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暖通空调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2363发布日期:2020-08-14 19:52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暖通空调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器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暖通空调过滤器提高仪表测量的准确度。



背景技术:

暖通空调是具有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功能的空调器。由于暖通空调的主要功能包括: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这三个方面,取这三个功能的综合简称,即为暖通空调,是指室内或车内负责暖气、通风及空气调节的系统或相关设备暖通空调是分户的中央空调,中央空调它最大特点,是能够创造一种舒适的室内环境。而家居一般的分体的空调,它只能解决冷暖问题,而解决不了空气处理过程。

现有技术中的暖通空调过滤器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过滤网易堵塞、积尘,过滤效果变低,需要人工对其进行清理,人工清理较为不便;由于其暖通空调过滤器的连接结构复杂,需要将其拆开进行清理,给人们的清理过程造成了不便,造成了清理的效率低下;而且,由于暖通空调过滤器的外侧封闭,不好对其内部的过滤情况进行观察,当发现暖通空调过滤器不工作时,其内部的过滤装置已经发生损坏;

而且,当暖通空调过滤器在使用时,不好清理集尘盒内部过滤的杂质,因此暖通过滤器在使用过程中仍在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一种暖通空调过滤器成为整个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暖通空调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壳体,所述过滤器壳体的左侧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过滤器壳体的右侧设置有出风口,所述过滤器壳体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活性炭过滤层、纤维球过滤层和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活性炭过滤层、纤维球过滤层和第二过滤网呈竖直状态设置在过滤器壳体的内部,所述过滤器壳体由横向的第一连接卡板和纵向的第二连接卡板构成,所述第一连接卡板和纵向的第二连接卡板在卡接处的上方设置有密封条,所述过滤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集尘盒,所述第一过滤网、活性炭过滤层、纤维球过滤层和第二过滤网与集尘盒之间设置有四组通孔,并通过通孔与集尘盒之间实现联通。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上宽下窄,截面呈梯形结构设置,防止灰尘在过滤器壳体内部的堆积,方便使灰尘落入到集尘盒中。

进一步地,所述集尘盒设置包括四组,每组分别与第一过滤网、活性炭过滤层、纤维球过滤层和第二过滤网联通,所述集尘盒可抽合连接在过滤器壳体的底部,实现不同过滤网之间的灰尘堆积。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器壳体的外侧设置有四组观察孔,所述观察孔呈椭圆状结构设置,分别用于第一过滤网、活性炭过滤层、纤维球过滤层和第二过滤网的观察,观察孔的设置,既方便实时观察内部的过滤网过滤情况,也方便实时进行打开清理。

进一步地,所述集尘盒的顶部安装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设置在集尘盒滑动连接处的上方,方便将集尘盒抽出,清理集尘盒内部的灰尘和杂质。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出风口与过滤器壳体连接处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用于与进风口、出风口联通,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集尘盒的前侧设置有方便手指抽合的凹槽,方便进行打开集尘盒。

进一步地,所述观察孔采用透明材质制作,铰接设置在过滤器壳体的前侧,所述观察孔的外圆周面包裹设置有硅胶密封层,硅胶密封层使观察孔密封连接在过滤器壳体上,当暖通过滤器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打开观察孔进行维修相对应的过滤部位,不需要进行整体结构的拆开,方便进行维修,给使用者带来了便捷。

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观察孔等结构的设计,既可以实时观察暖通过滤器内部以及过滤网表面的杂质堆积情况及集尘盒内侧的收集情况,也可以根据需要,打开相对应的观察孔,进行对应的过滤装置的维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对整体结构进行拆卸维修的问题,节约了维修时间;集尘盒设计呈抽屉式,随时可以打开进行内部灰尘的清理;本实用新型通过其简单的技术方案便于及时清理,避免观察不便,导致不能很好的确定清理时间,导致使用不便,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暖通空调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暖通过滤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集尘盒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过滤器壳体,2、进风口,3、出风口,4、第一过滤网,5、活性炭过滤层,6、纤维球过滤层,7、第二过滤网,8、第一连接卡板,9、第二连接卡板,10、密封条,11、集尘盒,12、通孔,13、观察孔,14、密封垫,1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介绍。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提供了一种暖通空调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壳体1,所述过滤器壳体1的左侧设置有进风口2,所述过滤器壳体1的右侧设置有出风口3,所述过滤器壳体1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网4、活性炭过滤层5、纤维球过滤层6和第二过滤网7,所述第一过滤网4、活性炭过滤层5、纤维球过滤层6和第二过滤网7呈竖直状态设置在过滤器壳体1的内部,所述过滤器壳体1由横向的第一连接卡板8和纵向的第二连接卡板9构成,所述第一连接卡板8和纵向的第二连接卡板9在卡接处的上方设置有密封条10,所述过滤器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集尘盒11,所述第一过滤网4、活性炭过滤层5、纤维球过滤层6和第二过滤网7与集尘盒11之间设置有四组通孔12,并通过通孔与集尘盒11之间实现联通。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第一过滤网4、活性炭过滤层5、纤维球过滤层6和第二过滤网7进行灰尘和杂质的过滤,过滤后的杂质分别通过四组通孔12落入到集尘盒中,过滤后,暖风从出风口吹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阐述,所述通孔12上宽下窄,截面呈梯形结构设置,上宽下窄结构的设计,便于杂质和灰尘落入到集尘盒中,防止灰尘在底部堆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阐述,所述集尘盒11设置包括四组,每组分别与第一过滤网4、活性炭过滤层5、纤维球过滤层6和第二过滤网7联通,所述集尘盒11可抽合连接在过滤器壳体1的底部,集尘盒中分为四个部分,分别用于不同杂质的收集,集尘盒设计成抽屉的连接结构,方便对集尘盒的内部进行清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阐述,所述过滤器壳体1的外侧设置有四组观察孔13,所述观察孔13呈椭圆状结构设置,分别用于第一过滤网4、活性炭过滤层5、纤维球过滤层6和第二过滤网7的观察,观察孔13的设计,不仅可以实时观察内部的灰尘杂质过滤情况,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打开相对应的观察孔进行相关的过滤网的清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阐述,所述集尘盒11的顶部安装设置有密封垫14,所述密封垫14设置在集尘盒11滑动连接处的上方,密封垫的设计,防止灰尘从集尘盒的内部飘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阐述,所述进风口2、出风口3与过滤器壳体1连接处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用于与进风口2、出风口3联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阐述,所述集尘盒11的前侧设置有方便手指抽合的凹槽15,方便进行打开集尘盒,将内部的灰尘清理即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阐述,所述观察孔13采用透明材质制作,铰接设置在过滤器壳体1的前侧,所述观察孔13的外圆周面包裹设置有硅胶密封层,硅胶密封层的设计,保证了观察孔的密封性,防止灰尘从观察孔13中飘出。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空气从进风口2中进入时,通过第一过滤网4、活性炭过滤层5、纤维球过滤层6和第二过滤网7进行过滤其中的杂质,过滤后的杂质进入到集尘盒11中,每个过滤网在集尘盒中对应相对应的集尘位置,区域分明;当需要进行清理时,只需要手抠凹槽15,将集尘盒11拉出即可,将内部的杂质清理;观察孔13设计成铰接连接的结构,既可以实时的观察暖通过滤器内部的过滤情况,也可以根据需要打开观察孔13,进行内部过滤网的清洗,避免过滤网发生损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