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新风回风调节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8530发布日期:2020-06-26 22:16阅读:1455来源:国知局
比例新风回风调节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通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在空调调节系统中,新风通常为来自室外的新鲜空气,为了降低空调机组的能耗,空调调节系统中还引入了回风调节,回风为室内空气的重复利用。调节时,室内空气和室外新鲜空气以一定的新风比混合后,经过处理,经过送风管道送入空调房间,送风带走室内热湿负荷,一部分通过排风管道排走,另外一部分则作为回风继续与新风混合,这样循环往复下去。

但是在新风与回风按一定比例调节时,通常采用两个风量调节阀结合传感器来实现,只能做到宽泛的控制,无法达到精确调节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比例新风回风调节阀,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比例新风回风调节阀,包括一矩形结构的风管,所述风管上设有新风进口、回风进口和出风口,所述新风进口位于所述回风进口侧侧边,且所述新风进口所在的管壁和所述回风进口所在的管壁呈直角结构,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新风进口的对侧;

还包括一闸板阀,所述闸板阀包括卷闸片、两个卷闸轨道和驱动所述卷闸片移动的执行器,所述卷闸片的两侧设置在所述卷闸轨道上且与所述卷闸轨道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卷闸轨道分别设置在所述新风进口的两侧且延长至所述回风进口的两侧,致使两个所述卷闸轨道均呈直角设置在所述风管内。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通过驱动执行器带动卷闸片移动,由于卷闸轨道呈直角设置在新风进口和回风进口两侧,因此卷闸片可以移动到新风进口处挡住新风的进入,或者移动到回风进口处挡住回风的进入。采用上述结构的调节装置,风量与风管的截面积可以近似看作是等比的,只要精确的控制风管的截面积或新风进口和回风进口的大小,通过执行器驱动卷闸片的移动,就可以较为精确的调节风量的大小。

所述执行器优选设置在所述新风进口和所述回风进口的直角转弯处。以便于更稳定的驱动卷闸片向新风进口处或向回风进口处移动。

所述新风进口的宽度与所述回风进口的宽度相同,所述新风进口的高度与所述回风进口的高度相同,所述卷闸片的宽度不小于所述新风进口的宽度,优选宽度相同,所述卷闸片的高度不小于所述新风进口的高度,优选高度相同。以便于在卷闸片关小回风的同事,等量开大新风,实现两个进口更为精确的同步比例调节的目的。

所述风管的左侧设置有所述新风进口,所述风管的右侧设置有所述出风口,所述风管的前侧设置有所述回风进口,两个所述卷闸轨道呈上下设置在所述风管的左侧侧壁上和前侧侧壁上,且左侧的两个所述卷闸轨道之间为所述新风进口,前侧的两个所述卷闸轨道之间为所述回风进口。

当所述风管为左右两侧敞开式风管时,两个所述卷闸轨道分别设置在所述风管的上下两个管壁上;

所述风管的左右两侧中一侧为所述新风进口,对侧为所述出风口,所述风管的前侧或后侧也呈敞开式结构,且为所述回风进口。

所述风管内还设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沿所述风管的对角设置,且将所述新风进口、回风进口和所述出风口隔开。通过过滤器将新风和回风混合风进行过滤后再送至出风口。

所述过滤器包括用于固定的固定架和用于过滤的活性炭过滤层,所述固定架沿所述风管的对角设置在所述风管内,所述活性炭过滤层插接在所述固定架中。通过插接的方式将活性炭过滤层固定在固定架中,当活性炭过滤层失效后,可以将其取出更换,对过滤器的维护简单方便。

所述风管顶部设有插接口,所述插接口也沿所述风管的对角设置,所述过滤层位于所述插接口正下方,在所述插接口处设有插接门。本实用新型平时使用时,插接门关闭,通过过滤器对混合风进行过滤。当需要更换活性炭过滤层时,打开插接门,将活性炭过滤层从风管内取出即可。

还包括一设置在室内的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依次连接信号放大器和触发器,所述触发器连接所述执行器的控制端。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室内空气状态参数,尤其是二氧化碳浓度值来触发执行器,调节新风的比例。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执行器直接控制新风与回风的比例调节,无需复杂的控制逻辑与计算;

2、结构简单,维修量小,可靠性得到了提高;

3、降低了因为气流波动形成的叶片机械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比例新风回风调节阀,包括一矩形结构的风管1,风管1上设有新风进口2、回风进口3和出风口4,新风进口2位于回风进口3侧侧边,且新风进口2所在的管壁和回风进口3所在的管壁呈直角结构,出风口4位于新风进口2的对侧。还包括闸板阀,闸板阀包括卷闸片5、两个卷闸轨道和驱动卷闸片5移动的执行器6,卷闸片5的两侧设置在卷闸轨道上且与卷闸轨道滑动连接,两个卷闸轨道分别设置在新风进口2的两侧且延长至回风进口3的两侧,致使两个卷闸轨道均呈直角设置在风管1内。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通过驱动执行器6带动卷闸片5移动,由于卷闸轨道呈直角设置在新风进口2和回风进口3两侧,因此卷闸片5可以移动到新风进口2处挡住新风的进入,或者移动到回风进口3处挡住回风的进入。采用上述结构的调节装置,风量与风管1的截面积可以近似看作是等比的,只要精确的控制风管1的截面积或新风进口2和回风进口3的大小,通过执行器6驱动卷闸片5的移动,就可以较为精确的调节风量的大小。

如图1中所示,执行器6优选设置在新风进口2和回风进口3的直角转弯处。以便于更稳定的驱动卷闸片向新风进口处或向回风进口处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风管1具体结构可以是:风管1的左侧设置有新风进口2,风管1的右侧设置有出风口4,风管1的前侧设置有回风进口3,两个卷闸轨道呈上下设置在风管1的左侧侧壁上和前侧侧壁上,且左侧的两个卷闸轨道之间为新风进口2,前侧的两个卷闸轨道之间为回风进口3。

本实用新型的风管1具体结构也可以是:风管1为左右两侧敞开式风管1时,两个卷闸轨道分别设置在风管1的上下两个管壁上。风管1的左右两侧中一侧为新风进口2,对侧为出风口4,风管1的前侧或后侧也呈敞开式结构,且为回风进口3。如图1中所示,风管1的左侧为新风进口2,右侧为出风口4,前侧为回风进口3。执行器6设置在左侧侧壁和前侧侧壁之间的夹角处,优选固定在上侧或下侧侧壁上。固定方式可以是螺丝或铆接固定。

新风进口2的宽度与回风进口3的宽度相同,新风进口2的高度与回风进口3的高度相同,卷闸片5的宽度不小于新风进口2的宽度,优选宽度相同,卷闸片5的高度不小于新风进口2的高度,优选高度相同。以便于在卷闸片5关小回风的同事,等量开大新风,实现两个进口更为精确的同步比例调节的目的。当新风进口2、回风进口3和卷闸片5的宽度、高度均向同时,新风进口2的进风量与回风进口3的进风量实现同步比例调节。

风管1内还设有过滤器7,过滤器7沿风管1的对角设置,且将新风进口2、回风进口3和出风口4隔开。通过过滤器7将新风和回风混合风进行过滤后再送至出风口4。如图1中所示,过滤器7设置在前右和后左对角线上。

过滤器7包括用于固定的固定架和用于过滤的活性炭过滤层,活性炭过滤层可以包括活性炭块及其外包覆的过滤网结构。固定架沿风管1的对角设置在风管1内,活性炭过滤层插接在固定架中。通过插接的方式将活性炭过滤层固定在固定架中,当活性炭过滤层失效后,可以将其取出更换,对过滤器7的维护简单方便。风管1顶部设有插接口,插接口也沿风管1的对角设置,过滤层位于插接口正下方,在插接口处设有插接门。本实用新型平时使用时,插接门关闭,通过过滤器7对混合风进行过滤。当需要更换活性炭过滤层时,打开插接门,将活性炭过滤层从风管1内取出即可。

还包括设置在室内的二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依次连接信号放大器和触发器,触发器连接执行器6的控制端。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室内空气状态参数,尤其是二氧化碳浓度值来触发执行器6,调节新风的比例。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