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双头平头炖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7961发布日期:2019-11-12 21:35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双头平头炖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头炖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双头平头炖灶。



背景技术:

平头炖灶是灶台的一种,灶台,它自古开始出现,相传由燧人氏发明,1993年,普通灶台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改进,截至2007年5月,我国大部分农村拥有灶台,过去叫锅台,也就是做饭时所需要操作用的一个平台,用砖垒成方体,前边留空作为烟囱,后面留口作为添柴用的灶眼,上方留出一个大的圆形,在上面做一口大锅,这样,锅里煮饭,锅下添柴,随着科技的不断的发展,灶台变得更加干净整洁实用。

现有技术中平头炖灶在使用过程中,一但不慎有可燃物或者油液侵入灶炉,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就会产生明火,造成安全隐患,从而提出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双头平头炖灶解决上述锁头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双头平头炖灶,具备安全性能高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平头炖灶在使用过程中,一但不慎有可燃物或者油液侵入灶炉,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就会产生明火,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安全性能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双头平头炖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重力脚,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分布的侧柜板,两个所述侧柜板的背面均与后侧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侧柜板的正面均活动安装有柜门,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两个柜门相对一侧的漏水管,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漏水管正面的前封板,两个所述侧柜板的顶部与后侧板的顶部均与台面架固定连接,所述台面架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台面前横梁,所述台面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台面前横梁背面的网格,所述台面前横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一端与前封板顶部固定连接的前面板,所述台面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缸,两个所述侧柜板的相对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位于内缸底部的桶底复合板,所述后侧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位于台面架底部的面板后梁,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两个侧柜板相对一侧的贮气箱,所述台面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的出粉管,两个所述出粉管的输出端均与汇流管连通,所述汇流管的外侧均连通有一端延伸至台面架底部的喷射管。

优选的,所述重力脚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重力脚呈等距离矩形阵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台面架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且一端延伸至台面架底部的放置槽,且两个内缸均位于台面架的放置槽内部。

优选的,两个所述柜门、两个侧柜板与后侧板形成矩形空腔,且贮气箱和桶底复合板均位于矩形空腔内。

优选的,所述网格的底部与漏水管连通,且漏水管远离网格的一端延伸至底板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喷射管的数量不少于六个,不少于六个的喷射管呈等距离均匀分布在汇流管的左右两侧,汇流管位于台面架底部两个放置槽的相对一侧,贮气箱通过管道分别与两个出粉管的输入端连通,喷射管远离汇流管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喷头。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双头平头炖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安全性能高的双头平头炖灶,当灶炉内部发生明火时,手动操作使贮气箱内部的气压通过管道输送至出粉管,管道内部的气压进入出粉管与出粉管内部的干粉混合,两个出粉管内带有干粉的气体流动到输出端汇流进入汇流管的内部,汇流管内部的干粉气体分流进入各个喷射管的内部,干粉气体进入喷头后喷出,对灶炉内部发生明火进行扑灭,从而达到了灭火的目的。

2、该安全性能高的双头平头炖灶,当双头平头炖灶工作时,加温的内缸内部汤汁会出现水蒸气汇聚于内缸的顶盖,水蒸气汇集到一定程度便会掉落在台面架的顶部,台面架顶部的积水通过网格过滤汇集后,通过漏水管排出,达到了防止台面架积水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台面架结构俯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喷射管和台面架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内缸、3台面前横梁、4汇流管、5后侧板、6台面架、7柜门、8面板后梁、9前封板、10前面板、11重力脚、12漏水管、13贮气箱、14网格、15喷射管、16桶底复合板、17出粉管、18侧柜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双头平头炖灶,包括底板1,底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重力脚11,重力脚11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重力脚11呈等距离矩形阵列分布,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分布的侧柜板18,两个侧柜板18的背面均与后侧板5固定连接,两个侧柜板18的正面均活动安装有柜门7,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两个柜门7相对一侧的漏水管12,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漏水管12正面的前封板9,两个侧柜板18的顶部与后侧板5的顶部均与台面架6固定连接,台面架6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且一端延伸至台面架6底部的放置槽,且两个内缸2均位于台面架6的放置槽内部,台面架6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台面前横梁3,台面架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台面前横梁3背面的网格14,网格14的底部与漏水管12连通,且漏水管12远离网格14的一端延伸至底板1的底部,当双头平头炖灶工作时,加温的内缸2内部汤汁会出现水蒸气汇聚于内缸2的顶盖,水蒸气汇集到一定程度便会掉落在台面架6的顶部,台面架6顶部的积水通过网格14过滤汇集后,通过漏水管12排出,达到了防止台面架6积水的现象发生,台面前横梁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一端与前封板9顶部固定连接的前面板10,台面架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缸2,两个侧柜板18的相对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位于内缸2底部的桶底复合板16,两个柜门7、两个柜板18与后侧板5形成矩形空腔,且贮气箱13和桶底复合板16均位于矩形空腔内,后侧板5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位于台面架6底部的面板后梁8,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两个侧柜板18相对一侧的贮气箱13,台面架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的出粉管17,两个出粉管17的输出端均与汇流管4连通,汇流管4的外侧均连通有一端延伸至台面架6底部的喷射管15,喷射管15的数量不少于六个,不少于六个的喷射管15呈等距离均匀分布在汇流管4的左右两侧,汇流管4位于台面架6底部两个放置槽的相对一侧,贮气箱13通过管道分别与两个出粉管17的输入端连通,管道的内部设有控制阀或者气压阀,控制阀或者气压阀处于常闭的状态,喷射管15远离汇流管4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喷头,当灶炉内部发生明火时,手动操作控制阀或者气压阀使贮气箱13内部的气压通过管道输送至出粉管17,管道内部的气压进入出粉管17与出粉管17内部的干粉混合,两个出粉管17内带有干粉的气体流动到输出端汇流进入汇流管4的内部,汇流管4内部的干粉气体分流进入各个喷射管15的内部,干粉气体进入喷头后喷出,对灶炉内部发生明火进行扑灭,从而达到了灭火的目的。

综上所述,该安全性能高的双头平头炖灶,当灶炉内部发生明火时,手动操作使贮气箱13内部的气压通过管道输送至出粉管17,管道内部的气压进入出粉管17与出粉管17内部的干粉混合,两个出粉管17内带有干粉的气体流动到输出端汇流进入汇流管4的内部,汇流管4内部的干粉气体分流进入各个喷射管15的内部,干粉气体进入喷头后喷出,对灶炉内部发生明火进行扑灭,从而达到了灭火的目的,当双头平头炖灶工作时,加温的内缸2内部汤汁会出现水蒸气汇聚于内缸2的顶盖,水蒸气汇集到一定程度便会掉落在台面架6的顶部,台面架6顶部的积水通过网格14过滤汇集后,通过漏水管12排出,达到了防止台面架6积水的现象发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平头炖灶在使用过程中,一但不慎有可燃物或者油液侵入灶炉,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就会产生明火,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