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音式正压蒸发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07001发布日期:2020-05-01 22:11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静音式正压蒸发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发式加湿器,更具体的说,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静音式正压蒸发加湿器。



背景技术:

蒸发式加湿器是利用风扇产生气流,当气流经过蒸发器时,使蒸发器上附着的水分子蒸发并与气流一并排出,从而使室内空气保持湿润。由于风扇需要电机驱动,并且风扇安装在加湿器壳体的上方,风扇转动在壳体中形成负压而产生气流,但电机运行亦会同时产生噪音,进而对加湿器壳体的密封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因考虑噪音问题使风扇的转速受到了限制,进而限制了加湿器的最大加湿量,并且此类结构的加湿器大多为水箱下置式,气流由壳体的侧面进入后再由顶部排出,如此的结构不仅无法控制加湿器产品整体的体积,还影响其设计的美观性,因此有必要针对此类结构的蒸发式加湿器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静音式正压蒸发加湿器,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同类加湿器运行时易产生噪音,且体积较大,美观性不足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静音式正压蒸发加湿器,所述的加湿器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有储水槽,所述储水槽内设有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下方安装有风扇,所述风扇的进风端与外壳体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外壳体上部还安装有水箱,所述蒸发器环绕于所述水箱的下部,且所述水箱还通过进水口与储水槽相连通;所述外壳体的上部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风扇的出风端相连通,所述蒸发器置于所述出风口与风扇的出风端之间。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上安装有消音棉,所述消音棉的位置与所述蒸发器的位置相对应。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水箱的纵截面呈t形,且储水槽内安装有机械阀,所述机械阀与进水口相对应,用于由机械阀控制由进水口进入储水槽中的水量。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壳体的顶部设有盖体,所述水箱置于盖体的正下方,所述出风口置于盖体边缘外侧。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水箱的外壁与外壳体的内壁之间具有气流通道,所述蒸发器置于气流通道内,且所述蒸发器与水箱的外壁、外壳体的内壁之间均具有间隙,所述气流通道分别与出风口、风扇的出风端相连通,用于由风扇产生气流,其中一部分气流经由气流通道进入蒸发器的内部,并穿过蒸发器后再由出风口排出,另一部分气流经由气流通道经过蒸发器的外部后,由出风口排出。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蒸发器为圆筒形的纤维滤芯,所述外壳体的外部轮廓呈圆柱形。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储水槽的内部还安装有紫外线灭菌灯。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储水槽的下部安装有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一加热器的发热部与储水槽的底部相接触。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风扇与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电机安装在外壳体内并置于所述风扇的上方。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进风口置于所述外壳体的底部,且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还安装有第二加热器,所述第二加热器置于所述进风口与风扇进风端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将风扇安装在蒸发器的下部,并在外壳体的下部增设进风口,使风扇电机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可由蒸发器进行阻隔与吸收,从而有效降低加湿器运行时的噪音,因此可通过增大风扇的转速来提升单位时间的加湿量,并且通过将蒸发器环绕于水箱的下部,亦可进一步缩小加湿器的体积,结合下置的进风口亦可提升加湿器整体的美观性,同时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静音式正压蒸发加湿器结构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

图4为用于说明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外壳体、2为储水槽、3为蒸发器、4为风扇、5为进风口、6为水箱、7为出风口、8为进水口、9为机械阀、10为盖体、11为气流通道、12为第一加热器、13为电机、14为第二加热器、15为消音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参考图1与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静音式正压蒸发加湿器,该加湿器包括外壳体1,在外壳体1的内部设有储水槽2,并且该储水槽2最好设计为环形,以便于在储水槽2内放置蒸发器3,该蒸发器3的作用是将储水槽2中的水通过毛细管原理吸附到蒸发器3上,然后在气流的作用下被蒸发;在前述蒸发器3的下方安装一个风扇4,风扇可4可置于外壳体1的底层,且该风扇4的进风端与外壳体1的进风口5相连通;此外,在外壳体1上部还需安装一个水箱6,该水箱6的作用是储水,同时为节约空间,可将上述蒸发器3环绕安装在该水箱6的下部,同时水箱6还通过一个进水口8与储水槽2相连通,以便于水箱6中存储的水能流入储水槽2中被蒸发器所吸收;另外,前述外壳体1的上部还需设有一个出风口7,该出风口7需与风扇4的出风端相连通,而前述的蒸发器3则可直接置于出风口7与风扇4的出风端之间;即当风扇4转动产生气流,气流在由出风口7排出之前,首先经过蒸发器3,使得蒸发器3上的水分被蒸发为水分子,随气流从出风口7排出,从而实现空气加湿的目的。为保证加湿器结构的紧凑型,且不影响外壳体1下部的进风口,将前述风扇4的电机安装在外壳体1内并置于风扇4的上方,然后再将电机13与风扇4动力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风扇4安装在蒸发器3的下部,并在外壳体1的下部增设进风口5,使风扇4的电机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可由蒸发器3进行阻隔与吸收,从而有效降低加湿器运行时的噪音,因此可通过增大风扇4的转速来提升单位时间的加湿量,并且通过将蒸发器3环绕于水箱6的下部,亦可进一步缩小加湿器的体积,结合下置的进风口5亦可提升加湿器整体的美观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优选的是,为进一步降低上述风扇4运行时的噪音,可再在外壳体1的内壁上安装一层或多层消音棉15,该消音棉15的位置与蒸发器3的位置相对应,从而使该消音棉15可一同吸收风扇电机产生的噪音,降低其分贝数。

仍然参考图1所示,在本发明用于解决技术问题更加优选的一个实施例中,可直接将上述水箱6设计为纵截面呈t形的结构,以便于蒸发器3可环绕安装在水箱的下部,正如图中所示出的,当筒状的蒸发器3环绕安装在水箱6的下部后,此时蒸发器3与水箱6的下部契合,两者组成一个上下大小相同的柱状体;基于前述结构,优选的是可将水箱6设计为横截面呈圆形的结构,将前述蒸发器3的形状设计为圆筒形,并且为保证蒸发器3具有毛细管的性能,可采用纤维滤芯作为前述的蒸发器3,在加湿器使用中,前述纤维滤芯的蒸发器3为可更换的耗材,并且为吻合前述的结构,可将上述的外壳体1的外部轮廓也设计为圆柱形。

另一方面,结合图3所示,为避免储水槽2中的水量过多导致溢出,还可在储水槽2内安装一个机械阀9,该机械阀9的一端与进水口8的位置相对应,进水口8上安装有一个可密封的胶塞,机械阀9可使储水槽2内始终保持足够的水量,而该机械阀9可利用浮塞阀的原理,当储水槽2已经具有额定水量时,浮子上浮,此时通过胶塞关闭进水口8,当储水槽2中的水量不足时,浮子下降,机械阀9的另一端将进水口上的胶塞顶起,使进水口8开启,从而使得储水槽2中的水量始终保持恒定,从而使加湿量保持恒定,不受水箱6内储水液位的影响。

进一步的,为方便加水,还可在外壳体1的顶部安装一个盖体10,所述水箱6置于盖体10的正下方,揭开盖体10或者通过盖体10上的通孔即可向水箱6中加水,在本实施例中,前述出风口7可设计在盖体10边缘外侧。

基于上述的结构,仍然参考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为尽量降低外壳体1内的风阻,进一步降低加湿器运行的噪音,可具体的在水箱6的外壁与外壳体1的内壁之间设计气流通道11,将上述蒸发器3置于气流通道11内,并使蒸发器3与水箱6的外壁、外壳体1的内壁之间均保持间隙,并且该气流通道11需分别与出风口7、风扇4的出风端相连通,上述的吸音棉15即位于该气流通道11中,吸音棉15在气流通道11中与蒸发器3相配合,降低风扇电机以及气流本身所产生的噪音;在该气流通道11结构的作用下,当风扇4转动产生气流时,其中一部分气流经由气流通道11进入蒸发器3的内部,并穿过蒸发器3后再由出风口7排出,另一部分气流经由气流通道11经过蒸发器3的外部后,由出风口7排出。即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两路气流同时与蒸发器3接触,亦可进一步提升单位时间内的加湿量;并且优选的是,前述的出风口7、风扇4、蒸发器3三者在外壳体1内安装时,可保持在同一条垂直于水平面的直线上,以保证气流通道可以最短的距离连通三者,既可提升加湿器的加湿效率,又可进一步降低运行噪音。

另一方面,为抑制加湿器内水中的细菌,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结构,可再在上述储水槽2的内部安装一个紫外线灭菌灯;结合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发明人还为了提升加湿器的加湿效率,还在储水槽2的下部安装了第一加热器12,并且该第一加热器12的发热部与储水槽2的底部相接触,以便于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对储水槽中的水进行加热,以提升通过蒸发器3上水的蒸发量,发明人经过试验发现,当蒸发器3上的水温上升时,其蒸发量可显著提升,按照国标gbgb/t23332-2018以及gb21551.2-2010中的测试标准,在气温23±5℃的环境中,室内湿度为30%±5%,此时蒸发量为400ml/h,当蒸发器3上的水温达到35℃时,蒸发量为600ml/h,当水温达到38℃时,蒸发量为900ml/h;因此通过控制前述第一加热器12的功率及加热时间,可使储水槽2中的水始终保持在30-39℃的温度区间,从而提升加湿量。

进一步的,发明人经过试验还发现,不仅提升水温有助于提升加湿量,提升进风的温度同样可提升加湿量,基于此技术目的,可将进风口5设计在外壳体1的底部,且然后在外壳体1的底部安装一个第二加热器14,并使第二加热器14置于所述进风口5与风扇4进风端之间,即当风扇4转动时,外部的气流由进风口5进入后,首先与第二加热器14接触,提升温度后再进入上述的气流通道11与蒸发器3相接触,进而提升加湿量。前述的第一加热器12与第二加热器14可采用电阻或电磁线圈发热的方式对水与气流进行加热,此处不再详述。

参考图4所示,本发明上述优选的一个实施例在实际使用中,当电源导通后,风扇3开始转动,外部空气由外壳体1的底部的进风口5进入,与第二加热器14接触后升温,继续进入气流通道11,在气流通道11中分成两部分与蒸发器3接触,然后由外壳体1上部的出风口7排出,从而在外壳体1的内部形成气流;在此过程中,储水槽2内的机械阀9打开进水口8,使水箱6中的水流入储水槽2中,当储水槽2的液位到达额定线时,机械阀9通过浮塞阀的原理关闭进水口8,此时蒸发器3的下部浸泡在储水槽2内的水中,水分通过毛细管现象在纤维滤芯中逐步向上渗透,在前述气流的作用下,将蒸发器3上的水分蒸发,并连续随出风口7排出;此时,可利用第一加热器12使储水槽2中的水升温,结合第二加热器14使气流升温,通过温度的提升蒸发器3上水的蒸发量,从而提升加湿量,当需要加水时,可直接将水淋在盖体10上,水会随着盖体8上的通孔流入水箱,亦可将盖体10揭开加水。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