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机接水盘及座吊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99089发布日期:2020-11-13 12:25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内机接水盘及座吊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室内机接水盘及座吊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空调已成为人们办公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轻型商用座吊两用安装空调,由于需实现座式与吊式两种安装方式,所以侧端盖结构及其安装环境要求比较复杂。

普通的座吊两用室内机,显示盒一般装置在室内机接水盘的背面,通过在接水盘的背面上靠近中间的部位设置一个凹槽用于容纳固定显示盒,然后通过面板固定,但是,由于显示盒一般需要跟控制盒通过线路进行连接,该安装方式需要在接水盘上加工出用于布置连接线的走线槽,装配麻烦且不便于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室内机接水盘及座吊机,通过将安装槽设置在接水盘一端的背面上且至少一端开口设置,保证了显示盒装配的便捷性和连接的稳定性,并且大大提高了显示盒连接线装配和固定的便捷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室内机接水盘,包括引水板,在所述引水板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在所述引水板的背面设置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容纳放置显示盒,所述安装槽的左端和/或右端呈开口状设置。

本申请公开的室内机接水盘,结构合理,一方面便于显示盒的安装固定,另一方面也便于梳理固定显示盒的连接线,提高显示盒的装配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设置在所述引水板左端和/或右端的端部。

该设置便于显示盒的装配,且便于布置固定显示盒连接线。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设置在引水板与所述第二端板连接的端部,所述安装槽靠近所述第二端板的一侧的端部呈开口状设置。

该设置即保证了显示盒与接水盘装配后与面板接触外观的完整性,又达到了避免显示盒受到电控元器件干扰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设置在引水板与所述第一端板连接的端部,所述安装槽靠近所述第一端板的一侧的端部呈开口状设置。

该设置在接水盘背面的右端设置有安装槽,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

进一步的,在接水盘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呈镜像设置的两个安装槽。

该设置既保证了显示盒内灯板的正常工作,又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

进一步的,在所述引水板的正面设置有凸起的容纳部,所述安装槽开设在容纳部的背面。

该设置用于增加安装槽的深度,保证安装槽对显示盒容纳、限位的可靠性,提高了接水盘的适用性,并且保证了盖接在安装槽上面板的平整性。

进一步的,在所述引水板的一端设置集水板,所述集水板与所述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垂直连接,在所述集水板与所述引水板的连接处形成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形成在所述引水板的正面,所述安装槽设置在引水板的背面上远离所述集水槽的一端。

该设置将安装槽与集水槽分别设置在引水板的两端,既保证了接水盘的接水效果,同时避免了有冷凝水流向安装槽,从而影响安装槽内显示盒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槽呈倾斜状设置,在所述集水槽的最低端设置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与所述集水槽形成下降的台阶面,在所述排水槽内设置排水口。

该设置公开了一种接水盘上集水槽的结构,将集水槽倾斜设置且在集水槽的最低端设置有下沉的排水槽,使得接水盘上引流的冷凝水能够高效的从排水槽内的排水口流出,避免汇积或者长时间无法流程导致的霉变。

进一步的,在所述引水板的背面上设置加强筋。

该设置增强了引水板的强度,避免引水板在使用时受到外力作用变形。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座吊机,在座吊机上设置有如上述所述的室内机接水盘。

所述座吊机与上述室内机接水盘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接水盘与显示盒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接水盘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接水盘内水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接水盘,101-引水板,102-集水板,102a-集水板引水面,103-第一端板,104-第二端板,105-集水槽,106-容纳部,107-排水槽,108-排水口,109-加强筋,2-安装槽,3-显示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室内机接水盘,包括引水板101,在所述引水板101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端板103、第二端板104,在所述引水板101的背部设置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用于容纳放置显示盒3,所述安装槽2的左端和/或右端呈开口状设置。

本申请公开的室内机接水盘,如图1、图2所示,将显示盒3放置于接水盘上设置的安装槽2内,所述的安装槽2四面封闭,在实际安装过程中,显示盒3的上端面与面板安装接触,实现封闭安装,将安装槽2的左端和/或右端设置为开口状,用于显示盒走线,显示盒3的连接线路直接可以从安装槽的开口端向外延伸连接。

该设置结构合理,一方面便于显示盒的安装固定,另一方面也便于梳理固定显示盒的连接线,提高显示盒的装配效率。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2设置在所述引水板101左端和/或右端的端部。

该设置便于显示盒3的装配,且便于布置固定显示盒连接线。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述安装槽2设置在引水板101与所述第二端板104连接的端部,所述安装槽2靠近所述第二端板104的一侧的端部呈开口状设置。

如图1所示,将安装槽2设置在接水盘1的左端,且安装槽四面封闭,上端面与面板安装接触,实现显示盒的限位,安装槽仅剩左端开口。该设置即保证了显示盒与接水盘装配后与面板接触外观的完整性,又达到了避免显示盒受到电控元器件干扰的作用。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述安装槽2设置在引水板101与所述第一端板103连接的端部,所述安装槽2靠近所述第一端板103的一侧的端部呈开口状设置。

该设置在接水盘1背板的右端设置有安装槽2,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

优选的,在接水盘1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呈镜像设置的两个安装槽2,既保证了显示盒内灯板的正常工作,又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在所述引水板101的一端设置集水板102,所述集水板102与所述第一端板103、第二端板104垂直连接,在所述集水板102与所述引水板101的连接处形成集水槽105,所述集水槽105形成在所述引水板101的正面,所述安装槽2设置在引水板101的背面上远离所述集水槽105的一端。

该设置将安装槽2与集水槽105分别设置在引水板101的两端,既保证了接水盘1的接水效果,同时避免了有冷凝水流向安装槽2,从而影响安装槽2内显示盒3的正常工作。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在所述引水板101的正面设置有凸起的容纳部106,所述安装槽2开设在容纳部106的背面。

该设置用于增加安装槽2的深度,保证安装槽2对显示盒3容纳、限位的可靠性,提高了接水盘1的适用性,并且保证了盖接在安装槽2上面板的平整性。优选的,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所述容纳部106的侧边与所述引水板101的正面呈弧形过渡状接触连接,保证引水板101正面的引水效果。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述集水槽105呈倾斜状设置,在所述集水槽105的最低端设置排水槽107,所述排水槽107与所述集水槽105形成下降的台阶面,在所述排水槽107内设置排水口108。

该设置公开了一种接水盘上集水槽的结构,将集水槽105倾斜设置且在集水槽105的最低端设置有下沉的排水槽107,使得接水盘1上引流的冷凝水能够高效的从排水槽107内的排水口108流出,避免汇积或者长时间无法流程导致的霉变。优选的,所述集水槽105可以从一端向另一端呈整体的倾斜状设置,所述排水槽107设置在集水槽105的最低端;所述集水槽105可以呈中间高、两端低的结构设置,分别在集水槽105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沉降的排水槽107,在排水槽107内各设置一个排水口108。如图4所示,图中的箭头指示接水盘1正面冷凝水的流动方向,将集水槽105设置为中间高、两端低的结构,集水槽105内的冷凝水从中间向两端分别流淌入两个排水槽107中,两个排水槽107内的冷凝水通过排水口108流向排水管中,该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冷凝水的排出效率。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述集水板102靠近所述集水槽105的侧面为集水板引水面102a,所述集水板引水面102a呈倾斜状设置。

该设置便于对集水板102上产生的冷凝水进行引流。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在所述引水板101的背面上设置加强筋109。所述加强筋109可以设置多条,多条加强筋109可以呈平形状设置,也可以呈格栅状设置。如图1、图2所示,多条加强筋109与安装槽2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在所述安装槽2的两侧同样设置有加强筋109。

该设置增强了引水板101的强度,避免引水板101在使用时受到外力作用变形。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座吊机,所述座吊机上设置有如实施例中所述的接水盘1。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