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工业暖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07607发布日期:2020-07-17 15:33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工业暖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工业暖风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智能工业暖风机,一般包括一底座、一安装于底座上的壳体、一设置于壳体上的提手,壳体内设置有风扇和加热部件,壳体的一端为进风端,壳体的另一端为出风端,用户可以通过提手来提取来智能工业暖风机,来移动该智能工业暖风机。

然而,由于该智能工业暖风机的重量较重,而提手往往强度不高,从而使得提手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工业暖风机,其使得提手的强度较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工业暖风机,包括:

一底座;

一壳体,壳体安装于底座上,壳体的一端为进风端,壳体的另一端为出风端;

一提手,提手设置于壳体上,提手包括两个连接部和一架设在两个连接部之间的握手部,握手部为中空管状结构,握手部内设置有一沿握手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强板,加强板竖直设置且加强板的上下侧边均与握手部的内壁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握手部的一端开口且由一盖板封盖。

作为优选,所述的提手上设置有一挂座,挂座上设置有一挂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座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一用于穿过线缆并对线缆进行定位的束线器,束线器具有一进线口和一出线口,进线口的轴线与出线口的轴线相垂直,底座的侧壁上设置有一用于与束线器的出线口相连通的过线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座的底面的四个边角位置分别设置有一支撑柱。

作为优选,所述的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安装架,安装架通过螺栓与壳体相连接,一继电器通过螺栓安装在安装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发热管,发热管上设置有固定抱攀,固定抱攀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一安装板,安装板靠近壳体的进风端,安装板的背离壳体的进风端的一表面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风扇转动的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的安装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通风的通孔。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工业暖风机,由于在提手内设置有加强板,加强板竖直设置且加强板的上下侧边均与握手部的内壁相连接,这样,在通过提手来提取该智能工业暖风机时,加强板可以使得提手的强度增加,从而使得提手不容易受力变形,从而使得提手不容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提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束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壳体和提手的组合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出风罩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后网罩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由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工业暖风机包括一底座10、一壳体20和一提手30。

壳体20安装于底座10上,壳体20的一端为进风端,进风端上设置有后网罩29,壳体20的另一端为出风端,出风端上设置有出风罩28,出风罩28包括有前网罩和导风罩,壳体20内设置有风扇27和发热管23,发热管通电工作时将周围的空气加热,风扇通电工作以将热风从壳体20的出风端吹出,以对周围环境进行加热。

提手30固定设置于壳体20的顶部,提手30包括两个连接部31和一架设在两个连接部31之间的握手部32,以使得握手部32与壳体20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可以供手指伸入,握手部32为中空管状结构,握手部32内设置有一沿握手部3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强板33,加强板33竖直设置且加强板33的上下侧边均与握手部32的内壁相连接,这样,加强板33可以对握手部32起到支撑加固作用,使得在通过握手部32将该智能工业暖风机提起时,加强板33可以使得握手部32的强度增加。

所述的握手部32的一端开口且由一盖板34封盖,这样,盖板34可以防止灰尘进入到握手部32内。

所述的提手30上设置有一挂座35,挂座35设置在其中一个连接部31的侧壁上,挂座35上设置有一挂孔36,这样,挂孔36可以用于吊挂铭牌。

所述的底座1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一用于穿过线缆并对线缆进行定位的束线器11,束线器11具有一进线口111和一出线口112,进线口111的轴线与出线口112的轴线相垂直,底座10的侧壁上设置有一用于与束线器11的出线口112相连通的过线孔,这样,不同粗细的线缆可以穿过束线器11然后从底座10的侧壁上的过线孔伸出,束线器11可以对线缆进行定位,以方便对不同粗细的线缆进行归置定位。

所述的底座10的底面的四个边角位置分别设置有一支撑柱12,其中靠近壳体20的出风端的两个支撑柱12的高度较高,而靠近壳体20的进风端的两个支撑柱12的高度较低,这样就可以使得壳体20的出风端稍微朝上,以避免壳体20的出风吹向地面。

所述的壳体20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安装架22,安装架22通过螺栓与壳体20相连接,一继电器21通过螺栓安装在安装架22上,安装架22为l形结构,继电器21用于控制壳体20内的发热管通断电,这样,通过安装架22来将继电器21安装到壳体20的外壁上,以使得继电器21安装方便。

所述的壳体20内的发热管23上设置有固定抱攀24,固定抱攀24与发热管23固定连接,固定抱攀24位于发热管23的端部,固定抱攀24通过螺栓锁紧固定在壳体20的内壁上,这样,就使得发热管23固定牢固。

所述的壳体20内设置有一安装板25,安装板25靠近壳体20的进风端,安装板25的背离壳体20的进风端的一表面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风扇27转动的电机26,这样,由于电机26安装在安装板25的背离壳体20的进风端一表面上,从而使得安装板25可以对电机26进行防护,以避免异物从壳体20的进风端进入而触及电机26上的带电体。

所述的安装板25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通风的通孔251,本实施例中,通孔251有四个,通孔251的设置可以增大壳体20的进风量。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应用较佳的实例做出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有其他变化,不局限于上述结构。总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工业暖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座(10);

一壳体(20),壳体(20)安装于底座(10)上,壳体(20)的一端为进风端,壳体(20)的另一端为出风端;

一提手(30),提手(30)设置于壳体(20)上,提手(30)包括两个连接部(31)和一架设在两个连接部(31)之间的握手部(32),握手部(32)为中空管状结构,握手部(32)内设置有一沿握手部(3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强板(33),加强板(33)竖直设置且加强板(33)的上下侧边均与握手部(32)的内壁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工业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握手部(32)的一端开口且由一盖板(34)封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工业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手(30)上设置有一挂座(35),挂座(35)上设置有一挂孔(3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工业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一用于穿过线缆并对线缆进行定位的束线器(11),束线器(11)具有一进线口(111)和一出线口(112),进线口(111)的轴线与出线口(112)的轴线相垂直,底座(10)的侧壁上设置有一用于与束线器(11)的出线口(112)相连通的过线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工业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0)的底面的四个边角位置分别设置有一支撑柱(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工业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20)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安装架(22),安装架(22)通过螺栓与壳体(20)相连接,一继电器(21)通过螺栓安装在安装架(2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工业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20)内设置有发热管(23),发热管(23)上设置有固定抱攀(24),固定抱攀(24)固定在壳体(20)的内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工业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20)内设置有一安装板(25),安装板(25)靠近壳体(20)的进风端,安装板(25)的背离壳体(20)的进风端的一表面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风扇(27)转动的电机(2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工业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板(25)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通风的通孔(25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工业暖风机,包括:一底座;一壳体,壳体安装于底座上,壳体的一端为进风端,壳体的另一端为出风端;一提手,提手设置于壳体上,提手包括两个连接部和一架设在两个连接部之间的握手部,握手部为中空管状结构,握手部内设置有一沿握手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强板,加强板竖直设置且加强板的上下侧边均与握手部的内壁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使得提手的强度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周军枢;方昌春;董道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宝工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2
技术公布日:2020.07.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