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磨损板式预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9909发布日期:2019-11-15 23:57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磨损板式预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低磨损板式预热器。



背景技术:

在冶金、电力等行业有很多热风炉、加热炉、燃烧炉、锅炉产生大量的烟气,烟气温度还比较高,如果直接将烟气排放掉就会浪费大量的热量,为了回收烟气里的热量,一般就地使用预热器将烟气里的热量转移到这些炉燃烧所需要的空气、煤气,空气、煤气预热后温度升高,燃烧温度也随之提高,这样就能节省燃料,降低生产成本。

预热器使用时煤气/空气介质进入设备时流速较大,最高速度可以达到50-60m/s,并且介质中夹渣粉尘、颗粒。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经常发现腐蚀、断裂,造成板束边沿板片过早的腐蚀从而使设备使用寿命大大的降低。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磨损板式预热器,其具有降低板束边沿磨损和提高板式预热器使用寿命的特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低磨损板式预热器,其中,包括框架以及固定设置在框架内的高温换热单元和低温换热单元,所述高温换热单元和所述低温换热单元均由若干层板束排列构成;所述高温换热单元连接有热源气体进口和换热气体出口,所述低温换热单元连接有热源气体出口和换热气体进口;所述高温换热单元和所述低温换热单元在换热气体的上风口处的每层板束边缘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挡片;所述缓冲挡片固定设置在所述板束垂直于热源气体流动方向的两侧边缘上;所述缓冲挡片自所述换热气体的流动方向遮盖所述板束的边缘。

进一步,所述缓冲挡片呈长条形,所述缓冲挡片包括固定安装段和翻折段,所述固定安装段和所述翻折段的一端一体连接,所述固定安装段与所述翻折段之间呈钝角设置;所述固定安装段固定设置在所述板束上,所述翻折段悬伸出所述板束之外并偏向换热气体流动方向。

进一步,所述固定安装段与所述翻折段之间的角度为120度。

进一步,所述缓冲挡片与所述板束通过抽芯铆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板束上设置有固定筋条,所述缓冲挡片通过抽芯铆钉固定连接在固定筋条上。

进一步,所述高温换热单元和所述低温换热单元均包括由若干层所述板束在竖直方向排列形成的第一换热组件和第二换热组件,所述第一换热组件和第二换热组件左右并排设置;所述第一换热组件和第二换热组件的每一层板束在换热气体的上风口处均设置有缓冲挡片。

进一步,所述第一换热组件的缓冲挡片与所述第二换热组件上的缓冲挡片之间间隙内设置有竖直设置的分隔挡板。

进一步,所述分隔挡板为不锈钢材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涉及的一种低磨损板式预热器,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通过所述缓冲挡片的阻挡作用,减缓了每层板束的边缘被换热气体中的颗粒或粉尘冲击,减少所述板束的边沿磨损的时间和程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二、所述缓冲挡片设置在所述高温换热单元和所述低温换热单元在换热气体的上风口处的每层板束边缘,所述缓冲挡片挡片直接面对高速的换热气体,能够起到较佳的缓冲保护作用。

三、通过设置固定安装段和翻折段,冲击在翻折段上的颗粒或粉尘能够被所述翻折段反弹至远离所述板束,从而减少了直接接触板束的粉尘和颗粒,提高了防护效果,降低了所述板束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磨损板式预热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热源气体和换热气体的走向图。

图3为图2中a-a处低温换热单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低温换热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c处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d-d处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具有固定安装段和翻折段的缓冲挡片的侧视图。

图8为具有固定安装段和翻折段的缓冲挡片的俯视图。

图9为图2中b-b处低温换热单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高温换热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e-e处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f-f处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g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分隔挡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第一换热组件和第二换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框架1;热源气体进口11;热源气体出口12;换热气体进口13;换热气体出口14;高温换热单元2;低温换热单元3;第一换热组件21;第二换热组件22;板束4;缓冲挡片41;固定安装段411;翻折段412;抽芯铆钉42;固定筋条43;分隔挡板4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15所示,其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低磨损板式预热器,包括框架1以及固定设置在框架1内的高温换热单元2和低温换热单元3,所述高温换热单元2和所述低温换热单元3均由若干层板束4排列构成;所述高温换热单元2连接有热源气体进口11和换热气体出口14,所述低温换热单元3连接有热源气体出口12和换热气体进口13;如图1和图2所示,热源气体如烟气从左至右从经过热源气体进口11、高温换热单元2、低温换热单元3和热源气体出口12,换热气体如空气或煤气依次经过换热气体进口13、低温换热单元3、高温换热单元2和换热气体出口14。热源气体和换热气体在所述高温换热单元2和所述低温换热单元3内分别进行热交换。如图2所示,换热气体在低温换热单元3内自上而下运动,经过预热器底部后自下而上运动在所述高温换热单元2内。

所述高温换热单元2和所述低温换热单元3在换热气体的上风口处的每层板束4边缘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挡片41;所述高温换热单元2和所述低温换热单元3与热源气体进口11和热源气体出口12之间需要设置密封结构如补偿器,以防止热源气体和换热气体相混合和补充热变形;所述缓冲挡片41固定设置在所述板束4垂直于热源气体流动方向的两侧边缘上;所述缓冲挡片41自所述换热气体的流动方向遮盖所述板束4的边缘。优选地,所述缓冲挡片41为不锈钢材质制成。

这样,本发明涉及的一种低磨损板式预热器,通过所述缓冲挡片41的阻挡作用,减缓了每层板束4的边缘被换热气体中的颗粒或粉尘冲击,减少所述板束4的边沿磨损的时间和程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每层板束4边缘的来风方向均设置缓冲挡片41,所述缓冲挡片41挡片直接面对高速的换热气体,能够起到较佳的缓冲保护作用。

优选地,所述缓冲挡片41呈长条形,所述缓冲挡片41包括固定安装段411和翻折段412,所述固定安装段411和所述翻折段412的一端一体连接,所述固定安装段411与所述翻折段412之间呈钝角设置;所述固定安装段411固定设置在所述板束4上,所述翻折段412悬伸出所述板束4之外并偏向换热气体流动方向。通过设置固定安装段411和翻折段412,冲击在翻折段412上的颗粒或粉尘能够被所述翻折段412反弹至远离所述板束4,从而减少了直接接触板束4的粉尘和颗粒,提高了防护效果,降低了所述板束4的磨损。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安装段411与所述翻折段412之间的角度为120度。

如图3至图6所示,换热气体自上而下运动,所述缓冲挡片41设置在所述板束4的上方边缘,所述缓冲挡片41的翻折段412朝下设置。如图9至图12所示,换热气体在高温换热单元2内自下而上运动,所述缓冲挡片41设置板束4的下方边缘,所述缓冲挡片41的翻折段412朝上设置。换热气体中冲击在所述翻折段412上的颗粒向远离所述板束4的方向反弹,减少了换热气体中的颗粒和粉尘对所述板束4边缘的冲击。

如图13所示,优选地,所述缓冲挡片41与所述板束4通过抽芯铆钉42固定连接。采用焊接连接的方式,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经常发现缓冲挡片41腐蚀、断裂甚至吹跑的情况,也会产生焊接应力,由于所述缓冲挡片41较薄,焊接难度较大。相比于焊接的方式,采用抽芯铆钉42的方式,避免了焊接应力和降低了安装难度。通过提前在所述板束4和所述缓冲挡片41设置通孔,以便于抽芯铆钉42的安装。

优选地,如图4、图10和图15所示,所述板束4上设置有固定筋条43,所述缓冲挡片41通过抽芯铆钉42固定连接在固定筋条43上。所述固定筋条43使得组成板束4的换热板之间连接更加稳固,所述缓冲挡片41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筋条43上也便于安装。通过提前在所述固定筋条43和所述缓冲挡片41设置通孔,以便于抽芯铆钉42的安装。

优选地,所述高温换热单元2和所述低温换热单元3均包括由若干层所述板束4在竖直方向排列形成的第一换热组件21和第二换热组件22,所述第一换热组件21和第二换热组件22左右并排设置;所述第一换热组件21和第二换热组件22的每一层板束4在换热气体的上风口处均设置有缓冲挡片41。通过设置第一换热组件21和第二换热组件22可以降低单层板束4的尺寸,便于加工和安装。

优选地,如图14所示,所述第一换热组件21的缓冲挡片41与所述第二换热组件22上的缓冲挡片41之间间隙内设置有竖直设置的分隔挡板44。更进一步,所述分隔挡板44为不锈钢材质。这样避免了冲击在所述缓冲挡片41上的颗粒反弹至相邻的换热组件的板束4上,减少了板束4接触的粉尘和颗粒的数量。所述分隔挡片采用不锈钢材质具有耐腐蚀高强度的特点,具有较佳的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