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热风机风道系统及其冷热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52733发布日期:2020-08-21 16:09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热风机风道系统及其冷热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热风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热风机风道系统及其冷热风机。



背景技术:

通常冷风机出风口正对蒸发器,风速较高时,蒸发器上的冷凝水会被直接从出风口吹出,滴落到机组外,影响用户体验,或吹落在机组面板贴的海绵上,海绵吸水较多时,面板温度较低,面板外侧表面形成凝露,凝露从机组外部滴落,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热风机风道系统及其冷热风机,其改变机组的风道结构,从而改变新风进入机组后的走向,使得在机组内各个部位风速的大小得以控制,从而有效避免换热器中的冷凝水被吹出机组外,或冷凝水被大量吹落在面板上,用户体验良好。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冷热风机风道系统,包括机箱,设置于所述机箱的内部且与所述机箱分别形成,以及设置在所述机箱内部且可将气流送至所述第一风腔的涡轮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腔的底部设置有进风口隔板,所述第一风腔的风腔进风口设置在所述进风口隔板上,所述进风口隔板垂直于所述换热器设置,以使所述风腔进风口不正对所述换热器,所述第二风腔的风腔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机箱垂直于所述换热器的侧壁上,以使所述风腔出风口不正对所述换热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机箱的内部设置有风腔隔板,所述风腔隔板由所述第二风腔正对所述换热器的侧壁延伸至所述换热器的底部,与所述机箱的侧壁以及所述换热器共同组成所述第二风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隔板的高度低于所述风腔隔板的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隔板包括呈水平设置的水平隔板以及于所述水平隔板靠近所述风腔隔板的端部向上延伸的竖直挡板,所述竖直挡板与所述风腔隔板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风腔出风口的截面积与所述换热器的迎风面积之间的比值为1/10~1/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风腔出风口的出风面积可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机箱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新风口,所述新风口位于所述进风口隔板远离所述第一风腔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口为两个,两个所述新风口对称设置在所述机箱平行于所述换热器的侧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隔板的下方设置有涡轮风机,所述涡轮风机的送风口与所述风腔进风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风腔隔板上设置有排水口。

一种冷热风机,具有本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冷热风机风道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计换热器的结构,进风口与出风口的位置,改变机组的风道结构,从而改变新风进入机组后的走向,使得在机组内各个部位风速的大小得以控制,从而有效避免换热器中的冷凝水被吹出机组外,或冷凝水被大量吹落在面板上,导致面板外侧形成凝露,用户体验良好;通过设计出风口的形状与位置,有效满足用户关于冷热风机风速的要求;通过设计机组进风口,使得机组安装方式灵活,有效避免机组安装时风口被堵影响机组正常工作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冷热风机风道系统及其冷热风机立体结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冷热风机风道系统及其冷热风机立体结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冷热风机风道系统及其冷热风机的内部结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冷热风机风道系统及其冷热风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冷热风机风道系统及其冷热风机的新风走向示意图。

图中:1、机箱;2、新风口;3、风腔出风口;4、第一风腔;5、第二风腔;6、风腔进风口;7、涡轮风机;8、换热器;9、排水口;10、进风口隔板;11、风腔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冷热风机风道系统,包括机箱1,设置于所述机箱1的内部且与所述机箱1分别形成第一风腔4、第二风腔5的换热器8以及设置在所述机箱1的内部且可将气流送至所述第一风腔4的涡轮风机7,所述第一风腔4的底部设置有进风口隔板10,所述第一风腔4的风腔进风口6设置在所述进风口隔板10上,所述进风口隔板10垂直于所述换热器8设置,以使所述风腔进风口6不正对所述换热器8,经过第一风腔4缓冲后再经过所述换热器8,使得经过所述换热器8的风速减小,保证换热更充分,同时有效避免所述换热器8中的冷凝水被吹出换热器8,所述进风口隔板10的下方设置有涡轮风机7,所述涡轮风机7的送风口与所述风腔进风口6连接;所述第二风腔5的风腔出风口3设置在所述机箱1垂直于所述换热器8的侧壁上,以使所述风腔出风口3不正对所述换热器8。

具体的,本方案设计所述换热器8中,其增加所述换热器8的迎风面积,减少所述换热器8的厚度,通过设置第一风腔4、第二风腔5,使得机组能保证换热量的同时减小风速。

新风经过所述换热器8换热后不直接从风流通的方向吹出,而是被机箱1的侧壁阻挡,并经过所述第二风腔5缓冲后,从机箱1上设置的风腔出风口3送出,使得从所述换热器8送出的风速减小,有效避免所述换热器8中的冷凝水被吹出所述换热器8,滴落到机组面板,造成机组面板表面凝露问题,或冷凝水被直接从风腔出风口3吹出机组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换热器8具有朝向所述第一风腔4的第一表面以及朝向所述第二风腔5的第二表面,所述的进风口隔板10垂直于所述换热器8设置是指所述进风口隔板10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机箱1垂直于所述换热器8的侧壁是指垂直于第二表面的侧壁。

所述机箱1的内部设置有风腔隔板11,所述风腔隔板11由所述第二风腔5正对所述换热器8的侧壁延伸至所述换热器8的底部,与所述机箱1的侧壁以及所述换热器8共同组成所述第二风腔5;所述进风口隔板10的高度低于所述风腔隔板11的高度;所述进风口隔板10包括呈水平设置的水平隔板以及于所述水平隔板靠近所述风腔隔板11的端部向上延伸的竖直挡板,所述竖直挡板与所述风腔隔板11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进风口隔板10的高度低于所述风腔隔板11的高度,从而加大第一风腔4的空间,使得机组进风风速得以充分缓冲。

所述风腔出风口3的截面积与所述换热器8的迎风面积之间的比值为1/10~1/5,所述风腔出风口3设置为细长的出风口,从而在相同风量的情况下提高出风的风速,达到用户实用的风速需求。

优选的,还可以将所述风腔出风口3的出风面积设置为可调,具体的,所述机箱1上可滑动设置有一遮挡板,所述遮挡板设于所述风腔出风口3的左侧,用于调节所述风腔出风口3的出风面积大小。

所述机箱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新风口2,所述新风口2位于所述进风口隔板10远离所述第一风腔4的一侧;所述新风口2为两个,两个所述新风口2对称设置在所述机箱1平行于所述换热器8的侧壁上;可实现机组安装方式灵活,避免机组安装时风口被堵影响机组正常工作的问题。

所述风腔隔板11上设置有排水口9,冷凝水可通过所述排水口9及排水管排出机组外。

一种冷热风机,具有本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冷热风机风道系统。

具体的,新风从机组新风口2进入机组后,进入涡轮风机7,所述涡轮风机7将新风送入所述换热器8与所述机箱1形成的第一风腔4内,新风从所述进风口6进入第一风腔4后直行受阻,在第一风腔4内缓冲后风速被降低,新风充满第一风腔4后被所述换热器8的迎风面进入所述换热器8进行换热,经过所述换热器8换热后进入所述换热器8与所述机箱1形成的第二风腔5,换热后的新风直行再次受阻,换热后的新风充满所述第二风腔5后从所述风腔出风口3吹出。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