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496974发布日期:2020-10-13 09:25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如附图1所示的常规制冷空调系统在夏季制冷或过渡季节除湿运行时,为了满足除湿需求,通常需要将蒸发温度降至比回风露点温度低且两者温差较大。

该常规空调系统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或中国南方地区“回南天”期间除湿运行时,会出现出风温度及室内温度过低导致人体感觉不舒适的问题。

另外,该常规空调系统除湿运行时蒸发温度低,也就是压缩机压比大,系统能效低。为了解决空调系统除湿运行时系统能效低的问题,专利号为cn105115181b的专利提出了一种双蒸发温度系统,如图2所示,即两个高、低温蒸发器分别布置在单独或同一个空气流道内,室内回风分别经过高、低温蒸发器进行换热,同时两个蒸发器出口分别与压缩机的两个独立压缩缸相连接,从而保证了高温蒸发器的蒸发温度高于常规系统蒸发温度,提升了系统能效。但该系统除湿运行时也存在出风温度和室内温度过低的情况,影响人体的舒适性。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系统除湿运行时,空调出风温度和室内温度过低导致的舒适性下降的问题;以及蒸发温度低导致系统能效低的问题等技术问题,本发明研究设计出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系统除湿运行时,空调出风温度和室内温度过低导致的舒适性下降和系统能效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其包括:

压缩机、室内第一换热器和室内第二换热器;

还包括阀组结构,通过阀组结构的切换控制能够使得:在制冷模式下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连通至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连通至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在再热除湿模式下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连通至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连通至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

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和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相邻设置,空气气流能够依次流经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和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以完成换热。

优选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室外第一换热器,并且与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的一端连通的第一管路、和与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的一端连通的第二管路汇合后通过第三管路连通至所述室外第一换热器,在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

优选地,所述压缩机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排气口包括第一排气口;所述吸气口包括所述第一气缸上的第一吸气口和所述第二气缸上的第二吸气口:

在制冷模式下: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能够连通至所述第一吸气口,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能够连通至所述第二吸气口,所述室外第一换热器能够连通至所述第一排气口;

在再热除湿模式下: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能够连通至所述第一吸气口,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能够连通至所述第一排气口,所述室外第一换热器能够连通至所述第一排气口。

优选地,所述压缩机还包括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具有第三吸气口;

在所述第三管路上还设置有闪发器,所述闪发器的进口端与所述室外第一换热器连通,且在所述闪发器和所述室外第一换热器之间还设置有主节流装置,所述闪发器的气体出口端通过第四管路连通至所述第三吸气口。

优选地,所述阀组结构包括四通阀,所述四通阀包括c管、d管、e管和s管,其中所述c管与所述第一吸气口连通、所述d管与所述第一排气口连通、所述e管与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连通、以及所述s管与所述第二吸气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气口通过第五管路连通至所述室外第一换热器,所述d管通过第六管路连通至所述第五管路上;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通过第七管路连通至所述第一吸气口,且所述c管通过第八管路连通至所述第七管路上,且所述第八管路上设置有只允许流体流向所述c管的单向阀;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通过所述第九管路连通至所述e管。

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气口通过第五管路连通至所述室外第一换热器,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通过第七管路连通至所述第一吸气口:

所述阀组结构包括第一二通阀、第二二通阀和第三二通阀,所述第一二通阀的一端通过第十管路连通至所述第二吸气口,所述第一二通阀的另一端通过第十一管路连通至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二通阀的一端连通至所述第十管路、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七管路上;所述第三二通阀的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五管路、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十一管路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气口通过第五管路连通至所述室外第一换热器,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通过第七管路连通至所述第一吸气口:

所述阀组结构包括第一三通阀和第四二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端通过第十二管路连通至所述第二吸气口,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端通过第十三管路连通至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三端通过第十四管路连通至所述第七管路;所述第四二通阀的一端连通至所述第十三管路、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五管路上。

优选地,所述压缩机还包括第二排气口,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室外第二换热器,所述室外第二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排气口连通,所述室外第一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气口连通,所述室外第二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室外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汇合后再连通至所述第三管路;所述室外第一换热器和所述室外第二换热器相邻设置,空气气流能够依次流经所述室外第一换热器和所述室外第二换热器以完成换热。

优选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回油装置,所述回油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气口处、以能够将所述第二排气口排出的气体中的油回流至所述压缩机的内腔底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适用于前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包括:

检测步骤,用于检测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

判断步骤,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和再热除湿模式,判断当前空调的运行模式属于上述多个模式中的哪一种;

控制步骤,当空调系统需运行在再热除湿模式时:通过阀组结构的切换控制使得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连通至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连通至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

优选地,当所述阀组结构包括四通阀时,控制所述四通阀的c管与s管接通、d管与e管接通,使得所述空调系统运行在再热除湿模式下;

当所述阀组结构包括第一二通阀、第二二通阀和第三二通阀时,控制所述第一二通阀关闭,控制所述第二二通阀和所述第三二通阀均打开,使得所述空调系统运行在再热除湿模式下;

当所述阀组结构包括第一三通阀和第四二通阀时,控制所述第一三通阀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端接通,所述第二端断开,同时控制所述第四二通阀打开,使得所述空调系统运行在再热除湿模式下。

优选地,控制步骤,还用于当空调系统需运行在制冷模式时:通过阀组结构的切换控制使得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连通至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连通至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

优选地,当所述阀组结构包括四通阀时,控制所述四通阀的c管与d管接通、e管与s管接通,使得所述空调系统运行在制冷模式下;

当所述阀组结构包括第一二通阀、第二二通阀和第三二通阀时,控制所述第一二通阀打开,控制所述第二二通阀和所述第三二通阀均关闭,使得所述空调系统运行在制冷模式下;

当所述阀组结构包括第一三通阀和第四二通阀时,控制所述第一三通阀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接通,所述第三端断开,同时控制所述第四二通阀关闭,使得所述空调系统运行在制冷模式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特有的阀组结构,在过渡季节室内湿度比较大的情况下能够控制使得室内第一换热器连通至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连通至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并且空气气流能够依次流经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和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以完成换热,从而使得位于空气流动方向上游的第一室内换热器对空气进行降温除湿,位于空气气流下游的第二室内换热器对空气进行再热,在除湿的同时控制出风温度和室内温度从而提升室内舒适性;同时降低冷凝温度,增大冷凝器出口过冷度,提升系统能效;

2.并且本发明还通过在蒸发器侧设置两个蒸发器,在制冷或除湿运行时通过对室内回风进行梯级降温或除湿处理,减少换热过程的不可逆损失,提高系统能效;

3.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并行压缩技术,降低蒸发器入口比焓,提高单位质量制冷量进而提升系统能效;

4.本发明通过合理的控制方法,以尽量少的阀门组件,实现不同运行模式的切换。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一的常规单温空调系统的系统结构图;

图2为现有技术二的常规单温空调系统的系统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空调系统主实施例制冷模式下的系统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空调系统主实施例再热除湿模式下的系统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的空调系统替代实施例一制冷模式下的系统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的空调系统替代实施例一再热除湿模式下的系统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的空调系统替代实施例二制冷模式下的系统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的空调系统替代实施例二再热除湿模式下的系统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的空调系统替代实施例三制冷模式下的系统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空调系统替代实施例三再热除湿模式下的系统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空调系统替代实施例四制冷模式下的系统结构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空调系统替代实施例四再热除湿模式下的系统结构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空调系统替代实施例五制冷模式下的系统结构图;

图14为本发明的空调系统替代实施例五再热除湿模式下的系统结构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0、压缩机;11、第三吸气口;12、第一吸气口;13、第二吸气口;14、第一排气口;15、第二排气口;16、回油装置;17、回油组件;20、室外第一换热器;21、室外第二换热器;30、主节流装置;31、第一节流装置;32、第二节流装置;4、闪发器;50、室内第一换热器;51、室内第二换热器;60、四通阀;70、单向阀;80、第一二通阀;81、第二二通阀;82、第三二通阀;83、第四二通阀;90、第一三通阀;101、第一管路;102、第二管路;103、第三管路;104、第五管路;105、第六管路;106、第七管路;107、第八管路;108、第九管路;109、第四管路;110、第十管路;111、第十一管路;112、第十二管路;113、第十三管路;114、第十四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1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其包括:

压缩机10、室内第一换热器50和室内第二换热器51;

还包括阀组结构,通过阀组结构的切换控制能够使得:在制冷模式下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50连通至所述压缩机10的吸气口,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连通至所述压缩机10的吸气口;在再热除湿模式下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50连通至所述压缩机10的吸气口,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连通至所述压缩机10的排气口;

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50和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相邻设置,空气气流能够依次流经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50和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以完成换热。

本发明在蒸发器侧设置两个蒸发器,在制冷或除湿运行时通过对室内回风进行梯级降温或除湿处理,减少换热过程的不可逆损失,提高了系统能效;本发明还通过设置的特有的阀组结构,在过渡季节室内湿度比较大的情况下进入再热除湿模式,能够控制使得室内第一换热器连通至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连通至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并且空气气流能够依次流经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和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以完成换热,从而使得位于空气流动方向上游的第一室内换热器对空气进行降温除湿,位于空气气流下游的第二室内换热器对空气进行再热,在除湿的同时控制出风温度和室内温度从而提升室内舒适性;

再热除湿模式下,室内第二换热器51的进风温度远低于室外环境温度,使得其冷凝温度降低,出口过冷度增大;同时室内第二换热器分担了部分冷凝负荷,使得室外第一换热器20的冷凝负荷减小,从而也降低了室外第一换热器的冷凝温度,从而提升了系统能效。

本发明在于:

1.在蒸发器侧设置两个蒸发器,通过对室内回风进行梯级降温或除湿处理,在保证系统制冷量和除湿量的情况下,提升系统能效;

2.采用并行压缩技术,降低蒸发器入口比焓,提高单位质量制冷量,进而提升系统能效。

3.在过渡季节除湿运行时,通过阀组结构的切换控制进入再热除湿运行模式,在保证除湿效果的同时提升室内环境舒适性,同时降低冷凝温度,增大冷凝器出口过冷度,提升系统能效;

4.通过合理的控制方法,以尽量少的阀门组件,实现不同运行模式的切换。

优选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室外第一换热器20,并且与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50的一端连通的第一管路101、和与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的一端连通的第二管路102汇合后通过第三管路103连通至所述室外第一换热器20,在所述第一管路101上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31,所述第二管路102上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32。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室外第一换热器能够有效起到朝室外放热冷凝的作用,第一管路上的第一节流装置能够对该管路的制冷剂起到节流降压的作用,第二管路上的第二节流装置能够对该管路的制冷剂起到节流降压的作用;在室外换热器与第一室内换热器之间的第一管路上设置的第一节流装置和在室外换热器与第二室内换热器之间的第二管路上设置的第二节流装置,能够有效地实现双蒸发温度,通过对室内回风进行梯级降温或除湿处理,减少换热过程的不可逆损失,提高系统能效;同时在过渡季节湿度大的工况下,运行再热除湿模式,室内第二换热器转换成低温冷凝器,在除湿的同时控制出风温度和室内温度从而提升室内舒适性;同时降低冷凝温度,增大冷凝器出口过冷度,提升系统能效。

优选地,所述压缩机10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排气口包括第一排气口14;所述吸气口包括所述第一气缸上的第一吸气口12和所述第二气缸上的第二吸气口13:

在制冷模式下: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50能够连通至所述第一吸气口12,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能够连通至所述第二吸气口13,所述室外第一换热器20能够连通至所述第一排气口14;

在再热除湿模式下: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50能够连通至所述第一吸气口12,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能够连通至所述第一排气口14,所述室外第一换热器20能够连通至所述第一排气口14。

本发明通过设置至少两个独立气缸的压缩机,包括第一吸气口、第二吸气口和第一排气口,通过室内第一换热器与第一吸气口连通、室内第二换热器与第二吸气口连通,能够对室内回风进行梯级降温或除湿;通过室内第一换热器与第一吸气口连通室内第二换热器与第一排气口连通,使得第一室内换热器对空气进行降温除湿,第二室内换热器对空气进行再热,在除湿的同时控制出风温度和室内温度从而提升室内舒适性。

替代实施例一,如图5-6所示,优选地,所述压缩机10还包括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具有第三吸气口11;

在所述第三管路103上还设置有闪发器4,所述闪发器4的进口端与所述室外第一换热器20连通,且在所述闪发器4和所述室外第一换热器20之间还设置有主节流装置30,所述闪发器4的气体出口端通过第四管路109连通至所述第三吸气口11。本发明采用的并行压缩技术,能够降低蒸发器入口比焓,提高单位质量制冷量,进而提升系统能效。压缩机10具有三个相互独立的压缩缸,分别与三个吸气口11、12、13相连接,其中吸气口11与闪发器4的气体出口连接管路相连;与两个吸气口12、13相连接的两个压缩缸的排量分别为va和vb,(va/vb)取值在0.5~2之间;三个压缩缸的排气口为同一排气口14,排气混合后统一排出。

主实施例,替代实施例一,替代实施例四和替代实施例五,如图3-6、11-14,优选地,所述阀组结构包括四通阀60,所述四通阀60包括c管、d管、e管和s管,其中所述c管与所述第一吸气口12连通、所述d管与所述第一排气口14连通、所述e管与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连通、以及所述s管与所述第二吸气口13连通。这是本发明的主实施例、替代实施例一和替代实施例四的优选结构形式,即通过四通阀以及相应的连接关系来完成制冷模式和再热除湿模式的有效切换。

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气口14通过第五管路104连通至所述室外第一换热器20,所述d管通过第六管路105连通至所述第五管路104上;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50通过第七管路106连通至所述第一吸气口12,且所述c管通过第八管路107连通至所述第七管路106上,且所述第八管路107上设置有只允许流体流向所述c管的单向阀70;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通过所述第九管路108连通至所述e管。这是本发明的具有四通阀结构时的进一步优选结构形式,即尤其是通过第八管路的设置能够在再热除湿模式下通过室内第一换热器50的低温制冷剂分两路分别进入第一吸气口和第二吸气口,降低蒸发温度的同时增大了流经室内第一换热器的制冷剂质量流量,从而提高了除湿效果;并且通过单向阀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制冷模式时,从四通阀d管的制冷剂依次经c管、第八管路直接流回第一吸气口12。

如图5-6所示的制冷系统,包含压缩机10,室外第一换热器20,主节流装置30,第一节流装置31和第二节流装置32,一个闪发器4,室内第一换热器50和室内第二换热器51,一个四通阀60,一个单向阀70,以及设置在换热器附近的风机等。

其中四通阀60的d管与压缩机的第一排气口14连接,e管与室内第二换热器51的出口相连,s管与压缩机的第二进气口13相连,c管与单向阀70的出口相连;室内第一换热器50和室内第二换热器51,通过第一节流装置31、第二节流装置32与闪发器的出液口相连,室内第一换热器50的出口与压缩机的第一吸气口12相连,而室内第二换热器51出口与四通阀60的e管相连。

在制冷模式运行时,如图5所示,此时四通阀不通电,四通阀60的s管和e管导通,c管和d管导通。制冷剂经压缩机压缩后的高压气体进入室外第一换热器20,在室外冷凝器中放热冷凝为高压制冷剂液体,高压制冷剂液体先经过主节流装置30节流后进入闪发器4,其中闪发出的饱和气态制冷剂通过第四管路被吸入压缩机的第三吸气口11,完成压缩后排出,闪发器分离的液态饱和制冷剂分成两路分别进入第一节流装置31和第二节流装置32,节流后的低压两相制冷剂分别在室内第一换热器50和室内第二换热器51中吸热气化,从室内第一换热器50出来的制冷剂进入压缩机的第一吸气口12,而从室内第二换热器51出来的气态制冷剂,依次通过四通阀60的e管、s管进入压缩机的第二吸气口13,经压缩机压缩后完成整个制冷循环。

在制冷模式下,一方面,第一换热器50和室内第二换热器51依次对回风进行梯级降温或除湿,减小了换热过程的不可逆损失,提高了系统能效;另一方面,采用的并行压缩机使得蒸发器入口比焓降低,单位质量制冷量增大,系统能效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再热除湿模式运行时,如图6所示,此时四通阀通电,四通阀的c管和s管导通,d管和e管导通。制冷剂经压缩机压缩后的高压气体分成两路,一路依次经四通阀60的d管、e管进入室内第二换热器51,在室内第二换热器51中冷凝后经过第二节流装置32节流降压,另一路高温高压制冷剂进入室外第一换热器20中冷凝为高压液态制冷剂,然后经过主节流装置30节流后进入闪发器4,从闪发器4出来的液态饱和制冷剂与从第二节流装置32节流降压的两相制冷剂汇合,然后经过第一节流装置31再次节流,进入室内第一换热器50换热,对空气进行降温除湿处理。从室内第一换热器50出来的低温制冷剂气体再次分为两路,一路直接进入压缩机10的第一吸气口12,另一路经过单向阀70依次通过四通阀c管、s管,最后进入压缩机10的第二吸气口13。从闪发器出来的气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10的第三吸气口11。进入压缩机第一、第二、第三吸气口的制冷剂被压缩后排出,从而形成再热除湿循环。

此时室内第一换热器50作为蒸发器,而室内第二换热器51作为冷凝器,室内回风依次经过室内第一换热器和室内第二换热器被降温除湿和再热,在除湿的同时控制出风温度和室内温度从而提升室内舒适性。同时,还采用并行压缩技术,降低蒸发器入口比焓,提高单位质量制冷量,进而提升系统能效。

如图3-4所示,主实施例与替代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将替代实施例一中的三缸压缩机替换为双缸,去掉闪发器,简化系统,替代实施例一为在主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闪发器、将双缸压缩机变换为三缸,替代实施例一的制冷模式与再热除湿模式的运行方式与主要实施例相同。

替代实施例二,如图7-8所示,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气口14通过第五管路104连通至所述室外第一换热器20,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50通过第七管路106连通至所述第一吸气口12:

所述阀组结构包括第一二通阀80、第二二通阀81和第三二通阀82,所述第一二通阀80的一端通过第十管路110连通至所述第二吸气口13,所述第一二通阀80的另一端通过第十一管路111连通至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所述第二二通阀81的一端连通至所述第十管路110、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七管路106上;所述第三二通阀82的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五管路104、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十一管路111上。

这是本发明的具有第一二通阀、第二二通阀和第三二通阀结构时的进一步优选结构形式,即尤其是在再热除湿模式下通过第三三通阀能够将高温高压制冷剂导入室内第二换热器51以再热被室内第一换热器降温除湿的空气,从而提高送风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通过第二二通阀所在的管路106和管路110能够将室内第一换热器50的低温制冷剂分两路分别进入第一吸气口和第二吸气口,降低蒸发温度的同时增加流经室内第一换热器的制冷剂质量流量,提高除湿效果。

图7和图8为本提案的替代第二实施例,主要是将主要实施例中的四通阀60与单向阀70替换为三个二通阀(优选电磁阀),即第一二通阀80、第二二通阀81和第三二通阀82,用三个二通阀来实现模式的切换,在制冷模式运行时,第一二通阀80打开,第二二通阀81和第三二通阀82关闭,再热除湿模式运行时,第一二通阀80关闭,第二二通阀81和第三二通阀82打开,其他运行方式与主实施例相同。

替代实施例三,如图9-10所示,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气口14通过第五管路104连通至所述室外第一换热器20,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50通过第七管路106连通至所述第一吸气口12:

所述阀组结构包括第一三通阀90和第四二通阀83,所述第一三通阀90的第一端通过第十二管路112连通至所述第二吸气口13,所述第一三通阀90的第二端通过第十三管路113连通至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所述第一三通阀90的第三端通过第十四管路114连通至所述第七管路106;所述第四二通阀83的一端连通至所述第十三管路113、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五管路104上。

这是本发明的具有第一三通阀和第四二通阀结构时的进一步优选结构形式,即尤其是在再热除湿模式下通过第四二通阀能够将高温高压制冷剂导入室内第二换热器51以再热被室内第一换热器50降温除湿的空气,从而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通过第一三通阀的第一端和第三端连通、以及通过管路106能够将室内第一换热器50的低温制冷剂分两路分别进入第一吸气口和第二吸气口,降低蒸发温度的同时增加流经室内第一换热器的制冷剂质量流量,提高除湿效果。

图9,10为本提案的替代第三实施例,主要是将第二实施例中的两个二通阀(第一二通阀80和第二二通阀81)更换为第一三通阀90,节约成本,简化系统,制冷运行时第一三通阀90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导通,第三端关闭,同时第四二通阀83阀门关闭;再热除湿模式运行时第一三通阀90的第一端与第三端导通,第二端关闭,同时第四二通阀83阀门也导通,其他运行方式与主实施例相同。

替代实施例四,如图11-12所示,优选地,所述压缩机10还包括第二排气口15,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室外第二换热器21,所述室外第二换热器2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排气口15连通,所述室外第一换热器2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气口14连通,所述室外第二换热器21的另一端与所述室外第一换热器20的另一端汇合后再连通至所述第三管路103;所述室外第一换热器20和所述室外第二换热器21相邻设置,空气气流能够依次流经所述室外第一换热器20和所述室外第二换热器21以完成换热。

图11,12为本提案的替代第四实施例,主要是将主实施例中的压缩机增加一个排气口,使得压缩机具有两个排气口,第一排气口14与第二排气口15,并带有一个回油装置16,一个回油组件17,室外有两个换热器(室外第一换热器20和室外第二换热器21),第一排气口14与室外第一换热器20相连,第二排气口15与室外第二换热器21相连,其他运行方式与主实施例相同。

图13,14为本提案的替代第五实施例,替代第五实施例相比替代第四实施例,主要是将三缸压缩机替换为双缸,去掉闪发器,简化系统。该替代实施例的制冷模式和再热除湿模式的运行方式与主实施例相同。

优选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回油装置,所述回油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气口15处、以能够将所述第二排气口排出的气体中的油回流至所述压缩机10的内腔底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适用于前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步骤,用于检测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

判断步骤,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和再热除湿模式,判断当前空调的运行模式属于上述多个模式中的哪一种;

控制步骤,当空调系统需运行在再热除湿模式时:通过阀组结构的切换控制使得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50连通至所述压缩机10的吸气口,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连通至所述压缩机10的排气口。

这是本发明的优选控制方法,即保证在过渡季节运行再热除湿模式时,通过阀组结构的控制使得室内第一换热器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除湿、室内第二换热器对被降温除湿的回风进行再热,在除湿的同时控制出风温度和室内温度从而提升室内环境的舒适性。而在常规制冷工况时控制室内第一换热器和室内第二换热器实现对室内回风的梯级降温或除湿,减小换热过程的不可逆损失。通过该种有效的控制手段,实现不同运行模式的转换,以形成智能有效的控制作用。

优选地,当所述阀组结构包括四通阀60时,控制所述四通阀60的c管与s管接通、d管与e管接通,使得所述空调系统运行在再热除湿模式下;

当所述阀组结构包括第一二通阀80、第二二通阀81和第三二通阀82时,控制所述第一二通阀80关闭,控制所述第二二通阀81和所述第三二通阀82均打开,使得所述空调系统运行在再热除湿模式下;

当所述阀组结构包括第一三通阀90和第四二通阀83时,控制所述第一三通阀90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端接通,所述第二端断开,同时控制所述第四二通阀83打开,使得所述空调系统运行在再热除湿模式下。

这是本发明的优选控制方法,即保证在再热除湿模式时控制室内第一换热器能够连接至压缩机的吸气口、室内第二换热器能够连接至压缩机的排气口,从而使得第一室内换热器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除湿,第二室内换热器对被降温除湿的回风进行再热,有效提升除湿时的室内舒适性。

优选地,控制步骤,还用于当空调系统需运行在制冷模式时:通过阀组结构的切换控制使得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50连通至所述压缩机10的吸气口,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51连通至所述压缩机10的吸气口。这是本发明的优选控制方法,即保证在制冷模式时通过阀组结构的控制使得室内第一换热器、室内第二换热器成为蒸发器完成制冷,实现梯级降温或除湿,通过该种有效的控制手段,实现不同运行模式的转换,以形成智能有效的控制作用。

优选地,当所述阀组结构包括四通阀60时,控制所述四通阀60的c管与d管接通、e管与s管接通,使得所述空调系统运行在制冷模式下;

当所述阀组结构包括第一二通阀80、第二二通阀81和第三二通阀82时,控制所述第一二通阀80打开,控制所述第二二通阀81和所述第三二通阀82均关闭,使得所述空调系统运行在制冷模式下;

当所述阀组结构包括第一三通阀90和第四二通阀83时,控制所述第一三通阀90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接通,所述第三端断开,同时控制所述第四二通阀83关闭,使得所述空调系统运行在制冷模式下。

这是本发明的优选控制方法,即保证在制冷模式时控制室内第一换热器能够连接至压缩机的吸气口、室内第二换热器能够连接至压缩机的吸气口,实现梯级降温或除湿,减少换热过程的不可逆损失,提高能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