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空气源热泵换热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94970发布日期:2019-11-25 21:36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用途空气源热泵换热水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多用途空气源热泵换热水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家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与家用采暖系统基本是相互独立、互不兼容的两个系统,空气源热泵采暖专用水箱已经普遍应用在生活中,但采暖季较短,并且在采暖季时只能作为缓冲水箱使用而不能同时洗浴使用;采暖季后如作为洗浴用水,必须要全部排空水箱内的存水后方可作为洗浴使用。

文献号为cn206269221u,申请号为201621276253.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合型多能源采暖系统,通过控制器连接燃气系统炉、循环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可实现智能切换使用,进行热水的供应,保证生活用热水的时刻供应;但该文献中的保温水箱中的水只能单独作为采暖水或生活用水使用,并且当循环空气源热泵中的制冷剂发生泄漏后容易将管路中的水污染,从而污染保温水箱中的水,不再适合作为生活用水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循环空气源热泵中的制冷剂发生泄漏后容易将管路中的水污染,不再适合作为生活用水使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多用途空气源热泵换热水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多用途空气源热泵换热水箱,包括空气源主机、换热水箱;空气源主机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换热水箱包括外层内胆、设置在外层内胆里的里层内胆以及用于保温的保温层;

里层内胆存放生活用水;里层内胆连接有补水口和出水口,补水口与外部水源通过管路连接;外层内胆存放采暖水,与空气源主机以及采暖系统通过管路连接;外层内胆与里层内胆的热量通过里层内胆的侧壁传导;

外层内胆包括进水循环口、出水循环口、采暖出水口以及采暖回流口;进水循环口与空气源主机中的冷凝器一端通过管路连接,出水循环口与空气源主机中的蒸发器一端通过管路连接;采暖出水口、采暖回流口分别与采暖系统通过管路连接。

还包括控制器、使采暖系统内的水流动的循环水泵;外层内胆、里层内胆内分别安装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空气源主机、循环水泵与控制器电连接。外层内胆中的温度传感器将采暖水的温度反馈给控制器,通过空气源主机使外层内胆中的温度维持在60-80℃,而里层内胆中的生活用水由于热传导的作用,水温接近外层内胆中的水温。

作为优选,里层内胆的补水口与出水口均设置在里层内胆的上端;补水口处的管路延伸至里层内胆的下部;出水口的管路延伸至里层内胆的上部;进水循环口位于外层内胆的上部,出水循环口、采暖出水口以及采暖回流口均位于外层内胆的下部。通过将进水循环口、出水循环口上下设置、补水口与出水口上下设置使外层内胆和里层内胆内的水分层,使热水位于上部而冷水位于下部,且生活用水使用时始终使用的上层热水。

作为优选,里层内胆的侧壁成型有加强纹。既增加了热传导的接触面又增加了里层内胆侧壁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采暖出水口、采暖回流口与采暖系统连接的管路上分别安装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电磁阀。当采暖期结束,采暖系统不需要进行供暖,则通过电磁阀将采暖系统所在的管路断开,而不影响生活用水的使用。

作为优选,进水循环口与冷凝器连接的管路上安装有排气阀;出水循环口与蒸发器连接的管路上还设置有与外部水源连接的管路。通过排气阀将加热后产生的水蒸气排出,同时通过外部水源进行补水。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层内胆和里层内胆,将采暖水和生活用水分隔开,使换热水箱在采暖季既能够作为存放采暖水的缓冲水箱使用,还能够给用户提供生活用水,且两个系统之间相对独立,采暖水和生活用水之间不会造成干扰而产生污染;通过空气源主机对采暖水加热后供采暖系统使用的同时还能通过采暖水对生活用水进行加热;通过采暖水对生活用水进行热传导加热,能够利用采暖水多余的热量,起到节能的效果;空气源主机中的制冷剂发生泄漏污染到采暖水后也不会对生活用水造成污染,仍然可供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2是换热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热传递过程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空气源主机、2—换热水箱、21—保温层、22—里层内胆、221—加强纹、23—外层内胆、241—进水循环口、242—出水循环口、251—补水口、252—出水口、261—采暖出水口、262—采暖回流口、27—温度传感器、28—保护层、3—循环水泵、4—排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多用途空气源热泵换热水箱,包括空气源主机1、换热水箱2;空气源主机1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换热水箱2包括外层内胆23、设置在外层内胆23里的里层内胆22以及用于保温的保温层21;保温层21外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换热水箱2外形的保护层28。

里层内胆22存放生活用水;里层内胆22连接有补水口251和出水口252,补水口251与外部水源(如自来水)通过管路连接;外层内胆23存放采暖水,与空气源主机1以及采暖系统通过管路连接;外层内胆23与里层内胆22的热量通过里层内胆22的侧壁传导。里层内胆22的生活用水经过热传导加热后供用户日常生活使用。

还包括控制器、使采暖系统内的水流动的循环水泵3;外层内胆23、里层内胆22内分别安装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27,该温度传感器27如探温盲管;温度传感器27的检测端分别位于外层内胆23和里层内胆22的下部;空气源主机1、循环水泵3与控制器电连接。外层内胆23中的温度传感器27将采暖水的温度反馈给控制器,通过空气源主机1使外层内胆23中的温度维持在60-80℃,而里层内胆22中的生活用水由于热传导的作用,水温接近外层内胆中的水温。

进一步的,换热水箱2外部还设置有显示屏,通过控制器将里层内胆22中的温度传感器27反馈的温度值显示在显示屏中以便用户使用。

外层内胆23包括进水循环口241、出水循环口242、采暖出水口261以及采暖回流口262;进水循环口241与空气源主机1中的冷凝器一端通过管路连接,出水循环口242与空气源主机1中的蒸发器一端通过管路连接;采暖出水口261、采暖回流口262分别与采暖系统通过管路连接。

里层内胆22的补水口251与出水口252均设置在里层内胆22的上端;补水口251处的管路延伸至里层内胆22的下部;出水口252的管路延伸至里层内胆22的上部;进水循环口241位于外层内胆23的上部,出水循环口242、采暖出水口261以及采暖回流口262均位于外层内胆23的下部。通过将进水循环口241、出水循环口242上下设置、补水口251与出水口252上下设置使外层内胆23和里层内胆22内的水分层,使热水位于上部而冷水位于下部,且生活用水使用时始终使用的上层热水。

空气源主机1、采暖系统均属于现有技术,其中包含的必要部件如节流阀、膨胀阀、耦合罐、混水阀等,本实用新型中不作进一步阐述。

本实用新型主要有以下热传递过程:①蒸发器从空气中吸热使制冷剂蒸发,产生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进入压缩机进行压缩;②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后产生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随后通过冷凝器放热对采暖水进行加热,使采暖水经过进水循环口241进入外层内胆23中;③外层内胆23中的采暖水通过里层内胆22的侧壁通过热传导对生活用水加热;④采暖水通过采暖出水口261流经采暖系统对采暖区域进行供暖。经过采暖系统后的采暖水循环至空气源主机中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层内胆23和里层内胆22,将采暖水和生活用水分隔开,使换热水箱2在采暖季既能够作为存放采暖水的缓冲水箱使用,还能够给用户提供生活用水,且两个系统之间相对独立,采暖水和生活用水之间不会造成干扰而产生污染;通过空气源主机1对采暖水加热后供采暖系统使用的同时还能通过采暖水对生活用水进行加热;通过采暖水对生活用水进行热传导加热,能够利用采暖水多余的热量,起到节能的效果;空气源主机1中的制冷剂发生泄漏污染到采暖水后也不会对生活用水造成污染,仍然可供用户使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了如下改进:里层内胆22的侧壁成型有加强纹221,该加强纹221呈螺旋形,既增加了热传导的接触面又增加了里层内胆22侧壁的结构强度;采暖出水口261、采暖回流口262与采暖系统连接的管路上分别安装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电磁阀。当采暖期结束,采暖系统不需要进行供暖,则通过电磁阀将采暖系统所在的管路断开,而不影响生活用水的使用。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了如下改进:进水循环口241与冷凝器连接的管路上安装有排气阀4;出水循环口242与蒸发器连接的管路上还设置有与外部水源连接的管路,该管路上安装有单向阀。通过排气阀4将加热后产生的水蒸气排出,同时通过外部水源进行补水。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