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磁共振被褥除潮消毒杀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30796发布日期:2020-06-23 22:43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磁共振被褥除潮消毒杀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磁共振被褥除潮消毒杀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真空磁共振被褥除潮消毒杀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微波快速家纺除螨虫(卵)的方法及处理设备。它是利用特高频电磁波的穿透能力,使放入微波腔体(加热箱)内的潮湿家纺中的水分子、活跃在家纺上的螨虫及其虫卵等以及其它有机微生物体内的极性分子,在特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摩擦、生热,从而达到在几十秒内快速升温至60℃以上,在几分钟内快速杀死螨虫及虫卵的效果。

这种方法,由于是在常压力下,对于被褥的烘干不彻底,每次烘干的时间较长,能耗也高,而且在高温环境下,会加速植物纤维的破坏和老化。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真空磁共振被褥除潮消毒杀菌装置以良好的解决上述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磁共振被褥除潮消毒杀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空磁共振被褥除潮消毒杀菌装置,包括设备柜体和设备电控制系统,所述设备柜体包括前侧表面设置的触摸屏和内部的加强型真空腔体,所述加强型真空腔体的前方设有设备门,所述加强型真空腔体中设有放置框和磁共振发生器,所述放置框的上表面和侧面均设置有若干组呈等距离分布的通孔,所述放置框的下端固定在加强型真空腔体的底面,所述磁共振发生器设置在放置框的后侧面,且磁共振发生器呈矩形阵列状上下分布设有四组,所述放置框的上方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固定在加强型真空腔体的上方内壁上,所述设备柜体的上端内部设有设备腔,设备腔中设有磁共振发生器排气阀和真空泵;

所述设备电控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单元、磁共振发生器组件阵列、显控单元、真空泵、排气阀、光纤光栅温湿度监测单元和电磁控制防电磁波泄漏门,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和v直接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之间双向电性连接,所述v直接开关电源的输出端和磁共振发生器组件阵列的输入端之间电性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和显控单元的输出端之间双向电性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的输出端和电磁控制防电磁波泄漏门的输入端之间电性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真空泵、排气阀的输入端之间电性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和光纤光栅温湿度监测单元的输出端之间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放置框呈矩形框体结构,放置框的左侧面开口。

优选的,所述设备腔呈矩形箱体结构,设备腔设置在加强型真空腔体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排气阀的上端通过二号通孔和设备柜体的内外连通,排气阀的下端通过一号通孔和加强型真空腔体连通。

优选的,所述真空泵的上端通过三号通孔和设备柜体的内外连通,所述真空泵的下端通过四号通孔和加强型真空腔体连通。

优选的,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上双向电性连接有远程数据传输单元,远程数据传输单元的输入端和显控单元的输出端之间电性连接,显控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配电单元的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磁共振发生器组件阵列由四组磁共振发生器组成。

优选的,所述光纤光栅温湿度监测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显控单元由触摸屏组成。

优选的,所述电磁控制防电磁波泄漏门由设备门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利用在真空环境下,是放入腔体内的被褥在磁共振作用下产生热量,从而达到对被褥彻底的除潮、蓬松,消毒和杀菌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下等距离分布的磁共振发生器,实现加热均匀,避免原来存在被子局部受热大烧了被子;

3.本实用新型中放置框的上表面和侧面均设置有若干组呈等距离分布的通孔,方便磁共振发生器工作时对被子进行加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设备电控制系统框图。

图中:设备柜体1、设备门2、触摸屏3、放置框4、磁共振发生器5、真空泵6、温度传感器7、湿度传感器8、排气阀9、加强型真空腔体11、设备腔12、一号通孔101、二号通孔102、三号通孔103、四号通孔104、通孔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真空磁共振被褥除潮消毒杀菌装置,包括设备柜体1和设备电控制系统,设备柜体1包括前侧表面设置的触摸屏3和内部的加强型真空腔体11,加强型真空腔体11的前方设有设备门2,加强型真空腔体11中设有放置框4和磁共振发生器5,放置框4的上表面和侧面均设置有若干组呈等距离分布的通孔41,方便磁共振发生器5工作时通过,放置框4的下端固定在加强型真空腔体11的底面,磁共振发生器5设置在放置框4的后侧面,且磁共振发生器5呈矩形阵列状上下分布设有四组,可均匀加热,避免了原来存在被子局部受热大烧了被子;

加强型真空腔体11中还可设计一些现有常见的紫外线和臭氧进行杀菌操作,为现有常见技术,在此不做赘述。紫外线灯和臭氧发生器安置于加强型真空腔体11上方内壁即可。

放置框4的上方设有温度传感器7和湿度传感器8,温度传感器7和湿度传感器8均固定在加强型真空腔体11的上方内壁上,设备柜体1的上端内部设有设备腔12,设备腔12中设有磁共振发生器排气阀9和真空泵6;

设备电控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单元、磁共振发生器组件阵列、显控单元、真空泵、排气阀、光纤光栅温湿度监测单元和电磁控制防电磁波泄漏门,中央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和48v直接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之间双向电性连接,48v直接开关电源的输出端和磁共振发生器组件阵列的输入端之间电性连接,中央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和显控单元的输出端之间双向电性连接,中央控制单元的输出端和电磁控制防电磁波泄漏门的输入端之间电性连接,中央控制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真空泵、排气阀的输入端之间电性连接,中央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和光纤光栅温湿度监测单元的输出端之间电性连接。

放置框4呈矩形框体结构,放置框4的左侧面开口,方便放置被褥。

设备腔12呈矩形箱体结构,设备腔12设置在加强型真空腔体11的上方,设备腔12可用于安装排气阀9和真空泵6。

排气阀9的上端通过二号通孔102和设备柜体1的内外连通,排气阀9的下端通过一号通孔101和加强型真空腔体11连通,保证了排气阀9顺利对加强型真空腔体11内抽取气体操作。

真空泵6的上端通过三号通孔103和设备柜体1的内外连通,真空泵6的下端通过四号通孔104和加强型真空腔体11连通,保证了真空泵6顺利对加强型真空腔体11内抽取真空操作。

中央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上双向电性连接有远程数据传输单元,远程数据传输单元的输入端和显控单元的输出端之间电性连接,显控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配电单元的输出端。

磁共振发生器组件阵列由四组磁共振发生器5组成。

光纤光栅温湿度监测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7和湿度传感器8。

显控单元由触摸屏3组成。

电磁控制防电磁波泄漏门由设备门2组成。

工作原理:本设备,主要应用在社区、学校,宾馆,医院,部队营房,及海军舰艇等对被褥的烘干、消毒杀菌。

被褥在真空环境下,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将被褥放入加强型真空腔体11中的放置框4内,关闭设备门2,磁共振发生器5对被褥进行电子扫描,是被褥内的水分子,有机分子,相互摩擦,产生热量,通过稳固传感器8监测,当温度达到36度时,真空泵6工作,将加强型真空腔体11内迅速形成负压,在真空状态下被褥的水分会迅速排除,同时被褥内的有机气体也会迅速排除,被褥在真空状态下会微微膨胀,由于真空泵6是间歇性工作,当真空泵6停止工作,同时排气阀9打开腔体内迅速恢复常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褥会被大气压迅速压扁,这时腔体内光氧管产生的大量臭氧也会被大气压入被褥当中,这样在整个的过程当中,被褥不断的膨胀压扁,自然就产生了一个物理性的拍打过程,随着温度达到50度时,机器工作停止,任务完成。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