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品烘干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3901发布日期:2020-02-14 15:23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织品烘干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纺织品烘干室。



背景技术:

纺织品在制造、染色和护理过程中,烘干处理是十分必要的一个步骤,其中,纺织品烘干室通过加热的干燥空气对织物正反面进行均匀缓慢地加热,使纺织品上的多余水分在干热风的作用下形成蒸汽,再通过水蒸气的浓度差扩散到干热空气中,从而达到烘干织物的目的;传统的纺织品烘干室只能由下至上对纺织品单向供风,或在纺织品的周围向纺织品供风,这两种供风方式会使面积较大的纺织品受热不均,纺织品蒸发出的水汽不易散出,降低烘干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纺织品烘干室,通过减少热量损失和控制烘干室湿度,解决了传统纺织品烘干室对纺织品风力加热不均,烘干室湿度过高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竖直放置的腔体,腔体的上部有出风口,腔体的底部开有进风口,进风口上有导风筒,导风筒的上部有多个倒置的圆锥筒,所有圆锥筒与导风筒处于同一轴心线上,圆锥筒的下部开口由上至下依次增大,相邻两个圆锥筒之间有间隔,最下层的圆锥筒的外壁与导风筒的内壁有间隔,每个圆锥筒和导风筒内均有发热丝;腔体内上下分布有多层水平放置的烘干架,烘干架的一端连接在圆锥筒上,另一端与腔体的内壁有间隔。

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通过设计了中部热风分流塔和外侧引风孔,使烘干室中的不同层纺织品受热均匀,满足了均匀烘干多层多种纺织品的需求,结构巧妙,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圆锥筒的一种安装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附图1-2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竖直放置的腔体1,腔体1的上部有出风口2,腔体1的底部开有进风口3,进风口3上有导风筒4,导风筒4的上部有多个倒置的圆锥筒5,所有圆锥筒5与导风筒4处于同一轴心线上,圆锥筒5的下部开口由上至下依次增大,相邻两个圆锥筒5之间有间隔,最下层的圆锥筒5的外壁与导风筒4的内壁有间隔,每个圆锥筒5和导风筒4内均有发热丝6;腔体1内上下分布有多层水平放置的烘干架7,烘干架7的一端连接在圆锥筒5上,另一端与腔体1的内壁有间隔。

为了适应不同纺织品的烘干需求,所述的圆锥筒5的尺寸可调。

为了使风力在烘干架7中能够自由流通,所述的发热丝6为螺旋状发热丝,使从进风口吹入的空气能够吸收足够的热量而不被发热丝6的阻挡而消耗。

若一次要烘干性质不同的纺织品,所需烘干热度会不同,所述的发热丝6的发热温度可每层自由调节,以适应不同纺织品的烘干需求。

为了在烘干时使腔体1内保持温度,所述出风口2上有盖板,在烘干时可以封闭出风口2。

为了防止腔体1内的湿度过高降低烘干效率,所述出风口2安装有引风装置,当腔体1内湿度过高时,打开出风口2的盖板并启动引风装置启动吸风。

为了使纺织品的上下表面都能受热烘干,所述的烘干架7为镂空状结构。

所述的多个圆锥筒5外壁由杆件连接,杆件的最下端连接在导风筒4上。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法:打开腔体1的侧壁将需要烘干的纺织品依次放入腔体1内的烘干架7上,合闭腔体1后,开启送风装置向进风口3送风,打开引风装置在出风口2处引风,进风口3进入的常温风被向上吹入导风筒4中,经过发热丝6后形成干热风,干热风再依次经过倒置的圆锥筒5,干热风被圆锥筒5层层分流进入两侧的腔体1中对烘干架7上的纺织品进行烘干;较上层的纺织品所收到的风力较小,此时可开启引风装置由出风口2对腔体1内引风,增大上层纺织品所受风力。

本实用新型每个圆锥筒5内都有一个独立的发热丝6,每层发热丝6的温度可调节,使本纺织品烘干室可以一次烘干不同种类的纺织品而不发生受热不均或泳移现象。

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通过设计了中部热风分流塔和外侧引风孔,使烘干室中的不同层纺织品受热均匀,满足了均匀烘干多层多种纺织品的需求,结构巧妙,使用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