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新风系统除菌过滤的柔性复合纤维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38787发布日期:2020-07-29 02:49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用于新风系统除菌过滤的柔性复合纤维材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关于层状过滤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新风系统除菌过滤的柔性复合纤维材料。



背景技术:

新风系统是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它分为管道式新风系统和无管道新风系统两种。管道式新风系统由新风机和管道配件组成,通过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通过管道将室内空气排出;无管道新风系统由新风机组成,同样由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

现有技术cn106369765b公开了一种新风系统故障判断方法和新风系统故障告警系统,方法通过当新风系统压缩机启动前,获取新风系统的初始外环温度、初始内管温度和初始排气温度,当压缩机启动后,获取其当前内管温度,依据新风系统的工作模式选择用于进行故障判断的预设条件,当所述初始内管温度与初始外环温度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一目标值且上述参数满足预设条件时,表明新风系统制冷剂量过少,输出用于表征新风系统制冷剂泄露的告警信号,从而能够及时提醒用户当前新风系统是否处于缺氟故障的状态。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新风系统除菌过滤的柔性复合纤维材料,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新风系统除菌过滤的柔性复合纤维材料,该用于新风系统除菌的柔性复合纤维材料是由如下方法制备的:在静电纺丝装置的接收辊上依次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具有银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乳酸静电纺丝层以及具有铜离子负载的pvp静电纺丝层;以及对所得到的静电纺丝复合纤维层进行煅烧,得到用于新风系统除菌过滤的柔性复合纤维材料。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是由如下方法制备的:将聚氨酯以及氯化铜溶于甲酸溶剂中并搅拌均匀,得到第一聚氨酯纺丝液,其中,第一聚氨酯纺丝液中聚氨酯含量为20-25wt%,氯化铜含量为1-3wt%,甲酸溶剂为甲酸的水溶液,其中,甲酸与水的体积比为10:1-9:1;利用第一聚氨酯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以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通过静电纺丝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具体为:纺丝电压为20-25kv,纺丝液注射速度为1-3ml/h,纺丝距离为10-15cm,卷辊接收速度为60-80r/min,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厚度为40-50微米。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具有银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是由如下方法制备的:将聚氨酯以及硝酸银溶于甲酸溶剂中并搅拌均匀,得到第二聚氨酯纺丝液,其中,第二聚氨酯纺丝液中聚氨酯含量为15-20wt%,硝酸银含量为1-3wt%,甲酸溶剂为甲酸的水溶液,其中,甲酸与水的体积比为10:1-9:1;利用第二聚氨酯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以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通过静电纺丝形成具有银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具体为:纺丝电压为15-20kv,纺丝液注射速度为2-4ml/h,纺丝距离为15-20cm,卷辊接收速度为60-80r/min,具有银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厚度为40-50微米。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乳酸静电纺丝层是由如下方法制备的:将聚乳酸以及硫酸铜溶于甲酸溶剂中并搅拌均匀,得到聚乳酸纺丝液,其中,聚乳酸纺丝液中聚乳酸含量为25-30wt%,硫酸铜含量为2-4wt%,甲酸溶剂为甲酸的水溶液,其中,甲酸与水的体积比为10:1-9:1;利用聚乳酸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以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乳酸静电纺丝层。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通过静电纺丝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乳酸静电纺丝层具体为:纺丝电压为20-25kv,纺丝液注射速度为1-3ml/h,纺丝距离为15-20cm,卷辊接收速度为60-80r/min,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乳酸静电纺丝层厚度为40-50微米。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具有铜离子负载的pvp静电纺丝层是由如下方法制备的:将pvp以及氯化铜溶于乙醇溶剂中并搅拌均匀,得到pvp静电纺丝液,其中,pvp静电纺丝液中pvp含量为20-25wt%,氯化铜含量为1-3wt%,乙醇溶剂为乙醇的水溶液,其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0:1-9:1;利用pvp静电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以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pvp静电纺丝层。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通过静电纺丝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pvp静电纺丝层具体为:纺丝电压为15-20kv,纺丝液注射速度为1-3ml/h,纺丝距离为10-15cm,卷辊接收速度为60-80r/min,具有铜离子负载的pvp静电纺丝层厚度为40-50微米。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煅烧具体包括:第一阶段煅烧、第二阶段煅烧以及第三阶段煅烧,其中,第一阶段煅烧温度为300-350℃,煅烧时间为1-2h,煅烧气氛为氮气气氛,第二阶段煅烧温度为650-700℃,煅烧时间为2-3h,煅烧气氛为氮气气氛,第三阶段煅烧温度为300-350℃,煅烧时间为1-2h,煅烧气氛为氮气气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目前绝大多数写字楼和商场都在使用新风系统。新风系统需要具备相应的空气净化能力和过滤能力,目前还希望新风系统的滤芯包括一定的抗菌能力,以防止微生物滋生导致用户过敏和咳嗽的问题。为了能够提升新风系统的运行效率,需要提供具有高过滤效率的滤材,同时由于新风系统属于大型的工业用系统,其滤材不可能频繁更换,所以还希望滤材能够具有较强的耐用性。为了满足以上所有要求,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新风系统除菌过滤的柔性复合纤维材料,本发明的复合纤维材料虽然都进行了煅烧,煅烧剩余的最终产物纤维具有类似化学组成,但是本发明使用了多种组成的纺丝液,配以不同的纺丝工艺,因此得到的未经煅烧的多层纤维每层具有不同的纤维直径、密度(可以参见sem照片),这样的工艺和层设计使得本发明的纤维材料即便在煅烧之后还能够具有内部的不同层次的层结构,这种层次结构使得本发明的过滤材料具有较高的过滤能力。此外,本发明通过工艺和层设计使得本发明的纤维具有一定的“拦阻性”,保证了无机离子在纤维上的附着。因此,本发明的材料具有较高的抗菌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制备的具有银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的sem照片(x5000)。

图3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制备的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乳酸静电纺丝层的sem照片(x50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本申请的原料全部是化工用品商店能够购买到的化学试剂,试剂纯度等级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本申请所使用的聚合物的分子量确定方法可以是直接咨询试剂商店,试剂商店一般能够提供静电纺丝工艺所需要的聚合物的分子量的数据。为了防止任何阅读者出现误会,本发明提供部分现有技术以证明本申请的煅烧工艺是可行的,现有技术例如可以参见多个中国授权专利cn104246031b、cn105332097b以及cn104812951b。前述现有技术足以证明对一些化学纤维进行煅烧是可行的。此外,为了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对于本申请新颖性和创造性的影响,以下提出前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前述现有技术没有给出多层相同或者不同纤维堆叠煅烧的教导,前述现有技术没有预期到不同纤维类型堆叠到一起然后进行煅烧的优点,前述现有技术没有教导低温煅烧,前述现有技术没有教导负载无机离子。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提出的实验数据是委托国家正规大学进行的测试,但是对于实验数据的解释仅仅是本申请的发明人根据已有知识的一种推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用于新风系统除菌过滤的柔性复合纤维材料依次包括: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101、具有银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102、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乳酸静电纺丝层103以及具有铜离子负载的pvp静电纺丝层104。

图2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制备的具有银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的sem照片(x5000)。照片拍摄试样的制备方法是按照本申请的方法在接收卷辊上制备单层的具有银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然后直接将样品进行sem照片的拍摄。需要注意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是,从sem照片中不可能“看到”铜离子,如果需要证明铜离子的存在,那么要进行能谱线扫描。不过能谱线扫描价格昂贵,仅仅为了证明铜离子存在的目的,申请人并无任何必要进行昂贵的实验。为了证明铜离子的存在,申请人直接对最终产品进行抑菌实验,公知的是,如果材料中没有铜离子,那么材料就没有或者几乎没有抑菌效果,材料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则证明材料中必定存在铜离子。

图3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制备的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乳酸静电纺丝层的sem照片(x5000)。照片拍摄试样的制备方法是按照本申请的方法在接收卷辊上制备单层的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乳酸静电纺丝层,然后直接将样品进行sem照片的拍摄。

实施例1

用于新风系统除菌的柔性复合纤维材料是由如下方法制备的:在静电纺丝装置的接收辊上依次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具有银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乳酸静电纺丝层以及具有铜离子负载的pvp静电纺丝层;对所得到的静电纺丝复合纤维层进行煅烧,得到用于新风系统除菌过滤的柔性复合纤维材料。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是由如下方法制备的:将聚氨酯以及氯化铜溶于甲酸溶剂中并搅拌均匀,得到第一聚氨酯纺丝液,其中,第一聚氨酯纺丝液中聚氨酯含量为20wt%,氯化铜含量为1wt%,甲酸溶剂为甲酸的水溶液,其中,甲酸与水的体积比为10:1;利用第一聚氨酯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以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通过静电纺丝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具体为:纺丝电压为20kv,纺丝液注射速度为1ml/h,纺丝距离为10cm,卷辊接收速度为60r/min,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厚度为40微米。具有银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是由如下方法制备的:将聚氨酯以及硝酸银溶于甲酸溶剂中并搅拌均匀,得到第二聚氨酯纺丝液,其中,第二聚氨酯纺丝液中聚氨酯含量为15wt%,硝酸银含量为1wt%,甲酸溶剂为甲酸的水溶液,其中,甲酸与水的体积比为10:1;利用第二聚氨酯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以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通过静电纺丝形成具有银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具体为:纺丝电压为15kv,纺丝液注射速度为2ml/h,纺丝距离为15cm,卷辊接收速度为60r/min,具有银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厚度为40微米。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乳酸静电纺丝层是由如下方法制备的:将聚乳酸以及硫酸铜溶于甲酸溶剂中并搅拌均匀,得到聚乳酸纺丝液,其中,聚乳酸纺丝液中聚乳酸含量为25wt%,硫酸铜含量为2wt%,甲酸溶剂为甲酸的水溶液,其中,甲酸与水的体积比为10:1;利用聚乳酸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以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乳酸静电纺丝层。通过静电纺丝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乳酸静电纺丝层具体为:纺丝电压为20kv,纺丝液注射速度为1ml/h,纺丝距离为15cm,卷辊接收速度为60r/min,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乳酸静电纺丝层厚度为40微米。具有铜离子负载的pvp静电纺丝层是由如下方法制备的:将pvp以及氯化铜溶于乙醇溶剂中并搅拌均匀,得到pvp静电纺丝液,其中,pvp静电纺丝液中pvp含量为20wt%,氯化铜含量为1wt%,乙醇溶剂为乙醇的水溶液,其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0:1;利用pvp静电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以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pvp静电纺丝层。通过静电纺丝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pvp静电纺丝层具体为:纺丝电压为15kv,纺丝液注射速度为1ml/h,纺丝距离为10cm,卷辊接收速度为60r/min,具有铜离子负载的pvp静电纺丝层厚度为40微米。煅烧具体包括:第一阶段煅烧、第二阶段煅烧以及第三阶段煅烧,其中,第一阶段煅烧温度为300℃,煅烧时间为1h,煅烧气氛为氮气气氛,第二阶段煅烧温度为650℃,煅烧时间为2h,煅烧气氛为氮气气氛,第三阶段煅烧温度为300℃,煅烧时间为1h,煅烧气氛为氮气气氛。

实施例2

用于新风系统除菌的柔性复合纤维材料是由如下方法制备的:在静电纺丝装置的接收辊上依次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具有银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乳酸静电纺丝层以及具有铜离子负载的pvp静电纺丝层;对所得到的静电纺丝复合纤维层进行煅烧,得到用于新风系统除菌过滤的柔性复合纤维材料。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是由如下方法制备的:将聚氨酯以及氯化铜溶于甲酸溶剂中并搅拌均匀,得到第一聚氨酯纺丝液,其中,第一聚氨酯纺丝液中聚氨酯含量为25wt%,氯化铜含量为3wt%,甲酸溶剂为甲酸的水溶液,其中,甲酸与水的体积比为9:1;利用第一聚氨酯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以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通过静电纺丝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具体为:纺丝电压为25kv,纺丝液注射速度为3ml/h,纺丝距离为15cm,卷辊接收速度为80r/min,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厚度为50微米。具有银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是由如下方法制备的:将聚氨酯以及硝酸银溶于甲酸溶剂中并搅拌均匀,得到第二聚氨酯纺丝液,其中,第二聚氨酯纺丝液中聚氨酯含量为20wt%,硝酸银含量为3wt%,甲酸溶剂为甲酸的水溶液,其中,甲酸与水的体积比为9:1;利用第二聚氨酯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以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通过静电纺丝形成具有银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具体为:纺丝电压为20kv,纺丝液注射速度为4ml/h,纺丝距离为20cm,卷辊接收速度为80r/min,具有银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厚度为50微米。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乳酸静电纺丝层是由如下方法制备的:将聚乳酸以及硫酸铜溶于甲酸溶剂中并搅拌均匀,得到聚乳酸纺丝液,其中,聚乳酸纺丝液中聚乳酸含量为30wt%,硫酸铜含量为4wt%,甲酸溶剂为甲酸的水溶液,其中,甲酸与水的体积比为9:1;利用聚乳酸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以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乳酸静电纺丝层。通过静电纺丝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乳酸静电纺丝层具体为:纺丝电压为25kv,纺丝液注射速度为3ml/h,纺丝距离为20cm,卷辊接收速度为80r/min,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乳酸静电纺丝层厚度为50微米。具有铜离子负载的pvp静电纺丝层是由如下方法制备的:将pvp以及氯化铜溶于乙醇溶剂中并搅拌均匀,得到pvp静电纺丝液,其中,pvp静电纺丝液中pvp含量为25wt%,氯化铜含量为3wt%,乙醇溶剂为乙醇的水溶液,其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9:1;利用pvp静电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以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pvp静电纺丝层。通过静电纺丝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pvp静电纺丝层具体为:纺丝电压为20kv,纺丝液注射速度为3ml/h,纺丝距离为15cm,卷辊接收速度为80r/min,具有铜离子负载的pvp静电纺丝层厚度为50微米。煅烧具体包括:第一阶段煅烧、第二阶段煅烧以及第三阶段煅烧,其中,第一阶段煅烧温度为350℃,煅烧时间为2h,煅烧气氛为氮气气氛,第二阶段煅烧温度为700℃,煅烧时间为3h,煅烧气氛为氮气气氛,第三阶段煅烧温度为350℃,煅烧时间为2h,煅烧气氛为氮气气氛。

实施例3

用于新风系统除菌的柔性复合纤维材料是由如下方法制备的:在静电纺丝装置的接收辊上依次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具有银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乳酸静电纺丝层以及具有铜离子负载的pvp静电纺丝层;对所得到的静电纺丝复合纤维层进行煅烧,得到用于新风系统除菌过滤的柔性复合纤维材料。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是由如下方法制备的:将聚氨酯以及氯化铜溶于甲酸溶剂中并搅拌均匀,得到第一聚氨酯纺丝液,其中,第一聚氨酯纺丝液中聚氨酯含量为22wt%,氯化铜含量为2wt%,甲酸溶剂为甲酸的水溶液,其中,甲酸与水的体积比为9.5:1;利用第一聚氨酯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以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通过静电纺丝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具体为:纺丝电压为22kv,纺丝液注射速度为2ml/h,纺丝距离为12cm,卷辊接收速度为70r/min,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厚度为45微米。具有银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是由如下方法制备的:将聚氨酯以及硝酸银溶于甲酸溶剂中并搅拌均匀,得到第二聚氨酯纺丝液,其中,第二聚氨酯纺丝液中聚氨酯含量为17wt%,硝酸银含量为2wt%,甲酸溶剂为甲酸的水溶液,其中,甲酸与水的体积比为9.5:1;利用第二聚氨酯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以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通过静电纺丝形成具有银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具体为:纺丝电压为17kv,纺丝液注射速度为3ml/h,纺丝距离为17cm,卷辊接收速度为70r/min,具有银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厚度为45微米。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乳酸静电纺丝层是由如下方法制备的:将聚乳酸以及硫酸铜溶于甲酸溶剂中并搅拌均匀,得到聚乳酸纺丝液,其中,聚乳酸纺丝液中聚乳酸含量为27wt%,硫酸铜含量为3wt%,甲酸溶剂为甲酸的水溶液,其中,甲酸与水的体积比为9.5:1;利用聚乳酸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以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乳酸静电纺丝层。通过静电纺丝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乳酸静电纺丝层具体为:纺丝电压为22kv,纺丝液注射速度为2ml/h,纺丝距离为17cm,卷辊接收速度为70r/min,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乳酸静电纺丝层厚度为45微米。具有铜离子负载的pvp静电纺丝层是由如下方法制备的:将pvp以及氯化铜溶于乙醇溶剂中并搅拌均匀,得到pvp静电纺丝液,其中,pvp静电纺丝液中pvp含量为22wt%,氯化铜含量为2wt%,乙醇溶剂为乙醇的水溶液,其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9.5:1;利用pvp静电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以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pvp静电纺丝层。通过静电纺丝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pvp静电纺丝层具体为:纺丝电压为17kv,纺丝液注射速度为2ml/h,纺丝距离为12cm,卷辊接收速度为70r/min,具有铜离子负载的pvp静电纺丝层厚度为45微米。煅烧具体包括:第一阶段煅烧、第二阶段煅烧以及第三阶段煅烧,其中,第一阶段煅烧温度为320℃,煅烧时间为1.5h,煅烧气氛为氮气气氛,第二阶段煅烧温度为680℃,煅烧时间为2.5h,煅烧气氛为氮气气氛,第三阶段煅烧温度为320℃,煅烧时间为1.5h,煅烧气氛为氮气气氛。

对比例1

第一聚氨酯纺丝液中聚氨酯含量为30wt%,氯化铜含量为5wt%,其它参数、工艺、步骤同实施例3。

对比例2

通过静电纺丝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具体为:纺丝电压为27kv,纺丝液注射速度为5ml/h,纺丝距离为20cm,卷辊接收速度为100r/min。其它参数、工艺、步骤同实施例3。

对比例3

第二聚氨酯纺丝液中聚氨酯含量为25wt%,硝酸银含量为5wt%,其它参数、工艺、步骤同实施例3。

对比例4

通过静电纺丝形成具有银离子负载的聚氨酯静电纺丝层具体为:纺丝电压为25kv,纺丝液注射速度为5ml/h,纺丝距离为25cm,卷辊接收速度为50r/min。其它参数、工艺、步骤同实施例3。

对比例5

聚乳酸纺丝液中聚乳酸含量为20wt%,硫酸铜含量为5wt%,其它参数、工艺、步骤同实施例3。

对比例6

通过静电纺丝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聚乳酸静电纺丝层具体为:纺丝电压为15kv,纺丝液注射速度为5ml/h,纺丝距离为25cm,卷辊接收速度为100r/min。其它参数、工艺、步骤同实施例3。

对比例7

pvp静电纺丝液中pvp含量为30wt%,氯化铜含量为5wt%,其它参数、工艺、步骤同实施例3。

对比例8

通过静电纺丝形成具有铜离子负载的pvp静电纺丝层具体为:纺丝电压为25kv,纺丝液注射速度为5ml/h,纺丝距离为20cm,卷辊接收速度为100r/min。其它参数、工艺、步骤同实施例3。

对比例9

煅烧具体包括:第一阶段煅烧以及第二阶段煅烧,其中,第一阶段煅烧温度为400℃,煅烧时间为3h,煅烧气氛为氮气气氛,第二阶段煅烧温度为800℃,煅烧时间为5h,煅烧气氛为氮气气氛。其它参数、工艺、步骤同实施例3。

对比例10

煅烧具体包括:第一阶段煅烧、第二阶段煅烧以及第三阶段煅烧,其中,第一阶段煅烧温度为400℃,煅烧时间为1h,煅烧气氛为氮气气氛,第二阶段煅烧温度为800℃,煅烧时间为22h,煅烧气氛为氮气气氛,第三阶段煅烧温度为400℃,煅烧时间为1h,煅烧气氛为氮气气氛。其它参数、工艺、步骤同实施例3。

参照国家标准测试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11制备的各个样品(样品制备完成后按照新风系统的需求对制成品进行压实,以便达到标准密度)的过滤效率(%)大肠杆菌的抑制能力。大肠杆菌的抑制能力实验可以参考现有技术cn110804362a进行,其基本测试方法是:在各个样品上涂布菌液,在35±1℃相对湿度不小于90%的条件下培养24±1小时后,将菌液冲洗干净,测定各个样品内部1cm2区域内的细菌数,采用的菌株为大肠杆菌。具体的抗菌性能评价为,将在普通无纺布上培养后的细菌数对数值设定为a1,将各个样品上培养后的细菌数对数值设定为a2,则a=a1-a2用于评价样品的抗菌性能。

表1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