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高等级直接法氧化锌生产线的炉排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81374发布日期:2019-12-21 03:22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产高等级直接法氧化锌生产线的炉排炉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有色金属冶炼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产高等级直接法氧化锌生产线的炉排炉。



背景技术:

直接法氧化锌是以锌焙砂和锌矿原料直接通过火法经还原和氧化等反应过程冶炼而来,一直以来高等级直接法氧化锌都是使用韦氏炉生产线生产的,传统的韦氏炉由炉膛、氧化室、氧化孔、清理门、烟巷、清理门、聚尘室、清理门、布袋室、风机等部分构成的(如图5),炉体与氧化室都是纵向直线型布置,进料口和出渣口的炉门在横向侧面,炉体的炉拱夹炉件横向布置,使用圆钢拉紧。本发明人为了生产高等级直接法氧化锌改进了韦氏炉和炉排炉,使炉体与氧化室呈垂直布置,炉体与氧化室在炉体的中部通过烟喉相连,但是炉体与氧化室的这种连接结构布置产生很大难度,直接法氧化锌生产过程产生大量烟气,需要烟喉足够大,烟喉与氧化室连接口足够大,满足烟气流动顺畅的需要,而要解决从中间炉体墙如何开大口的问题,既要保证耐1400℃的高温,又要承受炉拱炉顶及保温材料的重量,开一个小口很容易解决,开大口就有一定难度,同时炉体炉拱、烟喉炉拱的夹炉件设置和固定出现难度;本发明人很巧妙地解决这个问题,即解决了炉体中部开口与炉体炉拱结构的砌筑和夹炉支撑问题,用氧化室的墙体支撑炉体炉拱,又解决了夹炉问题,砌筑时使用国家标准规格的耐火砖即可,避免了异型砖专门定制造价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高等级直接法氧化锌生产线的炉排炉,该炉排炉区别于传统韦氏炉生产线布置和炉排炉的布置,即解决了炉体中部开口与炉体炉拱结构的砌筑和夹炉支撑问题,用氧化室的墙体支撑炉体炉拱,又解决了夹炉问题,砌筑时使用国家标准规格的耐火砖即可,避免了异型砖门定制造价高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产高等级直接法氧化锌生产线的炉排炉,包括炉体、烟喉和氧化室,其特征在于,在炉体的中部设置烟喉,即在炉体炉拱上砌筑烟喉和烟喉炉拱,炉体中部位置形成一个烟气汇聚的空间,烟喉炉拱与炉体炉拱方向垂直,烟喉出口在炉体纵向的中部,炉体横向中部通过烟喉与氧化室相连,氧化室炉拱高于烟喉炉拱,氧化室和咽喉之间有匹配的连接口,连接口两侧砌有烟气扰动墙,烟喉与炉体呈垂直布置,氧化室通过烟喉也与炉体呈垂直布置;所述炉体的纵向两侧均设有用于进料和出渣的炉门。

烟喉内侧宽度与氧化室相同,以氧化室的墙体支撑炉体炉拱。

所述炉体的底部炉基础之上设有炉排及炉排架。

炉体上设有夹炉件,以及观察窗。

氧化室上部设有氧化孔,氧化室下部设有清理门,氧化室底部设有支撑脚。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炉体在中部设置与氧化室连接口,烟喉设置在炉体中部位置,起汇集两边炉体冶炼反应过程产生的含锌烟气的作用,就是把两边炉体内的冶炼过程还原反应产生的含锌蒸汽烟气汇聚引流到氧化室,烟气流动距离短、流动均衡,流动的空间通道要满足高温含锌蒸汽烟气顺畅流动,不留死角,避免锌蒸汽凝集在炉墙上成为壁挂,连接口两侧砌有烟气扰动墙,改变流进氧化室的含锌蒸汽烟气的层流,使得含锌蒸汽充分与氧化室吸入的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生产氧化锌。

炉体分成两部分,中间烟喉部分起汇集两部分烟气和联结氧化室的作用,炉体纵向两端设置炉门,从炉体的两端进出料,一端为出渣破渣侧,一端为加底煤侧。在出渣时,启动炉排,炉排带着炉渣向炉门出渣破渣侧行进,这一端设置破渣系统,进行破渣,小块渣由输送机运送至渣处理处;同时在加底煤侧放下块煤斗平铺底煤,完成出渣的同时铺完底煤。

这种两端进料、中间出烟气的结构优点有三个,一是从炉内各处挥发的含锌蒸汽烟气在中部烟喉汇集,烟气流动距离短而均衡,减少锌蒸汽凝结在炉壁上成为壁挂的可能性,进而影响炉体有效面积,影响冶炼的正常进行;二是一端出渣另一端铺底煤,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炉内热量损失,保持了炉温;三是从两端投放团矿,减少了投放距离和难度,确保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解决了大面积炉排炉用于生产高等级直接法氧化锌时的进出料问题。

两边炉体与中部烟喉结构的炉拱方向垂直,烟喉炉拱直径和方向与氧化室相同,而炉体与氧化室呈垂直布置,本发明通过中部烟喉内侧宽度、烟喉和氧化室连接口主体宽度与氧化室相同,在炉体的炉拱墙上砌筑烟喉墙体和炉拱,这种结构解决了炉体中部开口与炉体炉拱结构的砌筑和夹炉支撑问题,用氧化室的墙体支撑炉体炉拱,解决了夹炉问题,砌筑时使用国家标准规格的耐火砖即可,避免了异型砖专门定制造价高的问题。

氧化室炉拱高于烟喉炉拱,使烟气向上顺利流动,连接口两侧砌有烟气扰动墙,改变流进氧化室的含锌蒸汽烟气的层流,使得含锌蒸汽充分与氧化室吸入的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生产氧化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生产线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炉排炉(炉体、烟喉和氧化室)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左视图;

图5为传统韦氏炉的示意图。

图中:1、炉体;2、烟喉;3、氧化室;4、烟巷;5、废气收尘系统;6、聚尘室;7、冷却室;8、脉冲除尘器;9、引风机;10、脱硫塔;11、烟囱;12、炉门;13、炉体炉拱;14、烟喉炉拱;15、氧化室炉拱;16、炉基础;17、支撑脚;18、观察窗;19、清理门;20、夹炉件;21、连接口;22、炉排及炉排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4,一种生产高等级直接法氧化锌的生产线,包括炉体1,炉体1的中部设有烟喉2,烟喉2的出口处连接有氧化室3,氧化室3连接有烟巷4,烟巷4分别连接有废气收尘系统5和聚尘室6,聚尘室6连接有冷却室7,冷却室7连接有脉冲除尘器8,脉冲除尘器8连接有脱硫塔10,脉冲除尘器8和脱硫塔10之间设有引风机9,且脱硫塔10连接有烟囱11;其炉体1、烟喉2和氧化室3组成的炉排炉,其特征在于:在炉体1的中部设置烟喉2,即在炉体炉拱13上砌筑烟喉2和烟喉炉拱14,烟喉炉拱14与炉体炉拱13方向垂直,烟喉2出口在炉体1纵向的中部,炉体1横向中部通过烟喉2与氧化室3相连,氧化室炉拱15砌在烟喉炉拱14之上,氧化室3和咽喉2之间有匹配的连接口21,连接口21两侧砌有烟气扰动墙23,烟喉2与炉体1呈垂直布置,氧化室3通过烟喉2也与炉体1呈垂直布置;所述炉体1的纵向两侧均设有用于进料和出渣的炉门12。

所述烟喉2内侧宽度、烟喉氧化室连接口宽度与氧化室3相同。

所述炉体1的底部炉基础16之上设有炉排及炉排架22。

所述炉体1上设有夹炉件20,以及观察窗18。

所述氧化室3上部设有氧化孔23,氧化室3下部设有清理门19,氧化室3底部设有支撑脚17。

综上,本发明的特点:

1、一般用于锅炉或者铁矿烧结的链条式炉排炉,经革新,用于生产高等级直接法氧化锌。

2、炉排炉在纵向两侧设置炉门进出料,两个炉门一边进煤,另一边出渣;从两侧炉门两边同时进团矿。一般用于锅炉或者铁矿烧结的链条式炉排炉,一边进煤进料,另一边出渣。

3、中部特殊结构的烟喉,与炉体垂直布置,汇聚烟气和烟气引流,烟气挥发流动的距离短。一般的做法,烟气直接是从炉体纵向一侧流动至氧化室,本发明此结构缩短了烟气的流动距离,避免烟气在炉体里沉降或者凝结成为壁挂等,影响冶炼和回收率。

4、氧化室炉拱高于烟喉炉拱,使烟气向上顺利流动,连接口两侧砌有烟气扰动墙,改变流进氧化室的含锌蒸汽烟气的层流,使得含锌蒸汽充分与氧化室吸入的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生产氧化锌。

5、炉体与氧化室通过烟喉连接呈垂直布置,有利于烟气汇集和流动,又为纵向两侧进料创造空间条件。而传统的韦氏炉,炉体与氧化室室按纵向直线型布置。

本发明炉体中部设置咽喉,汇聚和引流冶炼烟气,减少烟气流动距离和在炉体内滞留的时间,避免凝结成壁挂和在炉体内沉降,避免影响冶炼的顺利进行和回收率,咽喉通过连接口与氧化室相连,氧化室炉拱高于烟喉炉拱,使烟气向上顺利流动,连接口两侧砌有烟气扰动墙,改变流进氧化室的含锌蒸汽层流,使得含锌蒸汽充分与氧化室吸入的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生产氧化锌。炉体的中部横向垂直通过烟喉与氧化室相连,为炉体纵向两侧设置两道炉门创造条件,本发明炉体的纵向两侧均设有炉门,一侧用于出渣、一侧用于进底煤、两侧都用于进料,在一侧炉门出渣的同时,从另一侧炉门平铺底煤,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炉内热量损失,保持了炉温,从两侧炉门同时投放团矿,减少了投放距离和难度,解决了大面积炉排炉用于生产高等级直接法氧化锌时的进出料问题,确保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发明中涉及的未说明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或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