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变频增焓的热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8188发布日期:2019-11-12 21:37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流变频增焓的热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泵热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流变频增焓的热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家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舒适健康且要求节能。直流变频空气源热泵属于新型的集采暖制冷于一身的设备,相对于传统的空气源热泵设备,用户更加青睐直流变频空气源热泵,不仅因为直流变频空气源热泵能耗低,而且其使用寿命较长,甚至可以适应一些电压不稳定的地区,有着传统设备无可比拟的优点而被人们所接受,但又因其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很难适应北方的低温地区。

众所周知,直流变频热泵的热量来源就是的空气,空气的质量(密度和温度)是影响直流变频热泵的重要因素。空气温度低,直流变频热泵的效率就相对低,如图1所示,作为现有的直流变频的热泵系统,在环境温度低于-20℃时,常因蒸发压力太低而导致压缩比超过压缩机所能承受的范围,而在这样环温下,继续高频运行时,容易发生排气温度过高,使润滑油黏度急剧下降,影响压缩机润滑,系统还会出现回液、回油不正常,严重时会导致压缩机损坏等问题,故为了降低排气温度,通常只能降低压缩机频率达到合适排气温度。但是频率降低导致其能力也相应的下降,达不到用户的舒适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变频增焓的热泵系统,由储液器为始分离出两个流路分别与翅片发热器和压缩机连接,每个流路上均设有电子膨胀阀,且均通过经济器进行热交换,使得其更容易吸收环境温度热量进行蒸发。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

一种直流变频增焓的热泵系统,包括四通阀、压缩机、翅片蒸发器,水侧换热器、气液分离器及储液器,所述四通阀包括D接口、C接口、S接口和E接口,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D接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入口与气液分离器相连,且所述气液分离器与S接口连接,所述翅片换热器一端与E接口连接,所述水侧换热器一端与C接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上设有一增焓管,所述增焓管连接有经济器,且经由经济器连通有第一热交换流路和第二热交换流路,所述增焓管与第二热交换流路连接,且依次串联有第二电子膨胀阀和电磁阀,所述第一热交换流路串联有第一电子膨胀阀,且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一端与翅片蒸发器连接,所述水侧换热器与储液器连通,且储液器一端串接一过滤器,由所述过滤器为始分离为两条流路分别与第一热交换流路和第二热交换流路连接。

所述压缩机为直流变频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内置空腔,所述空腔外周具有增焓口,所述增焓口与增焓管连接。

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D接口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压力阀。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直流变频增焓的热泵系统,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直流变频压缩机,在压缩机的一侧设置有增焓口,且由储液器为始分离出两个流路分别与翅片发热器和压缩机连接,每个流路上均设有电子膨胀阀,且均通过经济器进行热交换,使得其更容易吸收环境温度热量进行蒸发,使得热泵系统能够在低温的环境下能够高效运行吸收热量,满足用户的采暖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该热泵系统的现有技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热泵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直流变频增焓的热泵系统。

如图2所示,一种直流变频增焓的热泵系统,包括四通阀1、压缩机2、翅片蒸发器4,水侧换热器5、气液分离器3及储液器6,所述四通阀1包括D接口11、C接口12、S接口13和E接口14,所述压缩机2的出口与D接口11连接,所述压缩机2的入口与气液分离器3相连,且所述气液分离器3与S接口13连接,所述翅片换热器一端与E接口14连接,所述水侧换热器5一端与C接口1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2上设有一增焓管21,所述增焓管21连接有经济器7,且经由经济器7连通有第一热交换流路71和第二热交换流路72,所述增焓管21与第二热交换流路72连接,且依次串联有第二电子膨胀阀721和电磁阀722,所述第一热交换流路71串联有第一电子膨胀阀711,且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711一端与翅片蒸发器4连接,所述水侧换热器5与储液器6连通,且储液器6一端串接一过滤器8,由所述过滤器8为始分离为两条流路分别与第一热交换流路71和第二热交换流路72连接。

如图2所示,在常温状态下,所述电磁阀722为常闭状态,且所述第一热交换流路71中的第一电子膨胀阀711为辅助节流电磁阀722,且为常闭状态,其运行状态与常规的直流变频热泵系统的运行路线一致,即为低温低压气体进入压缩机2中,经过压缩机2压缩行程高温高压的气体,经由四通阀1进入水侧换热器5进行热交换,此时高温高压的气体被冷却形成低温高压的液态冷媒,且水侧换热器5内的水变为热水,再经过储液器6和过滤器8,流入经济器7进行热交换,再经由第一电子膨胀阀711流向翅片蒸发器4,再回流至四通阀1,经过气液分离器3进行气液分离,过滤出的气体再回到压缩机2内进行压缩。

在低温下,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如图2所示,电磁阀722与第一电子膨胀阀711均处于打开状态,在具有常温状态的运行回路的同时,还具有第二热交换回路,如下:

低温低压气体进入压缩机2中,经过压缩机2压缩行程高温高压的气体,经由四通阀1进入水侧换热器5进行热交换,此时高温高压的气体被冷却形成低温高压的液态冷媒,且水侧换热器5内的水变为热水,再经过储液器6和过滤器8,再经过电磁阀722与第二电子膨胀阀721,流入经济器7进行热交换,然后回流至压缩机2,该回路将第二热交换回路中滞留的气体进行抽回补入压缩机2中,使压缩机2始终保持满负荷状态进行工作,从另一角度节省了成本,提高了压缩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电磁阀722在温度较低时处于常开状态,且在气体流经储液器6和过滤器8后,进行分流,即为第一热交换回路和第二热交换回路,通过第二电子膨胀阀721进行节流控制,被节流的冷媒与第二交换回路内的冷媒同样在经济器7内进行热交换,则增加了第一热交换流路71内的冷媒在经过第一电子膨胀阀711膨胀后的过冷度,使第一热交换回路内的冷媒在经过第一电子膨胀阀711膨胀后更容易吸收环境温度热量进行蒸发操作。

其中,优选的,所述储液器6对水侧换热器5由冷媒进行热交换后带出的冷媒在储液器6内进行存储,防止其过多冷媒在水侧换热器5内积压,造成系统压力过高而停机。

优选的,所述过滤器8可过滤由冷媒进行水侧换热器5完成换热工作后所带入的不易沉淀的杂质,防止其进入热泵系统的其他核心部件,避免造成装置损坏。

优选的,所述气液分离器3用于将气态冷媒与液态冷媒进行分离,进一步保证重新回流的冷媒是气态的,避免液态冷媒回到压缩机,造成压缩机液击,而损坏压缩机。

其中经由第二热交换流路72的冷媒流经量少,其液态冷媒容易被第二热交换流路72的冷媒热量蒸发掉,无需连接气液分离装置进行处理。

根据上述,如图2所示,所述经济器7在本热泵系统中具有核心作用,一方面对第一热交换流路71的冷媒进行节流前过冷处理,增大焓差;另一方面,对第二热交换流路72中经过第二电子膨胀阀721降压后的低压低温的冷媒进行适当的预热,以达到合适的中压,提供给压缩机2进行二次压缩。

如图2所示,所述压缩机2为直流变频压缩机2,所述压缩机2具有内置空腔(未示出),其与压缩机2外壳之间具有隔热层(未示出),减少压缩机2内部工作产生的温度变化对外界影响,使压缩机2应用场所的温度保持在适宜温度,且所述空腔外周具有增焓口22,所述增焓口22与增焓管21连接,此满足生产应用需要,使其具有增焓节流且提高压缩机2的排气量的功能。

所述压缩机2的出口与D接口11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压力阀23,用于检测经过压缩机2压缩处理的冷媒的压力值,满足应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直流变频增焓的热泵系统,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直流变频压缩机2,在压缩机2的一侧设置有增焓口22,且由储液器6为始分离出两个流路分别与翅片发热器和压缩机2连接,每个流路上均设有电子膨胀阀,且均通过经济器7进行热交换,使得其更容易吸收环境温度热量进行蒸发,使得热泵系统能够在低温的环境下能够高效运行吸收热量,满足用户的采暖需求。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