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55657发布日期:2020-07-29 03:11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管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风管机。



背景技术:

风管机为空调室内机,其与室外机用铜管连接,通过风管将冷风或者热风直接吹到每个房间。由于其隐藏式安装,较少影响室内的美观及结构简单使维修方便的优点,得到广泛的使用。

由于需求量的增加,风管机生产效率的提升工作也迫在眉睫。

目前风管机包括离心风机,其包括蜗壳。蜗壳包括第一蜗壳、第二蜗壳。目前蜗壳的安装通过与中隔板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第一蜗壳、第二蜗壳的定位、固定、连接费时、费力,严重影响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螺钉使用数量多、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管机,减少螺钉的使用数量,提高了风管机的生产效率,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管机,包括壳体、风机系统;

壳体,其用于形成腔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构成所述壳体的底壁;

风机系统,其位于所述壳体内,包括至少一个蜗壳;所述蜗壳通过卡装的方式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作为所述风管机的一种具体的结构设计,

在所述底板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卡孔、至少一个第一卡槽;

所述蜗壳包括第一蜗壳,其为所述风机系统的下蜗壳,包括底部;在所述底部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孔挂接适配的第一挂钩、与所述第一卡槽安装适配的第一卡扣;

安装时,各所述第一挂钩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卡孔挂接时,各所述第一卡扣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卡槽连接。

优选的,

所述第一挂钩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蜗壳的两端,且方向沿所述第一蜗壳的前后方向朝前;

所述第一卡孔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第二端部的后方,与所述第二端部连接,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端部的宽度且朝所述第二端部的方向呈逐渐变窄的趋势。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第一卡扣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底部的两端,位于所述第一挂钩的后方;

所述第一卡槽为方形卡槽;所述第一卡扣为朝下的凸块。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蜗壳还包括两个连接件,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蜗壳的两端;各所述第一卡扣分别设置于各所述连接件的下侧;在各所述连接件的上侧分别设置有横向的加强筋、把手。

作为所述风管机的具体的结构设计,

所述蜗壳还包括第二蜗壳,其与所述第一蜗壳通过卡装的方式固定连接。

优选的,

所述第一蜗壳包括第一对接口;在所述第一对接口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卡孔、多个第二卡扣;

所述第二蜗壳包括第二对接口,其与所述第一对接口连接适配;在所述第二对接口上对应各所述第二卡孔的位置、各所述第二卡扣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孔连接适配的第三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连接适配的第三卡孔;

所述第一对接口与所述第二对接口连接;各所述第二卡孔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三卡扣连接;各所述第二卡扣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三卡孔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

在所述第一蜗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卡孔,其为竖向的方形孔;在所述第二蜗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三卡扣,其为倒扣卡勾;

在所述第一蜗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卡扣,其为横向圆柱;在所述第二蜗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三卡孔,其为横向的圆形通孔。

进一步的,

在所述第一对接口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装置;在所述第二对接口上对应各所述第一限位装置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安装适配的第二限位装置;各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限位装置连接。

作为所述风管机的具体的结构设计,所述底板包括盖板、安装件;

所述盖板构成所述壳体的底壁;所述安装件位于所述盖板的内侧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

所述安装件为设置有凹槽的平板装结构,其包括槽口、槽底;所述槽口朝向所述盖板;所述第一蜗壳与所述槽底通过卡装的方式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管机,其包括壳体及风机系统;风机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蜗壳;蜗壳与壳体的连接采用卡装的方式进行,而不是通过传统的螺钉连接。卡装连接可以使蜗壳在壳体内快速定位,快速固定,提高组装效率;另外,采用卡装的方式固定连接减少螺钉的使用数量,减少人工损耗,提高组装效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风管机的一种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风管机的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图3为第一蜗壳与安装件的分离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第一蜗壳与安装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蜗壳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二蜗壳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的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4中的b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

1-盖板;2-安装件;3-第一蜗壳;4-第二蜗壳;6-上保温件;21-第一卡孔;22-第一卡槽;23-槽底;30-底部;31-第一挂钩;32-第一卡扣;33-第二卡孔;34-第二卡扣;35-限位柱;36-限位间隙;37-侧板;38-连接件;39-第一对接口;41-第三卡扣;42-第三卡孔;43-限位卡爪;44-第二对接口;61-第一内侧板;211-第一端部;212-第二端部;341-横向圆柱;381-把手;382-加强筋;421-圆形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一

风管机为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壳体、风机系统、换热系统。壳体用于形成腔体,容纳风机系统及换热系统,对风机系统及换热系统进行防护以及辅助实现风机系统及换热系统的模块功能,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调节。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及图6,本实用新型的风管机包括壳体、风机系统。壳体包括底板,其用于构成壳体的底壁。风机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蜗壳,其与底板通过卡装的方式固定连接。

卡装的方式具体如下。参照图2,在底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卡孔21、多个第一卡槽22。

蜗壳包括第一蜗壳3、第二蜗壳4;第一蜗壳3包括第一对接口39、底部30;在底部30对应各第一卡孔21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卡孔21连接适配的第一挂钩31;各第一挂钩31分别挂接在对应的第一卡孔21内。

在底部30对应各第一卡槽22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卡槽22连接适配的第一卡扣32;各第一卡扣32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卡槽22连接。

各第一卡孔21与各第一挂钩31的连接及各第一卡槽22与各第一卡扣32的连接使第一蜗壳3与底板固定连接在一起,而不使用螺钉连接固定,减少螺钉的使用,降低人工损耗,提高组装效率及降低成本。

优选的,第一卡孔21、第一卡槽22分别设置有两个;相应的,第一挂钩31、第一卡扣32分别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挂钩31分别设置在第一蜗壳3的两端,且方向沿第一蜗壳3的前后方向朝前;两个第一卡扣32分别设置在第一蜗壳3的两端,且分别位于两个第一挂钩31的后方。

优选的,第一卡孔21设置为导向孔,即第一卡孔21配置为前端的宽度小于后端的宽度,且前端与第一挂钩31连接适配。使第一挂钩31由第一卡孔21的后端安装比较方便及容易,提高组装效率。

优选的,第一卡孔21包括第一端部211、第二端部212;第一端部211位于第二端部212的后方,与第二端部212连接;第一端部211的宽度大于第二端部212的宽度,且第一端部211呈沿第一蜗壳3的前后方向由后向前逐渐变窄的趋势,对由第一端部211进入第一卡孔21的第一挂钩31起导向作用,降低各第一挂钩31与对应的第一卡孔21连接的难度,提高组装效率。

优选的,第一卡槽22为方形通孔;相应的,第一卡扣32为方形凸块。

安装时,参照3及图4,第一挂钩31由第一卡孔21的第一端部211放入对应的第一卡孔21;然后,将第一蜗壳3向前推动,使方向朝前的第一挂钩31挂接在第一卡孔21的第二端部212内;此时,第一卡扣32正好落入第一卡槽22内,使第一蜗壳3无法后退及第一挂钩31稳固挂接在第一卡孔21上,从而使第一蜗壳3与底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参图3、图4、图5及照7,第一蜗壳3包括两个连接件38,其为平板装结构,分别位于第一蜗壳3的两端;各第一卡扣32位于各连接件38的下侧;在各连接件38的上侧分别设置有把手381,方便第一蜗壳3的安装及拆卸。

优选的,在连接件38的上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横向的加强筋382,其与第一蜗壳3的端部连接,加强连接件38本身的强度及与蜗壳连接的强度。

进一步的,参照图1、图2、图5及图6,第二蜗壳4包括第二对接口44,其与第一对接口39连接适配。第一对接口39与第二对接口44通过卡装的方式固定连接。

具体为,在第一对接口39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卡孔33和或第二卡扣34。在第二对接口44上对应各第二卡孔33和或第二卡扣34位置分别设置有与第二卡孔33和第二卡扣34连接适配的第三卡扣41和或第三卡孔42;各第二卡孔33分别与对应的第三卡扣41连接;各第二卡扣34分别与对应的第三卡孔42连接,使第一蜗壳3与第二蜗壳4固定连接,第一对接口39与第二对接口44扣接。

第一蜗壳3与第二蜗壳4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使第一蜗壳3与第二蜗壳4之间快速定位并固定连接,大大提高风机的组装效率及风管机的组装效率,降低成本。另外,第一蜗壳3与第二蜗壳4卡装连接减少了风管机使用的螺钉的数量,减少人工损耗,降低成本。

优选的,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及图6,在第一对接口39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卡孔33,其分别设置在第一蜗壳3的两端;相应的,在第二对接口44上设置有两个第三卡扣41,其分别位于第二蜗壳4的两端。在第一对接口39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卡扣34,其分别设置在第一蜗壳3的两端;相应的,在第二对接口44上设置有两个第三卡孔42,其分别位于第二蜗壳4的两端。

优选的,第二卡孔33为方形槽孔,位于第二卡扣34的后方;则,第三卡扣41为倒扣卡勾,其由第二卡孔33的上方与第二卡孔33连接,并卡接在第二卡孔33的下侧边缘。

优选的,第三卡孔42为横向圆形通孔421;则,第二卡扣34为横向圆柱341,其一端与第一蜗壳3固定连接。

连接时,圆形通孔421由横向圆柱341的另一端即末端卡入,使横向圆柱341位于圆形通孔421内。

优选的,在第二卡扣34的末端的卡入侧设置有导向结构,其为由横向圆柱341的侧面向末端的轴线倾斜的斜面。

进一步的,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及图8,为了使第一蜗壳3与第二蜗壳4的组装能更加快速的定位及使第一对接口39与第二对接口44的连接更加贴合,在第一对接口39上及第二对接口44上分别设置有连接适配的第一限位装置、第二限位装置,且安装时,首先将第一限位装置与第二装置连接,加快第一对接口39与第二对接口44的连接及固定。

具体为,在第一对接口39上、各第二卡孔33的内侧分别设置有限位柱35;相应的,在第二对接口44上、各第三卡扣41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与限位柱35连接适配的限位孔;各限位柱35分别安装到对应的限位孔内,对第一对接口39及第二对接口44的连接限位及使其快速定位,既提高组装效率又提高安装质量。

另外,在各第二卡扣34的内侧与第一蜗壳3之间分别设置有限位间隙36;相应的,在各第三卡孔42的内侧与第二蜗壳4之间分别设置有与限位间隙36安装适配的限位卡爪43;各限位卡爪43分别安装到对应的限位间隙36内,且限位卡爪43、第三卡孔42分别位于第二卡扣34的前后两侧,既对蜗壳的组装进行限位,又能增加第一蜗壳3与第二蜗壳4连接的稳固性,提高组装效率及组装质量。

在一具体的示例中,参照图1、图2、图3及图4,盖板1为上盖板;风管机还包括上保温件6、接水盘;上保温件6安装在壳体内、底板的前侧部,包括第一底板、第一内侧板61;接水盘为上方开口的盒体,其包括第二底板、第二内侧板;第一内侧板61与第二内侧板连接,将壳体分隔为换热单元、风机单元。

本实施例的风机系统安装在风机单元内。第一蜗壳3安装时,首先,第一挂钩31放置在第一卡孔21内;然后,向前推动第一蜗壳3至第一内侧板61,此时,第一挂钩31挂接在第一卡孔21内,第一卡扣32位于第一卡槽22内。第一内侧板61作为第一蜗壳3向前推动的限位,且具有弹性,使其与第一蜗壳3的连接存在相互作用力,使第一卡扣32与第一卡孔21的连接更加稳固。

实施例二

参照图3及图4,底板包括盖板1、安装件2。盖板1构成壳体的底壁。安装件2为设置有凹槽的平板状结构,其与盖板1固定连接,包括槽口、槽底23;槽口朝向与安装件2连接的盖板1;在槽底23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卡孔21、第一卡槽22。

安装件2的设置增加壳体的美观性及底板的强度,增加风机系统与壳体连接的稳固性。

本实施例的除底板外的其他特征参照实施例一。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