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消防工程通风降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1226发布日期:2019-09-13 23:10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消防工程通风降噪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通风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消防工程通风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伴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地下场所一般属于密闭程度较高的场所,其通风、环境温度控制系统一般通过暖通与空调设备完成。如地下电气机房,地下仓库、地下实验室、地下车库等场所,有工作人员进出,其环境安全性特别重要。如果出现通风异常,地下机房容易出现污染物的集聚,有害气体浓度的增加,如果出现火灾,地下场所的烟雾很难排出至外界,因此有必要安装一种地下消防工程通风降噪装置。

如中国专利号CN201420569105.4,申请日为2014年9月30日,公告日为2015年1月14日的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车库排烟及通风系统,包括高温消防排烟/送风风机,通风管道主管及通风管道支管,关键在于:高温消防排烟/送风风机设置在车库地坪下的土建风机消声箱中,通风管道主管敷设在车库地坪下的混凝土地下风道中,通风管道支管与地坪下通风主管连接后沿车库的结构柱敷设;但该本实用新型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不便于调整通风管单体的安装高度;其次,结构复杂,不便于控制装置进行通风或者排烟。



技术实现要素: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消防工程通风降噪装置,能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不能精确调节限位板的高度,环锯进入过深,会损伤神经血管等重要脏器的问题,也解决保护套管的外表温度较低,易对病患者周边造成冷刺激,对治疗过程不利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地下消防工程通风降噪装置,包括通风管主管和风井,所述通风管主管由若干个通风管单体拼接而成,所述通风管单体的外壁连通有通风管支管,所述通风管单体的下表面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固定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内壁开设有盲孔和螺孔,所述连接筒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定有安装板;所述通风管主管末端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风井相连通,所述风井的侧壁包括砖石层和消音层,所述风井的内壁固定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安装有送风风机和排烟风机,所述风井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有挡雨罩。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的外壁设有与所述螺孔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连接杆底端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盲孔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管主管与所述连接管道的连接处设有防火阀。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送风风机与所述排烟风机的风向相反。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杆与连接筒的内壁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连接杆的顶端固定有安装板,转动连接杆可以调节安装板的高度,从而便于改变通风管单体的安装高度,实际应用时操作也十分灵活;连接杆底端固定有限位块,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盲孔内部,能防止连接杆脱离连接筒,提高了安全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中,电机支架上安装有送风风机和排烟风机,两者可在不同情况下使用,送风风机与排烟风机的风向相反,当地下场所气体沉闷时,可使送风风机开始工作并进行通风;当地下场所发生火灾或存在大量烟雾时,可打开排烟风机可将烟雾排出至户外。

3、本实用新型中,风井的侧壁包括砖石层和消音层,从而能降低送风风机或排烟风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筒与连接杆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A截面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通风管主管;2-支撑架;3-通风管支管;4-通风管单体;5-通风管单体;6-固定螺栓;7-安装板;8-连接杆;9-电机支架;10-排烟风机;11-挡雨罩;12-支撑柱;13-送风风机;14-风井;15-砖石层;16-消音层;17-连接管道;18-防火阀;19-螺孔;20-盲孔;21-外螺纹;22-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由图1~图3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下消防工程通风降噪装置,包括通风管主管1和风井14,通风管主管1由若干个通风管单体4拼接而成,通风管单体4的外壁连通有通风管支管3,通风管单体4的下表面固定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上端固定有连接筒5,连接筒5的内壁开设有盲孔20和螺孔19,连接筒5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连接杆8,连接杆8的顶端固定有安装板7;通风管主管1末端通过连接管道17与风井14相连通,风井14的侧壁包括砖石层15和消音层16,风井14的内壁固定有电机支架9,电机支架9上安装有送风风机13和排烟风机10,风井14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柱12,支撑柱12的顶端固定有挡雨罩11。

其中,连接杆8的外壁设有与螺孔19相配合的外螺纹21,连接杆8底端固定有限位块22,限位块22设置于盲孔20内部,能防止连接杆8脱离连接筒5,提高了安全可靠性;通风管主管1与连接管道17的连接处设有防火阀18;安装板7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6;送风风机13与排烟风机10的风向相反。

本实施例的一种地下消防工程通风降噪装置在使用时,连接杆8与连接筒5的内壁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连接杆8的顶端固定有安装板7,先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转动连接杆8来调节安装板7的高度,从而便于改变通风管单体5的安装高度,实际应用时操作也十分灵活;再将所有的通风管单体5组合成通风管主管1,通风管主管1末端通过连接管道17与风井14相连通,风井14的内壁固定有电机支架9,电机支架9上安装有送风风机13和排烟风机10,送风风机13与排烟风机10的风向相反,当地下场所气体沉闷时,可使送风风机13开始工作并进行通风;当地下场所发生火灾或存在大量烟雾时,可打开排烟风机10可将烟雾排出至户外;控制过程十分简便;其中,风井14的侧壁包括砖石层15和消音层16,能降低送风风机13或排烟风机10工作时产生的噪音;风井14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柱12,支撑柱12的顶端固定有挡雨罩11,挡雨罩11能防止雨水进入风井14。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