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生产用强力吹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43320发布日期:2020-12-11 15:12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生产用强力吹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制备领域,涉及一种电缆生产用强力吹干装置。



背景技术:

炼目前在电缆制备过程中,通过需要采用进入水槽清洗、冷却后吹干电缆表面,标印、电火花击穿检验和外径偏心,在进行吹干时,是通过高压或大流量空气通过通风管的方式送到生产线上,依靠强大的气流将电缆表面的水分吹成水雾气,散发到空气中,以实现电缆干燥的目的,由于使用的气流压力比较足够将水分变成水雾气,所以这一设备需要的体积空压房较为庞大,其需要有工作人员进行实时观察,不仅设备投资高,耗能大,而且不能自动化产能低、不能足够的节约能源、节省设备投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上述常见的电缆吹干时,投资高、投资设备占地面积大且自动化水平不够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生产用强力吹干装置,包括第一外壳体、第二外壳体、中间连接件,所述第一外壳体、第二外壳体通过中间连接件可拆卸地安装为一整体,第一外壳体、第二外壳体内侧面形成一前端为圆柱体、后端为圆锥体的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贯穿有电缆,其中空腔内部沿径向方向设置有多组环形凹,环形凹槽内部设置有多组气孔。

作为改进,还包括开孔,所述开孔设置有对组,成对地对称开设在第一外壳体、第二外壳体外表面,其中开孔外表面与外界的旋涡气泵相连通,内表面底部通过气孔分支与环形凹槽连通。

作为改进,所述气孔分支包括倾斜分支凹槽、垂直分支凹槽,其中每一组开孔底部设置有至少一组倾斜分支凹槽和一组垂直分支凹槽,设置垂直分支凹槽与水平线线的夹角为10-40°。

作为改进,所述开孔设置有两对,对称地安装在第一外壳体、第二外壳体外表面;其中垂直分支凹槽设置有四组,每一组独立地与一组开孔底部连接;垂直分支凹槽设置有4-12组,独立地与一组开孔底部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缆生产用强力吹干装置,是通过设置电缆吹干空腔的结构进行改进,一方面在空腔内部设置多排垂直于进缆方向的环形槽口,在槽孔内间隔地设置有多组气孔;另一方面在吹干装置的底部设置有上下对称的多对开孔,开孔的一端连通外界旋涡气泵,另一端连通内部空腔,利用外界的气泵气体交换实现电缆表面的气体吹干。同时,在开孔底部与空腔连通方式作出改进,设置为垂直分支和倾斜分支连通两种方式,另外设置斜面的角度为10--40°,能够实现最佳的气流流动,加快电缆表面水分的吹干。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f-f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俯视图的b-b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俯视图的a-a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h-h截面图。

附图中:1、第一外壳体;2、第二外壳体;3、空腔;4、开孔;5、环形凹槽;6、倾斜分支凹槽;7、垂直分支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一种电缆生产用强力吹干装置,包括第一外壳体1、第二外壳体2、中间连接件,所述第一外壳体1、第二外壳体2通过中间连接件可拆卸地安装为一整体,第一外壳体1、第二外壳体2内侧面形成一前端为圆柱体、后端为圆锥体的空腔3,所述空腔3内部贯穿有电缆,其中空腔3内部沿径向方向设置有多组环形凹槽5,环形凹槽5内部设置有多组气孔。

还包括开孔4,所述开孔4设置有对组,成对地对称开设在第一外壳体1、第二外壳体2外表面,其中开孔4外表面与外界的旋涡气泵相连通,内表面底部通过气孔分支与环形凹槽5连通。

所述气孔分支包括倾斜分支凹槽6、垂直分支凹槽7,其中每一组开孔4底部设置有至少一组倾斜分支凹槽6和一组垂直分支凹槽7,设置垂直分支凹槽7与水平线线的夹角为10-40°。

所述开孔4设置有两对,对称地安装在第一外壳体1、第二外壳体2外表面;其中垂直分支凹槽7设置有四组,每一组独立地与一组开孔4底部连接;垂直分支凹槽7设置有4-12组,独立地与一组开孔4底部连接。

实施例1

中间连接件选用活动活页,可拆卸地将第一外壳体1、第二外壳体2整合为一整体,开孔4设置有4组,分别对称地安装在第一外壳体1、第二外壳体2顶部、底部。其中设置有环形凹槽5至少四组,环形凹槽5内部设置有多组气孔。

同时,倾斜分支凹槽6设置有8组或12组,垂直分支凹槽7设置有4组,电缆通过空腔3时,启动外界的旋涡气泵进行气体流通,能够快速高效的对电缆表面进行吹干操作,大大地减少了电缆表面吹干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缆生产用强力吹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壳体(1)、第二外壳体(2)、中间连接件,所述第一外壳体(1)、第二外壳体(2)通过中间连接件可拆卸地安装为一整体,第一外壳体(1)、第二外壳体(2)内侧面形成一前端为圆柱体、后端为圆锥体的空腔(3),所述空腔(3)内部贯穿有电缆,其中空腔(3)内部沿径向方向设置有多组环形凹槽(5),环形凹槽(5)内部设置有多组气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生产用强力吹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孔(4),所述开孔(4)设置有对组,成对地对称开设在第一外壳体(1)、第二外壳体(2)外表面,其中开孔(4)外表面与外界的旋涡气泵相连通,内表面底部通过气孔分支与环形凹槽(5)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生产用强力吹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分支包括倾斜分支凹槽(6)、垂直分支凹槽(7),其中每一组开孔(4)底部设置有至少一组倾斜分支凹槽(6)和一组垂直分支凹槽(7),设置垂直分支凹槽(7)与水平线的夹角为10-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生产用强力吹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4)设置有两对,对称地安装在第一外壳体(1)、第二外壳体(2)外表面;其中垂直分支凹槽(7)设置有4-12组,独立地与一组开孔(4)底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生产用强力吹干装置,包括第一外壳体、第二外壳体、中间连接件,第一外壳体、第二外壳体通过中间连接件可拆卸地安装为一整体,第一外壳体、第二外壳体内侧面形成一前端为圆柱体、后端为圆锥体的空腔,空腔内部贯穿有电缆,其中空腔内部沿径向方向设置有多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部设置有多组气孔。本装置是通过设置电缆吹干空腔的结构进行改进,一方面在空腔内部设置多排垂直于进缆方向的环形槽口,在槽孔内间隔地设置有多组气孔;另一方面在吹干装置的底部设置有上下对称的多对开孔,开孔的一端连通外界旋涡气泵,另一端连通内部空腔,利用外界的气泵气体交换实现电缆表面的气体吹干,极大地提高了电缆表面水分吹干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杜德鑫;张利成;张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舒欣扬电工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6
技术公布日:2020.1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