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热电偶控制大型烧窖温度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69204发布日期:2020-08-07 18:46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热电偶控制大型烧窖温度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热电偶控制大型烧窖温度的系统,属于酒坛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烧制陶瓷的原理:陶土或瓷土在高温下,陶瓷生坯固体颗粒的相互键联,晶粒长大,空隙(气孔)和晶界渐趋减少,通过物质的传递,其总体积收缩,密度增加,最后成为具有某种显微结构的致密多晶烧结体。

如今烧制酒坛通常是将制做好的酒坛坯放入烧窖中,烧制过程中温度是烧制酒坛最关键一环,温度高低决定烧制出的酒坛质量。在陶窑中,木质燃料产生的高温使陶土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导致坯体的成分、性能和颜色的改变。陶窑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陶器的烧成温度,结构越合理则烧成温度越高,陶器就会更加坚实耐用;陶窑的密封情况既能影响窑内温度,还会造成氧化或还原的烧成气氛,影响陶器的颜色。因此,陶窑是衡量制陶工艺水平的主要标志。

“土法”烧制酒坛需要时刻关注烧窖中的温度,并根据酒坛坯的烧制情况,人工调整温度,费事费力,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热电偶控制烧窖温度系统,全部采用现代先进的热电偶监控技术和热电偶自动控制风机的,根据预先设定的温度对烧窖的温度进行调节,并且设置轨道,采用推进方式将物品依次推入,烧窑的一边进酒坛、一边出酒坛,一次成型。同时,燃气烧窑,燃烧迅速、火候猛、便于控制窑中温度,省时省力,效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热电偶控制大型烧窖温度的系统,包括供热室1和工作室2,工作室2分为预热区2-1、烧成区2-2和冷却区2-3,供热室1与工作室2的烧成区2-2相通、预热区2-1、烧成区2-2和冷却区2-3相互连通,供热室的热气从烧成区2-2扩散到预热区2-1和冷却区2-3,烧成区2-2的温度最高、预热区2-1和冷却区2-3次之。预热区2-1的左端为进口、冷却区2-3的右端为出口,工作室2底部设有供轨道小车7运行的轨道6、顶部设有热电偶3;预热区2-1和冷却区2-3的顶部设有散热装置5,预热区和冷却区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启动散热装置散热。烧成区2-2和冷却区2-3顶部后端设有冷风机4,烧成区的冷风机通常会设置两个,一个正常使用、一个备用;冷却区的冷风机是将外源冷风抽入冷风区的末端,使其温度控制在30℃左右。所述热电偶3经变频器与冷风机4电性连接,热电偶3与控制显示柜电性连接。

所述散热装置5由散热管5-1、集热管5-2、抽风机5-3和调节阀门5-4组成,散热管5-1设于预热区2-1和冷却区2-3的顶部并与集热管5-2连通,集热管5-2与抽风机5-3连接,调节阀门5-4的挡风板5-4-1通过调节螺杆5-4-2与散热管5-1螺纹连接并用螺母5-4-3固定,可调整相互间间隙;热电偶3经变频器与抽风机5-3电性连接。

所述调节阀门5-4的挡风板5-4-1的直径等于或小于散热管5-1的直径,使预热区2-1和冷却区2-3的热气进入集热管5-2中。挡风板5-4-1与散热管5-1间的缝隙距离为2-5cm,具体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通过挡风板5-4-1与散热管5-1间的缝隙距离,可以实现对温度的调控。

所述预热区2-1的集热管5-2与供热室1连通,对预热区的预热可以重回供热室加热利用,充分对余热进行利用。

所述预热区2-1和冷却区2-3上的热电偶3间距为6-7米,烧成区2-2上的热电偶3间距为4-5米。各参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具体确定。

所述预热区2-1的进口处将轨道小车7推入工作室2的液压推进器8,便于推送小车。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每间隔20分钟将装有酒坛坯的轨道小车通过液压液压推进器8推入工作室2,依次从预热区到烧成区再到冷却区,完成整个烧制构成。抽风机5-3和冷风机4是通过热电偶和变频器控制,温度升高时、变频器的频率增加,温度降低时、变频器的频率降低。

整个系统的温度呈梯形分布,温度从烧成区2-2中部向预热区和冷却区的逐渐递减。预热区2-1末端的温度控制在330℃、逐渐向进口递减并接近常温;烧成区2-2的中间区域的温度最高,控制在1300℃、其逐渐向两侧递减,烧成区2-2末端区域温度控制340℃,当超过340℃时,烧成区2-2的冷风机4启动降温;冷却区2-3末端的温度控制30℃左右,当超过30℃时,启动冷却区2-3的冷风机4。操作人员根据热电偶传输到控制显示柜的实时温度,通过调整挡风板5-4-1和散热管5-1的间隙,实现散热的大小,对出风量进行调节,并使用抽风机5-3进行工作。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省时省力,热效率利用高,可满足各类陶制品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调节阀门俯视示意图。

图中:1-供热室,2-工作室,2-1-预热区,2-2-烧成区,2-3-冷却区,3-热电偶,4-冷风机,5-散热装置,5-1-散热管,5-2-集热管,5-3-抽风机,5-4-调节阀门,5-4-1-挡风板,5-4-2-调节螺杆,5-4-3-螺母,6-轨道,7-轨道小车,8-液压推进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尽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的技术或产品,均为现有技术或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用热电偶控制大型烧窖温度的系统,包括供热室1和工作室2,工作室2分为预热区2-1、烧成区2-2和冷却区2-3,供热室1与工作室2的烧成区2-2相通、预热区2-1、烧成区2-2和冷却区2-3相互连通,供热室的热气从烧成区2-2扩散到预热区2-1和冷却区2-3,烧成区2-2的温度最高、预热区2-1和冷却区2-3次之。预热区2-1的左端端为进口、冷却区2-3的右端为出口,工作室2底部设有供轨道小车7运行的轨道6、顶部设有热电偶3。预热区2-1的进口处将轨道小车7推入工作室2的液压推进器8,便于推送小车。预热区2-1的顶部设有6个热电偶、烧成区2-2顶部设有5个热电偶、冷却区2-3顶部设有6个热电偶,预热区2-1和冷却区2-3上的热电偶3间距为6米,烧成区2-2上的热电偶3间距为4米。

预热区2-1和冷却区2-3的顶部设有散热装置5,预热区和冷却区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启动散热装置散热。烧成区2-2和冷却区2-3顶部后端设有冷风机4,烧成区的冷风机通常会设置两个,一个正常使用、一个备用;冷却区的冷风机是将外源冷风抽入冷风区的末端,使其温度控制在30℃左右。电偶3经变频器与冷风机4电性连接,热电偶3与控制显示柜电性连接。

散热装置5由散热管5-1、集热管5-2、抽风机5-3和调节阀门5-4组成,散热管5-1设于预热区2-1和冷却区2-3的顶部并与集热管5-2连通,集热管5-2与抽风机5-3连接,调节阀门5-4的挡风板5-4-1通过调节螺杆5-4-2与散热管5-1螺纹连接并用螺母5-4-3固定,可调整相互间间隙。热电偶3经变频器与抽风机5-3电性连接。预热区2-1设有11个散热管5-1、冷却区2-3设有15个散热管5-1。

挡风板5-4-1与散热管5-1间的缝隙距离为2cm,使预热区2-1和冷却区2-3的热气进入集热管5-2中,通过挡风板5-4-1与散热管5-1间的缝隙距离,可以实现对温度的调控。预热区2-1的集热管5-2与供热室1连通,对预热区的预热可以重回供热室加热利用。

实施例2:如图1-3所示,本用热电偶控制大型烧窖温度的系统,包括供热室1和工作室2,工作室2分为预热区2-1、烧成区2-2和冷却区2-3,供热室1与工作室2的烧成区2-2相通、预热区2-1、烧成区2-2和冷却区2-3相互连通,供热室的热气从烧成区2-2扩散到预热区2-1和冷却区2-3,烧成区2-2的温度最高、预热区2-1和冷却区2-3次之。预热区2-1的左端端为进口、冷却区2-3的右端为出口,工作室2底部设有供轨道小车7运行的轨道6、顶部设有热电偶3。预热区2-1的进口处将轨道小车7推入工作室2的液压推进器8,便于推送小车。预热区2-1的顶部设有6个热电偶、烧成区2-2顶部设有5个热电偶、冷却区2-3顶部设有6个热电偶,预热区2-1和冷却区2-3上的热电偶3间距为7米,烧成区2-2上的热电偶3间距为5米。

预热区2-1和冷却区2-3的顶部设有散热装置5,预热区和冷却区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启动散热装置散热。烧成区2-2和冷却区2-3顶部后端设有冷风机4,烧成区的冷风机通常会设置两个,一个正常使用、一个备用;冷却区的冷风机是将外源冷风抽入冷风区的末端,使其温度控制在30℃左右。电偶3经变频器与冷风机4电性连接,热电偶3与控制显示柜电性连接。

散热装置5由散热管5-1、集热管5-2、抽风机5-3和调节阀门5-4组成,散热管5-1设于预热区2-1和冷却区2-3的顶部并与集热管5-2连通,集热管5-2与抽风机5-3连接,调节阀门5-4的挡风板5-4-1通过调节螺杆5-4-2与散热管5-1螺纹连接并用螺母5-4-3固定,可调整相互间间隙。热电偶3经变频器与抽风机5-3电性连接。预热区2-1设有15个散热管5-1、冷却区2-3设有20个散热管5-1。

挡风板5-4-1与散热管5-1间的缝隙距离为5cm,使预热区2-1和冷却区2-3的热气进入集热管5-2中,通过挡风板5-4-1与散热管5-1间的缝隙距离,可以实现对温度的调控。预热区2-1的集热管5-2与供热室1连通,对预热区的预热可以重回供热室加热利用。

实施例3:如图1-3所示,本用热电偶控制大型烧窖温度的系统,包括供热室1和工作室2,工作室2分为预热区2-1、烧成区2-2和冷却区2-3,供热室1与工作室2的烧成区2-2相通、预热区2-1、烧成区2-2和冷却区2-3相互连通,供热室的热气从烧成区2-2扩散到预热区2-1和冷却区2-3,烧成区2-2的温度最高、预热区2-1和冷却区2-3次之。预热区2-1的左端端为进口、冷却区2-3的右端为出口,工作室2底部设有供轨道小车7运行的轨道6、顶部设有热电偶3。预热区2-1的顶部设有7个热电偶、烧成区2-2顶部设有6个热电偶、冷却区2-3顶部设有7个热电偶,预热区2-1和冷却区2-3上的热电偶3间距为6.5米,烧成区2-2上的热电偶3间距为4.5米。

预热区2-1和冷却区2-3的顶部设有散热装置5,预热区和冷却区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启动散热装置散热。烧成区2-2和冷却区2-3顶部后端设有冷风机4,烧成区的冷风机通常会设置两个,一个正常使用、一个备用;冷却区的冷风机是将外源冷风抽入冷风区的末端,使其温度控制在30℃左右。电偶3经变频器与冷风机4电性连接,热电偶3与控制显示柜电性连接。

散热装置5由散热管5-1、集热管5-2、抽风机5-3和调节阀门5-4组成,散热管5-1设于预热区2-1和冷却区2-3的顶部并与集热管5-2连通,集热管5-2与抽风机5-3连接,调节阀门5-4的挡风板5-4-1通过调节螺杆5-4-2与散热管5-1螺纹连接并用螺母5-4-3固定,可调整相互间间隙。热电偶3经变频器与抽风机5-3电性连接。预热区2-1设有9个散热管5-1、冷却区2-3设有13个散热管5-1。

挡风板5-4-1与散热管5-1间的缝隙距离为4cm,使预热区2-1和冷却区2-3的热气进入集热管5-2中,通过挡风板5-4-1与散热管5-1间的缝隙距离,可以实现对温度的调控。预热区2-1的集热管5-2与供热室1连通,对预热区的预热可以重回供热室加热利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作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所述内容,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做出各种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