,而且快捷方便,提高了更换燃气的效率降低了成本。

再一方面,基于上文所述燃气切换系统01,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燃气制热设备。所述燃气制热设备包括燃气灶具和燃气热水器。

其中,所述燃气灶具的结构如图4所示,其包括燃烧器02和上文所述燃气切换系统01,所述燃烧器02包括进气管021,所述进气管021的一端口与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11的出气端口和所述第二燃气输送管12的出气端口连通。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021的一端口是分别与连接在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11出气端口的喷嘴14和所述第二燃气输送管12出气端口的喷嘴15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器02的结构如图4所示,其还包括燃烧外腔022和设置于所述燃烧外腔022环内的燃烧内腔023,且所述燃烧外腔022和所述燃烧内腔023分别与所述燃烧器02的所述进气管021的另一端口连通,这样,由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11或第二燃气输送管12通入的相应燃气进入所述所述燃烧外腔022和燃烧内腔023内,并喷出被燃烧。当然,由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11和第二燃气输送管12通入的相应燃气可以通入至同一所述燃烧器02中进行燃烧,如图4所示;当然也可以由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11和第二燃气输送管12分别通入的相应燃气分别通入至不同的所述燃烧器02中进行燃烧。

所述燃气热水器包括燃烧器上文所述燃气切换系统01,所述燃烧器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口与所述燃气切换系统01所包括的所述第一燃气输送管11的出气端口和所述第二燃气输送管12的出气端口连通。所述燃气热水器所包括的燃烧器可以是燃气热水器常用的结构。

由于所述燃气制热设备具体的如所述燃气灶具和所述燃气热水器含有上文所述燃气切换系统01,因此,所述燃气制热设备具体的如所述燃气灶具和燃气热水器能够方便快捷的更换使用燃气,而且安全性高,有效提高了所述燃气灶具和燃气热水器的使用通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