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10559发布日期:2020-05-29 13:00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柜式空调器室内机。



背景技术:

空调器是必备的家用电器之一,柜式空调器室内机是一种常见的室内机形式,因其功率大,制冷制热快的特点,应用非常广泛。

现有柜式空调器室内机中,进风气流一般直接通过室内机的进风口进入送风风机中,进风口与送风风机之间的进风流路上未增加引风结构,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进风顺畅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进风顺畅的柜式空调器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节省能源,同时提升送风体验。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柜式空调器室内机,其包括:

机壳,其开设有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均开设于所述机壳的前壁,并沿所述机壳的高度方向分布;

第一风机蜗壳和设置于所述第一风机蜗壳的第一离心风机,所述第一离心风机配置为从所述进风口的周围环境吸入环境空气并促使其向所述第一出风口流动;

第二风机蜗壳和设置于所述第二风机蜗壳的第二离心风机,所述第二离心风机配置为从所述进风口的周围环境吸入环境空气并促使其向所述第二出风口流动;

室内换热器,设置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一离心风机、所述第二离心风机的进风流路上;

第一引风圈,设置于所述第一风机蜗壳的进风侧,配置为将与所述室内换热器换热后的气流引导至所述第一离心风机中;以及

第二引风圈,设置于所述第二风机蜗壳的进风侧,配置为将与所述室内换热器换热后的气流引导至所述第二离心风机中。

可选地,所述第一引风圈、所述第二引风圈沿进风路径均呈渐缩式延伸。

可选地,室内机还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引风圈朝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配置为检测进入所述第一离心风机内的换热气流的温度;

控制器,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与第一设定温度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一预设差值时降低所述第一离心风机的转速。

可选地,所述第一引风圈朝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第一卡扣结构;

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包括:

第一卡扣部,形成有用于放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并将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卡于其中的第一卡合槽;

第一走线部,形成有用于供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线束穿过的第一走线槽。

可选地,室内机还包括:

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引风圈朝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配置为检测进入所述第二离心风机内的换热气流的温度;

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与第二设定温度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设差值时降低所述第二离心风机的转速。

可选地,所述第二引风圈朝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第二卡扣结构;

所述第二卡扣结构包括:

第二卡扣部,形成有用于放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并将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卡于其中的第二卡合槽;

第二走线部,形成有用于供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线束穿过的第二走线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风机蜗壳与所述第二风机蜗壳均为eps材料制成;

所述第一风机蜗壳与所述第二风机蜗壳为一体化设置。

可选地,所述进风口形成于所述机壳的后壁,所述第一离心风机和所述第二离心风机的旋转轴均沿所述机壳的前后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风机蜗壳的进风侧为其后侧,所述第二风机蜗壳的进风侧为其后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出风口临近所述机壳的前壁的顶端,所述第二出风口临近所述机壳的前壁的底端。

可选地,室内机还包括:

第一导风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风机蜗壳的上方,配置为将所述第一离心风机排出的气流引导至所述第一出风口;

第二导风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风机蜗壳的下方,配置为将所述第二离心风机排出的气流引导至所述第二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柜式空调器室内机,两个风机蜗壳的进风侧分别增设有引风圈,引风圈可对进风进行梳理和引导,增加进风顺畅性,并降低进风噪音。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柜式空调器室内机中,两个引风圈朝向进风口的一侧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室内机的控制器可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数值控制两个离心风机的转速,从而可在节约能源的同时,降低噪音,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柜式空调器室内机中,利用两个引风圈本身的结构为两个温度传感器提供放置位置,并利用两个卡扣结构的特别设计保证了两个温度传感器放置的稳定和走线的有序。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的局部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区域a的放大图;

图6是图4中区域b的放大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的第一引风圈及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示意性结构图;以及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的第二引风圈及第二温度传感器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柜式空调器室内机100,为了便于描述,说明书中提及的“上”、“下”、“前”、“后”、“顶”、“底”、“横向”等方位均按照柜式空调器室内机100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空间位置关系进行限定,例如,如图2所示,柜式空调器室内机100面向用户的一侧为前,靠近墙壁的一侧为后。横向即是指与室内机100的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也即是左右方向。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器室内机100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器室内机100的侧视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器室内机100的爆炸示意图。

柜式空调器室内机100一般性地包括机壳、送风组件、室内换热器107。

机壳一般性地可包括前面板101、位于前面板101后部的罩壳102和位于底部的底座108,前面板101、罩壳102和底座108共同配合,限定出换热送风腔。机壳上开设有进风口101c和出风口101a,其中,出风口101a可形成于机壳的前壁,也即是形成于前面板101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口101c形成于机壳的后壁,也可理解为形成于罩壳102的后壁。在可替代实施例中,进风口可形成于机壳的侧部。

室内换热器107,其设置于进风口101c与送风组件之间的进风流路上(也即是设置于进风口101c与下述的第一离心风机120、第二离心风机121的进风流路上),以与从进风口101c进入的环境空气进行换热,形成换热气流。室内换热器107的下方可设置有接水盘106,以支撑室内换热器107并承接自室内换热器107流下的冷凝水。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局部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5是图4中区域a的放大图,图6是图4中区域b的放大图,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器室内机100的第一引风圈130及第一温度传感器150的示意性结构图,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器室内机100的第二引风圈140及第二温度传感器160的示意性结构图。

送风组件,设置于换热送风腔内,其包括第一风机蜗壳111、设置于第一风机蜗壳111的第一离心风机120以及第二风机蜗壳112和设置于第二风机蜗壳112的第二离心风机121。其中,第一离心风机120配置为从进风口101c的周围环境吸入环境空气并促使其向第一出风口101a流动,第二离心风机121配置为从进风口101c的周围环境吸入环境空气并促使其向第二出风口101b流动。特别地,本实施例的室内机100还包括第一引风圈130和第二引风圈140,第一引风圈130设置于第一风机蜗壳111的进风侧,配置为将进风气流引导至第一离心风机120中,第二引风圈140设置于第二风机蜗壳112的进风侧,配置为将进风气流引导至第二离心风机121中。本实施例的室内机100通过在两个风机蜗壳的进风侧分别增设引风圈,利用引风圈对进风进行梳理和引导,可增加进风顺畅性,并降低进风噪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引风圈130、第二引风圈140沿进风路径均呈渐缩式延伸,该种结构的第一引风圈130、第二引风圈140可更加有效地对进风引导,进一步提升进风顺畅性。

第一引风圈130的一侧可形成有第一安装配合部131,相应地,第一风机蜗壳111的进风侧形成有与第一安装配合部131配合的第一安装槽111b。而第二引风圈140的一侧也可形成有第二安装配合部141,相应地,第二风机蜗壳112的进风侧形成有与第二安装配合部141配合的第二安装槽112b。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内机100还包括控制器(未示出)和第一温度传感器150,第一温度传感器150设置于第一引风圈130朝向进风口101c的一侧,配置为检测进入第一离心风机120内的换热气流的温度,而控制器配置为在第一温度传感器150检测的温度值与第一设定温度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一预设差值时降低第一离心风机120的转速。其中的第一设定温度值可为用户设定的温度。也即是说,室内机100制冷/制热过程中,当进入第一离心风机120内的换热气流温度接近用户设定的温度时,第一离心风机120的转速受控降低,在节约能源的同时,降低噪音,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室内机100还可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160,设置于第二引风圈140朝向进风口101c的一侧,配置为检测进入第二离心风机121内的换热气流的温度,而控制器还配置为在第二温度传感器160检测的温度值与第二设定温度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设差值时降低第二离心风机121的转速,其中的第二设定温度值也可为用户设定的温度。也即是说,室内机100制冷/制热过程中,当进入第二离心风机121内的换热气流温度接近用户设定的温度时,第二离心风机121的转速受控降低,在节约能源的同时,降低噪音,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第一引风圈130朝向进风口101c的一侧形成有用于固定第一温度传感器150的第一卡扣结构132,其包括第一卡扣部1321和第一走线部1322,第一卡扣部1321形成有用于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150并将第一温度传感器150卡于其中的第一卡合槽132b,而第一走线部1322形成有用于供第一温度传感器150的线束151穿过的第一走线槽132a,如此巧妙地利用第一引风圈130本身的结构为第一温度传感器150提供放置位置,并利用第一卡扣结构132的特别设计保证了第一温度传感器150放置的稳定和走线的有序。

第二引风圈140朝向进风口101c的一侧形成有用于固定第二温度传感器160的第二卡扣结构142,其包括第二卡扣部1421和第二走线部1422,第二卡扣部1421形成有用于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160并将第二温度传感器160卡于其中的第二卡合槽142b,而第二走线部1422形成有用于供第二温度传感器160的线束161穿过的第二走线槽142a,如此巧妙地利用第二引风圈140本身的结构为第二温度传感器160提供放置位置,并利用第二卡扣结构142的特别设计保证了第二温度传感器160放置的稳定和走线的有序。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进风口101c形成于机壳的后壁,第一离心风机120和第二离心风机121的旋转轴均沿机壳的前后方向延伸,第一风机蜗壳111的进风侧为其后侧,第二风机蜗壳112的进风侧为其后侧。如此设计的两个离心风机均从其轴向后侧吸入换热气流,气流流动方向与其转轴轴向方向平行,从而可减少风阻。

第一风机蜗壳111和第二风机蜗壳112均可为eps材料制成,如此可降低模具成本和材料成本。并且,第一风机蜗壳111和第二风机蜗壳112可为一体化设置,也即是说,第一风机蜗壳111和第二风机蜗壳112是由一个送风壳体110上开设的两个独立的蜗壳风道,如此简化了送风组件的整体结构,使得室内机100中的各部件分布更加紧凑、合理。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101a临近机壳的前壁的顶端,而第二出风口101b临近机壳的前壁的底端,便于在制冷时可通过位于顶部的第一出风口101a向室内环境送风,在制热时通过位于底部的第二出风口101b向室内环境送风,如此利用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浮的特点,在节约能耗的同时使室内温度快速均匀。相应地,第一离心风机120可配置为在室内换热器107接收到制冷指令时工作,第二离心风机121可配置为在室内换热器107接收到制热指令时工作。第一离心风机120、第二离心风机121也可配置为同时工作。

室内机100还可包括第一导风构件10和第二导风构件18,第一导风构件10设置于第一风机蜗壳111的上方,配置为将第一离心风机120排出的气流引导至第一出风口101a,而第二导风构件18设置于第二风机蜗壳112的下方,配置为将第二离心风机121排出的气流引导至第二出风口101b。

第一离心风机120由上高速电机124带动随轴转动时,第一离心风机120间的气流随其旋转而获得离心力,气体被甩出,进入第一风机蜗壳111,第一风机蜗壳111内的气体压强增高被导向排出进入第一导风构件10中。第一导风构件10与第一风机蜗壳111之间设置有支架11,支架11用于承载第一导风构件10,支架11形成有开口,以使得由第一风机蜗壳111上端的上排出口110a流出的气流经该开口进入第一导风构件10,由第一导风构件10引导至第一出风口101a,从而由第一出风口101a吹向室内环境。

第一离心风机120的前端形成有容纳腔,第一风机蜗壳111的前侧具有第一开口111a,第一开口111a处设置有上挡板126,上挡板126与第一风机蜗壳111限定出容纳第一离心风机120的蜗壳风道,上挡板126的前侧设置有上电机衬板128,上高速电机124位于该容纳腔中,通过上安装件122固定于上电机衬板128上。相应地,第二离心风机121的前端形成有容纳腔,第二风机蜗壳112的前侧具有第二开口112a,第二开口112a处设置有下挡板127,下挡板127与第二风机蜗壳112限定出容纳第二离心风机121的蜗壳风道,下挡板127的前侧设置有下电机衬板129,下高速电机125位于该容纳腔中,通过下安装件123固定于下电机衬板129上。

第二离心风机121由下高速电机125带动随轴转动时,第二离心风机121间的气流随其旋转而获得离心力,气体被甩出,进入第二风机蜗壳112,第二风机蜗壳112内的气体压强增高被导向排出进入第二导风构件18中,由第二导风构件18引导至第二出风口101b。

第一导风构件10可包括多个具有前后开口且中间贯通的导风圈,该多个导风圈沿前后依次排列,形成贯穿该多个导风圈的贯通风道,位于后方的导风圈的前端可伸入相邻的位于前方的导风圈的后开口,各个导风圈间隔不接触排列,从而利用相邻两个导风圈之间的缝隙限定出一个绕前后方向延伸的环形射流口。环形射流口配置为将换热气流引导至贯通风道,并向前吹送气流,以带动贯通风道中的气流向前送往第一出风口101a,如此可加大气流送出距离,提升制冷制热效果。

为配合第一导风构件10的贯通风道,机壳的后壁与贯通风道相对的区域开设有自然风引风口101d,当环形射流口将贯通风道中的气流向前喷出时,促使自然风引风口101d周围的环境空气向前流动进入贯通风道内与环形射流口吹出的换热气流混合,并从位于前侧的第一出风口101a吹向室内。如此增大了送风量,并进一步增大整体送风距离,并使得吹送的气流柔和,形成热而不燥、凉而不冷的舒适风。

第二导风构件18具有位于其上端的气流进口180a、位于其前侧的气流出口180b,第二导风构件18的气流进口180a与第二风机蜗壳112下端的下排出口110b对接,气流出口180b与第二出风口101b对接,使得进入第二风机蜗壳112的换热气流经第二导风构件18流动至第二出风口101b,由第二出风口101b吹向室内环境。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