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被动式屋顶散热装置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90326发布日期:2021-02-09 09:34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主被动式屋顶散热装置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屋顶散热装置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能利用主动式散热机组所排出的热空气来作为被动式散热机组的动力来源,以致使屋内的热空气得以被快速地排出散热及回收已排出的热空气再利用所达成的节能减碳的主被动式屋顶散热装置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一般铁皮屋式的厂房,其建造时大约会有2至3层楼高,但是为预防铁皮屋顶受长时间日晒所导致热空气集中在铁皮屋内的情况下,遂有业者开发出一种铁皮屋顶散热器构造,请参阅图1,其主要在屋顶浪板1适当处开设有一通气口10,以供中空状筒身11能组设于该屋顶浪板1处;而该中空状筒身11内部架设有固定支架12,且于该固定支架12的轴部120处能套接有一轴杆13(即轴部120与轴杆13间夹置有一轴承为最佳,图中未示),该轴杆13的另一端则套接于固定板14(即固定板14与轴杆13间夹置有另一轴承为最佳,图中未示),且于该固定板14的外侧组设有数片呈等距离等角度的环状排列的扇片15,并使该扇片15的另一端能位于筒身11外侧;又,于该屋顶浪板1的通气口10下方另组设有一支架16,且于该支架16处组设有一抽风马达17,并于该抽风马达17的轴杆170处组设有风扇18,以使该风扇18能对齐于该通气口10处;如此一来,当屋内温度提高至一定温度后,遂能开启抽风马达17带动风扇18转动,而能将热空气抽吸上升至通气口10,并流经中空状筒身11内部后再从环状排列的两相邻扇片15之间排出至屋顶浪板1的外侧,以达到屋内降温的目的。
[0003]
由于该抽风马达17及风扇18对齐位于该通气口10处,换言之,该风扇18位于该通气口10的下方处,且该风扇18的面积略小于该通气口10的断面积,以使得该风扇18与该通气口10之间所形成的空气通道面积亦会较无阻力遮敝的通气口10(即指没有安装一抽风马达17及一风扇18的通气口10)的断面积相对为小许多(即该风扇18会阻塞或阻碍于该通气口10的大部分面积),基此,当屋外有微风量的流动时,亦不容易使相对的屋内的热空气被吸引流入至该通气口10处再朝向屋外排出为其一大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承如上述,为改进上述缺点,只有直接启动该抽风马达17运转而得以将屋内的较多热空气经由该风扇18的旋动而喷入至该通气口10内再挤压排出至屋外,但是由于每一组屋顶散热器的造价不斐,再加上,每一抽风马达17在运转时需耗费一定程度的电流量,且使该抽风马达17所抽吸出的热空气亦是直接排放至屋外而已,如此,其不但会使所排出的热空气无法被再利用外,同时,亦会使其耗电总量高居不下,而大幅增加其电费的支出,进而无法达到节能的功效为其另一大困扰。
[0005]
因此,如何开发出一种屋外在微风下具有吸排屋内的热空气作用来达到屋内散热降温的作用,同时,亦能将抽出后的热空气作为无动力(即被动式)散热机组的动力来源使用,以使已排出至屋外的热空气能充份被利用,进而达到使屋内具有快速的散热降温及节能减碳的绿能环保,乃为业者当前极需优先解决的课题。
[0006]
主被动式屋顶散热装置系统,其至少包括:
[0007]
一主动式散热件组,安装于壁面处的第一散热口处;
[0008]
被动式散热件组,安装于该壁面处的第二散热口处;
[0009]
一安装于该主动式散热机组的排风口处及其另一端朝向被动式散热机组的导风单元处的出风管,其中:
[0010]
该主动式散热件组及该被动式散热件组同时安装于该壁面处,该主动式散热件组能同时对应至少一个以上的该被动式散热件组的配置模式。
[0011]
借由已安装于该主动式散热机组的排风口处的该出风管另一端朝向该被动式散热机组的导风单元的导引通道处设置,利用该主动式散热机组所抽取排放的热空气会经由该出风管的导流作用而喷入流窜至该被动式散热机组的导风单元的导引通道处,且使得已喷向流入至该被动式散热机组的导风单元的导引通道处的流动风速较被动式散热机组的入气口处的流动风速为快,以致使该导风单元处会形成一股由下往上流动的吸引风力,而使得已位于该被动式散热机组的空间区内的热空气会从该吸排气口处被吸入至该导引通道后再一并被排出至屋外;如此一来,其不但能使该主动式散热机组所抽出后的热空气得以作为被动式散热机组的动力来源使用,而使得从该主动式散热机组所排出至屋外的热空气能被该被动式散热机组作充份有效地利用,以形成启动一风机组的运转就能同步带动至少二个以上的该壁面的散热口(即第一、二散热口同步排风散热)进行排风降温的多层次散热功效外,同时,亦能降低屋顶壁面安装该主动式散热机组的总数量,以大大地降低其安装总成本及降低屋外无风状态下的耗电总量,进而达到降低电费支出及快速散热降温的节能减碳的绿能环保的多重功效为其进步性的主张。
[0012]
进一步地,该主动式散热机组至少包括一具有抽吸作用的风机组、供屋内热空气流入用的入风口、以及供流经该入风口处的热空气排出至屋外用的排风口,其中:
[0013]
该排风口处供该出风管一端安装组设之用,且使该出风管另一端朝向该被动式散热机组的导风单元处;
[0014]
该风机组至少包括一马达、以及一组设于该马达处及随着该马达转动而转动用的风扇片。
[0015]
进一步地,该被动式散热机组至少包括一安装于该壁面的第二散热口处的外罩体、以及一组设于该外罩体处的导风单元;该外罩体一端设有一供组装套合于该壁面的第二散热口处及供屋内热空气流入用的入气口;该导风单元至少包含有一连通至该外罩体处的导引通道。
[0016]
进一步地,该主动式散热机组至少包括一安装于该壁面的第一散热口处及具有中空状通道的外壳、以及一架设于该外壳处或近处的风机组,且该外壳的一端为供屋内热空气流入用的入风口、以及其另一端为供流经该入风口处的热空气能排出至屋外用的排风口,该排风口供该出风管一端套置组设之用。
[0017]
进一步地,上述的架设于该外壳处或近处的该风机组指该风机组直接安装于该外壳处;或者
[0018]
该风机组直接安装于该壁面的第一散热口处;或者
[0019]
该风机组安装于该壁面的第一散热口下方处。
[0020]
进一步地,该被动式散热机组的外罩体包含一设置有中空封闭状的空间区、以及
连通该空间区至该外罩体外侧处的入气口,且该入气口组装套合于该壁面的第二散热口处,换言之,该外罩体一端设有一供组装套合于该壁面的第二散热口处及供屋内热空气流入用的入气口。
[0021]
进一步地,该导风单元至少包含有一连通至该外罩体的封闭状空间区处的导引通道。
[0022]
进一步地,该导风单元设有一吸排气口,该吸排气口作为连通该导引通道至该外罩体的封闭状空间区处之用。
[0023]
进一步地,该导风单元的侧方贯穿凸伸位于该外罩体的外侧方处,且使已凸伸于该外罩体外侧的该导风单元处会形成有引流通道,并使该引流通道与该导引通道呈连通状,以供外部冷空气流通之用。
[0024]
进一步地,该导引通道处形成有凸伸出的导引片,以作为引导气流流动之用。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铁皮屋顶散热器的局部组合剖面图。
[0026]
图2为本发明应用于屋顶处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0027]
图3为图2安装后的平面俯视图。
[0028]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0029]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0030]
图2-图5中:
[0031]
壁面-2
[0032]
第一散热口-20 第二散热口-21
[0033]
主动式散热机组-3
[0034]
外壳-31
[0035]
入风口-310 排风口-311
[0036]
风机组-35
[0037]
马达-351 风扇片-352
[0038]
被动式散热机组-4
[0039]
外罩体-41
[0040]
空间区-410 入气口-411
[0041]
导风单元-45
[0042]
导引通道-451 吸排气口-452
[0043]
引流通道-453 导引片-454
[0044]
出风管-5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被动式屋顶散热装置系统,请参阅图2和图3,其至少包括一安装于壁面2(含屋顶)处的第一散热口(图2和图3中未示)处的主动式散热机组3、安装于该壁面2(含屋顶)处的第二散热口(图2和图3中未示)处的被动式散热机组4、以及一安装于该主动式散热机组3的排风口311处及其另一端朝向该被动式散热机组4的导风单元45处的出风
管5;其中:
[0046]
该主动式散热机组3,其至少包括一具有抽吸作用的风机组35、供屋内热空气流入用的入风口310、以及供流经该入风口310处的热空气排出至屋外用的排风口311,换言之,该主动式散热机组3至少包括一安装于该壁面2(含屋顶)的第一散热口(图2和图3中未示)处及具有中空状通道的外壳31、以及一架设于该外壳31处或近处的风机组35,而该外壳31的一端为供屋内热空气流入用的入风口310、以及其另一端为供流经该入风口310处的热空气能排出至屋外用的排风口311;又,该风机组35至少包括一马达351、以及一组设于该马达351轴心杆(图2和图3中未示)处及随着该马达351轴心杆转动而转动用的风扇片352;上述的该主动式散热机组3指具有自己产生动力的散热机组而言;上述的架设于该外壳31处或近处的该风机组35指以直接安装于该外壳31内部处、或为直接安装于该壁面2(含屋顶)的第一散热口(图2和图3中未示)处、或为安装于该壁面2(含屋顶)的第一散热口(图2和图3中未示)下方处加以取代;
[0047]
该被动式散热机组4,其至少包括一安装于该壁面2(含屋顶)的第二散热口(图2和图3中未示)处的外罩体41、以及一组设于该外罩体41处的导风单元45;该外罩体41包含一设置有中空封闭状的空间区410、以及连通该空间区410至该外罩体41外侧处的入气口411,且该入气口411组装套合于该壁面2(含屋顶)的第二散热口(图2和图3中未示)处,换言之,该外罩体41一端设有一供组装套合于该壁面2(含屋顶)的第二散热口处及供屋内热空气流入用的入气口411;进一步地,该导风单元45至少包含一连通至该外罩体41的封闭状空间区410处的导引通道451、贯穿凸伸位于该外罩体45的外侧方处及连通至该导引通道451处的引流通道453、以及凸伸设置于该导引通道451内部处的凸伸状导引片454;而该导引通道451至该外罩体41的封闭状空间区410处的连通方式指借由一吸排气口452的设置而加以连通;该引流通道453作为供外部冷空气流通贯穿至该导引通道451之用;该导引片454作为外部冷空气的引导气流流动之用;又,该主动式散热件组3及该被动式散热件组4同时安装于该壁面2(含屋顶)处,且使该主动式散热件组3能同时对应至少一个以上的该被动式散热件组4的配置模式;上述的该被动式散热机组4指自己不会产生动力(即无动力)的散热机组而言;
[0048]
该出风管5,其一端安装于该主动式散热机组3的排风口311处,且其另一端朝向该被动式散热机组4的导风单元45处;
[0049]
当屋外呈高热无风时,即可先启动该主动式散热机组3的风机组35的马达351产生运转,而使得该风扇片352能随着该马达351轴心杆的转动而转动,以致使该风扇片352能将已分布位于该屋内的高温层气体直接从该壁面2的第一散热口或该入风口310处吸入排放挤压至该排风口311,再经由已套置于该排风口311处的该出风管5的导引作用而朝向外侧喷出;此时,由于该主动式散热件组3能同时对应至少一个以上的该被动式散热件组1的配置模式,且使该出风管5的另一端朝向该被动式散热机组4的导风单元45处喷出;基此,会使经由该出风管5所喷出的热空气直接喷入至该被动式散热机组4的导风单元45的导引通道451内进行快速流动,尤其是,已位于该导引通道451内的热空气在喷流经过该吸排气口452处的气体流速会大于流入至该壁面2的第二散热口(即该入气口411)或该空间区410内的气体流速,以致使已位于该空间区410内的热空气得以快速地从该吸排气口452处被吸引流入至该导引通道451内再继续向外侧排出;换言之,本发明借由该主动式散热机组3所直接抽
取出的热空气得以经由该出风管5的导流作用而喷向该被动式散热机组4的导风单元45处,且使得已喷向流经该被动式散热机组4的导风单元45处的流动风速较被动式散热机组4的入气口411处的流动风速为快,以使该导风单元45处会形成一股由下往上流动的吸引风力,而使得已位于该被动式散热机组4的空间区410内的热空气会从该吸排气口452处被吸入至该导引通道451后再一并被排出至屋外,如此一来,其不但能使该主动式散热机组3所抽出后的热空气得以作为该被动式散热机组4的动力来源使用,而使得从该主动式散热机组3所排出至屋外的热空气能被该被动式散热机组4作充份有效地利用,以形成启动一风机组35的运转就能同步带动至少二个以上的该壁面2的散热口(即第一/二散热口同步排风散热)进行排风降温的多层次散热功效外,同时,亦能降低屋顶壁面2安装该主动式散热机组3的总数量,以大大地降低其安装总成本及降低屋外无风状态下的耗电总量,进而达到降低电费支出及快速散热降温的节能减碳的绿能环保的多重功效。
[0050]
请参阅图4,其乃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图,其主要的改变在于:该主动式散热机组3安装于该壁面2(含屋顶)的第一散热口20处及该被动式散热机组4安装于该壁面2(含屋顶)的第二散热口21,且使该主动式散热机组3与该被动式散热机组4位于同一直线上,以致使该主动式散热件组3能同时对应至少一个以上的该被动式散热件组4的配置模式,并使已套置于该主动式散热机组3的排风口311处的该出风管5另一端朝向喷射进入至该被动式散热机组4的导风单元45处,如此一来,其不但能使该主动式散热机组3所抽出后的热空气得以作为该被动式散热机组4的动力来源使用,而使得从该主动式散热机组3所排出至屋外的热空气能被该被动式散热机组4作充份有效地利用,以形成启动一风机组35的运转就能同步带动至少二个以上的该壁面2的散热口(即第一/二散热口20/21同步排风散热)进行排风降温的多层次散热功效外,同时,亦能降低屋顶壁面2安装该主动式散热机组3的总数量,以大大地降低其安装总成本及降低屋外无风状态下的耗电总量,进而达到降低电费支出及快速散热降温的节能减碳的绿能环保的多重功效;至于上述的该外壳31、该风机组35、该外罩体41、该导风单元45及该出风管5等构造,均已于上述内容详加描述,故不在此赘述。
[0051]
请参阅图5,其乃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图,其主要的改变在于:该主动式散热机组3安装于该壁面2(含屋顶)的第一散热口20处及该被动式散热机组4安装于该壁面2(含屋顶)的第二散热口21,且使该主动式散热机组3与该被动式散热机组4位于同一直线上,以致使该主动式散热件组3能对应一该被动式散热件组1的配置模式,并使已套置于该主动式散热机组3的排风口311处的该出风管5另一端朝向喷射进入至该被动式散热机组4的导风单元45(即该导风单元45为一板片接续一板片相互堆栈成圆形状的板片圆球体,且该板片圆球体与该外罩体41间保持可转动状,并使该相邻板片间形成有吸排气口452)处,如此一来,如此一来,其不但能使该主动式散热机组3所抽出后的热空气得以作为该被动式散热机组4的动力来源使用,而使得从该主动式散热机组3所排出至屋外的热空气能被该被动式散热机组4作充份有效地利用,以形成启动一风机组35的运转就能同步带动至少二个以上的该壁面2的散热口(即第一、二散热口20、21同步排风散热)进行排风降温的多层次散热功效外,同时,亦能降低屋顶壁面2安装该主动式散热机组3的总数量,以大大地降低其安装总成本及降低屋外无风状态下的耗电总量,进而达到降低电费支出及快速散热降温的节能减碳的绿能环保的多重功效;至于上述的该外壳31、该风机组35、该外罩体41、该导风单元45及该出风管5等构造,均已于上述内容详加描述,故不在此赘述。
[0052]
以上所述的技术方案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故即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述的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