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蒸发器固定及电机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66076发布日期:2020-08-07 18:37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蒸发器固定及电机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挂壁式空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蒸发器固定及电机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挂壁式空调,通常称分体空调、不受安装位置的限制,更易与室内装饰的搭配。挂壁式空调噪音较少,有的分体空调具有多重净化功能,可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更具有换气功能的分体空调,以保健康。

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目前存在两个常见的问题:贯流风扇的电机出线端的连接器和无法固定,空调器在跌落试验或运输试验过程容易跑位,造成空调运转容易产生异响;为节省空调器成本,空调器空间大小都压缩很小,这使蒸发器在室内机空间比较小,导致蒸发器铜管在室内机内空间很小,空调器在跌落试验或运输试验过程容易产生u管碰瘪,影响空调性能。行业里通常设计一个u管保护套,套在铜管内以保护蒸发器u管,而造成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蒸发器固定及电机固定结构,能够保证电机在运转中不转动避免电机出线端子碰塑料件产生异响,及蒸发器在运输及非正常跌落过程蒸发器不生产大的移位而保护铜管,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蒸发器固定及电机固定结构,包括底座、蒸发器左端板、蒸发器右端板和电机;

底座:底座上开设有u形骨位一和u形骨位二,u形骨位一和u形骨位二上下对应设置,底座上开设有u形槽和电机卡槽;

蒸发器左端板:蒸发器左端板通过t形卡位装配在底座上,t形卡位与u形槽紧密配合,且两者配合间隙为1mm;

蒸发器右端板:蒸发器右端板装配在底座上,蒸发器右端板上设有底边,底边上设有翻边,底边与底座底面接触;

电机:电机通过电机压盖装配在底座的电机位上,电机上的出线端子装配在电机压盖上的出线端子凹位内,电机上设有电机后垫,电机后垫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凸台,两个固定凸台分别装配在电机卡槽和电机压盖上的电机后垫卡位内。

进一步的,所述t形卡位包括t形卡位横向限位条和t形卡位骨位,t形卡位横向限位条设置在t形卡位骨位上,t形卡位骨位设置在蒸发器左端板上,保证设计的合理性。

进一步的,所述翻边与u形骨位一和u形骨位二的距离为2mm-4mm,能够起到限位作用,防止蒸发器向电机一侧移位,从而保护蒸发管的铜管不被碰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蒸发器固定及电机固定结构,具有以下好处:

1、电机后垫上的固定凸台分别装配在电机卡槽和电机压盖上的电机后垫卡位内,可以固定电机,防止电机转动碰到塑料件以产生异响;

2、蒸发器左端板通过t形卡位装配在底座上,t形卡位与u形槽紧密配合,且两者配合间隙为1mm,可以对蒸发器进行固定,防止蒸发器左右窜动;

3、翻边与u形骨位一和u形骨位二的距离为2mm-4mm,能够起到限位作用,防止蒸发器向电机一侧移位,从而保护蒸发管的铜管不被碰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机卡槽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蒸发器左端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蒸发器右端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机压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蒸发器左端板、22t形卡位、221t形卡位横向限位条、222t形卡位骨位、3蒸发器右端板、31底边、32翻边、4电机压盖、41电机后垫卡位、42出线端子凹位、5电机、51出线端子、52电机后垫、521固定凸台、6u形骨位一、7u形骨位二、8u形槽、9电机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蒸发器固定及电机固定结构,包括底座1、蒸发器左端板2、蒸发器右端板3和电机5;

底座1:底座1上开设有u形骨位一6和u形骨位二7,u形骨位一6和u形骨位二7上下对应设置,u形骨位一6和u形骨位二7以限制蒸发器向电机5侧窜动,防止撞坏蒸发器上的铜管,底座1上开设有u形槽8和电机卡槽9;

蒸发器左端板2:蒸发器左端板2通过t形卡位22装配在底座1上,t形卡位22与u形槽8紧密配合,且两者配合间隙为1mm,可以对蒸发器进行固定,防止蒸发器左右窜动;

蒸发器右端板3:蒸发器右端板3装配在底座1上,蒸发器右端板3上设有底边31,底边31上设有翻边32,底边31与底座1底面接触,翻边32可以增加强度,底边31可以接触底座1的底面;

电机5:电机5通过电机压盖4装配在底座1的电机位上,电机压盖4是通过用三颗或四颗螺钉锁紧在底座1上,电机5上的出线端子51装配在电机压盖4上的出线端子凹位42内,两者间隙5mm-30mm或者出线端子凹位42完全避空出线端子51,电机5上设有电机后垫52,电机后垫52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凸台521,两个固定凸台521分别装配在电机卡槽9和电机压盖4上的电机后垫卡位41内,可以固定电机5,防止电机5转动碰到塑料件以产生异响,固定凸台521的中心线和出线端子51的中心线成90度角,保证设计的合理性。

t形卡位22包括t形卡位横向限位条221和t形卡位骨位222,t形卡位横向限位条221设置在t形卡位骨位222上,t形卡位骨位222设置在蒸发器左端板2上,保证设计的合理性。

翻边32与u形骨位一6和u形骨位二7的距离为2mm-4mm,能够起到限位作用,防止蒸发器向电机5一侧移位,从而保护蒸发管的铜管不被碰扁。

在使用时:电机5上的出线端子51装配在电机压盖4上的出线端子凹位42内,两者间隙5mm-30mm或者出线端子凹位42完全避空出线端子51;

电机后垫52上的固定凸台521分别装配在电机卡槽9和电机压盖4上的电机后垫卡位41内,可以固定电机5,防止电机5转动碰到塑料件以产生异响,固定凸台521的中心线和出线端子51的中心线成90度角,保证设计的合理性;

蒸发器左端板2通过t形卡位22装配在底座1上,t形卡位22与u形槽8紧密配合,且两者配合间隙为1mm,可以对蒸发器进行固定,防止蒸发器左右窜动;

u形骨位一6和u形骨位二7以限制蒸发器向电机5侧窜动,防止撞坏蒸发器上的铜管;

翻边32与u形骨位一6和u形骨位二7的距离为2mm-4mm,能够起到限位作用,防止蒸发器向电机5一侧移位,从而保护蒸发管的铜管不被碰扁。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