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中温集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60563发布日期:2020-02-18 13:19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中温集热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热水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中温集热管。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节能意识的提高,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近年来,太阳能水管爆炸的事故频发。这主要是因为高温强光照射下,使得太阳能集热管的温度升高,然后人们在这时上水,使得集热管的内管急速收缩,而集热管为玻璃制造,所以这时集热管耐不住收缩,所以就发生了爆炸。而且,在太阳能使用时,需要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就是阳光,特别是在冬天,太阳光不强烈,而且在冬天出现太阳的时间较短时,集热管的集热效率达不到,就影响到人们利用太阳能烧制的热水,即影响到太阳能在冬天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新型中温集热管。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中温集热管,包括集热管主体和连接管接头,所述集热管主体为圆柱体形状的玻璃管,所述连接管接头焊接在所述集热管主体的一端端面上,还包括连接座、集热镜和温控电磁阀,所述连接座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连接座的上端面设有弧形凹槽和斜行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位于所述连接座上端面的中间部位,所述斜行凹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斜行凹槽位于所述连接座上端面的左端部位和右端部位,两个所述斜行凹槽以所述弧形凹槽的中心点对称,所述集热管主体通过无影胶粘附在所述弧形凹槽内,所述集热镜为长方形镜片,所述集热镜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集热镜通过无影胶粘附在所述斜行凹槽内,所述集热管主体的长度、所述连接座的长度和所述集热镜的长度相同,所述集热镜与所述连接座之间的角度为60度,位于所述连接座左端部位的所述斜行凹槽向右方斜向下倾斜,位于所述连接座右端部位的所述斜行凹槽向左方斜向下倾斜,所述温控电磁阀安装在所述集热管主体上。

本实用新型中,位于所述连接座左端部位的所述集热镜的右端面为镜面,位于所述连接座右端部位的所述集热镜的左端面为镜面,所述集热镜为普通镜子。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集热管主体包括真空外管、真空内管、曲面金属流道,所述连接管接头焊接在曲面金属流道的外侧,所述温控电磁阀通过法兰连接在曲面金属流道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弧形凹槽的长度和所述斜行凹槽的长度相同,所述弧形凹槽的长度与所述连接座的长度相同,两个所述斜行凹槽分别位于所述弧形凹槽的左侧和右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弧形凹槽的深度为所述集热管主体直径的四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集热镜上端面与所述连接座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所述集热管主体直径的二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温控电磁阀的温度检测单元位于所述集热管主体内。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申请装置能提高集热管对太阳的利用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集热管的爆炸概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连接座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温控电磁阀的上端面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集热管主体-1;连接管接头-2;连接座-3;集热镜-4;温控电磁阀-5;弧形凹槽-6;斜行凹槽-7;太阳能电池板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由图1所示,一种新型中温集热管,包括集热管主体1和连接管接头2,所述集热管主体1为圆柱体形状的玻璃管,所述连接管接头2焊接在所述集热管主体1的一端端面上,还包括连接座3、集热镜4和温控电磁阀5,所述连接座3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温控电磁阀5安装在所述集热管主体1上。所述集热管主体1包括真空外管、真空内管、曲面金属流道,所述连接管接头2焊接在曲面金属流道的外侧,所述温控电磁阀5通过法兰连接在曲面金属流道上。所述温控电磁阀5的温度检测单元位于所述集热管主体1内。

由图2所示,所述集热管主体1通过无影胶粘附在所述弧形凹槽6内,所述集热镜4为长方形镜片,所述集热镜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集热镜4通过无影胶粘附在所述斜行凹槽7内,所述集热管主体1的长度、所述连接座3的长度和所述集热镜4的长度相同,所述集热镜4与所述连接座3之间的角度为60度,位于所述连接座3左端部位的所述斜行凹槽7向右方斜向下倾斜,位于所述连接座3右端部位的所述斜行凹槽7向左方斜向下倾斜,位于所述连接座3左端部位的所述集热镜4的右端面为镜面,位于所述连接座3右端部位的所述集热镜4的左端面为镜面,所述集热镜4为普通镜子。所述弧形凹槽6的深度为所述集热管主体1直径的四分之一。所述集热镜4上端面与所述连接座3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所述集热管主体1直径的二分之一。

由图3所示,所述连接座3的上端面设有弧形凹槽6和斜行凹槽7,所述弧形凹槽6位于所述连接座3上端面的中间部位,所述斜行凹槽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斜行凹槽7位于所述连接座3上端面的左端部位和右端部位,两个所述斜行凹槽7以所述弧形凹槽6的中心点对称,所述弧形凹槽6的长度和所述斜行凹槽7的长度相同,所述弧形凹槽6的长度与所述连接座3的长度相同,两个所述斜行凹槽7分别位于所述弧形凹槽6的左侧和右侧。

实施例1:所述集热管主体1通过无影胶粘附在所述弧形凹槽6内,所述集热镜4通过无影胶粘附在所述斜行凹槽7内,所述温控电磁阀5通过法兰连接在曲面金属流道上,所述连接管接头2焊接在曲面金属流道的末端。

实施例2:使用前,先将本申请装置安装在太阳能热水器需要安装的地方,将所述温控电磁阀5的温度检测元件固定在所述集热管主体1内侧,然后在所述温控电磁阀5的控制器上设置限定温度即可。

本申请装置在工作时,所述集热镜4将照射在所述集热管主体1两侧的阳光反射到所述集热管主体1上,提高了所述集热管主体1利用阳光的效率,这样所述集热管主体1升温更快。当所述集热管主体1内温度升高的水将会向上移动(微循环),到达太阳能储箱中进行热能交换,冷水将会往所述集热管主体1的下部移动,这样的微循环,将会对太阳能储箱内的水进行加热。

当太阳能储箱内的水的温度达到所述温控电磁阀5控制器上的限定温度后,所述温控电磁阀5将关闭,不再进行微循环,即不再对太阳能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

当太阳能水箱中没有进水时,而此时所述集热管主体1受到太阳光的直射,所述集热管主体1温度升高,这样所述集热管主体1内的空气温度升高,致使太阳能储箱内的空气温度升高,如果在这时往太阳能储箱内加水,将会使得所述集热管主体1因为冷热交替而炸裂。如果所述集热管主体1内的温度达到所述温控电磁阀5设定的温度,所述温控电磁阀5即直接关闭,这时无论太阳能储箱中是否进水,冷水将不再进入所述集热管主体1内,这时所述集热管主体1将不会因为冷热交替而炸裂,从另一方面保护所述集热管主体1。

实施例3:本申请装置还可在所述温控电磁阀5的上端面固定安装一太阳能电池板8,由于太阳能热水器放置在屋顶上,与室内用水相隔较远,不能对所述温控电磁阀5更换电池,所以使用环保耐用的太阳能电池板8,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如图4所示。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等方案的说明。同时,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