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箱及使用该水箱的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16076发布日期:2020-08-18 20:07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箱及使用该水箱的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水领域,尤其一种水箱及使用该水箱的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冷风扇、塔扇、空调扇等家电均设置有用于储水的水箱,然而,现有水箱的水箱盖功能单一,要么仅起到封闭开口、遮丑的作用,要么只设置有导流结构而对水流进行引导。

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9605371u、题为家用电器储水箱及家用电器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包括:水箱主体(10),具有容纳水的储水腔(11);水箱盖(20),安装在所述水箱主体(10)上,所述水箱盖(20)上开设有与家用电器管路对应的进水口(21);其中,所述电器储水箱还包括临近所述进水口(21)设置的引流结构,所述引流结构包括成型在所述水箱主体(10)上,沿所述储水腔(11)底部向上延伸的引流板(13),所述引流板(13)的延伸的末端临近所述进水口(21)设置。所述引流结构还包括成型在所述水箱盖(20)上,在所述进水口(21)处倾斜形成的对所述进水口(21)进水方向进行导向的导向面(23),所述引流板(13)具有朝向所述进水口(21)进水方向弯折的引流面(131)。所述水箱盖(20)在所述进水口(21)处成型有导水板(25),以对所述管路流出的水集中至所述导向面(23)。该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不足:虽然水箱盖设置有导水板以及导向面,但并不具有遮蔽功能,进水口相对于水箱仍然裸露在外,影响美观,而且该种结构设计由于缺乏导水沟槽,在引导较大水流时容易发生外溢的情况。

再例如,授权公告号cn203413784u、水箱及具有其的除湿机和空调器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包括水箱主体和水箱盖,所述水箱盖上设置有进水口,还包括引流装置,所述引流装置的一端与进水口相抵接,所述引流装置另一端引入到所述水箱主体的底部。所述水箱盖设置有集水部及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集水部相通,所述引流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水口相通。所述集水部和所述引流通道均为设置在所述水箱盖上表面的凹槽。该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不足:集水部和引流通道相对于水箱裸露在外,水箱盖并无遮蔽上述结构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箱盖兼具导流和遮蔽功能、水箱盖自身即可形成导流结构而无需再在水箱内设置相应导流结构,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即使水流较大也不会发生外溢导流效果好的水箱,以及使用该水箱的电器。

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箱,包括水箱本体和水箱盖,所述水箱本体上设置有水箱开口,所述水箱盖设置在所述水箱开口处,所述水箱盖能够在闭合位和导流位之间转换以盖合和打开所述水箱开口,所述水箱盖处于导流位时,所述水箱盖本身能够形成导流结构以引导水流进入所述水箱内。

其中,所述水箱本体由水箱壁围合而成,所述水箱盖通过限位结构与所述水箱壁相配合。

其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水箱盖上的挡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水箱壁上的挡块或者水箱壁本身,所述挡件与所述挡块相配合以防止位于导流位的所述水箱盖从所述水箱开口处脱出,以及防止位于闭合位的所述水箱盖从所述水箱开口处掉进所述水箱内。

其中,所述水箱盖包括封挡面和沿所述封挡面内侧向所述水箱内部延伸的侧屏面,所述挡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侧屏面上的挡片,所述挡块为设置在所述水箱壁内侧的挡壁或者所述水箱壁本身,所述挡片与所述挡壁或者所述水箱壁本身相配合以防止所述水箱盖从所述水箱开口处脱出;所述挡件还包括所述封挡面,所述封挡面与所述挡壁或者所述水箱壁本身相配合以防止所述水箱盖经过所述水箱开口掉进所述水箱内。

其中,所述挡片设置在所述侧屏面的末端并相对于所述水箱开口的中心向外地延伸。

其中,所述水箱盖还包括承接面,所述承接面的一端与所述封挡面内侧相接,所述承接面的另一端向所述水箱内部延伸,所述水箱盖位于导流位时所述承接面引导水流进入所述水箱内。

其中,所述承接面与所述封挡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其中,所述承接面与所述侧屏面相连接形成导流槽。

其中,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水箱盖一端的挡脚和/或设置在所述水箱盖相对端的卡扣,所述挡脚和所述卡扣分别与所述水箱壁相配合。

其中,所述挡脚至少呈“┐”型。

其中,“┐”型挡脚2的一个分支上设置有槽沟20,所述槽沟能够与所述水箱壁相配合,“┐”型所述挡脚的另一个分支相对于所述水箱开口中心向外地延伸并位于所述水箱壁以内。

其中,所述卡扣呈“倒u”型设置在所述水箱盖上。

其中,所述卡扣“倒u”型弯折处朝向所述水箱内部,“倒u”型所述卡扣的一个分支与所述水箱盖相连接,“倒u”型所述卡扣的另一个分支与所述水箱壁相配合并且该分支上设置有凸点。

一种电器,使用上述水箱。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水箱盖能够在闭合位和导流位之间转换,用户只需推进和拉出水箱盖即可闭合和打开水箱开口,闭合水箱开口的同时也将水箱盖的繁杂结构隐藏到水箱内,具有遮丑功能,同时水箱盖本身即为导流结构,当水箱盖位于导流位时引导水流进入水箱中;水箱盖的侧屏面和承接面形成导流槽,水箱盖位于导流位时,倾倒在封挡面内侧的水流顺势流向承接面,再通过导流槽流入水箱内,该种结构设计无需再在水箱内设置导流结构部件,结构简单、方便生产;挡件与挡块或者水箱壁相配合能够限制水箱盖不从水箱开口脱出也不会通过水箱开口掉进水箱内,通过设置在侧屏面上的挡片、封挡面分别和挡壁或者水箱壁相配合,实现上述双向限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承接面与封挡面呈钝角,有利于水流进入水箱中而不会滞留在导流槽内,即使应对较大水流也不会发生外溢的现象;通过挡脚和/或卡扣与水箱壁相配合,使水箱盖大致地实现在水箱壁上开合转动,便于用户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水箱立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水箱盖位于闭合位的水箱侧部剖视示意图。

图3为水箱盖位于导流位的水箱侧部剖视示意图。

图4为水箱盖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水箱盖外侧结构示意图。

1水箱、11水箱本体、110水箱开口、111水箱壁、1110挡壁、12水箱盖、121封挡面、122侧屏面、1220挡片、123承接面、2挡脚、20沟槽、3卡扣、30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参见图1至图3所示,一种水箱1,包括水箱本体11和水箱盖12,水箱本体11上设置有水箱开口110,水箱盖12设置在水箱开口110处,水箱盖12能够在闭合位和导流位之间转换以盖合和打开水箱开口110,水箱盖12处于导流位时,水箱盖12本身能够形成导流结构以引导水流进入水箱1内。该种结构设计水箱盖能够在闭合位和导流位之间转换,用户只需推进和拉出水箱盖即可闭合和打开水箱开口,闭合水箱开口的同时也将水箱盖的繁杂结构隐藏到水箱内,具有遮丑功能,同时水箱盖本身即为导流结构,当水箱盖位于导流位时能够引导水流进入水箱中,双效功能结合为一体,集约化程度更高。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水箱本体11由水箱壁111围合而成,水箱盖12通过限位结构与水箱壁111相配合。

参见图1至图3所示,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水箱盖12上的挡件,以及设置在水箱壁111上的挡块或者水箱壁111本身,挡件与挡块相配合以防止位于导流位的水箱盖12从水箱开口110处脱出,以及防止位于闭合位的水箱盖12从水箱开口110处掉进水箱1内。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水箱盖12包括封挡面121和沿封挡面121内侧向水箱1内部延伸的侧屏面122,挡件包括设置在侧屏面122上的挡片1220,挡块为设置在水箱壁111内侧的挡壁1110或者水箱壁111本身,挡片1220与挡壁1110或者水箱壁111本身相配合以防止水箱盖12从水箱开口110处脱出;挡件还包括封挡面121,封挡面121与挡壁1110或者水箱壁111本身相配合以防止水箱盖12经过水箱开口110掉进水箱1内。通过设置在侧屏面上的挡片、封挡面分别和挡壁或者水箱壁相配合,实现上述双向限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优选地,侧屏面122的起始端位于封挡面121的中部位置而非边缘。挡块也可以是水箱壁111本身,例如水箱壁111的厚度较大,水箱壁111的外层与封挡面121拼合,水箱盖12盖合在水箱开口110处,外观整洁,或者封挡面121叠盖在水箱壁111的外层之外,水箱盖12盖合在水箱开口110外;水箱壁111的内层继续向水箱开口110的中心处延伸并截至与侧屏面122接触之前。该种结构设计虽模具生产难度大,但利于简化限位结构。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挡片1220设置在侧屏面122的末端并相对于水箱开口110的中心向外地延伸。该种结构设计有利于与挡壁或者水箱壁本身配合,而且不会占用导流结构的空间,不会对导流功能造成影响。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水箱盖12还包括承接面123,承接面123的一端与封挡面121内侧相接,承接面123的另一端向水箱1内部延伸,水箱盖12位于导流位时承接面123引导水流进入水箱1内。

参见图2、图3所示,承接面123与封挡面12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该种结构设计有利于水流进入水箱中而不会滞留在导流槽内,即使应对较大水流也不会发生外溢的现象。

参见图1所示,承接面123与侧屏面122相连接形成导流槽。导流槽作为导流结构的一部分,承担着将水流运输进水箱的任务,用户可以将水倒在封挡面的内侧,水流顺势流向承接面,进而通过导流槽流入水箱中。

参见图4、图5所示,限位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水箱盖12一端的挡脚2和/或设置在水箱盖12相对端的卡扣3,挡脚2和卡扣3分别与水箱壁111相配合。通过挡脚和/或卡扣与水箱壁相配合,使水箱盖大致地实现在水箱壁上开合转动,便于用户操作。

参见图4、图5所示,挡脚2至少呈“┐”型。

参见图5所示,“┐”型挡脚2的一个分支上设置有槽沟20,槽沟20能够与水箱壁111相配合,“┐”型挡脚2的另一个分支相对于水箱开口110中心向外地延伸并位于水箱壁111以内。优选地,挡脚2设置在封挡面121的内侧或者设置在承接面123的下侧,“┐”型挡脚2跨于水箱壁111上,该种结构设计使得水箱盖位于导流位时,挡脚的分支能够起到防止水箱盖从水箱开口脱出的作用。优选地,与封挡面121或者承接面123相连接的分支上设置有槽沟20,该种结构设计在水箱盖位于导流位时,可以使水箱壁卡在槽沟内,便于控制水箱盖的运动轨迹,方便用户操作。

参见图1至图5所示,卡扣3呈“倒u”型设置在水箱盖12上。优选地,卡扣3设置在封挡面121的侧壁边缘。

参见图2至图4所示,卡扣3“倒u”型弯折处朝向水箱1内部,“倒u”型卡扣3的一个分支与水箱盖12相连接,“倒u”型卡扣3的另一个分支与水箱壁111相配合并且该分支上设置有凸点30。优选地,“倒u”型卡扣3的一个分支与封挡面121的侧壁边缘相连接,“倒u”型卡扣的另一个分支通过凸点30与水箱壁111相配合,凸点30能够与水箱壁111卡合。当需要将封挡面121盖合在水箱开口110处时,将卡扣3推入水箱壁111以内,卡扣3上的凸点30与水箱壁111卡合;当需要将封挡面121拉出以打开水箱开口110时,按压“倒u”型结构产生形变,此时凸点30脱离水箱壁111。

一种电器,使用上述水箱。

尽管上述已经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理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变换,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其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限定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