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36329发布日期:2020-08-05 01:33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厨房电器的集成式发展,现有集成灶已成为广大消费者在装修时的首选电器。但,现有的集成灶的安装方式及现有结构,造成集成灶两侧边与橱柜台面之间需使用硅酮胶进行固定,接缝处在使用一到两年以后,硅酮胶老化、霉变,会给广大消费者不好的使用体验,甚至造成财产损坏如接缝处渗水后造成橱柜损坏。所以,有必要对现有的集成灶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灶结构,其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集成灶结构,其与厨房橱柜相装配,该集成灶结构包括机体、灶具和机头,所述厨房橱柜预留有用于安装机体的安装空间,所述厨房橱柜安装有台面,该台面预设有均上下贯穿台面且间隔布置的容置槽和让位槽,所述容置槽和让位槽均位于安装空间的正上方,所述机头凸设有插接部,所述机体设有能与插接部相插接配合的插接配合部,所述机体置于安装空间内,所述插接部穿过让位槽并与插接配合部相插接配合,所述灶具靠置在容置槽顶面。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插接部为插块,该插块长度小于机头长度,所述插接配合部为与插块大小相适配的插槽,所述让位槽大小与插块大小相匹配,当插块穿过让位槽内并与插槽相插接配合时所述机头底面靠抵在台面上。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台面后侧向上设有挡边,该挡边设有与让位槽相对应的让位空间,所述让位槽与台面后侧以及让位空间相连通。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让位空间长度大于让位槽长度。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机体底端设置有若干个机脚。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机脚包括固定座、调节螺杆、调节螺母和支撑脚,所述固定座与机体底面相固接,所述调节螺杆末端穿过固定座后与调节螺母相螺接配合并与支撑脚相对固定。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支撑脚设有调节腔,所述调节螺杆末端伸入调节腔内,调节腔内设置有丝套,所述丝套套置在调节螺杆外。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机脚还包括紧固垫片,该紧固垫片固接在固定座底面。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该集成灶的安装过程为:先将机体置于安装空间内,再将机头的插接部穿过让位槽并与插接配合部相插接配合,最后再将灶具靠置在容置槽顶面,便完成了集成灶与橱柜的安装,整个安装过程简单、方便,且无需在台面与整个集成灶之间使用硅酮胶进行固定,能避免硅酮胶老化、霉变,也提高整个集成灶的档次。

2.当插块穿过让位槽内并与插槽相插接配合时所述机头底面靠抵在台面上,使得机头与机体之间没有过多的间隙。

3.所述让位空间长度大于让位槽长度,该让位空间用于对机头进行让位。

4.机脚需要调节高度时,只需先调松调节螺母以使调节螺母远离支撑脚,接着,调节支撑脚在调节螺杆上的高度至合适位置,然后,将调节螺母旋回支撑脚的顶面,使得机脚的使用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集成灶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2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集成灶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绘示了机脚的正视图。

图4绘示了机脚的剖视图。

图5绘示了机脚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至图5,一种集成灶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集成灶结构,其与厨房橱柜相装配。该集成灶结构包括机体10、灶具20和机头30。

所述厨房橱柜1预留有用于安装机体10的安装空间2,所述厨房橱柜1安装有台面3,该台面3预设有均上下贯穿台面3且间隔布置的容置槽4和让位槽5,所述容置槽4和让位槽5均位于安装空间2的正上方。本实施例中,安装空间2的大小与机体10的大小相适配。且,容置槽4尺寸小于安装空间2的横截面积。

所述机头30凸设有插接部,所述机体10设有能与插接部相插接配合的插接配合部,所述机体10置于安装空间2内,所述插接部穿过让位槽5并与插接配合部相插接配合,所述灶具20靠置在容置槽4顶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为插块31,该插块31长度小于机头30长度,所述插接配合部为与插块31大小相适配的插槽11,所述让位槽5大小与插块31大小相匹配,当插块31穿过让位槽5内并与插槽11相插接配合时所述机头30底面靠抵在台面3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台面3后侧向上设有挡边6,该挡边6设有与让位槽5相对应的让位空间7,所述让位槽5与台面3后侧以及让位空间7相连通。实际安装过程中,该挡边6和台面3后侧均靠抵在墙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让位空间7长度大于让位槽5长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体10底端设置有若干个机脚12。所述机脚12既可以设置为固定式,也可设置为可调节式,本实施采用的是可调节式机脚。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脚12包括固定座13、调节螺杆14、调节螺母15和支撑脚16,所述固定座13与机体10底面相固接,所述调节螺杆14末端穿过固定座13后与调节螺母15相螺接配合并与支撑脚16相对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脚16设有调节腔161,所述调节螺杆14末端伸入调节腔161内,调节腔161内设置有丝套162,所述丝套162套置在调节螺杆14外。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脚还包括紧固垫片17,该紧固垫片17固接在固定座13底面。

该集成灶的安装过程为:先调节机脚12的高度以适配橱柜高度,再将机体10置于安装空间2内,再将机头30的插块31穿过让位槽5并与插槽11相插接配合,最后再将灶具20靠置在容置槽4顶面,便完成了集成灶与橱柜的安装,整个安装过程简单、方便,且无需在台面3与整个集成灶之间使用硅酮胶进行固定,能避免硅酮胶老化、霉变,也提高整个集成灶的档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成灶结构,其与厨房橱柜相装配,其特征在于:该集成灶结构包括机体、灶具和机头,所述厨房橱柜预留有用于安装机体的安装空间,所述厨房橱柜安装有台面,该台面预设有均上下贯穿台面且间隔布置的容置槽和让位槽,所述容置槽和让位槽均位于安装空间的正上方,所述机头凸设有插接部,所述机体设有能与插接部相插接配合的插接配合部,所述机体置于安装空间内,所述插接部穿过让位槽并与插接配合部相插接配合,所述灶具靠置在容置槽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为插块,该插块长度小于机头长度,所述插接配合部为与插块大小相适配的插槽,所述让位槽大小与插块大小相匹配,当插块穿过让位槽内并与插槽相插接配合时所述机头底面靠抵在台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面后侧向上设有挡边,该挡边设有与让位槽相对应的让位空间,所述让位槽与台面后侧以及让位空间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空间长度大于让位槽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底端设置有若干个机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集成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脚包括固定座、调节螺杆、调节螺母和支撑脚,所述固定座与机体底面相固接,所述调节螺杆末端穿过固定座后与调节螺母相螺接配合并与支撑脚相对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集成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设有调节腔,所述调节螺杆末端伸入调节腔内,调节腔内设置有丝套,所述丝套套置在调节螺杆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集成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脚还包括紧固垫片,该紧固垫片固接在固定座底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灶结构,该集成灶结构包括机体、灶具和机头,厨房橱柜预留有安装空间,厨房橱柜安装有台面,该台面预设有均上下贯穿台面且间隔布置的容置槽和让位槽,容置槽和让位槽均位于安装空间的正上方,机头凸设有插接部,机体设有能与插接部相插接配合的插接配合部,机体置于安装空间内,插接部穿过让位槽并与插接配合部相插接配合,灶具靠置在容置槽顶面。先将机体置于安装空间内,再将机头的插接部穿过让位槽并与插接配合部相插接配合,最后再将灶具靠置在容置槽顶面,便完成了集成灶与橱柜的安装,整个安装过程简单、方便,且无需在台面与整个集成灶之间使用硅酮胶进行固定,能避免硅酮胶老化、霉变,也提高整个集成灶的档次。

技术研发人员:冯留辉;黄忠良;罗凌晖;林耀坤;潘孝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金牌厨柜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3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