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谷电蓄能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85180发布日期:2020-05-01 16:42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谷电蓄能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能体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谷电蓄能体。



背景技术:

在现实的情况下,全国各地电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个是白天处于高峰用电时段,电网电力供应严重不足,不能满足量大面广的电能需要,同时也制约了工、农、商、运输等各行各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夜晚处于低谷用电时段,多余的电能又用不了,而电能又不能储存,因而又造成严重浪费。现在,有许多城市,如北京市、上海市和天津市等,将白天高峰用电和夜晚低谷用电分开计量收费,低谷电价约为高峰电价的一半以下,以鼓励百姓在低谷时段多用电,这是一种发展趋势。因此许多用电单位采用蓄能体积蓄低谷电时的电能,在用电高峰期再通过蓄能体转化释放电能,以此保障用电质量,降低电能使用成本,但是现在的蓄能体大都蓄能效果不佳,只要一处出问题,整体都要更换,增大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能效果好、使用成本低和换热效率高的低谷电蓄能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谷电蓄能体,包括多个蓄热砖,所述蓄热砖堆叠为蓄能体,所述蓄热砖呈长方体结构,所述蓄热砖内部为空心,所述蓄热砖内填充有相变蓄能材料,所述蓄热砖内还设有条状的导热片,该导热片的长度方向的边缘分别与所述蓄热砖的内壁相接触,所述蓄热砖之间相互接触的侧面上包覆有电加热带,所述电加热带连接有温度控制器,所述蓄能体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温度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加热带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将电加热带通电,电加热带能够将与自身接触的蓄热砖进行快速加热,由于每个蓄热砖都围有一周的电加热带,加热效率更高,在电能低谷期时,通过电加热带对空心的蓄热砖内的相变蓄能材料进行加热,相变蓄能材料能够实现对热能的存储,在白天用电高峰期时,通过相变蓄能材料放热,将利用夜间电网低谷电存储的热能在白天用电高峰期时放出,减少白天用电高峰期的用电量,减少用电量,节约成本,提高电网的负荷率,材料安全、环保、结构简单、加工容易、操作方便,导热片能够方便蓄热砖快速传递热量,能够方便相变蓄能材料快速蓄热或者放热,温度传感器检测蓄能体的温度,温度控制器控制蓄能体的加热温度。

优选的,所述蓄能体呈长方体结构。长方体结构的蓄能体能够增大导热面积,有利于单向加热换热。

优选的,所述蓄能体呈内部空心的圆筒状结构且顶部封口。呈圆筒状结构的蓄能体能够存储大量热能,换热效果好,电热能利用率更高。

优选的,所述蓄能体上设有贯穿所述蓄能体的导热管。导热管方便液体导热介质或者气体导热介质将热量传递出去,实现热交换。

优选的,所述蓄能体内的内壁上设有蛇形换热金属盘管。蛇形换热金属盘管能够增大与蓄能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

优选的,所述蛇形换热金属盘管为自下而上逐层s形折弯布置的连通的金属管。如此设置,s形折弯布置的蛇形换热金属盘管与蓄能体的接触面积大,并且蛇形换热金属盘管内的液体由下而上传输延长了与蓄能体之间的热交换时间,提高了换热效果。

优选的,所述蛇形换热金属盘管为铜管。

如此设置,铜管的导热性能好,减少了热损耗,提高了热交换效率。

优选的,所述蓄热砖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如此设置,通过螺栓连接的蓄热砖组成的蓄能体拆装方便,当某个蓄热砖出现故障问题时可以快速更换维修。

优选的,所述相变蓄能材料为石蜡。

如此设置,石蜡能够吸热变为液态,并将热量存储起来,在凝为固态时将存储的热量放出。

优选的,所述蓄热砖为铝砖。

如此设置,铝材的导热性能好,铝砖能够起到更好的吸热放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低谷电蓄能体的实施例1的结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低谷电蓄能体的实施例1中蓄能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低谷电蓄能体的实施例1中蓄热砖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低谷电蓄能体的实施例2中蓄能体的俯视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低谷电蓄能体的实施例3中蓄能体的俯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低谷电蓄能体的实施例4中蓄能体的俯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低谷电蓄能体的电路信号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蓄能体;2、蓄热砖;3、加热带;4、相变蓄能材料;5、温度传感器;6、温度控制器;7、导热片;8、导热管;9、蛇形换热金属盘管。

实施例1:

如图1-图3和图7所示:一种低谷电蓄能体,包括多个蓄热砖2,蓄热砖2堆叠为蓄能体1,蓄能体1呈长方体结构。长方体结构的蓄能体1能够增大导热面积,有利于单向加热换热。蓄热砖2呈长方体结构,蓄热砖2内部为空心,蓄热砖2的材料为铝,蓄热砖2内填充有相变蓄能材料4,相变蓄能材料4为石蜡,石蜡能够吸热变为液态,并将热量存储起来,在凝为固态时将存储的热量放出。蓄热砖2内还设有条状的导热片7,该导热片7的长度方向的边缘分别与蓄热砖2的内壁相接触,导热片7为铜片,蓄热砖2之间相互接触的侧面上包覆有电加热带3,电加热带3连接有温度控制器6,温度控制器6的型号为ftc-200-1.5-001,蓄能体1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5的型号为s型铂铑热电偶wrp-130,温度传感器5的信号输出端与温度控制器6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温度控制器6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加热带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蓄热砖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通过螺栓连接的蓄热砖2组成的蓄能体1拆装方便,当某个蓄热砖2出现故障问题时可以快速更换维修。蓄热砖2为铝砖。铝材的导热性能好,铝砖能够起到更好的吸热放热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将电加热带3通电,电加热带3能够将与自身接触的蓄热砖2进行快速加热,由于每个蓄热砖2都围有一周的电加热带3,加热效率更高;在电能低谷期时,通过电加热带3对空心的蓄热砖2内的相变蓄能材料4进行加热,相变蓄能材料4能够实现对热能的存储,在白天用电高峰期时,通过相变蓄能材料4放热,将利用夜间电网低谷电存储的热能在白天用电高峰期时放出,减少白天用电高峰期的用电量,减少用电量,节约成本,提高电网的负荷率,材料安全、环保、结构简单、加工容易、操作方便,导热片7能够方便蓄热砖2快速传递热量,能够方便相变蓄能材料4快速蓄热或者放热,温度传感器5检测蓄能体1的温度,温度控制器6控制蓄能体1的加热温度,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蓄能体1呈内部空心的圆筒状结构且顶部封口。呈圆筒状结构的蓄能体1能够存储大量热能,换热效果好,电热能利用率更高。

实施例2的其余结构及工作原理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蓄能体1上设有贯穿蓄能体1的导热管8。导热管8方便液体导热介质或者气体导热介质将热量传递出去,实现热交换。

实施例3的其余结构及工作原理同实施例2。

实施例4: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蓄能体1内的内壁上设有蛇形换热金属盘管9。蛇形换热金属盘管9能够增大与蓄能体1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蛇形换热金属盘管9为自下而上逐层s形折弯布置的连通的金属管。蛇形换热金属盘管为铜管。铜管的导热性能好,减少了热损耗,提高了热交换效率。s形折弯布置的蛇形换热金属盘管9与蓄能体1的接触面积大,并且蛇形换热金属盘管9内的液体由下而上传输延长了与蓄能体1之间的热交换时间,提高了换热效果。

实施例4的其余结构及工作原理同实施例2。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