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盐蓄热装置的加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28904发布日期:2019-11-27 17:22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熔盐蓄热装置的加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蓄能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熔盐蓄热装置的加热结构。



背景技术:

熔盐蓄热技术利用熔盐作为蓄热介质,设计出的供热系统,将夜间低价的电或弃风弃光的电转化为热能储存起来,通过系统替代燃煤锅炉进行供暖和工业上使用。经过专家论证,该技术具有安全、环保、经济等优势,是燃煤替代,解决北方雾霾最有效的技术途径之一,是国家可再生能源消纳及电力削峰填谷等国家政策明确支持和推广的重点技术。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熔盐蓄热装置的使用中,熔盐是以液态形式存在,加热储存热量,并通过循环液态熔盐释放热量,存在都是显热变化、储存热量小、占用空间大、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熔盐蓄热装置的加热结构,其能够实现熔盐以静态方式存在,并将固态熔盐加热成液态,实现潜热变化,储存热量大,占用空间小,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熔盐蓄热装置的加热结构,包括蓄热箱体和换热箱体;

该蓄热箱体内填充有熔盐,且该蓄热箱体内设有若干电加热棒,该蓄热箱体内还设有第一导热油管,该第一导热油管的两端分别与该蓄热箱体外壁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连接;

该换热箱体内填充有水,且外壁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该换热箱体内设有第二导热油管,该第二导热油管的两端分别与该换热箱体外壁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连接;该换热箱体的进油口与该蓄热箱体的出油口通过第一管道连接,该换热箱体的出油口与该蓄热箱体的进油口通过第二管道连接,该第一管道或者第二管道设有导热油泵。

进一步的,所述电加热棒包括若干水平的电加热棒和若干竖直的电加热棒。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热油管和第二导热油管均呈螺旋状。

进一步的,所述蓄热箱体和换热箱体均位于一个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蓄热装置中通过电加热棒的设计安装,能够实现熔盐以静态方式存在,并将固态熔盐加热成液态,实现潜热变化,储存热量大,占用空间小,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熔盐蓄热装置的加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熔盐蓄热装置的加热结构,包括蓄热箱体1和换热箱体2。

该蓄热箱体1内填充有熔盐3,且该蓄热箱体1内设有若干电加热棒4,连接供电装置,用于熔化蓄热箱体1内部的熔盐3。优选的,该电加热棒4包括若干水平的电加热棒41和若干竖直的电加热棒42,以充分均匀加热。该蓄热箱体1内还设有第一导热油管5,该第一导热油管5的两端分别与该蓄热箱体1外壁的进油口11和出油口12连接。

该换热箱体2内填充有水,且外壁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图未示意),分别连接用户端的出水管和供水管。该换热箱体2内设有第二导热油管(图未示意),以加热换热箱体2内部的水。该第二导热油管的两端分别与该换热箱体2外壁的进油口21和出油口22连接。该换热箱体2的进油口21与该蓄热箱体1的出油口12通过第一管道6连接,该换热箱体2的出油口22与该蓄热箱体1的进油口11通过第二管道7连接,该第一管道6或者第二管道7设有导热油泵8。

进一步的,该第一导热油管5和第二导热油管均呈螺旋状,以充分换热。另外,该蓄热箱体1和换热箱体2均位于一个底座9上,便于整体移动。

本实用新型在蓄热装置中通过电加热棒的设计安装,能够实现熔盐以静态方式存在,并将固态熔盐加热成液态,实现潜热变化,储存热量大,占用空间小,成本低。

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还有许多方面可以在不违背总体思想的前提下进行改进,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