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白除雾冷却塔高效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4878发布日期:2019-10-28 23:01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白除雾冷却塔高效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消白除雾冷却塔高效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水是我们生活的重要资源之一,防止水流失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在工业生产中,为了使水可以循环利用,冷却塔便应运而生,目前工业冷却塔循环水的蒸发损失较为严重,且水蒸气所形成的白雾又成为了雾霾的主要载体,因此,人们研究出了一种消白除雾的冷却塔,冷却塔的方式又分为多种,比如自然通风冷却塔、湿式冷却塔以及干式冷却塔等等。

目前自然通风冷却塔主要是通过换热组件进行换热的,其原理类似换热器,但是换热组件是通过与附近的空气自然进行交换,导致换热组件的换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白除雾冷却塔高效换热装置,解决了目前自然通风冷却塔换热组件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白除雾冷却塔高效换热装置,包括集水槽、塔体和进水管,所述塔体位于集水槽的正上方,所述塔体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填料支架和换热组件支架,所述填料支架和换热组件支架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填料和换热组件,所述进水管位于填料和换热组件支架之间,所述换热组件的数量为四个,且相邻两个换热组件之间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侧表面对应换热组件的位置处镶嵌有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的一端贯穿换热组件并延伸至换热组件的内部,所述导流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电机支架并延伸至电机支架的背面,所述电机输出轴的表面固定套接有风扇,且风扇位于电机支架的背面。

优选的,所述导流管靠近电机的一端呈喇叭状且开口向换热组件的背面。

优选的,所述导流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流块,所述导流块与通风管道的位置处错开设置。

优选的,所述导流块远离导流管内壁的一侧呈曲面。

优选的,所述换热组件的正面、背面和左侧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白除雾冷却塔高效换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流管、通风管道、风扇和导流块,通过换热组件正面、背面以及左侧的通孔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通过风扇将外界的空气强制性吸入导流管的内部,并通过通风管道进入换热组件的内部,通过相邻换热组件之间的风扇强制进行换热,从而使得换热组件的四周均可以进行换热,达到了换热效率高的效果,解决了目前自然通风冷却塔换热组件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通风管道位置处俯视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风扇位置处俯视截面图。

图中:1、集水槽;2、塔体;3、进水管;4、填料支架;5、换热组件支架;6、填料;7、换热组件;8、导流管;9、通风管道;10、电机支架;11、电机;12、风扇;13、导流块;1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消白除雾冷却塔高效换热装置,包括集水槽1、塔体2和进水管3,进水管3位置处设置有一个压力泵,将热水传输至塔体2的内部,塔体2位于集水槽1的正上方,塔体2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填料支架4和换热组件支架5,填料支架4和换热组件支架5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填料6和换热组件7,填料支架4和换热组件支架5分别用来固定填料6和换热组件7,进水管3位于填料6和换热组件支架5之间,换热组件7的数量为四个,换热组件7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且相邻两个换热组件7之间设置有导流管8,导流管8水平设置,导流管8侧表面对应换热组件7的位置处镶嵌有通风管道9,通风管道9向导流管8的正面倾斜,通风管道9的一端贯穿换热组件7并延伸至换热组件7的内部,导流管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架10,电机支架10用来固定电机11,电机支架10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1,电机11的供电方式为外部电源,电机11的输出轴贯穿电机支架10并延伸至电机支架10的背面,电机11输出轴的表面固定套接有风扇12,风扇12可以将导流管8背面的空气吸进导流管8内,且风扇12位于电机支架10的背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导流管8靠近电机11的一端呈喇叭状且开口向换热组件7的背面,可以对导流管8背面的空气起到聚集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导流管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流块13,导流块13有助于空气进入通风管道9的内部并进入换热组件7的内部,导流块13与通风管道9的位置处错开设置,导流块13与导流管8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导流块13远离导流管8内壁的一侧呈曲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换热组件7的正面、背面和左侧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14,配合风扇12从而可以对换热组件7的四周进行换热。

在使用时,通过换热组件7正面、背面以及左侧的通孔14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此时相邻的两个换热组件7之间与外界并未有空气交换,因此通过风扇12将外界的空气强制性吸入导流管8的内部,并通过通风管道9进入换热组件7的内部,通过相邻换热组件7之间的风扇12强制进行换热,从而使得换热组件7的四周均可以进行换热,换热的效率便更高。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流管8、通风管道9、风扇12和导流块13,解决了目前自然通风冷却塔换热组件7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