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压排气型列管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5493发布日期:2020-05-26 18:21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稳压排气型列管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压排气型列管烘干机。



背景技术:

列管烘干机属于间接传热干燥设备,在传统的回转烘干机的基础上加装加热列管,加热列管与烘干机滚筒内的物料进行热交换,达到干燥目的。

如授权公告号cn204854285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新型列管烘干机,包括干燥滚筒、旋转进气接头、蒸汽列管,蒸汽通过旋转进气接头进入干燥滚筒内部的列管内,列管分为进气管和出气管,与滚筒内的物料热交换后的蒸汽从旋转进气接头的出气口排出。热交换后的蒸汽直接排出,没有稳定管道内压力,使得热利用率降低,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稳压排气型列管烘干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管道压力不稳定导致热利用率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稳压排气型列管烘干机,包括烘干滚筒,烘干滚筒的后端设有进气旋转接头,烘干滚筒内于靠近其后端的一段内设有蒸汽列管,蒸汽列管包括进气管、出气管,各进气管与进气箱连接,各出气管与出气箱连接,进气箱与进气旋转接头的进气口连通,出气箱与进气旋转接头的排水口通过一根排气管连通;

进气口连接有蒸汽管道,排水口连接有排水管道,排水管道上串接有稳压罐、疏水器。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道的与稳压罐的连接点记为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一连接口与稳压罐上部的进口管连接,第二连接口与稳压罐下部的出口管连接,出口管上设有调压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滚筒的前端设有翅片换热器,翅片换热器通过风道将热风引至烘干滚筒内,翅片换热器的进气口与进气旋转接头的进气口均是与所述的蒸汽管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翅片换热器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一排水管道,第一排水管道上设有第一疏水器,进气旋转接头的排水口连接的排水管道记为第二排水管道,第二排水管道上的疏水器记为第二疏水器。

进一步地,所述风道包括大径段管道和小径段管道,小径段管道与大径段管道过度连接,小径段管道的出口与烘干滚筒的进口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管道的中部设有一个蒸汽进气总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列管烘干机,设有蒸汽列管、进气旋转接头,利用蒸汽可以与烘干滚筒内流动的物料进行热交换,达到烘干效果。热交换后,蒸汽发生冷凝,冷凝水及热交换后的气体通过排水管道排出,冷凝水可以通过疏水器排出,排水管道设有稳压罐,气体经过稳压罐可以对其压力调节控制,稳定管内压力,防止热量损失,使热量充分与物料热交换,提高热量利用率。

进一步地,烘干机的前端还设有翅片换热器,翅片换热器也是通入蒸汽,换热后的热空气可以进入烘干滚筒前端,以对于前半部分的物料进行烘干。蒸汽列管与翅片换热器同时起作用,可以提高烘干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蒸汽列管烘干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图1中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蒸汽列管烘干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图3中的局部示意图(未显示出稳压罐);

图5是第二稳压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对应的名称:

1、翅片换热器,2、第一支架,3、风道,31、大径段管道和,32、小径段管道,4、第二支架,5、烘干滚筒,6、驱动系统,61、齿圈,7、进气旋转接头,71、进气口,72、排水口,8、出气箱,9、进气箱,10、进气管,11、出气管,12、排气管,13、蒸汽管道,14、进气总口,15、第一稳压罐,16、第二稳压罐,161、进口管,162、出口管,163、调压阀门,17、第一排水管道,18、第一疏水器,19、第二排水管道,20、第二疏水器,21、无动力支撑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稳压排气型列管烘干机,包括烘干滚筒5,烘干滚筒5的后端设有进气旋转接头7,烘干滚筒5内于靠近其后端的一段内设有蒸汽列管,蒸汽列管长度方向与滚筒轴向一致,且在滚筒内周向分布。

蒸汽列管包括进气管10、出气管11,各进气管10与进气箱9连接,各出气管11与出气箱8连接,进气箱9与进气旋转接头7的进气口连通,本实施例中,进气管与出气管的定义,只是依蒸汽流向而定。同一组的进气管10与出气管11的前端通过弯头连通以对蒸汽气流换向。蒸汽列管的组数,根据烘干物料的不同而设置。

进气箱9与进气旋转接头7的进气口连通,蒸汽在进气箱9汇集,而后分流至各进气管10。

出气箱8与进气旋转接头7的排水口72连通,各出气管11排出的蒸汽在出气箱8汇集,而后经排气管12引至进气旋转接头7的排水口72。排气管12的末端是与进气旋转接头7内部旋转密封装配的,以保证进气与出气不交叉。

进气旋转接头7的进气口连接有蒸汽管道13,排水口连接有排水管道,记为第二排水管道19,第二排水管道19上设有疏水器,并记为第二疏水器20。发生热交换后的蒸汽,冷凝会产生部分冷凝水,需要通过疏水器将其排出。疏水器的结构、原理属于现有技术,疏水器也叫疏水阀。

第二排水管道19上串接有第二稳压罐16。具体地,第二排水管道的与第二稳压罐16的连接点记为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一连接口与第二稳压罐16上部的进口管161连接,第二连接口与第二稳压罐16下部的出口管162连接,出口管上设有调压阀门163。第二稳压罐的罐体内腔可以对排出的蒸汽缓冲,设置调压阀门163,来控制蒸汽的流速,使得整个管道内的蒸汽气体压力稳定在一定范围,使得烘干滚筒内的物料可以充分利用蒸汽的热量,热利用率提高。调压阀门163为手动调节式,当然,也可采用电子调压阀。

烘干滚筒5的前端设有翅片换热器1,翅片换热器1通过风道3将热风引至烘干滚筒5内,翅片换热器1的进气口与进气旋转接头7的进气口均是与上述的蒸汽管道13连接。蒸汽管道13的中部设有一个蒸汽进气总口14,蒸汽进气总口与锅炉等设备通过管道连接,输送蒸汽,然后在蒸汽进气总口14处分流。

翅片换热器1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一排水管道17,第一排水管道17上设有第一疏水器18。

风道3包括大径段管道31和小径段管道32,小径段管道与大径段管道过度连接,小径段管道的出口与烘干滚筒的进口对接。如此设计,既满足产生足够热量的目的,又避免风道影响烘干滚筒的进料,因为烘干滚筒的前端还设有螺旋进料机(图中未示出)。

风道3设置在第一支架2上,翅片换热器1设置在第二支架4上。对于设计有除尘器、引风机的烘干机(背景技术所介绍的),通过翅片换热器加热后的热空气可以流入烘干滚筒后端,进而进入烘干滚筒内,与物料发生热交换,提高烘干效率。对于无上述的除尘器、引风机的烘干机,可以在翅片换热器的后侧设置一个风机,利用风机将热量吹至烘干滚筒内。风机可以装在第二支架上。

烘干滚筒5倾斜设置,烘干滚筒5的进料端的一侧高于出料端的一侧,便于物料前进。烘干滚筒由驱动系统6带动旋转,驱动系统6包括电机62、减速机63以及与减速机同轴装配的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装配在烘干滚筒5外周的齿圈61啮合传动。烘干滚筒的外周还设有若干对的无动力支撑辊21,支撑滚筒旋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