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墙护套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3249发布日期:2020-05-26 18:08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穿墙护套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穿墙护套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空调连接管需穿过墙体将室内机与室外机相连。如图1所示,目前市面上是使用穿墙护套10、腻子20对连接管与墙体之间的空隙进行密封、减震。具体来说,人工将穿墙护套10安装于墙孔内,再将腻子20填入连接管与穿墙护套10之间的空隙。采用这种方式,不仅安装效率低下,且密封、减震效果差,室外机噪音、振动很容易通过连接管传入室内,影响客户用户体验,极易引起投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安装简易的穿墙护套。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穿墙护套,包括安插于墙孔内的套管,所述套管具有供连接管穿设的管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内具有腔体,所述腔体内填充有液体发泡材料,且所述套管的侧壁开设有通孔,使得所述液体发泡材料可流至所述腔体外侧,以填充所述墙孔与所述连接管之间的空隙。

通过上述结构,利用液体发泡材料发泡实现套管与连接管、套管与墙孔之间的无空隙密封,密封、减震、隔音效果好,安装简单方便,无需用腻子填入连接管与套管、套管与墙孔之间的空隙,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包括设置于所述套管内侧面的内孔和/或设置于所述套管外侧面的外孔。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包括设置于所述套管内侧面的内孔和设置于所述套管外侧面的外孔;且所述外孔和所述内孔于所述套管的径向上错位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内孔和/或所述外孔的数量为多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内孔和/或多个所述外孔沿所述套管的周向均匀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套管的侧壁,用于封闭所述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为密封胶纸。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套管由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拼装而成,且所述第一管件和所述第二管件上均设置有所述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腔体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管件内的第一腔体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管件内的第二腔体,且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之间相互独立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室外机、连接管以及穿墒护套,所述穿墙护套采用上述穿墙护套。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穿墙护套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墙护套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墙护套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管件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管件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现有技术】

10-穿墙护套;20-腻子。

【本实用新型】

1-穿墙护套;2-室内机;3-室外机;4-连接管;5-墙体;

11-套管;111-内侧面;112-外侧面;113-底面;114-通孔;114a-内孔;114b-外孔;115-密封胶纸;

12-端盖;

13-第一管件;131-第一套管;132-第一端盖;

14-第二管件;141-第二套管;142-第二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穿墙护套。如图2所示,空调室内机2与空调室外机3通过连接管4相连,连接管4需穿过墙体5中的墙孔连接室内机2与室外机3相连。本实施例的穿墙护套1可实现连接管4与穿墙护套1之间、穿墙护套1与墙孔之间的无空隙密封,提升安装效率与用户体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穿墙护套1包括:套管11与端盖12。套管11两端开口形成一个供连接管4穿设的管孔,端盖12设置在套管11的其中一端上。

所述套管11为横截面为圆环的空心柱状结构,所述套管11的外径与内径之差形成所述圆环的环宽。所述套管11由内侧面111、外侧面112与底面113围成,内部形成中空的腔体。

所述端盖12为圆环形,其外径大于套管11的外径,其内径可以等于或稍小于套管11的内径。所述端盖12可以与所述套管11一体成型,也可以与所述套管11通过固定件固定在一起。

本实施例的穿墙护套1,套管11的腔体填充有液体发泡材料,液体发泡材料事先灌注于套管11的腔体中。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套管11,侧壁开设有连通腔体外部的通孔114。具体来说,通孔114包括:套管11的内侧面111设置的内孔114a、套管11的外侧面112设置的外孔114b,外孔114b和内孔114a于套管的径向上错位设置。内孔114a和外孔114b均粘贴有密封胶纸115,密封胶纸115将通孔114封闭,当去除密封胶纸115后,所述通孔114被打开。

本实施例的穿墙护套1,由于密封胶纸115将通孔114封闭,所以套管11的腔体内的液体发泡材料被密封于腔体内,不会流出来。当穿墙护套1使用时,将其安装在墙体5上,套管11插入墙孔,连接管4插入套管11的管孔中,端盖12卡在墙孔外,穿墙护套1的长度l约为墙体厚度的1/3。然后将密封胶纸115去除,打开套管11上的通孔114。腔体内的液体发泡材料经通孔114流出,遇到空气后液体发泡材料膨胀,膨胀后的液体发泡材料填充套管11与连接管4之间的空隙、以及套管11与墙孔之间的空隙。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的穿墙护套1,利用液体发泡材料发泡实现套管11与连接管4、以及套管11与墙孔之间的无空隙密封,密封、减震、隔音效果好,安装简单方便,无需用腻子填入连接管4与套管11、套管11与墙孔之间的空隙,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的穿墒护套1,对于液体发泡材料的填充量本实施例不予限定,在腔体的容量范围内,液体发泡材料可以填满所述腔体。当然,也可以根据连接管4与套管11、套管11与墙孔之间的空隙的大小,决定液体发泡材料的填充量,此时液体发泡材料的填充量可能小于腔体的容量,这样可以节省材料成本。

本实施例的套管11,如果仅为了填充连接管4与套管11或套管11与墙孔之间的空隙,也可以仅在其内侧面111设置内孔114a,或仅在外侧面112设置外孔114b,这样液体发泡材料仅由内侧面111或外侧面112流出并膨胀,可以简化套管11的结构。一般来说,连接管4与套管11之间的空隙要大于套管11与墙孔之间的空隙,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套管11的内侧面111设置有内孔114a,外侧面112可根据情况设置或不设置外孔114b,当内侧膨胀至撑大套管11,减小套管11与墙孔之间空隙时,则套管11的外侧面112可不设置外孔114b。

本实施例中,采用密封胶纸115封闭通孔114,但本实施例不以此为限,还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密封件封闭通孔114。该密封件可拆卸安装于套管11上,例如是插头,该插头插入通孔114后将通孔114封闭,拔出插头后通孔114即可打开。

本实施例的穿墙护套1,内孔114a和外孔114b的数量为多个。在一个示例中,如图3所示,对于内侧面111,其包括多排内孔,每排内孔包括多个内孔114a。每排的多个内孔114a沿套管11的轴向排列,多排内孔沿套管11的周向排列。套管11的多个内孔114a可沿套管11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周向均匀分布是指相邻两排内孔的周向距离均相等。每一排中的相邻两个内孔114a的间距也可以设置为相等,或者不相等。

外侧面112与内侧面111类似,其包括多排外孔,每排外孔包括多个外孔114b。每排的多个外孔114b沿套管11的轴向排列,多排外孔沿套管11的周向排列。套管11的多个外孔114b可沿套管11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周向均匀分布是指相邻两排外孔的周向距离均相等。每一排中的相邻两个外孔114b的间距也可以设置为相等,或者不相等。

本实施例中,内孔114a的数量可以大于外孔114b的数量。这是因为连接管4与套管11之间的空隙一般要大于套管11与墙孔之间的空隙,较多的内孔114a可以流出更多的膨胀材料,有利于提高套管11与连接管4之间的密封、减震、隔音效果。

本实施例的穿墙护套1,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套管11可以是分体结构,包括:第一管件13与第二管件14。第一管件13包括:第一套管131与第一端盖132;第二管件14包括:第二套管141与第二端盖14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件13与第二管件14可以是对称的结构,二者通过插接件拼接在一起,形成穿墙护套1。所述第一管件13内部形成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填充所述液体发泡材料,且设置有通孔114。所述第二管件14内部形成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内填充所述液体发泡材料,且同样设置有通孔114。

这种分体结构的套管与上述具有一个腔体的套管11相比,只是由一个腔体变为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两个相互独立的腔体,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的结构与工作过程与一个腔体的套管11是类似的,只是第一管件13上的通孔114和第二管件14上的通孔114无需错位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2、室外机3、连接管4以及穿墙护套1,所述穿墙护套1采用上一实施例的穿墙护套1。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