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暖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34031发布日期:2020-07-10 16:05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水暖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暖取暖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常见的有供热方式有集中供热和单独供热。其中集中供热是由供热厂统一供热,通过管道输送热水或热蒸汽到户,在户内的暖气片中循环,达到供热的效果,常见于北方地区。单独供热多见于南方地区,一般采用取暖器。取暖器是用于取暖的设备,款式多样,种类丰富。常见的取暖器有电取暖器、导热油制热源、卤素管、石英管、电热膜等。

常见的取暖器采用电能直接加热,虽然升温快,但是温度起伏大,而且其中如电热油汀等,会有难闻的气味,人处在室内的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暖取暖器,其采用液体循环加热的方式取暖,升温平缓,安全静音,不含有害物质,无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水暖取暖器,包括柜体,柜体底部设有万向轮,柜体包括风柜和加热柜,风柜的底部设有进风口,风柜的顶部设有用于出热风的出风口,风柜内设有用于将空气从进风口吸入从出风口吹出的吹风机构,风柜内设有循环热管,循环热管内灌注有循环液,加热柜内设有用于加热循环液的加热罐,循环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加热罐上,加热柜内设有用于驱动循环液流动的循环水泵,加热柜顶部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电连接有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与电源电连接。

进一步地,加热罐侧面的顶部设有进水口,加热罐侧面的底部设有出水口,加热罐内设有发热体,发热体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进水口连接在循环热管的出水端上,出水口与循环水泵的进水端连接,循环水泵的出水端连接在循环热管的进水端上。

进一步地,加热罐上设有用于检测加热罐内水位的水位传感器,加热罐上设有用于检测加热罐内循环液温度的水温温控器,水温温控器的触发温度为90℃,水位传感器、水温控制器分别和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进风口上设有室温传感器,风柜内设有用于检测循环热管温度的管温传感器,室温传感器和管温传感器分别电连接在控制电路板上。

进一步地,加热罐的顶部设有注水口,注水口上连接有注水管,加热柜侧壁上设有注水连接口,注水管远离注水口的一端连接在注水连接口上。

进一步地,吹风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风柜底部的塔式风扇,风柜内设有用于驱动塔式风扇转动的动力源,循环热管设置在塔式风扇与出风口之间。

进一步地,进风口上设有防尘滤网。

进一步地,出风口上设有用于调节出风方向的出风格栅。

本实用新型的水暖取暖器采用液体循环加热的方式取暖,升温平缓,安全静音,不含有害物质,无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写和阐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首选实施方式的水暖取暖器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首选实施方式的水暖取暖器去掉正面遮盖后的正视图;

图3是用于体现加热罐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柜体;11、风柜;12、加热柜;13、进风口;131、防尘网;14、出风口;141、出风格栅;2、加热罐;22、进水口、23、出水口;24、注水口;241、注水管;242、注水连接口;3、循环热管;4、循环水泵;5、控制电路板;51、控制面板;52、水位传感器;53、水温温控器;54、室温传感器;55、管温传感器;6、塔式风扇;7、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更加清楚、完整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首选实施方式的水暖取暖器,包括柜体1,柜体1底部设有万向轮7,柜体1包括左右相连的风柜11和加热柜12。

如图1和图2所示,风柜11的底部设有进风口13,进风口13上设有防尘滤网。风柜11的顶部设有用于出热风的出风口14,出风口14上设有用于调节出风方向的出风格栅141。风柜11底部设有水平放置的塔式风扇6,风柜11内设有用于驱动塔式风扇6转动的电机。风柜11内设有循环热管3,循环热管3位于塔式风扇6与出风口14之间,循环热管3内灌注有循环液,可以采用常见的纯净水作为循环液。

如图2和图3所示,加热柜12内设有用于加热循环液的加热罐2,循环热管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加热罐2上,加热柜12内设有用于驱动循环液流动的循环水泵4,循环水泵4采用耐高温交流无刷水泵。加热罐2侧面的顶部设有进水口22,加热罐2侧面的底部设有出水口23,加热罐2内设有发热体,发热体采用500w的发热体。进水口22连接在循环热管3的出水端上,出水口23与循环水泵4的进水端连接,循环水泵4的出水端连接在循环热管3的进水端上。加热罐2的顶部设有注水口24,注水口24上连接有注水管241,加热柜12侧壁上设有注水连接口242,注水管241远离注水口24的一端连接在注水连接口242上。

如图2所示,加热柜12内设有与电源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板5,加热柜12顶部设有控制面板51,控制面板51上与控制电路板5电连接。

如图3所示,加热罐2上设有用于检测加热罐2内水位的水位传感器52,水位传感器52采用高敏水位传感器52。加热罐2上设有用于检测加热罐2内循环液温度的水温温控器53,水温温控器53采用高敏温控,水温温控器53的触发温度为90℃。进风口13上设有室温传感器54,风柜11内设有用于检测循环热管3温度的管温传感器55。

如图3所示,发热体、循环水泵4与控制电路板5电连接,水位传感器52、水温控制器、室温传感器54和管温传感器55分别与控制电路板5电连接。

具体实施过程:水暖取暖器在运行时,首先在控制面板51上设置需要达到的室温,设定后发热体和循环热泵运行,加热循环液并使之在循环热管3中循环,塔式风扇6从进风口13吸入温度较低的室内空气,经过循环热管3的加热后从出风口14吹出,在加热过程中室温传感器54始终对进入进风口13的室内空气进行检测,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发热体停止加热。在过程中,水位传感器52、水温温控器53和管温传感器55始终处于实时检测状态。当水位低于安全值时,发热体停止加热,并且控制面板51上会出现提示补充循环液的提示,此时通过注水连接口242注入循环液后才能重新进行加热。当水温温控器53检测到水温达到90℃时,发热体停止加热,使加热罐2中的循环液温度不会超过90℃,避免循环液沸腾造成安全隐患。当管温传感器55检测到循环热管3温度超过安全值时,发热体停止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水暖取暖器采用液体循环加热的方式取暖,升温平缓,安全静音,不含有害物质,无污染。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和精神范畴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文字描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作出的各种变形、替代和改进,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确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水暖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柜体包括风柜和加热柜,所述风柜的底部设有进风口,所述风柜的顶部设有用于出热风的出风口,所述风柜内设有用于将空气从进风口吸入从出风口吹出的吹风机构,所述风柜内设有循环热管,所述循环热管内灌注有循环液,所述加热柜内设有用于加热循环液的加热罐,所述循环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加热罐上,所述加热柜内设有用于驱动循环液流动的循环水泵,所述加热柜顶部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电连接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与电源电连接,所述循环水泵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暖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罐侧面的顶部设有进水口,所述加热罐侧面的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加热罐内设有发热体,所述发热体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进水口连接在循环热管的出水端上,所述出水口与循环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循环水泵的出水端连接在循环热管的进水端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暖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罐上设有用于检测加热罐内水位的水位传感器,所述加热罐上设有用于检测加热罐内循环液温度的水温温控器,所述水温温控器的触发温度为90℃,所述水位传感器、水温控制器分别和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暖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上设有室温传感器,所述风柜内设有用于检测循环热管温度的管温传感器,所述室温传感器和管温传感器分别电连接在控制电路板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暖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罐的顶部设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上连接有注水管,所述加热柜侧壁上设有注水连接口,所述注水管远离注水口的一端连接在注水连接口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暖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风柜底部的塔式风扇,所述风柜内设有用于驱动塔式风扇转动的动力源,所述循环热管设置在塔式风扇与出风口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暖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上设有防尘滤网。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暖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上设有用于调节出风方向的出风格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水暖取暖器包括柜体,柜体底部设有万向轮,柜体包括风柜和加热柜,风柜的底部设有进风口,风柜的顶部设有用于出热风的出风口,风柜内设有用于将空气从进风口吸入从出风口吹出的吹风机构,风柜内设有循环热管,循环热管内灌注有循环液,加热柜内设有用于加热循环液的加热罐,循环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加热罐上,加热柜内设有用于驱动循环液流动的循环水泵,加热柜顶部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电连接有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与电源电连接。该水暖取暖器采用液体循环加热的方式取暖,升温平缓,安全静音,不含有害物质,无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胡帅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胡帅帅
技术研发日:2019.11.14
技术公布日:2020.07.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