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623022发布日期:2021-01-12 10:34阅读:93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器,在低温制热的情况下,室外换热器会结霜,影响空调器的换热效果,为此,需要对空调器进行化霜,提高制热效果。

而化霜模式的退出控制,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根据累积的除霜时间进行控制,另一种时根据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温度进行控制,但两种控制方式中,每种控制方式中均仅依据一种判断策略,准确性均较差,如化霜时间过长,空调器不能制热,但仍然耗电,造成不必要的能耗;化霜时间过短,则会造成化霜不好,尤其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下,导致化霜不干净,甚至会在室外换热器和外机底盘结冰而损坏室外风机的扇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该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能够准确控制退出化霜模式的时机,从而兼顾化霜效果和能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运行化霜模式;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和室外相对湿度φ;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t和所述室外相对湿度φ,在多个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中选取之一;根据选取的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控制是否退出化霜模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能够准确控制退出化霜模式的时机,从而兼顾化霜效果和能耗。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多个所述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包括第一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第二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和第三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所述室外环境温度t>预设温度t0时,选取所述第一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所述室外环境温度t<预设温度t0且所述室外相对湿度φ>预设相对湿度φ0时,选取所述第二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所述室外环境温度t<预设温度t0且所述室外相对湿度φ<预设相对湿度φ0时,选取所述第三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温度t0为-1℃~3℃。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相对湿度φ0为70%~9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通过将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持续时间和化霜模式的持续运行时间代入第一关系式,判断是否退出化霜模式;所述第二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通过将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持续时间和化霜模式的持续运行时间代入第二关系式,判断是否退出化霜模式;所述第三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通过将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持续时间和化霜模式的持续运行时间代入第三关系式,判断是否退出化霜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包括:检测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判断是否满足条件a: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t1;检测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判断是否满足条件b: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t2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y1,所述第二预设温度t2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t1;检测化霜模式的持续运行时间,判断是否满足条件c:化霜模式的持续运行时间达到第二预设时间y2;其中,若满足上述条件a、b、c中的至少之一,则控制退出化霜模式;若上述条件a、b、c均不满足,则控制化霜模式继续运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二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包括:检测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判断是否满足条件d: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t3;检测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判断是否满足条件e: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大于第四预设温度t4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三预设时间y3,所述第四预设温度t4小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t3;检测化霜模式的持续运行时间,判断是否满足条件f:化霜模式的持续运行时间达到第四预设时间y4;其中,若满足上述条件d、e、f中的至少之一,则控制退出化霜模式;若上述条件d、e、f均不满足,则控制化霜模式继续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预设温度t3=-t+x1;所述第四预设温度t4=-t+x2;所述第三预设时间y3=x3t+x4;所述第四预设时间y4为10分钟~20分钟;其中,x1为第一修正值,x2为第二修正值,x3为第三修正值,x4为第四修正值,x2<x1。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三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包括:检测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判断是否满足条件g: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大于第五预设温度t5;检测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判断是否满足条件h: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大于第六预设温度t6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五预设时间y5,所述第六预设温度t6小于所述第五预设温度t5;检测化霜模式的持续运行时间,判断是否满足条件i:化霜模式的持续运行时间达到第六预设时间y6;其中,若满足上述条件g、h、i中的至少之一,则控制退出化霜模式;若上述条件g、h、i均不满足,则控制化霜模式继续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预设温度t5=-t+x5;所述第四预设温度t6=x6t+x7;所述第三预设时间y5=x8t+x9;所述第四预设时间y6为10分钟~20分钟;其中,x5为第五修正值,x6为第六修正值,x7为第七修正值,x8为第八修正值,x9为第九修正值,x6<x5。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运行化霜模式;

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和室外相对湿度φ;

根据室外环境温度t和室外相对湿度φ,在多个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中选取之一,也就是说,空调器预设有多个化霜退出判断策略,根据室外环境温度t和室外相对湿度φ的不同检测结果,选取不同的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作为后续化霜退出的控制逻辑;

根据选取的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控制是否退出化霜模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是,所述“室外相对湿度φ”是指,室外空气中水汽压与相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其中,进入化霜模式的控制,可以采用现有已知的化霜进入控制,这里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在空调器中设置有多个不用的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通过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和室外相对湿度φ,从而获取空调器所处的环境信息,并根据室外环境温度t和室外相对湿度φ的数值,选取不同的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从而兼容更宽的温度和湿度范围,达到准确控制退出化霜模式时机的目的。此外,采用室外相对湿度φ,而非室外湿度,作为参数进行判断,能够进一步提高退出化霜模式的控制准确性。

由此,一方面能够在化霜干净后,使空调器及时退出化霜模式,避免化霜继续运行而造成不必要的能耗,或者使空调器恢复制热,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另一方面,能够保证空调器退出化霜模式时,化霜效果好,化霜干净,保证制热效果,且防止室外换热器和外机底盘结冰而损坏室外风机的扇叶。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能够准确控制退出化霜模式的时机,从而兼顾化霜效果和能耗。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多个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包括第一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第二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和第三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

室外环境温度t>预设温度t0时,选取第一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

室外环境温度t<预设温度t0且室外相对湿度φ>预设相对湿度φ0时,选取第二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

室外环境温度t<预设温度t0且室外相对湿度φ<预设相对湿度φ0时,选取第三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

其中,所述预设温度t0可以为-1℃~3℃,例如0℃;所述预设相对湿度φ0可以为70%~90%,例如80%。

如此,通过根据不同的室外环境温度t和室外相对湿度φ,分别在高温环境、低温高湿环境,低温低湿环境下,选取不同的化霜退出判断策略,使后续化霜退出控制的逻辑能够结合当前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从而能兼容更宽的温度和湿度范围,使空调器在不同温度和湿度范围内均能够准确控制化霜的退出时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所述第一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通过将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持续时间和化霜模式的持续运行时间代入第一关系式,判断是否退出化霜模式;

所述第二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通过将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持续时间和化霜模式的持续运行时间代入第二关系式,判断是否退出化霜模式;

所述第三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通过将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持续时间和化霜模式的持续运行时间代入第三关系式,判断是否退出化霜模式。

如此,在第一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第二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第二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中,均采用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持续时间和化霜模式的持续运行时间作为判断参数进行判断,能够方便检测,利于节省传感器的布置成本,且在不同的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中,采用不同的关系式进行计算,能够根据不同的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和室外相对湿度φ,进行不同策略的判断。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包括:

检测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判断是否满足条件a: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t1;

检测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判断是否满足条件b: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t2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y1,第二预设温度t2小于第一预设温度t1;

检测化霜模式的持续运行时间,判断是否满足条件c:化霜模式的持续运行时间达到第二预设时间y2。

其中,若满足上述条件a、b、c中的至少之一,则控制退出化霜模式,若上述条件a、b、c均不满足,则控制化霜模式继续运行。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温度t1为13℃~19℃,所述第二预设温度t2为5℃~11℃,所述第一预设时间y1为65秒~95秒,所述第二预设时间y2为9分钟~15分钟。

举例而言,第一预设温度t1可以为16℃,第二预设温度t2可以为8℃,第一预设时间y1可以为80秒,第二预设时间y2可以为12分钟。

第一预设温度t1、第二预设温度t2、第一预设时间y1以及第二预设时间y1这些参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预先设定,并根据实际空调器的具体型号和使用情况调整。参数设置于空调器的存储空间,空调器通过读取适合于该型号的第一预设温度t1、第二预设温度t2、第一预设时间y1以及第二预设时间y1这些参数,进行空调器的第一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的逻辑判定。

换言之,室外环境温度t>0℃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之一则退出化霜模式:a:当室外换热器器的温度上升到高于16℃时;

b:当室外换热器温度上升到高于8℃,且持续80秒钟以上时;

c:当化霜运转持续12分钟时。

如此,在室外环境温度t>0℃时,采用第一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检测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并分别与第一预设温度t1和第二预设温度t2比较。在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t2时统计持续时间,并且统计化霜模式的持续运行时间。进而判断条件a、b、c是否满足。可以理解地是,条件a、b、c的判断顺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不影响空调器控制方法的准确性。由此,第一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通过共同判断条件a、b、c三个条件,提升了判断准确性,使空调器在高温环境下退出化霜模式的时机更加准确。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二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包括:

检测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判断是否满足条件d: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t3;

检测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判断是否满足条件e: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大于第四预设温度t4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三预设时间y3,第四预设温度t4小于第三预设温度t3;

检测化霜模式的持续运行时间,判断是否满足条件f:化霜模式的持续运行时间达到第四预设时间y4。

其中,若满足上述条件d、e、f中的至少之一,则控制退出化霜模式,若上述条件d、e、f均不满足,则控制化霜模式继续运行。

举例而言,第三预设温度t3=-t+x1,第四预设温度t4=-t+x2,第三预设时间y3=x3t+x4,第四预设时间y4为10分钟~20分钟,例如15分钟。

其中,x1为第一修正值,x2为第二修正值,x3为第三修正值,x4为第四修正值,x2<x1。

可选地,x1=15℃~21℃,x2=5℃~11℃,x3=-5~-11,x4=65秒~95秒,y3≤200秒。

例如,x1=18℃,x2=8℃,x3=-8,x4=80秒。

第三预设温度t3的计算公式、第四预设温度t4的计算公式、第三预设时间y3的计算公式以及第四预设时间y4可以预先设定,并根据实际空调器的具体型号和使用情况调整第一修正值x1、第二修正值x2、第三修正值x3和第四修正值x4。参数设置于空调器的存储空间,空调器通过读取适合于该型号的第一修正值x1、第二修正值x2、第三修正值x3和第四修正值x4,进行空调器的第二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的逻辑判定。

换言之,室外环境温度t>0℃且室外相对湿度φ>80℃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之一则退出化霜模式;

d:当室外换热器器的温度上升到高于t3=-t+18℃时;

e:当室外换热器温度上升到高于t4=-t+8℃,且持续y3=-8t+80时(不超过200秒);

f:当化霜运转持续15分钟时。

如此,在室外环境温度t<0℃且室外相对湿度φ>80℃时,采用第二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检测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并分别与第三预设温度t3和第四预设温度t4比较。在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大于第四预设温度t4时统计持续时间。并且统计化霜模式的持续运行时间,进而判断条件d、e、f是否满足。可以理解地是,条件d、e、f的判断顺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不影响空调器控制方法的准确性。由此,第二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通过共同判断条件d、e、f三个条件,提升了判断准确性,使空调器在低温高湿环境下退出化霜模式的时机更加准确。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三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包括:

检测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判断是否满足条件g: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大于第五预设温度t5;

检测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判断是否满足条件h: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大于第六预设温度t6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五预设时间y5,第六预设温度t6小于第五预设温度t5;

检测化霜模式的持续运行时间,判断是否满足条件i:化霜模式的持续运行时间达到第六预设时间y6。

其中,若满足上述条件g、h、i中的至少之一,则控制退出化霜模式,若上述条件g、h、i均不满足,则控制化霜模式继续运行。

举例而言,第五预设温度t5=-t+x5,第六预设温度t6=x6t+x7,第五预设时间y5=x8t+x9,第六预设时间y6为10分钟~20分钟,例如15分钟。

其中,x5为第五修正值,x6为第六修正值,x7为第七修正值,x8为第八修正值,x9为第九修正值,x6<x5。

可选地,x5=12℃~18℃,x6=-1.2~-2.2,x7=5℃~11℃,x8=-2~-6,x9=65秒~95秒。y5≤140秒。

例如,x5=15℃,x6=-1.7,x7=8℃,x8=-4,x9=80秒。

第五预设温度t5的计算公式、第六预设温度t6的计算公式、第五预设时间y5的计算公式以及第六预设时间y6可以预先设定,并根据实际空调器的具体型号和使用情况调整第六修正值x6,第七修正值x7,第八修正值x8,第九修正值x9。参数设置于空调器的存储空间,空调器通过读取适合于该型号的第七修正值x7,第八修正值x8,第九修正值x9,进行空调器的第三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的逻辑判定。

换言之,室外环境温度t>0℃且室外相对湿度φ<80℃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之一则退出化霜模式;

g:当室外换热器器的温度上升到高于t5=-t+15℃时;

h:当室外换热器温度上升到高于t6=-1.7t+8℃,且持续y5=-4t+80时(不超过140秒);

i:当化霜运转持续15分钟时。

如此,在室外环境温度t<0℃且室外相对湿度φ<80℃时,采用第三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检测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并分别与第五预设温度t5和第六预设温度t6比较。在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大于第六预设温度t6时统计持续时间。并且统计化霜模式的持续运行时间,进而判断条件g、h、i是否满足。可以理解地是,条件g、h、i的判断顺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不影响空调器控制方法的准确性。由此,第三预设化霜退出判断策略,通过共同判断条件g、h、i三个条件,提升了判断准确性,使空调器在低温低湿环境下退出化霜模式的时机更加准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的逻辑(软件)可以写入空调器的控制芯片。

本申请中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器的室外单元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的部分,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包括室内换热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单元或室外单元中。

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换热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凝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具体实施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