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免采变形适应地岩集束热管供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34905发布日期:2020-06-17 00:35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免采变形适应地岩集束热管供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免采变形适应地岩集束热管供热装置。



背景技术:

免采变形适应地岩集束热管供热装置是一种供热使用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寒冷地区,对住宅用户进行供暖使用,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对免采变形适应地岩集束热管供热装置的需求逐渐增高,但现有的免采变形适应地岩集束热管供热装置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需要更为便捷的免采变形适应地岩集束热管供热装置;首先,在免采变形适应地岩集束热管供热装置使用时,释放热量时会导致热量散发的浪费,无法更全面的进行供热使用,其次,在管道进行回流加热时,受热面积较小,无法快速的进行加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免采变形适应地岩集束热管供热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无法更全面的进行供热使用,无法快速的进行加热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免采变形适应地岩集束热管供热装置,包括控制水箱,所述控制水箱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输送循环泵,所述输送循环泵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远离输送循环泵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供热箱,所述供热箱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注入管道和排出管道,所述注入管道位于排出管道的一侧,所述供热箱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加热内箱,所述加热内箱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缠绕加热管,所述供热箱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回流管道,所述回流管道远离供热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加热块,所述加热块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弯曲受热管,所述加热块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回收管道。

优选的,所述控制水箱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显示面板,所述控制水箱的前表面位于显示面板的下方位置开设有多个散热开孔。

优选的,所述输送管道和回流管道均贯穿供热箱与缠绕加热管贯通连接,所述缠绕加热管的外表面与供热箱连接。

优选的,所述注入管道和排出管道的尺寸相同,所述注入管道和排出管道均贯穿供热箱与加热内箱贯通连接。

优选的,所述弯曲受热管的两端与连接管道和回收管道贯通连接,所述弯曲受热管为铜材质构造设。

优选的,所述回收管道远离加热块的一端与控制水箱固定连接,所述回收管道位于输送循环泵的上方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新型免采变形适应地岩集束热管供热装置,通过设置的供热箱、加热内箱和缠绕加热管,能够加强供热的效率,同时在供热时进行保暖,更全面的进行供热使用,通过设置的加热块和弯曲受热管,能够使受热面积增加,并增加受热与热传递的效率,快速的对回流水进行加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免采变形适应地岩集束热管供热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免采变形适应地岩集束热管供热装置的供热箱的剖析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免采变形适应地岩集束热管供热装置的加热块的剖析图。

图中:1、控制水箱;2、显示面板;3、散热开孔;4、输送循环泵;5、输送管道;6、供热箱;7、注入管道;8、排出管道;9、加热内箱;10、缠绕加热管;11、回流管道;12、连接管道;13、加热块;14、弯曲受热管;15、回收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免采变形适应地岩集束热管供热装置,包括控制水箱1,所述控制水箱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输送循环泵4,所述输送循环泵4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输送管道5,所述输送管道5远离输送循环泵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供热箱6,所述供热箱6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注入管道7和排出管道8,所述注入管道7位于排出管道8的一侧,所述供热箱6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加热内箱9,所述加热内箱9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缠绕加热管10,所述供热箱6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回流管道11,所述回流管道11远离供热箱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管道12,所述连接管道12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加热块13,所述加热块13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弯曲受热管14,所述加热块13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回收管道15;

所述控制水箱1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显示面板2,所述控制水箱1的前表面位于显示面板2的下方位置开设有多个散热开孔3,显示面板2用于对控制水箱1的水压等数据进行显示;所述输送管道5和回流管道11均贯穿供热箱6与缠绕加热管10贯通连接,所述缠绕加热管10的外表面与供热箱6连接;所述注入管道7和排出管道8的尺寸相同,所述注入管道7和排出管道8均贯穿供热箱6与加热内箱9贯通连接;所述弯曲受热管14的两端与连接管道12和回收管道15贯通连接,所述弯曲受热管14为铜材质构造设;所述回收管道15远离加热块13的一端与控制水箱1固定连接,所述回收管道15位于输送循环泵4的上方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免采变形适应地岩集束热管供热装置,控制水箱1用于注入供热使用的水,输送循环泵4用于向输送管道5输送热能,输送管道5将热能输送至供热箱6内进行释放,完成供热,再通过回流管道11进行回收,通过加热块13再次进行加热,使水通过回收管道15重新流入控制水箱1内进行循环使用,在热能通过输送管道5进入供热箱6内时,输送管道5将热能输送至缠绕加热管10内,通过缠绕加热管10包裹加热内箱9,加强对加热内箱9进行供热,同时通过供热箱6对缠绕加热管10的包裹,起到保温防止热量流失的作用,在通过加热块13再次进行加热时,加热块13内的弯曲受热管14呈弯曲形状安装增加受热面积,并通过纯铜材质的构造,增加受热与热传递的效率,使水通过弯曲受热管14时进行快速的加热。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