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式空调及其底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3218发布日期:2019-11-08 23:08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窗式空调及其底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窗式空调及其底盘。



背景技术:

空调作为调节室内温度、湿度等的空气调节器,被广泛应用在家庭、商场、办公场所等,给人们带来舒适的环境。

空调根据其安装形式可以分为窗式空调和分体型空调,其中,窗式空调安装在窗户或墙壁上。现有的窗式空调包括机箱、安装于机箱内部一侧的室外侧热交换部及安装于机箱内部的另一侧的室内侧热交换部。其中,室内侧热交换部能够与室内空气产生热交换,室外侧热交换部能够与室外空气产生热交换。

室外侧热交换部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及轴流风扇,冷凝器通过制冷剂管与压缩机连接,冷凝器与室外空气产生热交换,从而使得气态制冷剂转化为液态制冷剂。在制冷系统运行时,进行热交换后的冷凝器温度较高,需对其进行降温,方可保证其热交换具有较好的效果。

轴流风扇安装在冷凝器的内侧,其能够吸入室外空气并将吸入的室外空气吹向冷凝器,以使得冷凝器降温。为了进一步提高冷凝器降温速度,现有技术中的轴流风扇的外周环绕设置有打水圈。室内侧热交换部形成的冷凝水可流至室外侧的底盘上,打水圈可连续不断的将冷凝水甩到冷凝器上,以降低冷凝器温度,进而可提高热交换效率。

现有的窗式空调的底盘结构参见图1,底盘100上设置有蒸发器安装位101、冷凝器安装位102、接水盘安装位103、第一蓄水区104、第二蓄水区105和压缩机安装位106,冷凝水依次从蒸发器安装位101处流经接水盘安装位103后流向第一蓄水区104,再经过第一蓄水区104流向第二蓄水区105,从而对第二蓄水区105内的安装在冷凝器安装位102的冷凝器进行冷却。现有的底盘结构由于具有两个蓄水区:第一蓄水区104和第二蓄水区105,导致蓄水区的面积较大,冷凝水在蓄水区中的水位升高较慢,不利于轴流风扇打水,冷却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蓄水速度快、能效高的窗式空调的底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上述底盘结构的窗式空调。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窗式空调的底盘,底盘上设置有蒸发器安装位、冷凝器安装位、接水盘安装位、冷却水流道和蓄水区,蒸发器安装位和冷凝器安装位分别位于底盘的两侧,接水盘安装位位于蒸发器安装位和冷凝器安装位之间;冷却水流道依次经过蒸发器安装位和接水盘安装位并与蓄水区连通;冷凝器安装位位于蓄水区内,冷凝器安装位用于安装冷凝器,蓄水区的宽度比冷凝器的宽度大3mm至15mm。优选地,蓄水区的宽度比冷凝器的宽度大5mm至10mm。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方案的底盘上的蓄水区的面积较小,同等体积的冷却水在本实用新型的蓄水区内的水位升高较快,且水位更高,增加了冷凝器的泡水水位,提高了冷却效率,能效更高。

进一步的方案是,冷凝器安装位的四周与蓄水区的四周之间均设有间隙。

可见,冷凝器的底部四周可完全浸入蓄水区内,冷却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方案是,底盘上还设置有通风区,通风区位于蓄水区与接水盘安装位之间,通风区设置有通风孔。

进一步的方案是,沿铅锤方向上,通风区所在平面比蓄水区所在平面高8mm至25mm。优选地,通风区所在平面比蓄水区所在平面高15mm。

进一步的方案是,通风孔的形状为条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通风孔的形状为圆形,底盘的外侧表面和/或内侧表面在通风孔处设置有翻边。

由此可见,在底盘上设置通风区,增加了窗式空调整机的进风面积,提高了风量,进一步提高了能效。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窗式空调包括上述的底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窗式空调的底盘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窗式空调的底盘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窗式空调的底盘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窗式空调的底盘实施例的通风孔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和图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窗式空调的底盘实施例的结构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窗式空调的底盘实施例的俯视图。底盘1上设置有蒸发器安装位10、冷凝器安装位11、接水盘安装位12、冷却水流道13、蓄水区14和通风区15,蒸发器安装位10和冷凝器安装位11位于底盘的两侧。安装时,蒸发器安装位10靠近室内的一侧,冷凝器安装位11靠近室外的一侧。接水盘安装位12位于蒸发器安装位10和冷凝器安装位11之间,通风区15位于接水盘安装位12和蓄水区14之间。窗式空调的蒸发器20安装在蒸发器安装位10上,冷凝器21安装在冷凝器安装位11上,接水盘22安装在接水盘安装位12上,冷却水流道13依次经过蒸发器安装位10和接水盘安装位12后并与蓄水区14连通,冷却水沿图3所示的箭头方向从蒸发器安装位10经过冷却水流道13流向蓄水区14。

冷凝器安装位11位于蓄水区14内,冷凝器安装位11的四周与蓄水区14的四周之间均设有间隙,蓄水区14的宽度W比冷凝器的宽度L大3mm至15mm。优选地,蓄水区14的宽度W比冷凝器的宽度L大5mm至10mm。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底盘结构与现有的底盘结构相比,只有一个蓄水区14,且蓄水区14的面积较小,因此,同等体积的冷却水在本实用新型的蓄水区14内的水位升高较快,且水位更高,增加了冷凝器的泡水水位,提高了冷却效率。

通风区15设置有通风孔150,在本实施例中,通风孔150的形状为圆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通风孔的形状还可以是条形、椭圆形、多边形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形状的组合。在安装状态下,底盘1位于窗式空调的底部,底盘1与水平面平行,沿铅锤方向上,通风区15所在平面比蓄水区14所在平面高8mm至25mm;优选地,通风区15所在平面比蓄水区14所在平面高15mm。通风区15设置的比蓄水区14高可以防止蓄水区14中的冷凝水从通风区15漏出。本实用新型的底盘结构,由于在底盘上还设置了通风区,增加了窗式空调整机的进风面积,提高了风量。

参见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窗式空调的底盘实施例的通风孔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底盘1的外侧表面在通风孔150处设置有翻边151,底盘1的内侧表面在通风孔150处设置有翻边152。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仅在底盘的外侧表面或内侧表面设置翻边。从图4可见,在底盘1外侧表面上的翻边151自底盘1的外侧表面向底盘1的外侧伸出,在底盘1内侧表面上的翻边151自底盘1的内侧表面向底盘1的内侧伸出,优选的,每一个通风孔150对应的翻边151围绕通风孔150周向布置。在本实用新型中,底盘的内侧是指底盘上朝向蒸发器安装位、冷凝器安装位、接水盘安装位和蓄水区的一侧,底盘的外侧是背向内侧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窗式空调,该窗式空调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底盘。本实用新型的窗式空调通过对底盘上的蓄水区和通风区的改进,整机能效可提升2%以上。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