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阻炉控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76244发布日期:2020-09-01 19:02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阻炉控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阻炉控温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阻炉控温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电阻炉控温系统在测量系统和控温仪表选择上随机性强,缺乏理论指导,在电阻炉使用过程中存在炉温均匀性差,满足不了工艺要求的实际情况,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有必要开发一种提高炉温均匀性、结构合理和提高控温精度的用于电阻炉控温装置;因此,开发一种提高炉温均匀性、结构合理和提高控温精度的用于电阻炉控温装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提高炉温均匀性、结构合理和提高控温精度的用于电阻炉控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电阻炉控温装置,它包括电阻炉、电阻发热元件,所述电阻炉上设置有热电偶。

所述热电偶插入到所述电阻炉的内部。

所述热电偶插入到所述电阻炉的深度为热偶丝直径的10-20倍。

所述热电偶连接有补偿导线。

所述电阻发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电阻炉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精准控温,在安装时:

1、热偶安装位置和发热元件保持适当距离,远离强磁场和强电场。

2、热偶插入深度应为其偶丝直径的15~20倍。

3、选用带有绝缘屏蔽的补偿导线。

4、选用具有pid功能算法成熟的控温仪表,其他有益效果在具体实施例中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阻炉控温装置的主视图。

图中:1、电阻炉2、电阻发热元件3、热电偶4、补偿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如“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电阻炉控温装置,它包括电阻炉1、电阻发热元件2,所述电阻炉1上设置有热电偶3,所述热电偶3插入到所述电阻炉1的内部,所述热电偶3插入到所述电阻炉1的深度为热偶丝直径的10-20倍,所述热电偶3连接有补偿导线4,所述电阻发热元件2设置在所述电阻炉1的内侧。

本实施例中电阻发热元件的分布采用分布在电阻炉内侧面的方式,并且与热电偶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热电偶的插入深度为进入电阻炉的长度,也即是热电偶的尖部与电阻炉内侧面之间的距离,该深度为热电偶丝直径的10-20倍数,或者15倍,另外补偿导线上带有绝缘屏蔽。

具体实施方式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而非限制,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内容的情况下对结构做进一步变换,而所有这些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电阻炉控温装置,它包括电阻炉、电阻发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炉上设置有热电偶,所述热电偶插入到所述电阻炉的内部,所述热电偶插入到所述电阻炉的深度为热偶丝直径的10-20倍,所述热电偶连接有补偿导线,所述电阻发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电阻炉的内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创造涉及一种用于电阻炉控温装置,它包括电阻炉、电阻发热元件,所述电阻炉上设置有热电偶,所述热电偶插入到所述电阻炉的内部,所述热电偶插入到所述电阻炉的深度为热偶丝直径的10‑20倍,所述热电偶连接有补偿导线,所述电阻发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电阻炉的内侧;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炉温均匀性、结构合理和提高控温精度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全山;张荣岑;汤清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开封现代工业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4
技术公布日:2020.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