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洁净新风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22597发布日期:2019-11-13 01:48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洁净新风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洁净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洁净新风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当前,在半导体、平板显示、光电子器件等电子工业产品的生产厂房内,不同的生产工序都对洁净度级别、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有严格的要求,为保证房间内的洁净度级别、空气温度、相对湿度要求,该类厂房一般采用洁净新风空调机组以保证洁净室内的正压及相对湿度要求。

洁净新风空调机组在工作时,需要根据室外新风的不同状态,对新风进行加热处理或冷却处理,这个过程是通过新风在穿过设置在机壳内的盘管时,与盘管中的热水或冷水进行热交换实现的,即,机壳内既设有用于对新风进行冷却处理的盘管,又设有用于对新风进行加热处理的盘管,根据新风的状态,开启相应的盘管对新风进行处理。但是,由于这些盘管独立设置在机壳内,组段较长,导致洁净新风空调机组的总体长度长,占用站房面积多,增大了初投资;另外,由于盘管段较多,洁净新风空调机组的阻力增大,运行费用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供应一种洁净新风空调机组,用以缩短洁净新风空调机组的长度,降低机组组段阻力。

本发明实施例供应了一种洁净新风空调机组,该洁净新风空调机组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设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以及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气流通路,所述气流通路上设有用于对新风进行过滤的空气过滤器、用于对新风进行加热或冷却处理的盘管组件、用于对新风进行加湿处理的加湿器以及用于从所述进风口吸入新风并将新风从所述出风口送出的风机,其中,

所述盘管组件包括第一盘管、与所述第一盘管连通并为所述第一盘管供应热水的第一热水供水管路、与所述第一盘管连通并为所述第一盘管供应冷水的第一冷水供水管路,且所述第一热水供水管路与所述第一冷水供水管路上分别设有开关阀。

上述实施例中,在同一个盘管上通过开关阀的切换即可实现所需要对新风做的处理,避免了单独设置相应的盘管段,这样缩短了洁净新风空调机组的长度、减少了空调机房的占用面积,同时,由于盘管段共用,有效降低了机组组段阻力,减少了运行费用。

可选的,所述第一热水供水管路与余热回收装置连通,当所述第一热水供水管路上的开关阀打开时,所述第一盘管用于对新风进行预热处理;

所述盘管组件还包括第二盘管以及与所述第二盘管连通并为所述第二盘管供应热水的第二热水供水管路;所述第一盘管与所述第二盘管沿新风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二盘管用于对新风进行一级加热处理。

可选的,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用于回收设置在洁净厂房内的干式冷盘管回水中的余热。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冷水供水管路上的开关阀打开时,所述第一盘管用于对新风进行一级冷却处理;

所述盘管组件还包括第三盘管以及与所述第三盘管连通并为所述第三盘管供应冷水的第二冷水供水管路;

所述第一盘管与所述第三盘管沿新风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三盘管用于对新风进行二级冷却处理。

可选的,所述加湿器包括电极式加湿器、电阻式加湿器、干蒸汽加湿器、湿膜加湿器、淋水室。

可选的,所述第一盘管上设有进水口以及回水口,所述盘管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供水总管以及与所述回水口连通的回水总管,所述第一热水供水管路与所述第一冷水供水管路分别与所述供水总管连通。

可选的,所述第一热水供水管路以及第一冷水供水管路上还分别具有不同开度阀门。

可选的,所述开关阀为手动阀或电动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供应的洁净新风空调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机壳101-进风口102-出风口

20-加湿器30-风机

40-第一盘管

401a-第一热水供水管路401b-第一热水回水管路

402a-第一冷水供水管路402b-第一冷水回水管路

50-第二盘管

501a-第二热水供水管路501b-第二热水回水管路

60-第三盘管

601a-第二冷水供水管路601b-第二冷水回水管路

70-第四盘管

80-开关阀90-初效过滤器

100-中效过滤器110-高效过滤器

120-化学过滤器

130-过滤器140-电动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供应了一种洁净新风空调机组,该洁净新风空调机组通过将用于对新风进行加热处理的盘管以及用于对新风进行冷却处理的盘管集成一个盘管,从而缩短了机组的总体长度,并有效降低了机组组段阻力,节约了成本以及运行费用。

具体的,该洁净新风空调机组包括机壳,机壳上设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进风口以及出风口之间形成气流通路,气流通路上设有用于对新风进行过滤的空气过滤器、用于对新风进行加热或冷却处理的盘管组件、用于对新风进行加湿处理的加湿器以及用于从进风口吸入新风并将新风从出风口送出的风机,其中,盘管组件包括第一盘管、与第一盘管连通并为第一盘管供应热水的第一热水供水管路、与第一盘管连通并为第一盘管供应冷水的第一冷水供水管路,且第一热水供水管路与第一冷水供水管路上分别设有开关阀。

上述实施例中,当第一热水供水管路上的开关阀打开时,第一盘管用于对新风进行加热处理,当第一冷水供水管路上的开关阀打开时,第一盘管用于对新风进行冷却处理,这样,在同一个盘管上通过开关阀的切换即可实现对新风进行加热处理以及对新风进行冷却处理这两个功能之间的相互转换,避免了单独设置相应的盘管段,缩短了洁净新风空调机组的总体长度、减小了空调机房的占用面积,同时,由于盘管段被压缩,有效降低了机组组段阻力,节省了运行费用。

为了更加清楚的了解本发明实施例供应的洁净新风空调机组的结构,现结合附图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该洁净新风空调机组包括机壳10,机壳10上设有进风口101以及出风口102,进风口101以及出风口102之间形成气流通路,气流通路上设有用于对新风进行过滤的空气过滤器、用于对新风进行加热或冷却处理的盘管组件、用于对新风进行加湿处理的加湿器20以及用于从进风口101吸入新风并将新风从出风口102送出的风机30,其中,盘管组件包括第一盘管40、与第一盘管40连通并为第一盘管40供应热水的第一热水供水管路401a、与第一盘管40连通并为第一盘管40供应冷水的第一冷水供水管路402a,且第一热水供水管路401a与第一冷水供水管路402a上分别设有开关阀80,当新风沿气流通路流动并经过第一盘管40时,此时,若需要对新风进行加热处理,则第一热水供水管路401a上的开关阀80打开,第一冷水供水管路402a上的开关阀80关闭,热水进入第一盘管40内,新风与第一盘管40内的热水进行热交换,热水释放热量后从第一盘管40的回水口流出,同理,若需要对新风进行冷却处理,则第一冷水供水管路402a上的开关阀80打开,第一热水供水管路401a上的开关阀80关闭,冷水进入第一盘管40内,新风与第一盘管40内的冷水与进行热交换,冷水吸收热量后从第一盘管40的回水口流出。这样,在同一个盘管上通过开关阀80的切换即可实现对新风进行加热处理以及对新风进行冷却处理这两个功能之间的相互转换,避免了单独设置相应的盘管段,缩短了洁净新风空调机组的长度、减少了空调机房的占用面积,同时,由于盘管段被压缩,减少了机组组段阻力,降低了运行费用。

具体设置时,第一热水供水管路401a以及第一冷水供水管路402a上设置的开关阀80用于导通或截断管路中的工作介质,开关阀80可以为手动阀,也可以为电动阀,如电动二通阀或电动三通阀,远程控制阀门的开闭。此外,还可以在每个管路上分别配置具有不同开度的阀门,通过调节阀门的开度,以改变管道内的流量,这样,避免频繁使用单个阀门来实现开关以及调节功能,延长了阀门的使用寿命。与第一热水供水管路401a对应的第一热水回水管路401b以及与第一冷水供水管路402a对应的第一冷水回水管路402b也可以设置上述两种阀门,分别实现开关以及调节功能,在此不再详细介绍。

另外,第一热水供水管路401a以及第一冷水供水管路402a可以分别与第一盘管40连通,相应的回水管路也分别与第一盘管40连通,或者,也可以在第一盘管40上设置进水口以及回水口,并设置与进水口连通的供水总管以及与回水口连通的回水总管,使第一热水供水管路401a以及第一冷水供水管路402a分别与供水总管连通,供水总管上设置有过滤器130以过滤掉水中的杂质,过滤器130的两端分别设有手动阀门,如蝶阀,正常情况下,这两个阀门处于打开状态,在需要更换过滤器,将这两个阀门同时关闭,以截断对第一盘管40的供水;与第一热水回水管路401b以及与第一冷水回水管路402b分别与回水总管连接,回水总管上设置有电动阀140以调整管路中水的流量,电动阀140的两端分别设有手动阀门,如蝶阀,并设有与电动阀140并联的旁通管路,旁通管路上也设置有手动阀门,正常情况下,旁通管路的阀门关闭,当需要更换电动阀140时,电动阀140两端的阀门关闭,旁通管路上的阀门打开,此时,第一盘管40仍可正常工作。

第一盘管40可以用于新风的预热处理,具体的,第一热水供水管路401a与余热回收装置连通,当第一热水供水管路401a上的开关阀80打开时,第一盘管40用于对新风进行预热处理,其中,余热回收装置可用于回收干式冷盘管回水中的热量,干式冷盘管用于冷却厂房内的循环气流,干式冷盘管的回水温度升高,当第一盘管40用于预热时,采用干式冷盘管的回水,从而使得这部分余热得到回收利用,或者,也可以利用其它设备的余热。此时,为了满足新风热处理的要求,盘管组件还包括第二盘管50以及与第二盘管50连通并为第二盘管50供应热水的第二热水供水管路501a,且第一盘管40与第二盘管50沿新风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第二盘管50用于对新风进行一级加热处理。第一热水供水管路401a向第一盘管40供应的热水温度较低,第二热水供水管路501a向第二盘管50供应的热水温度较高。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热水供水管路401a供应的热水的温度为21℃,相应的,由第一热水回水管路401b流出的热水的温度为14℃;第二热水供水管路501a供应的热水的温度为36℃,相应的,由第二热水回水管路501b流出的热水的温度为26℃。

为了使新风满足所设定的露点温度,盘管组件还包括第三盘管60以及与第三盘管60连通并为第三盘管60供应冷水的第二冷水供水管路601a,且第一盘管40与第三盘管60沿新风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当第一冷水供水管路402a上的开关阀80打开时,第一盘管40用于对新风进行一级冷却处理,当第二冷水供水管路601a上的阀门打开时,第三盘管60用于对新风进行二级冷却处理。第一冷水供水管路402a向第一盘管40供应的冷水温度稍高,第二冷水供水管路601a向第三盘管60供应的冷水温度较低,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冷水供水管路402a供应的冷水的温度为14℃,相应的,第一冷水回水管路402b流出的冷水的温度为21℃,第二冷水供水管路601a供应的冷水的温度为7℃,相应的,由第二冷水回水管路601b流出的冷水的温度为14℃。

第二热水供水管路501a、第二冷水供水管路601a上阀门的设置可以参考前文所述的与第一盘管40连通的进水总管上阀门的设置方式,与第二热水供水管路501a对应的第二热水回水管路501b以及与第二冷水供水管路601a对应的第二冷水回水管路601b上阀门的设置可以参考前文所述的与第一盘管40连通的回水总管上阀门的设置方式,在此不再重复介绍。

新风在机壳10内流动时,除经过盘管的加热处理或冷却处理外,还必须经过空气过滤器的过滤处理以及加湿器20的加湿处理,以满足洁净度级别以及空气温度、相对湿度要求,具体的,空气过滤器包括初效过滤器90、化学过滤器120、中效过滤器100以及高效过滤器110,初效过滤器90位于进风口101处,初效过滤器90用于过滤直径大于5um的微粒,高效过滤器110位于出风口102处,高效过滤器110用于过滤直径大于0.3um的微粒;中效过滤器100介于初效过滤器90以及高效过滤器110之间,中效过滤器100用于过滤直径大于1um的微粒,这些空气过滤器可以过滤掉新风携带的大部分微粒,保证新风的洁净度。化学过滤器120用于过滤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具体可根据空气中污染物的种类以及需求确定化学过滤器120的类型,化学过滤器120通常介于初效过滤器90以及中效过滤器100之间,并设置两级,以过滤掉空气中的大部分化学物质。加湿器20包括电极式加湿器、电阻式加湿器、干蒸汽加湿器、湿膜加湿器、淋水室等,通过对空气的加湿处理以满足所需要的相对湿度要求。

盘管组件所包含的不同盘管的组合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设置,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新风空调机组用于洁净厂房内,组段形式如图1所示,该新风空调机组的进风口101处设有初效过滤器90,出风口102处设有高效过滤器110,进风口101与出风口102之间还设有化学过滤器120以及中效过滤器100,这些过滤器可以过滤掉新风携带的大部分微粒、细菌以及空气中对生产有影响的化学污染物;进风口101与出风口102之间还设有盘管组件,加湿器20以及风机30,其中,盘管组件包括沿新风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盘管40、第二盘管50、第三盘管60以及第四盘管70,第一盘管40用于对新风进行预热或一级冷却处理,如在冬季时,可以将第一盘管40切换到预热功能,并用干式冷盘管内的回水对新风进行预热处理,在夏季时,可以将第一盘管40切换到冷却功能,以对新风进行一级冷却处理;第二盘管50用于对新风进行一级加热处理,第三盘管60用于对新风进行二级冷却处理,第四盘管70用于对新风进行二级加热处理。具体可以根据室外新风的不同状态,开启不同的盘管段对新风进行处理,其中,第四盘管70主要用于调试阶段,以房间内温度敏感元件控制下夹层干式冷盘管中温冷冻水管道上的电动二通阀和第四盘管供水管道上的电动二通阀,如果干式冷盘管管道上的电动二通阀全部关闭,室内温度仍然低于预设范围,则开启第四盘管70供水管道上的电动二通阀。该新风空调机组中,由于将预热功能以及一级冷却功能集成在同一个盘管段,缩短了洁净新风空调机组的长度、减少了空调机房的占用面积,同时,由于盘管段被压缩,减少了机组组段阻力,降低了运行费用。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供应的洁净新风空调机组通过将用于对新风进行加热的盘管以及用于对新风进行冷却的盘管集成一个盘管,从而缩短了机组的总体长度,并有效降低了机组组段阻力,节约了成本以及运行费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